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安全防护培训教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722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源安全防护培训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放射源安全防护培训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放射源安全防护培训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放射源安全防护培训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放射源安全防护培训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放射源安全防护培训教材.doc

《放射源安全防护培训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源安全防护培训教材.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放射源安全防护培训教材.doc

龙口玉龙纸业有限公司

放射性基本知识及其安全防护培训

(2015)

龙口玉龙纸业有限公司安全科

目录

第一章放射源

1-1物质、原子和同位素

1-2放射性衰变和三种射线

1-3半衰期与衰变常数

1-4放射性活度

1-5天然放射性和射线

第二章Υ射线的防护

2-1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2-2射线防护的原则、标准和措施

第一章放射源

1-1物质、原子和同位素

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体,大的如宇宙中的星球,小的如肌体的细胞。

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物质又是由无数的小颗粒所组成的。

这种小颗粒叫做“原子”由几个原子还可以组成较复杂的粒子叫分子。

如水,就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成一个水分子。

无穷多的水分子聚在一起。

就是宏观的水。

原子虽然很小,它仍有着复杂的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一定数量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在中心,带正电。

电子绕着原子核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带负电。

整个原子的正负电荷相等,是中性的。

原子核内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简单地讲,原子核是由一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组成。

中子数比质子数稍多一些。

两者数目具有一定的比例。

一个原子所包含的质子数目与中子数目之和,称为该原子的质量数。

它也就是原子核的质量数。

简单归纳一下:

质子(带正电,数目与电子相等)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数目=质量数-原子序数)

电子(质量小,带负电,数目与质子相等,称为原子序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仅仅取决于核外电子数目,也就是仅仅取决于它的原子序数。

我们把原子序数相同的原子称作元素。

有些原子,尽管它们的原子序数相同,可是中子数目不相同,这些原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而原子核有着不同的特性。

例如:

11H、21H、31H,它们就是元素氢的三种同位素。

又如:

59CO和60CO是元素钴的两种同位素。

235U和238U是元素铀的两种同位素

自然界中已发现107种元素,而同位素有4千余种。

原子核里的中子比质子稍多,确切地说,质子数与中子数应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如轻核约为1:

1,重核约为1:

15)。

只有这样的原子核才是稳定的,这种同位素就叫做稳定同位素。

如果质子的数目过多或过少,也即中子数目过少或过多。

原子核往往是不稳定的,它能够自发地发生变化,同时放出射线和能量。

这种原子核就叫做放射性原子核。

它组成的原子就叫做放射性同位素,如59CO是稳定同位素,60CO是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

天然的就是自然界中容观存在的。

如铀、钍、镭及其子体;以及钾、钙等等。

人工的就是通过人为的方法制造的。

如利用反应堆或加速器产生的粒子打在原子核上,发生核反应,使原子核内的质子(或中子)数目发生变化。

生成放射性同位素,60CO就是把59CO放在反应堆里照射。

吸收一个中子后变成的,所以60CO就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2放射性衰变和三种射线

放射性原子核通过自发地变化,放出射线和能量,同时自己变成一个新的原子核。

这个过程叫做放射性衰变。

绝大多数放射性原子核衰变时主要放射三种射线(或称粒子),一种叫做α射线,它就是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氦原子核。

即12He,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质量数为4。

另一种叫做β射线,它是高速运动的电子。

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第三种叫Υ射线,它是一种电磁波,不带电,放出哪种射线就叫做哪种衰变。

某种放射性同位素发射什么射线,能量是多少,可查阅衰变图。

亦可查阅“核素常用数据表”等书。

我国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大部分是由原子能研究院生产的,他们编有专门的产品手册。

给出了多种数据。

1-3半衰期与衰变常数

一定数量的放射性原子核,在每一秒钟内都有一部分在发生衰变,变成了新的原子核,也就是说,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不断减少,放射性原子核减少到原来数目的一半所经过的时间叫做半衰期,记作T½。

单位是时间的单位,如秒、小时、天、年等等。

对每种放射性原子核来说,它是个常数。

例如:

60CO的半衰期T½=5.3年,其意思是说,如果现在有1000个60CO原子核,由于放射性衰变,5.3年后只剩下500个了。

另外500个变成了60N1原子核,再过5.3年60CO原子核只剩下250个了。

依此类推,放射原子核60CO的数目越来越少。

放射性原子核数目随时间的减少服从指数规律,这是实验得到的结果。

如果我们已知某一时刻(t=0)的放射性核数为N0个,t时刻的核数为N(t)个,则有

N(t)=N0e-λt(1-1)

这里λ叫做衰变常数,单位1/秒或1/小时,1/年等:

e是自然对数的底,e=2.718……。

由此式,我们就可求出任意时刻所剩的放射性原子核数。

1-4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以往常称为放射性强度。

为习惯起见,这里仍用放射性强度的提法。

放射性强度的意思是,每秒钟内有多少个原子核发生衰变,即衰变率。

(不是放射性原子核的总数!

)理论和实验都证明了,放射性强度A随时间的变化按指数规律减弱。

A(t)=Aoe-λt(1-2)

这里A0是初始(t=0)的放射性强度;

A(t)是t时刻的放射性强度;

λ是衰变常数。

对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源,谈及强度时,一定要标明时间,即放射性强度是什么时候的强度,否则没意义。

放射性强度的专用单位叫做居里。

1居里=3.7×1010衰变/秒(1-3)

(国际制单位叫做贝可)

1贝可=1秒-1

1居里=3.7×1010贝可

即每秒发生3.7×1010次衰变,或者说,一秒钟内有3.7×1010个核发生衰变.其放射性强度就叫做1居里。

1毫居里=1/1000居里=3.7×107衰变/秒;

1微居里=1/108居里=3.7×104衰变/秒。

居里、毫居里也简称居、毫居。

1-5天然放射性和射线

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和人工的两种。

天然的放射性原子核存在于什么地方?

放射什么射线?

半衰期有多长?

天然放射性同位素,是和宇宙共生的。

它们与地球年龄(约109年)相同或更长。

在地球的土壤和岩石中,含有铀、钍的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及它们的一系列放射性的子体。

还有46K等等。

它们的半衰期一般都很长,达108--109年。

它们放出a、β、Υ三种射线,这些放射性原子核在海水、地下水中也有微量存在。

在空气中放射性的氡(222Rn,220Rn)气,它们是由钍的子体衰变成的,所以只要地壳中的铀钍衰变不完,空气中就不断有氡气出现。

人体中除了含有少量上述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外,还有碳的放射性同位素14C,这是通过食物进入体内的。

从太阳和其它恒星发射的各种射线(俗称宇宙射线)也会射到地球上来。

它们虽然被大气层吸收了一部分,也还有一部分进入人类的生活环境。

以上所说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统称天然本底。

近年来,由于原子能电站及核武器的发展,核爆炸的放射性沉降物及核反应堆排出的废气越来越多,它们当中的放射性物质都有一部分进入人类生活的环境,我们把这些也归到天然本底中。

天然放射性同位素有些是有用的。

如铀,开采加工后可制成核燃料及核弹材料239U。

又如通过测定铀钍的放射性强度可确定地质年龄。

利用14C可确定化石及古生物的年代等等。

第二章Υ射线的防护

Υ射线仪表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的工业监控仪表。

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二重性一样,这种仪表要用放射源,要处理好射线的安全防护问题。

由于核科学知识不普及,很多人一听到放射源,就想到原子弹,想到电视剧“血疑”,产生恐惧感。

这是一种及大的误解。

放射性和电一样,只要遵照有关的规则和标准,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造福于人类,对健康没有影响。

为了使大家对放射性安全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本章将介绍射线防护知识及放射源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2-1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一、描写Υ射线剂量大小的物理量和单位

