命题逻辑.docx
《命题逻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命题逻辑.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命题逻辑
1.1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命题,若是命题,对其进行符号化,并指出它的真值。
(1)是。
p: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p的真值为1。
(2)是。
p:
5能被2整除。
p的真值为0。
(3)否
(4)否
(5)否
(6)是。
p:
太阳系外的星球上存在生命。
p的真值目前不知道,但其真值是确定的。
(7)是。
pq:
4是奇数或是素数。
其中,p:
4是奇数,q:
4是素数,由于p的真值为0,q的真值为0,所以pq的真值为0。
(8)是。
pq:
2是偶数且是素数。
其中,p:
2是偶数,q:
2是素数,由于p的真值为1,q的真值为1,所以pq的真值为1。
(9)是。
pq:
若1+1=2,则2+2=5。
其中,p:
1+1=2,q:
2+2=5,由于p的真值为1,q的真值为0,所以pq的真值为0。
(10)是。
pq:
1+1=2当且仅当2+2=5。
其中,p:
1+1=2,q:
2+2=5,由于p的真值为1,q的真值为0,所以pq的真值为0。
1.2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pq:
气温在零度以下,但没下雪。
其中,p:
气温在零度以下,q:
天下雪。
(2)pq:
小王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
其中,p:
小王看书,q:
小王听音乐。
(3)pq:
2是偶素数。
其中,p:
2是偶数,q:
2是素数。
(4)pq:
李明不但聪明而且非常用功。
其中,p:
李明聪明,q:
李明非常用功。
(5)p:
李明和李强是兄弟。
(6)pq:
2或3是偶数。
其中,p:
2是偶数,q:
3是偶数。
(7)(pq)(pq):
学生只能选择羽毛球或乒乓球两者之一作为体育课。
其中,p:
学生选择羽毛球作为体育课,q:
学生选择乒乓球作为体育课。
(8)pq或(pq)(pq):
李明生于1994年或1995年。
其中,p:
李明生于1994年,q:
李明生于1995年。
(9)pq:
如果天下大雨,他就带伞。
其中,p:
天下大雨,q:
他带伞。
(10)qp:
只有天下大雨,他才带伞。
其中,p:
天下大雨,q:
他带伞。
(11)qp:
除非天下大雨,否则他不带伞。
其中,p:
天下大雨,q:
他带伞。
(12)pq:
太阳从西方升起当且仅当巴黎是美国的首都。
其中,p:
太阳从西方升起,q:
巴黎是美国的首都。
1.3设p:
伦敦是美国的首都,q:
雪是白色的,r:
2+2=4,s:
3是偶数,求下列复合命题的真值。
(1)(pq)r。
真值为1。
(2)(pq)(rs)。
真值为1。
(3)(pq)(rs)。
真值为1。
1.4求下列命题公式的真值表。
(1)p(qr)
p
q
r
qr
p(qr)
0
0
0
0
1
0
0
1
1
1
0
1
0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2)(qr)r
q
r
qr
(qr)
(qr)r
0
0
1
0
0
0
1
1
0
0
1
0
0
1
0
1
1
1
0
0
(3)(pq)(pq)
p
q
pq
pq
(pq)(pq)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1
0
0
1
1
1
1
1
(4)(pr)(pq)
p
q
r
p
q
pr
pq
(pr)(pq)
0
0
0
1
1
0
1
0
0
0
1
1
1
0
1
0
0
1
0
1
0
0
0
1
0
1
1
1
0
0
0
1
1
0
0
0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1
0
0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5)(pq)r
p
q
r
q
pq
(pq)r
0
0
0
1
1
0
0
0
1
1
1
1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1
0
0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5试用真值表法判断下列命题公式的类型。
(1)(pq)(qp)
p
q
pq
qp
(pq)(qp)
0
0
1
1
1
0
1
1
0
1
1
0
0
1
1
1
1
1
1
1
由于命题公式(pq)(qp)的真值表最后一列全为1,所以为重言式。
(2)(pq)p
p
q
pq
(pq)p
0
0
0
1
0
1
1
1
1
0
1
0
1
1
1
1
由于命题公式(pq)(qp)的真值表最后一列既有1,又有0,所以为非重言式的可满足式。
(3)(pq)(pq)
p
q
p
q
pq
pq
(pq)(pq)
0
0
1
1
1
1
1
0
1
1
0
0
1
0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1
由于命题公式(pq)(pq)的真值表最后一列既有1,又有0,所以为非重言式的可满足式。
(4)(pq)p
p
q
q
pq
(pq)
(pq)p
0
0
1
1
0
0
0
1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0
1
0
0
由于命题公式(pq)p的真值表最后一列全为0,所以为矛盾式。
1.6求下列命题公式的成真赋值、成假赋值。
(1)pq
p
q
pq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由真值表可知,公式pq的成真赋值为00、01、11,成假赋值为10。
(2)(pq)(pq)
p
q
p
q
pq
pq
(pq)(pq)
0
0
1
1
0
0
0
0
1
1
0
1
0
1
