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6189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答案.docx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答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答案.docx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答案

(2)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

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帮助说好普通话,帮助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9、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简笔画、演示(实物肢体语言)、电教媒体、实验操作等。

10、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学用结合。

11、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各科教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创设情境、实现互动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

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的表达。

19、课标实施建议中就明确提出:

“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2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

23、《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和交融式。

25、"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融合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27、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结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

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二、基本概念题(1-6)

1、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

2、自主学习——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通过合作学习,实现资源共享,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处世态度、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获取探究乐趣。

5、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在平等的情形下,就教学问题展开的互动的、有意义建构的、全方位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活动。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在对话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6、课堂即时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的质性评价。

亦称“情境性评价”。

这种评价主要针对在学生互动为主的多元(师生、生生)状态下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

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同学、学生本人;评价结论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激励性评语、体态动作、实物、象征性物品;评价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群体。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复习试题答案

(1)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8、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11、“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12、《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13、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

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14、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P1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探究学习P5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获取探究乐趣。

3、课堂即时评价P41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质性评价,称为“课堂即时评价”,亦称“情境性评价”。

4、人本语文课程资源P50

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5、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P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基本理念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三、简答题

1、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

答:

新课程强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新课程提出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角色由教材使用者转变为语文课程的开发者。

2、《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P14

答: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3、什么是阅读教学?

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P15

答: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4、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

答:

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

③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④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

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5、“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是什么?

P29

答:

(1)区别:

分解式目标:

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标题。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交融式目标:

在叙写时不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几个明显词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都把二维或三维的目标交融在一起。

优点是叙写方便。

(2)相同点:

无论是“分解式目标”还是“交融式目标”,他们都将目标的“三维”进行有机整合。

无论是由目标导向的学习过程还是由目标指向的学习结果都具有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6、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P5

答: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

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7、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P55

答:

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作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之间根本没有产生与合作。

第二,合作学习没有明确的分工,任其自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

第三,合作学习的时间没有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

第四,采用合作学习过于随便,不考虑合作的时机,信手拈来。

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

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

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

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四、观点论述题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P1

答: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

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

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

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

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

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

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

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

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

3、你觉得怎么做才能使各种学习方式更加有效呢?

请选择一种学习方式具体阐述。

答: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成了一种整体的学习方式,相互作用。

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理解,合理利用。

(2)注重方法的指导。

(3)加强过程的引导。

(4)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合作学习:

(1)把握“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定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就要做认真的准备,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从而避免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课中,当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更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而是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进程,讨论的焦点等等,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作好充分的准备,担负着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

(2)规范“小组合作学习”的行为,营造合作的良好氛围。

课堂氛围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

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合理分组是前提,规范合作行为是保证。

(简答题7)

(3)形成“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

课堂上的小组合作不仅仅只是完成学习任务,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

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

其次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关系。

第三是要让所有的人积极参与,特别关注小组学习中保持沉默的学生。

4、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

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

P50—54

答:

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因为,我们一线的许多老师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总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行了。

其实这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误区。

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

语文课程资源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其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很多,可以开发的素材丰富多彩。

如:

语文教材、学校图书室、实践基地、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士,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师生的生活经验,校园课间文化等。

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进行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资源的开发是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树立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5、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对学生有利无弊。

请谈谈你的观点。

答: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运用多媒体,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使课堂教学目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

但有时我们片面夸大了其作用,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过多过滥的使用,只会适得其反,降低了文本阅读材料的地位。

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五、教学设计题

1、请设计教学片断,让学生学会“左”、“右”二字。

(音、形、义三者结合)P10

答题要点:

音、形、义三部分综合考虑,左的字音难点、左右字形的比较、左右方位的辨析、词语的积累等。

2、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请你以〈〈奥运——北京〉〉为主题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片段。

P22

答题要点:

教学过程的展开要强调实践性,教学方式的选择要强调自由性,学习的组织要强调合作性,学习活动要发挥创造性;重实践、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

基本流程:

(1)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2)围绕目标,收集资料;(3)学生分组,交流资料(相关奥运的知识、图片等);(3)确定主题,分组准备(小组讨论汇报的形式、选用的内容,分工完成设计、图片处理、文字编辑等工作);(4)小组汇报,师生评议;(5)全班展示,畅谈感想。

3、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拟一份教学设计。

P25

答题要点:

以阅读理解为基础,以日常生活和语言积累为素材,将课文的学习和学生习作有机结合起来。

读写结合的形式:

续写(《凡卡》:

凡卡把信寄出后,会发生什么?

)、仿写(《四季》、《春雨的色彩》)、扩写(《燕子专列》:

“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炎车站”,假如你是瑞士政府的发言人,你会怎样呼吁大家?

)、改写(古诗比较多,《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补写(《纸船和风筝》:

小熊和松鼠吵架后,在等待和好的日子里,会发生什么事?

)等方法。

六、案例分析题

1、窦桂梅老师在执教《落叶》一课时有这么一个片段:

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

”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这一句话,窦老师提示道,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很有趣,请大家找一找!

片刻,学生找到了“一片片”这个词。

窦老师先请学生读一读这个词,然后在黑板上画了一片树叶,问大家:

“这就是‘一片片’的树叶吗?

”学生回答说:

“不是。

”窦老师转身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树叶,问大家:

“那么是两片喽?

”“不是两片,‘一片片’是指好多好多片树叶!

是指许多片树叶!

”学生回答。

“那应该怎样读这个词?

”窦老师问。

于是,学生轻轻地读起来“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要读出你的体会,要读出你的理解!

”窦老师启发着。

一会儿,窦老师请学生起来读这一句话。

生1:

(读得很流利,但不够有感情)

师:

这是你的感受,很好!

(又请一位学生来读)

生2:

(读得很有感情,在读“落”和“一片片”的时候放慢了速度,加重了语气)

师:

(肯定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随后,问大家)你们想想,树叶是怎样往下落的?

生3:

慢慢地、一片一片地往下落。

(边说边加上优美舒展的动作)

师:

这落叶多美啊!

飘飘洒洒……

生4:

(不由自主地接了上去)随风舞动……

师:

很有诗意啊!

(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师:

还有想说的吗?

生5:

树叶慢慢地飘落下来……

师:

(边说边做动作)就这样,落叶像小蝴蝶、像小蜻蜓,多快乐啊!

大家快读啊,现在,你就是小蝴蝶、小蜻蜓,轻轻地落下来了……

(学生边表演,边朗读课文,教室里气氛很热烈)

请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评价这个片段的教学。

答题要点:

(1)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语言,理解语言。

(2)珍视学生的独特感爱,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