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儿童的成长儿童的教育与改革第一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3435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合儿童的成长儿童的教育与改革第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适合儿童的成长儿童的教育与改革第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适合儿童的成长儿童的教育与改革第一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适合儿童的成长儿童的教育与改革第一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适合儿童的成长儿童的教育与改革第一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适合儿童的成长儿童的教育与改革第一册.docx

《适合儿童的成长儿童的教育与改革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合儿童的成长儿童的教育与改革第一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适合儿童的成长儿童的教育与改革第一册.docx

适合儿童的成长儿童的教育与改革第一册

基础原文的翻译

儿童的教育与改革第一册DieErziehungdesKindesvomGesichtspunktederGeisteswissenshaft

精神科学研究的作用

人的本质的不同范围

形成过程的三个时期

幼儿时期的教育儿童时期的教育

青少年时代的教育

作者:

RudolfSteiner

1999年直接从德文翻译,2004年修改

版权所有RudolfSteinerNachlassverwaltungDornach/Swizerland。

GA34

精神科学的作用

过去的生活方式,通过现代社会出现的变化失去它本来的作用。

因而现代生活又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和要求,例如:

社会地位不平等,男女不平等,教育问题,立法问题,医疗问题等等。

人们利用很多不同方法试图解决这些问题,自己以为找到了不同解决方法的人也很多。

这些不同的方法可以归纳为:

革命主义,改革主义,保守主义,和其他介于这三种主义之间的方法。

可是,谁对生活现象看得比较深,谁就免不了有这样的感受:

我们往往解决不了现代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原因是想改革的人没有真正地了解生存的根源。

谁要提出将来问题改革的方法,谁就需要深入研究现代生活,不能只看问题的表面。

人的生存象植物的生长一样,不仅包括现在我们的眼睛看到的状态,还包括将来要产生的状态。

当你看到这样一株目前只长着叶子的植物,就应该想到它将来还会开花结果。

在我们还看不到的植物的未来状态里,存在着开花结果的本性。

一个人,如果仅仅研究现在能看到的表面,怎么能说明植物的一切呢?

只有了解了植物的本质,才能完全说明植物的一切。

一个人的生存同样包括现在的状态和将来要出现的个性特征。

为了能弄清一个人的将来,我们需要研究他的掩藏的本质。

可是我们现时代的人不愿意这样做,现代的人只管表面出现的问题,却没有耐心,也没有信心和把握去研究隐藏的问题。

另外,说明植物比说明人简单得多,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植物每一年都要开花结果。

可是每一个有自己特点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人的生命将来要开的花在过去没有出现过。

虽然人的特质的存在,如同一株只有叶子的植物也潜在地存在着花的性质一样。

如果看到人天性中存在的本质,我们就有办法说明一个人的将来。

只有我们深入研究去找出改革的方法,改革才会实用有效。

只有我们用精神科学研究的成果作为思想观念的基础,我们才能去了解人的本质。

所谓的精神科学,是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精神科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实质和它所能起的作用。

精神科学不应该是僵化的理论,也不应该是那种为了满足人们好奇心的神秘理论,更不应该是只对提高个人精神境界有作用的理论。

最可怕的是用精神科学的知识来满足个人的心理或者物质上的享受。

也不要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兴趣或者观点来看它们以外的精神科学。

有政治或经济上兴趣的信教对一个人的独立发展有害处。

这种迷信只是排除自己能力的。

精神科学应该是一种工具,它能帮助我们找到人类发展的方式。

精神科学,应该不仅对社会的主要问题,而且对每个人心里的困难都能起有效的作用。

但是,一定会有很多人怀疑精神科学有这样的作用,认为它是没有道理的。

革命派、改革派、保守派和所有不同类型的人,都对精神科学有怀疑。

因为精神科学的基础和这三种人的思想相差太远,精神科学不适合他们的思想。

精神科学所包括的范围比他们所包括的范围要多。

精神科学所讨论的问题是不属于政治性的问题。

精神科学的根源只能是对于生存真正的了解。

谁悟解到了生存的规律,谁就一定能从生存找到自己的责任,而不会胡乱提出什么设想。

因为他知道现在生存的规律也是将来生存的规律,所以研究精神的人不可能不管现在存在的事实。

不管根据精神科学的研究发现有多少进行改革的必须,也不能抛开现在存在的事实,而只能在存在的事实中找到将来发展的萌芽。

精神科学家也知道,所有的形成过程包含了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所以精神科学研究能在现在的事实中找到改革的萌芽和能生长的能力。

