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好学年论文.docx
《怎么写好学年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么写好学年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么写好学年论文
怎么写好学年论文
篇一:
怎样写好一篇学术论文?
怎样写好一篇学术论文?
怎样写好一篇学术论文?
德众金融为您支招!
来源:
上海社科院软实力研究中心
作者:
胡键
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到作为研究人员,几乎很少有人真正研究过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的问题。
在读书期间,导师一般是交给学生专业知识和获得专业知识的方法,而不会叫给学生写好论文的方法,从事研究之后,大多数人又忙于写论文,给予发表论文,而不会去考虑撰写论文的方法。
因此,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为拿学位、为职称、为获奖而撰写论文,基本上不会去考虑如何使自己的论文有学术创新。
结果,都很难发表出来,而为了发表出来就走关系,找熟人。
一旦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学术就永远拜拜了,什么学术研究、学术创新,都不过是人生目的的手段而已,根本就不是目的。
因此,有学术责任感的学者越来越少,甚至根本没有,而为学术之外的目的来捞取学术功名的确比比皆是。
也难怪有中国学术大多数是垃圾之说了。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要撰写好一篇学术论文,
必须要掌握好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
本人从事研究二十余年,从事学术刊物的主编已有近十年的经历。
从事学术研究使我有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学术问题,而作为主编则使我有机会抛弃学术研究的浮躁而冷静地从刊物的角度来思考学术创新的可能性。
因而,我可以有机会把两种不同的眼光和视角交织在一起来谈谈如何撰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的问题。
一、选题
选题是否成功是研究成功的前提。
有一种说法,哲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没有成功与不成功之说,只要愿意去做,最后必然成功。
此话谬矣。
没有好的选题,即便是洋洋洒洒数万言乃至数十万、数百万言,结果都是无用的废话。
这就不能视为成功的研究。
成功的研究一定是建立在成功的选题之上的。
那么,什么是成功的选题呢?
简而言之就是选题要有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是什么呢?
【一是指研究的目标取向】
成功的选题应该是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也就是要使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研究的目标取向所反映的是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研究。
因此,从选题来看就可以知道该问题研究的状况和可能发展的趋势。
如果选题没有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而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那么就意味着该研究不值得研究,或者说前人已经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在目前的状况下已经没有深入的可能了。
这种选题就不应该去选。
【二是指研究的具体范围】
成功的选题应该是范围具体,不是大而全的。
也就是选题不能过大,过大的选题会使研究无法深入下去,只是如蜻蜓点水。
另一方面是题目太小,研究就会过于沉迷于琐碎的细节,从而使研究失去了价值和品位。
特别是有的细节并不具有代表性,也不能真正反映事物发展的趋势,但由于研究者的视野太小,没法从细节中发现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特别是做历史史料研究的往往都有这样的毛病。
【三是要对一个学术问题产生质疑,或者说要有争鸣性】
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真理更是无止境的。
很多学术观点在当时是对的,或者说是真理,但时间和条件都变化了,因而其真理性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选题一定要敢于质疑,但质疑必须要有理有据,而不是随便怀疑。
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的怀疑,这样的选题一定是有价值的。
总之,选题是很讲究技巧的。
选题实际上是积累后的第一次思想井喷,没有积累就无法进行选题。
好的选题可以使研究事半功倍,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前提。
在选题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题目的表达,即怎样把这个内容表达出来。
这里也有几个讲究:
一是题目不宜太长,太长表明作者缺乏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题目要求精炼、简洁,要力求达到多一个字太长、少一个字太短的水平。
二是核心概念不宜多,最多两个,最好一个。
这就必须贯彻“计划生育”政策。
核心概念超过两个,论文到底研究什么就非常难把握了,而且概念太多通篇很可能就是在解释概念,实质性的内容就被冲淡了。
三是表达要精准,题目如果引起歧义,或者模糊不清,那么论文在写作是很可能出现跑题现象。
二、文献梳理和文献的使用
文献是写好论文的材料,也是研究的基础。
它反映的是研究者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
没有文献,就相当于造房子没有砖块一样;同时,没有文献也像在空中造房子一样没有基础。
文献是学术传承和学术伦理的载体。
尊重文献就是尊重前人的研究,尊重文献,也体现了学术发展的脉络。
因此,文献在撰写论文中至关重要。
在撰写论文之前,一是要对文献进行必要的梳理,二是要善于使用文献。
【
(一)关于文献梳理】
1、梳理文献的目的是什么?