当Υ射线照射物质时,一部分被物质吸收,另外一部分穿透物质。

Υ射线照射人体时,同样也要被人体组织吸收掉一部分。

这部分被人体吸收的Υ射线,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Υ射线对人体危害的大小,沿用了医学上表示药量多少的“剂量”一词。

也就是说,根据人体受到的Υ射线剂量的大小,来描写人体可能受到的危害程度。

为了后面讨论方便,首先介绍描写与Υ射线剂量大小有关的三种物理量和单位。

(一)Υ射线照射量X

Υ射线照射量描写的是空间某一点处的空气吸收的Υ射线的多少。

照射量X仅对空气而言。

不管放射源附近空间某一点处有无人体或其它物质存在。

该点处的照射量是一确定的值。

照射量的专用单位为伦琴(R)。

定义为:

在一个大气压0℃的标准状态下,空间某一点处的1公斤空气中,由于Υ射线照射总共产生了电荷量各为2.58×10-4库仑的正负离子,则该点处的Υ射线照射量为1伦琴。

1伦琴=103毫伦=106微伦

同样受到1伦琴的照射,有的是1年中受到的,有的是一天或1秒钟受到的对体的影响是不同的。

因此引入照射量率X,它的单位是伦琴/小时,毫伦/小时,微伦/秒等。

上面的伦琴叫做专用单位,是历史上沿用下来的,我们国家正在推广国际制单位。

1990年以前要完成向国际制单位的过渡。

照射量的国际制单位为库仑/千克(C·Kg-1)。

没有专门的名称和符号,两种单位的关系为:

1伦琴(R)=2.58×10-4库仑/千克

(C·kg)

1c·kg-1=3.877×103伦琴(R)

(二)Υ射线的吸收剂量D

同样的照射量下,不同的物质吸收的Υ射线能量是不一样的。

例如:

肌肉和骨胳都受了1伦琴的照射,骨胳吸收的能量要多些。

因此,又引入了吸收剂量的概念,它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吸收Υ射线能量的多少。

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叫做拉德(rad)。

1克物质从Υ射线中吸收了100尔格的能量。

则吸收剂量为1拉德。

即:

1拉德=100尔格/克

吸收剂量率的单位是拉德/小时,毫拉德/小时等等。

吸收剂量的国际制单位叫戈瑞,符号是GY,其大小为1戈瑞=1焦耳/公斤(J·Kg-1)。

两种单位的关系为:

1拉德(rad)=10-2戈瑞(GY)

1戈瑞(GY)=102(rad)

吸收剂量与照射量呈正比关系,即:

D=C·X

C值随Υ射线能量及被照射物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我们所使用的60CO及137CS放射源情况,对人体组织器官来说,当D以拉德为单位,X以伦琴为单位时,C≈1。

(三)剂量当量H

射线对人体的影响,除与吸收的能量即吸收剂量大小有关外,还与射线的种类有关,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射线对人体的影响不同。

例如:

同样是1拉德的吸收剂量,a射线对体的危害要比Υ射线大得多。

为了描述射线对生物肌体危害的大小,又引入了“剂量当量”的概念。

剂量当量等于吸收剂量乘上品质因数。

其专用单位叫做雷姆(rem)。

即:

H=DQN

对Υ射线,品质因数Q=1,N是其它修正因子,目前指定为1。

所以当生物组织受到Υ射线照射时,吸收剂量为1拉德。

则剂量当量就是1雷姆。

如前所述,剂量当量率的单位为雷姆/时,毫雷姆/时,微雷姆/秒等等。

剂量当量的国际制单位为希沃特(SV)

1希沃特(SV)=1焦耳/公斤(Jkg)

两种单位之间的关系为:

1雷沃(rem)=10-2希沃特(SV)

1希沃特(SV)=102雷沃(rem)

上面讲了三种与Υ剂量大小有关的物理量和单位,比较难记,但有一个简单而重要的结论,应该记住,对Υ射线照渐人体组织而言,当照射量为1伦琴时,吸收剂量近似为1拉德。

剂量当量近似为1雷姆。

也就是说,三个量的单位不同,但数值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