精神的研究不是凭空构想出计划的,而是从已经存在的事实中找到方案。

找到的方案很自然地就会变成计划,因为它如实得反映了人的天性本能的发展。

所以,通过深入人类的天性去研究精神,可以找到解决现代生活主要问题的最实际的、最富有成果的办法。

这本书要介绍的是对教育的办法。

这种方法不是要求,也不是计划,而只是介绍孩子的天性,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看出理想的教育方法和它的必要性。

人的本质的不同范围

如果想认识到孩子成长的本质,我们也需要了解人类的天性。

感官注意到的和物质主义观点所承认的人,对精神科学的研究来说,只是人的本质的一个部分或者范围,那就是躯体。

躯体在物质条件下存在,由普通物质构成,跟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无区别。

根据精神科学的研究,人的躯体和矿物一样,由各种物质元素构成、在化学和物理作用等等条件下存在,受物质规划、支配。

除了这些之外,精神科学还要承认人本质的第二个范围,就是构造生命的力量。

它的状态跟躯体相反,是呈蒸汽状的。

不久以前,人们开始认识到,他们以前对于构造生命的力量的理解是不科学的。

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期,人们普遍认为构成矿物的力量,不可能是矿物自己的力量,而是矿物内部还存在着一种构造生命的力量。

当时的人们通过想象,认为象磁铁吸引铁一样,植物、动物和人的内部肯定有某种力量在起作用,才造出不同的生命现象。

后来,物质主义的产生使人们改变了这种想象,就以为,活着的躯体象没有生命的矿物质一样,受化学物理等作用,只是躯体结构比较复杂,功能比较多。

现在,只有最保守的物质主义者才会说构造生命的力量不存在,大部分自然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都直观地意识到构造生命的力量的存在,但对构造生命的力量的具体表现却研究不了。

现代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对构造生命的力量的研究在看法上虽然比较接近,不过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现代自然科学根据感官的认识,依靠智力进行推论,认为从理论上讲应该存在着这种构造生命的力量。

可是这样做不是科学的。

精神科学只承认通过真正的研究得来的知识,从研究的结果来认识事实。

这里,特别要强调精神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区别。

按照自然科学的说法,感官是人认识一切事物的基础,没有感官做基础是不能研究事物的,然而依靠感官能感知到的事物是有限的。

对精神科学的研究来说,这种依靠感官作为认识的基础的观点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只承认他所摸到的和能判断到的某个部分,不承认他不能通过感官认识到的事实真相。

精神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的知觉器官(感觉器官)是可以发展的,人通过发挥出新的知觉器官,就能认识到物质范畴之外的世界。

如同盲人旁边有光和颜色存在,盲人没有感觉到,是因为盲人没有合适的知觉器官一样。

精神科学的研究表明,人体周围还有很多不同范围的世界,人们只要发挥出所需要的合适的知觉(感觉)能力(知觉器官),就能知觉到。

如果盲人的眼睛通过医生的治疗复明了,他就会发现身边本来不承认的颜色和光。

同样的道理,人只要能发挥出高级的知觉能力,就能知觉到普通器官不能知觉的其他世界。

盲人的眼睛能不能治疗好,决定于盲人的眼睛的情况。

可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有能获得高级世界的知觉能力的天赋基础,只要有耐心去学习,按照我写的书《WieerlangtmanErkenntnissederhoeherenWelten》去学习,就能发挥出高级知觉能力的作用。

这表明,精神科学的研究乃是能超越人的知觉的认识极限的一种手段。

这样,它也注意对构造生命的力量和心理动力的研究以及后面将会说到的人的更高级的范围等。

精神科学承认,感官只能研究人体的躯壳范围,而对于人体另外更高级的范围(例如:

构造生命的力量、心理动力等),它只能做出直观的推测,而不能进行真正的研究。

精神科学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发挥和发展进入高级范围的知觉器官从而知觉到更高的范围,如同盲人的眼睛经治疗复明后清楚地看到颜色和光一样。

对已经发挥出高级知觉能力的人来说,构造生命的力量是可以观察到的,而不是只凭直观推测或者依靠智力想象出来的。

构造生命的力量是人、动物和植物所具有的,它通过物质之间的作用形成生物现象,例如生殖、新陈代谢等现象。

构造生命的力量是躯体的构成力量和“建筑家”,人的躯体是由矿物材料组成的,可是构造生命的力量是由另外一种范围的材料组成的。

像躯体依赖物质材料如食物,构造生命的力量也依赖它自己的特定范围的“材料”或者“元素”。

可以说,躯壳是构造生命的力量的形体象征。

构造生命的力量从躯体表达出来。

那么,如果我们吃植物,也吃植物的构造生命的力量,它的构造生命的力量能影响我们人的构造生命的力量并把它改造吗?