选题的问题意识来源于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问题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二是基于既有的研究而发现问题。
梳理文献的目的在于:
其一,梳理所选问题的历史发展脉络。
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发展脉络,不了解学术发展的脉络就不能对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是从哪里来的,然而才能预判这个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是什么。
不仅要梳理这一问题国内研究是的现状,而且还有梳理国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从而全面把握这一问题研究的基本状况。
如果打开电脑就直奔主题,对某一具体问题洋洋洒洒地写下去,也不去查阅相关文献,结果可能是低水平重复的东西。
这样的论文时没有任何价值的,即便发出来,也仅仅是作为工作量或评职称的成果而已,并不代表它对学术有什么贡献。
在学术论文中,开头就直奔主题的论文,一般都不是好的论文。
人贵在直,文贵在曲。
论文的贵也在曲。
而这种曲是通过对前人既有研究的追述和分析表现出来的。
其二,梳理文献是充分肯定前人所做的学术贡献。
任何人的研究都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
这就是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研究中,这个巨人不是具体的一个人,而是所有对该学术问题作出了贡献的前人。
学术的传承就是要尊重历史,不尊重前人的学术贡献,就难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也难以对学术研究进行深入研究。
不尊重历史,我们同样会陷入盲目自大的学风,以为别人都没有达到自己的水平,从而最终也会陷入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故事,浪费学术资源。
其三,梳理文献最根本的目的是发现前人研究中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口。
学术问题大多不是一代学人就能解决的,一代学人只能解决那一代学人的认知水平之下所能解决的问题,但即便如此,也存在着研究的疏忽和漏洞,也会因主观能力的不足而存在着研究的缺陷。
因此,后辈学人就是要反复不断地阅读、比较和分析前人的既有研究成果,从中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这样,自己的选题就有可能或者延续前人的研究使之深化,或者发现前人研究的漏洞和不足以进行弥补,或者在原有的问题领域发现新的研究处女地。
这才真正体现了所做选题的研究价值。
2、如何梳理文献?
不少作者喜欢在引言中一口气把所有相关的文献都罗列出来,认为这就叫文献梳理。
但是,把所有相关文献罗列出来肯定会占据了论文的篇幅,会导致宣兵夺主的论文结构。
文献罗列太多,正文就要腾出篇幅来,结果正文想写下去但发现篇
幅越拉越长而不敢深入下去了。
这种文献梳理方法是最不可取的。
正确的文献梳理方法是:
其一,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献,即在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权威论著,这些论文论著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基本状况。
不能把那些不入流的刊物上的文章都罗列出来。
其二,选择有代表性的作者的论文,也就是权威学者,或者是活跃在学术界的作者的论文、论著。
这些论文论著同样也代表了学术发展的基本态势。
其三,选择研究的视角来梳理文献。
也会是结合你要研究的视角特别是具体的问题来梳理文献,这样范围就大大缩小,也有利于作者把握文献。
其四,不一定千篇一律地要在引言中进行文献梳理,引言可以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适当阐述,在正文撰写的过程中,可以对具体的观点进行文献追述。
这种方法要求作者对学术史特别是前人的学术观点十分清楚,对论文的写作已经有娴熟的技术。
这就不是一般的新手能够把握的了。
【
(二)如何使用文献?
】
在文献的使用上,相当多的作者以为文章有注就是使用了文献。
但是,论文究竟使用了什么文献?
还有就是所用文献是否与所引用观点具有一致性。
在使用文献上有以下几种错误倾向:
1、为文献而文献,也即是在文献上凑数。
用一大堆文献来吓唬读者,显示作者是看阅读了大量文献的,但仔细看后,会发现文献与论文的观点关联度不高。
实际上就是假文献。
一般的审读者可能不会认真看文献,但作为编者,特别是主编第一眼就是要把我好文献关,决不能让作者在文献上鱼目混珠。
2、文献与所(:
怎么写好学年论文)引用的观点属于张冠李戴,引用的观点本来是张三的,但作者因有惰性不愿意去查对,只是在二手文献中看到了李四用了该观点,于是就以为这个观点就是李四的。
这种情况非常严重。
3、绝大多数是自引文献,完全回避其他学者的研究。
这种情形体现作者的是自傲,以为这个问题没有人超过自己,因此不愿意引用他人的观点。
甚至为了突出自己,把自己在非常不起眼的刊物、报纸上发表的小文章都自引出来。
这种情形表明作者有沽名钓誉之心。
因此,使用文献是不能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上的,必须老老实实。
使用文献体现了一个学者治学是否严谨,研究是否下功夫。
因此,使用文献时:
1、切忌文献堆砌,使用文献的价值在于体现论文的研究深度和严谨性,而不是通过堆砌文献了炫耀自己的专业知识多么广博。
如果是这样,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
2、切勿张冠李戴,一定要去查找文献的源头,如果是经典著作的文献,就更加需要去阅读和查对。
比方说,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是合在一起的,但有的作者没有去读他们的著作,而是从别人的引用中直接就引过来。
同时由于没有弄清楚究竟是马克思的观点还是恩格斯的观点,可能会弄错了。
这样就成为学术笑话了。
切记要查阅文献,不可“人云亦云”。
尤其是外国文献有的作者不愿意阅读,而别人引用之后,自己在没有阅读的情形下而引用了,甚至还想用外文形式来冒充。
这在学术界是有公案的。
张冠李戴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引用观点时是一个学者,但注释文献时却是另一名学者。
这表明,作者根本没有读过背阴观点的学者,而是从注释文献归属作者的论文中看到了这句话,同时又不愿意花时间去查对,所以也是一种张冠李戴的情形。
3、切勿用网络文献、报纸文献。
学术的浮躁与否,学术的严谨与否,从文献的使用上一看就清清楚楚。
如果通篇文章的文献都是网络文献或者是报纸文献,这样的论文无论如何都是不深入的。
有的作者会说,网络文献、报纸文献表明论文时最新的观点。
但是,网络文献和报纸文献并非是学术观点,也并非是经过严格论争的学术观点。
或者说,这样的观点没有学术底蕴。
因而,这些文献不能支撑一篇学术论文。
当然,网络文献、报纸文献是否就不能用了呢?