1
0
0
1
0
1
1
1
1
0
0
0
0
0
由真值表可知,公式(pq)(pq)的成真赋值为01、10,成假赋值为00、11。
(3)(pq)r
p
q
r
q
r
pq
(pq)r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1
0
0
1
0
0
1
0
1
0
1
1
0
0
0
1
1
0
0
1
1
1
1
1
0
1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1
1
0
0
1
0
由真值表可知,公式(pq)r的成真赋值为000、010、011、100、110,成假赋值为001、101、111。
1.7试用等值演算法判断下列命题公式的类型。
(1)(pq)(qp)
(pq)(pq)
1
可知,公式和1等值,故(pq)(qp)为重言式。
(2)(pq)q。
(pq)q
(pq)q
0
可知,公式和0等值,故(pq)q为矛盾式。
1.8用真值表法证明下列等值式。
(1)pqpq
p
q
p
pq
pq
0
0
1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1
1
0
1
1
由真值表可知,公式pq和pq在真值表中所对应的两列的真值一致,故pqpq。
(2)pqpq
p
q
p
q
pq
pq
0
0
1
1
1
1
0
1
1
0
0
0
1
0
0
1
0
0
1
1
0
0
1
1
由真值表可知,公式pq和pq在真值表中所对应的两列的真值一致,故pqpq。
(3)pq(pq)(pq)
p
q
p
q
pq
pq
pq
(pq)(pq)
0
0
1
1
0
1
1
1
0
1
1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1
0
0
1
0
1
1
由真值表可知,公式pq和(pq)(pq)在真值表中所对应的两列的真值一致,故pq(pq)(pq)。
(4)p(pq)p
p
q
q
pq
p(pq)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1
1
1
1
1
0
0
1
由真值表可知,公式p(pq)和p在真值表中所对应的两列的真值一致,故p(pq)p。
1.9用等值演算法证明下列等值式。
(1)(pq)(pr)p(qr)
(pq)(pr)
(pq)(pr)
p(qr)
p(qr)
(2)(pr)(qr)(pq)r
(pr)(qr)
(pr)(qr)
(pq)r
(pq)r
(pq)r
(3)(pq)(pr)p(qr)
p(qr)
p(qr)
(pq)(pr)
(pq)(pr)
(4)p(qr)q(pr)
q(pr)
q(pr)
p(qr)
p(qr)
p(qr)
1.10试用真值表法求下列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成真赋值、成假赋值。
(1)p(pq);
p
q
pq
p(pq)
0
0
1
0
0
1
1
0
1
0
0
0
1
1
1
1
由真值表可知,公式的成真赋值为11,其对应的极小项为m3,故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为m3∑(3);公式的成假赋值为00、01、10,其对应的极大项分别为M0、M1、M2、,故公式的主合取范式为M0M1M2∏(0,1,2)。
(2)(pq)r
p
q
r
pq
(pq)r
0
0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1
1
0
1
1
0
0
0
0
1
0
1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由真值表可知,公式的成真赋值为001、011、101、110、111,其对应的极小项分别为m1、m3、m5、m6、m7,故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为m1m3m5m6m7∑(1,3,5,6,7);公式的成假赋值为000、010、100,其对应的极大项分别为M0、M2、M4,故公式的主合取范式为M0M2M4∏(0,2,4)。
(3)(pq)r;
p
q
r
p
pq
(pq)r
0
0
0
1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0
1
0
0
1
1
1
0
0
0
1
1
1
1
0
0
1
由真值表可知,公式的成真赋值为000、001、011、100、101、110、111,其对应的极小项分别为m0、m1、m3、m4、m5、m6、m7,故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为m0m1m3m4m5m6m7∑(0,1,3,4,5,6,7);公式的成假赋值为010,其对应的极大项分别为M2,故公式的主合取范式为M2∏
(2)。
(4)(pq)(pr)
p
q
r
p
pq
pr
(pq)(pr)
0
0
0
1
0
0
0
0
0
1
1
0
1
1
0
1
0
1
0
0
0
0
1
1
1
0
1
1
1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1
1
0
0
1
0
1
1
1
1
0
1
0
1
由真值表可知,公式的成真赋值为001、011、110、111,其对应的极小项分别为m1、m3、m6、m7,故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为m1m3m6m7∑(1,3,6,7);公式的成假赋值为000、010、101、100,其对应的极大项分别为M0、M2、M4、M5,故公式的主合取范式为M0M2M4M5∏(0,2,4,5)。
(5)(qp)(pq)
p
q
p
qp
pq
(qp)(pq)
0
0
1
1
0
0
0
1
1
0
1
0
1
0
0
1
0
0
1
1
0
1
0
0
由真值表可知,公式无成真赋值,故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为0;公式的成假赋值为00、01、10、11,其对应的极大项分别为M0、M1、M2、M3,故公式的主合取范式为M0M1M2M3∏(0,1,2,3)。