不会,因为人的肠子在吸收营养的过程中会把植物的构造生命的力量破坏,然后在人的肝脏里,食品会得到新的属于人的构造生命的力量。

在肠子和肝之间食品是“死的”。

人本质的第三个范围是心理动力(心理现象)。

心理动力是痛苦、欲望、兴趣、爱好等等的载体。

一个只有躯壳和构造生命的力量组成的个体,是不会有这种痛苦、欲望、兴趣、爱好等感情的。

植物是没有感受的。

如果某些研究专家说,植物受刺激能产生反应就是指植物有感受,那只表明这些专家多么不了解植物的本质。

生物对外来的刺激有没有反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感情不是对于外来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从心理发挥出来的感受。

如果不重视这一点,那么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可以说是有感情的。

除了人以外,只有动物才有心理动力。

心理动力是感情的载体。

不要犯很多精神研究专家通常所犯的那种错误,认为构造生命的力量和心理动力由某种材料组成,这种材料比普通物质材料细小,所以看不见。

事实上,构造生命的力量是一种互相作用的力量,不是物质材料;而心理动力好比一种活动的、由类似“颜色”和“光”组成的形象,也不是物质材料。

这里说的当然是跟物质范围无关的比喻。

每一个范围的东西以它特殊的世界的方式而存在。

我们说构造生命的力量范围的情况当然只能用物质范围的词来打比喻。

像躯体依赖物质方面的东西如食物一样,心理动力也依赖它自己的特定方面的世界“材料”。

像躯体死了之后融入土中一样,心理动力在人死了几个星期之后也要融入它所属范围的“材料”。

心理动力的大小形状不同于躯体,人的心理动力象一个鹅蛋。

躯体和构造生命的力量被包裹在形态内,心理动力超越了躯体和构造生命的力量,象光从发光物体中超越出来而形成的光环。

人的本质还有第四范围,即“自我”意识。

这是人类所特有的。

“自我”是“我”的载体,当我们说“我”的时候,这个“我”跟另外名字的人不同,原因是这个“我”是个人特点。

一个能说“我”的人,肯定有属于他自己的(心理、思想等)世界。

以精神科学为基础的宗教信仰都注意到这一点,宗教教义上说:

“最低级的本质,是通过外界的形象感觉到宇宙精神的;有了‘我’,才能在自己的心里意识到宇宙精神的存在。

”(万物是宇宙精神存在的象征)。

这种能在自己心里意识到宇宙精神存在的本领的载体是“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本质的第四范围。

自我意识是人的比较高级精神的载体。

因为有了自我意识,人在万物中才是最高级的。

可是自我意识在现代人中不是简单的本质。

为了清楚地认识自我意识的本质,我们需要比较不同发展程度的民族。

比如,把没有教养的野蛮人、有文化知识的人和理想主义者做比较。

这三种人都能说“我”,都有自我意识。

可是野蛮人利用自我意识去追求本能的欲望和爱好,和动物差不多;有教养者对于自己的欲望,对自己说:

这是可以追求的,那是要控制自己,不能去追求的;理想主义者除了本来的爱好以外,把自我意识发挥到更高级的水平。

这样的不同情况出现是因为自我意识改造它以下的范围(躯体、构造生命的力量和心理动力),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责任。

处理它以下的范围,使它们纯洁起来。

如果一个人超越了他本来的自然的精神状态,自我意识的作用就能把其他低级的范围改造过来。

人刚刚得到自我意识时,刚好超过动物的本能。

这时,人的低级范围(躯体、构造生命的力量和心理动力)还跟动物差不多,构造生命的力量只是构成肌体生长和生殖的载体。

这时候的心理动力仅表达出自然天性中出现的各种欲望和本能。

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人经过很多次的生活机会,自我意识处理并改造了躯体、构造生命的力量和心理动力。