那也未必。
有的数据必须通过网络来发布,如一些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调查数据等都是从网络上发布的。
简而言之,权威机构的网站、权威学术机构的学术网站、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网站等,这些网络文献完全可以用。
4、切勿想当然地使用文献,包括弄错出版时间、引用内容错误、页码错误、作者和译者错误等。
这些会导致论文出现严重的硬伤。
三、论证的逻辑研究是一个论证的过程,论证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
这个过程应该是然而,当前众多的论文缺乏这种思维,大多数用发散性思维来写论文的,因而论文就缺乏深度。
论争的逻辑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层次感,而不是平面感】
好的论证逻辑一定是立体的、有层次感的,而不是平面性。
世界是平的,这只是一种臆想,论文的论证逻辑是立体感的,这是一个刚性的现实要求,而不是臆想。
好的论证逻辑就像博洋葱,一层一层拨到中心,最后才知道洋葱中心究竟是什么。
而平面性的论证逻辑缺乏新奇感,就像摊大饼,一开始就知道大饼中是什么内容了,所以这样的论证不会给人遐想,也不会带来新奇。
好的论文,同样要给读者带来出人意料的结果。
【2、缜密性,而不是一盘散沙】
论证真缜密性体现的是作者的思维能力,也体现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
专业基础扎实的,其逻辑思维能力肯定要强。
相反,没有扎实的专业根基,那么其论证肯定是碎片化的。
因为,他掌握的专业知识本身就是碎片化的。
碎片化的专业知识,只能导致碎片化的论证逻辑。
有不少学者,虽然在学术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了,但专业基础并不扎实,所以在撰写论文时,基本上就是用1、2、3、4……进行罗列,而缺乏缜密的逻辑推理和逻辑证明。
这种状况可能还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代人的问题。
因为,中国又一代学人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读书不多,且能有经过专业的训练,缺乏专业素养,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也的确跻身于知名学者之列,但这种缺陷他本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弥补。
所以,这一代人基本上是在碎片
篇二:
学年论文最好的模版及范文
摘要
由于共轭聚合物特殊的光学和电子性质,所以它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各方面均有应用。
基于共轭聚合物的化学传感器种类很多,例如电导传感器、电位传感器、比色传感器和荧光传感器等。
本文综述了共轭聚合物在化学传感器应用方面的一些新的进展。
关键字:
共轭聚合物化学传感器光学和电子性质
引言
传感器作为捕捉和转换信息的器件已广泛用于国防、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能源、电力、机械、化工、纺织、环保、生物医学等领域,并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信号并按照一定规律将其转换成可测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它通常由传感元件、转换元件及检测器件所组成。
其中传感元件是传感器的核心,它决定传感器的选择性、灵敏度、线性度、稳定性等。
因此,选择并优化传感材料以及新功能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一直是传感器研究的热点。
而在这其中,基于共轭聚合物的化学传感器种类很多,例如电导传感器、电位传感器、比色传感器和荧光传感器等。
其中,由于荧光检测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使相应的荧光传感器成了研究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迅速的传感体系。
共轭聚合物在溶液中和膜状态下通常具有很强的光致荧光,因此是一种发展新型的荧光传感材料的有效平台。
通过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引入一些具有特定识别功能的基团,可以设计和发展各种新型的具有不同功能的荧光
传感材料。
另外基于共轭聚合物的传感器既可以用于化学物质的识别,又可以用于生物分子的识别,而这取决于功能基团的结构。
用于前一种识别的材料往往具有受体和功能性基团,如寡聚醚链、冠醚、吡啶类配体以及手性配体等等;用于后者的常含有蛋白质配体,核酸或dna配体,或镶嵌或挂接具有氧化和还原活性的酶,以及诱导蛋白质附着的基团。