(6)p(p(qp))
p
q
qp
p(qp)
p(p(qp))
0
0
1
0
1
0
1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由真值表可知,公式的成真赋值为00、01、10、11,其对应的极小项为m0、m1、m2、m3,故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为m0m1m2m3∑(0,1,2,3);公式无成假赋值,故公式的主合取范式为1。
1.11试用等值演算法求习题1.10中各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成真赋值、成假赋值。
(1)p(pq)
p(pq)
(pp)(pq)
pq
m3∑(3)
由此可知,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为∑(3),主合取范式为∏(0,1,2),成真赋值为11,成假赋值为00、01、10。
(2)(pq)r
(pqr)(pqr)(pqr)(pqr)(pqr)
m7m6m5m3m1∑(1,3,5,6,7)
由此可知,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为∑(1,3,5,6,7),主合取范式为∏(0,2,4),成真赋值为001、011、101、110、111,成假赋值为000、010、100。
(3)(pq)r
(pq)r
(pq)r
pqr
M2∏
(2)
由此可知,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为∑(0,1,3,4,5,6,7),主合取范式为∏
(2),成真赋值为000、001、011、100、101、110、111,成假赋值为010。
(4)(pq)(pr)
(pqr)(pqr)(pqr)(pqr)
m7m6m3m1∑(1,3,6,7)
由此可知,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为∑(1,3,6,7),主合取范式为∏(0,2,4,5),成真赋值为001、011、110、111,成假赋值为000、010、100、101。
(5)(qp)(pq)
(qp)(pq)
(pq)pq
(pq)(pq)(pq)(pq)(pq)
M1M2M3M2M0∏(0,1,2,3)
由此可知,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为0,主合取范式为∏(0,1,2,3),无成真赋值,成假赋值为00、01、10、11。
(6)p(p(qp))
p(p(qp))
p(p(qp))
pp
1∑(0,1,2,3)
由此可知,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为∑(0,1,2,3),主合取范式为0,成真赋值为00、01、10、11,无成假赋值。
1.12通过求主析取范式判断下列命题公式是否等值。
(1)p(qr)
p(qr)
pqr
M6∏(6)
∑(0,1,2,3,4,5,7)
(2)q(pr)
q(pr)
pqr
M6∏(6)
∑(0,1,2,3,4,5,7)
由于
(1)
(2)式的主析取范式皆为∑(0,1,2,3,4,5,7),故p(qr)q(pr)。
1.13在自然推理系统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
(1)前提:
(pq),qr,r.
结论:
p.
证明:
①qr前提引入
②r前提引入
③q①②析取三段论
④(pq)前提引入
⑤pq④置换
⑥p③⑤析取三段论
(2)前提:
pq,rp,rs,st.
结论:
t.
证明:
①pq前提引入
②p①化简
③rp前提引入
④r②③拒取式
⑤rs前提引入
⑥s④⑤假言推理
⑦st前提引入
⑧t⑥⑦假言推理
(3)前提:
qp,qs,rs,rt.
结论:
pqst.
证明:
①rt前提引入
②r①化简
③rs前提引入
④(rs)(rs)③置换
⑤rs④化简
⑥s②⑤假言推理
⑦qs前提引入
⑧(qs)(sq)⑦置换
⑨sq⑧化简
⑩q⑥⑨假言推理
qp前提引入
p⑩
假言推理
t①化简
pqst⑥⑩
合取引入
(4)前提:
sq,sr,pq,r.
结论:
p.
证明:
①sr前提引入
②r前提引入
③s①②析取三段论
④sq前提引入
⑤q③④假言推理
⑥pq前提引入
⑦(pq)(qp)⑥置换
⑧pq⑦化简
⑨p⑤⑧拒取式
(5)前提:
p(qr),sp,q.
结论:
sr.
证明:
方法一:
①p(qr)前提引入
②q(pr)①置换
③q前提引入
④pr②③假言推理
⑤sp前提引入
⑥sr④⑤假言三段论
方法二:
①s附加前提引入
②sp前提引入
③p①②假言推理
④p(qr)前提引入
⑤qr③④假言推理
⑥q前提引入
⑦r⑤⑥假言推理
由附加前提证明法可知,sr成立。
(6)前提:
(pq)(us),(st)r.
结论:
pr.
证明:
①p前提引入
②pq①附加
③(pq)(us)前提引入
④us②③假言推理
⑤s④化简
⑥st⑤附加
⑦(st)r前提引入
⑧r⑥⑦假言推理
由附加前提证明法可知,pr成立。
(7)前提:
pq,pr,qs.
结论:
rs.
证明:
①pq前提引入
②pr前提引入
③qs前提引入
④rs①②③构造性二难
1.14在自然推理系统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
(1)如果他是理科学生,他一定要学数学;如果他不是文科学生,他一定是理科学生;他没学数学,所以他是文科学生。
设p:
他是理科学生;
q:
他一定要学数学;
r:
他是文科学生;
前提:
pq,rp,q
结论:
r
证明:
①pq前提引入
②q前提引入
③p①②拒取式
④rp前提引入
⑤r③④拒取式
(2)有甲、乙、丙、丁参加羽毛球比赛。
如果甲第三,则当乙第二时,丙第四;或者丁不是第一,或者甲第三;事实上,乙第二。
因此,如果丁第一,那么丙第四。
证明: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