这样,心理动力要变成纯洁的兴趣或欲望的载体。

构造生命的力量经过改造以后,变成了习惯、爱好、性格和记忆力的载体。

如果一个人的构造生命的力量还没有被自我意识而改造,他就没有对于自己经历的记忆,只能像动物一样按照天然状态去生活。

在前辈的生活中把自己低级的范围改造成高级范围越多的人,他现在的才智也越多。

人类的所有文化和社会的发展,都是由于自我意识改造了人的低级范围得来的结果。

自我意识也会改造躯体。

在自我意识的条件下,身体的形态和动作习惯都会改变。

可以区分一下不同文化和教育方法怎样去影响人本质不同的范围。

普通文化(音乐)对于人的心理动力起作用,教给它不同于本来天性的兴趣和文化本能等等;冥想文化作品(画画等)对于人的构造生命的力量起作用。

由于语言结构还能认识到自我意识的结构。

人通过观赏文化作品得到的是比感官的知觉高级的直觉,从而改造了构造生命的力量。

最能纯洁人的构造生命的力量的好方法是宗教,所以宗教的冲动在人类的发展中有重要的任务。

所谓的良心,只是自我意识经过几次不同生活机会改造构造生命的力量而得来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不应该做某一件事,而且这种承认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把这种印象传到构造生命的力量中去,良心就产生了。

自我意识对于低级范围的改造工作,既是对于全人类的,也会是对某个人所特有的。

第一种改造工作是改造全人类范围的,第二种是个人的自我意识改造自己低级范围的。

如果自我意识很强的话,它就能通过个人的力量改造自己的心理动力,改造的结果是永远保留的,比自我意识更高级的第一精神范围(具有精神的意识或者进入自我的精神)。

这种范围是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意识不到的,可是这种改造得到的精神范围才是在人死去之后不会消失的。

这种改造主要是通过学习高级思想和高级观念来丰富内心世界。

自我意识在处理自己个人本质(脾气)的时候,还能做到更高级的工作-不仅改造心理动力,还丰富和改造构造生命的力量。

这样,人在生活中能学习到很多东西。

不过,如果他回想过去的生活,就会发现他在生活中改造的脾气、气质或者记忆力不是很多。

因为思想方面的学习主要是对于心理动力的,而脾气等方面的是属于构造生命的力量的。

比如改造心理动力和构造生命的力量,如果说改造心理动力需要一分钟的学习过程,那么改造构造生命的力量就需要一个小时的学习过程。

在无意识的睡眠状态中,每一个人都能进入高级的三个精神范围,可有意识的进入却是现代的人经受不了的。

为了有意识地直觉到我们平常经受不了的,人需要培养高级的直觉器官。

如果我们想通过研究精神来有意识地进入高级精神的范围,最重要的是依靠自我意识改造构造生命的力量,不能靠其他的作用。

必须通过“自我”有意识地改造自己个人的习惯、脾气、性格和记忆力。

精神科学认为:

一个人这样丰富而改造构造生命的力量能有多少,改造出来的比自我意识更高级的第二精神范围(构造精神的力量)的结果就有多少。

在更高级的阶段,人还会得到能改造躯体的力量。

比如血在身体内循环和脉搏跳动。

这种从躯体改造出来的结果是比自我意识更高级的第三个精神范围(人的精神或者精神中的人)。

人类或者一个民族把低级范围的心理动力、构造生命的力量和躯体加以改造得到的高级范围是第一(进入自我的精神)、第二(精神中的人)和第三(构造精神的力量)个比自我意识高级的人类范围。

不要想象这些改造过程是按照顺序进行的,而是自我意识同时改造的结果。

一个人改造躯体后,才能感觉到自我意识改造工作的作用。

由上述可见,人的本质有四个范围:

躯体、构造生命的力量、心理动力和自我意识。

通过自我意识的改造,躯体、构造生命的力量和心理动力分别发展成比自我意识更高级的个人或者全人类的永远保留的三个高级精神范围。

不过描述一个人特点的载体,一般只是指他的四个低级范围。

形成过程的三个时期

老师的工作与学生的四个低级范围有关。

要做好工作,就不能不研究人四个范围的天性发展。

孩子出生后,四个范围的发展程度不是同时的,而是不同范围通过不同方法在不同时期发展。

只有我们认识到人不同范围的天性发展规律,才能有真正的教育人最基础的东西。

胎儿生出来之前,还是被母亲的躯体保护着,没有和母体以外的环境接触。

母体是他生存的环境,只有母体才能对胎儿的发育起作用。

孩子出生后,直接和周围环境接触,躯体就离开了母体的遮掩和保护,周围环境对躯体才能起作用。

此后,环境代替了物质制约(母体)并能影响孩子的发展。

这时候躯体已经生出来了,可是构造生命的力量并没有生出来(也可以说:

获得独立性)。

像孩子出生之前被母亲自然遮掩保护一样,1到6岁的时候,孩子的构造生命的力量和心理动力还是被自然遮掩保护着的。

到了7岁换牙齿的时候,小孩的构造生命的力量开始离开自然遮掩。

可是7到13岁的时候,心理动力还受到自然遮掩保护,一直到性成熟的时候。

在1到6岁时,构造生命的力量和心理动力虽然已经存在,可是被自然遮掩保护着,像物质方面的胎儿的眼睛在母亲肚子里已经存在,却不能起作用。

所以,我们幼儿时期的教育还不能急于对构造生命的力量和心理动力起作用。

到了性成熟的时候(14岁),心理动力的范围才能完全独立,像孩子出生的时候躯体方面的范围获得独立性一样,或者像换牙的时候,构造生命的力量方面的范围获得独立性一样。

可见,根据精神科学,人有三个变化时期。

7岁以前,小孩还不能接受大人对他们构造生命的力量有目的的影响,就像躯体出生之前,胎儿不能得到空气和光一样。

7岁以前,构造生命的力量还没有获得独立性。

像胎儿在母体依靠母体的力量在母体的自然遮掩内慢慢地发展自己一样,生长力量在还没有换牙的时候也要在自然遮掩内慢慢地发展。

这时候,构造生命的力量依靠遗传力量慢慢地发展自己的构造力量,并且正在慢慢地获得独立性,而躯体已经全部获得了独立性。

正在慢慢地取得独立性的构造生命的力量,对躯体改造的过程最后的结果是:

自己制造牙齿代替了遗传的牙齿。

牙齿是躯体密度最大的一个部分,所以牙齿是躯体最后的制造工序。

遗传的牙齿被个人自己造成的牙齿替代了,这样1-6岁的孩子通过他自己的构造生命的力量置换出来的新身体跟人类遗传的造成力量“对立”起来。

7岁以后,孩子的构造生命的力量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生长和构造。

这时候,心理动力还被自然遮掩着,并且影响着构造生命的力量。

在14岁心理动力获得了独立性的时候,构造生命的力量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构造工作,并且通过性成熟表达出来,有了自己的生殖能力。

因为这时已经独立的心理动力不再是内在的,而是没有自然遮掩地直接面对环境。

对还没有出生的小孩,母体外的环境对他不能起作用。

同样,即使有些环境力量影响构造生命的力量,对换牙以前的小孩,也不要让这些力量对构造生命的力量起作用。

同样,性成熟以后才需要用一些环境力量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动力。

为了把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记得更深刻,下面就用一个表格来写出不同范围发展的年龄。

每一个范围先做改造工作、后获得独立(出现)、再之后才完成了个人自己稳定下来的。

如果在范围还工作的时候利用它去学习,它就没有省足够的力量做改造工作:

范围/年龄0-67-1314-2021-27

物质躯体:

独立/使用个人的个人的个人的

构造生命的力量:

形成工作独立/使用个人的个人的

心理动力:

通常天资形成工作独立/使用个人的

自我意识:

通常天资通常天资形成工作独立/使用

(现代社会的小孩在身体发展方面成熟得早一点,可是在心理发展的方面却成熟得晚一点。

比如“把所有不同方面的才能和谐地一起发展起来”这句谚语,就不算是一种有用的教育思想。

认识人的本质的范围才是教育的真正基础。

这句谚语本身没有错,而是这句谚语不适用于教育。

如果靠这句谚语来设计和制造机器,把所有的机器零件的作用和谐地配合起来,肯定没有用。

只有抛开这句谚语的思想,真正了解机器结构,才能制造出机器。

同样,一个教育孩子的人,要认识到人本质的不同范围和发展阶段等等,并且要知道哪个范围在哪个阶段才能起作用,还要知道怎样才能起作用。

当然,这种真正实际的教育只能是慢慢实现的,原因是,我们现代的人们都认为:

精神科学的事实只是异想天开的思想的结果;同时,人们反而把不实际的谚语当作从实际思想出来的结果。

在这里想介绍的是,现在的人们看来象梦幻一样的,但在将来时代会承认的一些观念。

幼儿时期的教育

孩子出生后,躯体要受环境的影响。

胎儿本来是得到母体的遮掩保护的,出生前依靠脐带从母体得到养分,出生后由母体外部的世界供给能量。

直到换牙时(7岁),人体有一种对自己的、跟另外阶段不同的主要任务,这就是形成知觉器官的结构,并得到具体的形态和发展方向。

尽管这个时期之后还要生长,可是以后的生长主要是根据知觉器官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基础发生的。

如果现在形成的形态很合适,以后身体生长的形态也是合适的;如果现在塑造身体的构成力不合适,以后会长成残疾人,以后的生长也改正不了现在留下的缺陷。

孩子出生之前,大自然给小孩安排了母体这个合适的物质环境;同样,孩子出生以后,教育者也应该给孩子一个合适的物质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对现在时期的小孩起到合适的作用,帮他把自己的物质的知觉器官造成合适的形态。

教养幼儿有两个秘诀:

模仿和样板。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

人是最会模仿的动物。

模仿对于1—6岁的孩子特别重要,孩子模仿物质环境中发生的一切,通过模仿,孩子物质方面的知觉器官形成了今后不再改变的合适形状。

孩子通过模仿造成他借助遗传得到的躯体,发展他在换牙时产生出来的构造生命的力量力(也可以说:

构造生命的力量获得个人独立的状态)。

物质方面的环境包括很多,不仅包括孩子身边物质方面的活动,也包括孩子所能看到的过程和环境能对孩子的精神起作用的方方面面,还包括孩子身边的人所有有道德的和没有道德的活动,所有能看到的有道理和没有道理的活动。

用语言来教育孩子懂得道德和道理,这时对孩子来说还不能起作用。

只有父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做有道德的事情,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孩子由于模仿能进入一种动作习惯,而这又影响到造成身体结构的过程。

教导对小孩的躯体没有塑造和构成作用,对正在形成的构造生命的力量才有作用。

可是构造生命的力量在换牙之前还被自然遮掩保护着。

1—6岁的小孩的构造生命的力量发展想象、习惯和记忆力等等,一定要是没有受外来影响而是自己发展出来的,就像孩子的眼睛和耳朵在母体里面没有受光的影响而发展一样。

JeanPaul写的书《LevanaoderErziehlehre》写的很对:

一个周游世界的人,在他刚生出来的几年内学到的东西,比他在旅行中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

小孩所学到的东西不是从受教导中学会的,而是通过模仿学会的。

孩子物质的知觉能力是受物质环境影响形成的。

物质环境给孩子的眼睛合适的颜色和光,孩子的眼睛就会健康发展。

同样,只要孩子身边的环境有道德的榜样,他的头脑和血管就会形成健康的道德的物质基础。

7岁以前的小孩,如果在周围环境中看到的只是没有道德的活动,他的头脑也将形成适合做不道德的事情的形态。

适当的劳动能使肌肉发达起来。

同样,给孩子一个合适环境的印象,头脑和其他身体的知觉能力也能形成合适的方向。

举一个例子:

给孩子做一个娃娃玩具。

可以用一张纸的边缘做成手和脚,打一个结做成头,用墨水画出眼睛和嘴巴;也可以买一个有真头发的很真实的漂亮娃娃玩具。

比较两种娃娃,当然纸做的娃娃很丑陋而且能破坏美丽感觉。

可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看到纸做的娃娃时,不得不发挥想象力把娃娃想象成真人。

这种想象工作对头脑的形态有形成和塑造的作用。

这样,孩子的头脑就象肌肉一样做了合适的工作而发达起来。

如果小孩得到的是很形象的漂亮娃娃,他的头脑就不需要做发挥想象力的工作,这样头脑就发达不起来,只能渐渐萎缩。

如果人们能象精神科学研究家一样看到孩子头脑的形成,那么他们选给孩子的玩具,肯定是能使孩子发挥想象力、能促进头脑发育的玩具。

象电动玩具一样的那种复杂玩具,抑制了孩子的头脑发育。

能促进孩子头脑发育的玩具,是那种能灵活发挥孩子想象力并且需要孩子动手建造的玩具。

这种好玩具会在孩子物质方面的知觉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