近年来,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的研制无论是从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还是检测对象的范围来看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这不仅是由于用于信号检测的光/电仪器本身性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经过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新的更灵敏、更准确的检测材料及方法、手段不断地被研究开发出来。
在化学与生物传感器中,通过光或电信号实现检测的传感器的应用最为广泛,种类与数量也最为繁多。
由于荧光检测的灵敏性与便捷性,通过荧光光谱的变化实现的检测又是光电传感器中极为普遍而重要的一类。
这类传感器利用了被检测物与某种荧光分子或材料之间特定的相互作用引发的荧光强度的增加或降低,或者是所发射的荧光波长的变化来实现对被检测物的检测与信号的传递。
在不同的荧光传感材料中,共轭聚合物近年来成为特别吸引研究者注意力的研究对象,以共轭聚合物为基础的荧光传感器因而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首先在于共轭聚合物通常具有很高的摩尔吸光系数与荧光量子效率,有利于发展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另外,共轭聚合物所特有的传感信号的放大功能是它们成为优良的传感活
性材料最重要的原因。
共轭聚合物作为一种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具有金属、半导体所具有的电学和光学属性,还具备了聚合物所特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所有这些性能都是来源于其自身的特殊结构,即在共轭聚合物中存在着P电子共轭体系,P键被分成成键轨道P和反键轨道P*,每一个轨道可以容纳两个自旋方向不同的电子.其中P轨道充满,称作价带;P*轨道无电子,称作导带,价带和导带之间的能量差叫做带隙Eg.一般说来其能隙的范围在1.5-3eV之间,因此具有半导体的性质.受激发的电子可以在P共轭所产生的通道上沿整个分子链离域.通过科学家们对共轭聚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在近10年来,已实现了共轭聚合物一系列的实际应用,如见诸多报道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全塑二极管激光器、全塑光伏打电池、发光电化学池、光调制器、光耦合器及传感器等.本文将主要介绍共轭聚合物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方面的一些新的进展.
一、荧光传感器
共轭聚合物所实现的传感信号的放大作用是以检测共轭聚合物荧光为基础的传感器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种对传感信号的放大是相对于小分子体系而言的;这种现象可以用共轭聚合物的/分子导线理论来解释(图1)。
对于小分子而言,能够进行荧光传感的分子通常至少具有两种功能:
发光功能和与被检测物相互作用的功能。
承担这两项功能的结构分别被称为荧光基团与受体;在某些体系中,这两部分结构
可以合二为一;并且,分子的发光性质(如发射波长、强度等)在与被检测物相互作用后会产生明显变化,这是体
系实现传感功能的基础。
如图1(a)所示,由于被检测物的浓度通常较低,在小分子传感体系中,只有部分荧光分子与被检测物相结合,并且产生荧光传感信号,如荧光的淬灭、产生或波长的变化等。
因此,对于这种小分子体系,检测灵敏度(即检测信号的强度变化)与传感分子与被检测分子的结合常数以及被检测分子的浓度相关(通常呈线性关系)。
相反,在共轭聚合物体系中,受激发产生的激子可以沿共轭主链发生迁移(即激发态能量可以沿聚合物主链进行传递),这就是共轭聚合物的分子导线特征。
如果我们设想将具有以上传感功能的小分子连接成共轭聚合物(图1(b)),当被检测分子与共轭聚合物链上多个受体中的任意一个相结合时,它将不仅仅改变与其直接相连的荧光基团的发光性质;由于共轭链的分子导线性质,与被结合受体相邻的多个聚合物链节的发光性质都将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
或者可以这样解释,当激子产生于分子链的某一位置时,它可以沿共轭链被传递至待检测分子附近,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传感信号。
这是对信号放大现象最简化的描述。
但是,激发态能量并不能无限传递,激子只具有一定的寿命(即半衰期),即使在没有被检测分子存在的条件下,它也可以通过辐射(如荧光)或其他非辐射方式衰减。
因此,激子在受激产生后,以无规行走的方式沿共轭链迁移,只有当它能够在半衰期内迁移到被检测分子附近并与其产生相互作用时,有效传感信号才会产生。
由此可见,相对于结构相似的小分子体系而言,共轭聚合物
篇三:
学年论文指导老师评语-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