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预案评审稿.docx
《综合预案评审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预案评审稿.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预案评审稿
编号及版本号YL-2017-001
宁波颐栎庭园用品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宁波颐栎庭园用品有限公司编制
颁布日期2017年1月15日
颁布通告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为及时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它法律法规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特编制定《宁波颐栎庭园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宁波颐栎庭园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经专家评审,现予以颁布,自2017年1月15日起生效。
公司各有关部门应按本预案要求,认真组织学习,参加培训和演练。
以便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按照预案进行应急救援,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宁波颐栎庭园用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
年月日
目录
1总则5
1.1编制目的5
1.2编制依据5
1.3适用范围6
1.4应急预案体系7
1.5应急预案工作原则8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8
2.1单位概况8
2.2危险源与风险9
2.3危险因素分析10
2.4风险分析结果11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2
3.1应急组织体系12
3.2应急救援指挥部12
3.3职责13
4预防与预警15
4.1危险源监测、监控16
4.2预警行动17
4.3信息报告与处置18
5应急响应19
5.1响应分级19
5.2响应程序20
5.4应急处置措施28
5.5应急结束33
6信息发布34
6.1信息发布的部门及形式34
6.2应急信息发布的原则34
6.3信息发布办法35
7后期处置35
7.1污染物处理35
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35
7.3作业秩序恢复、善后赔偿35
7.4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36
7.5应急预案的修订36
8保障措施36
8.1通信与信息保障36
8.2应急队伍保障37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37
8.4经费保障38
8.5其它保障38
9培训和演练39
9.1培训39
9.2应急演练40
10奖惩41
10.1奖励41
10.2责任追究41
11附则42
11.1术语和定义42
11.2应急预案备案43
11.3维护和更新43
11.4制定与解释43
11.5本预案实施时间43
12附件43
12.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名单及联系方式43
12.2应急物资及装备清单(消防、药品、应急设施)44
12.3周围环境平面图45
12.4厂区疏散平面图45
12.5专项应急预案清单45
12.6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记录45
12.7应急预案文本发放登记表46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宁波颐栎庭园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果断应对事故的组织指挥、快速处置、协同配合能力,最大程度地控制事态扩大,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事故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国务院关于特大火灾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2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的函》国办函〔2005〕39号
《生产火灾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生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国家突发公共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质检总局第115号令)
《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56号
《浙江省突发公共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浙政发〔2005〕12号
《关于切实加强全省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意见》浙政办发[2004]75号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甬政发[2005]35号
《宁波市突发公共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甬政发〔2005〕116号
《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甬安委[2007]7号
《关于印发《宁波市生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甬安监管应急〔2011〕3号
《宁波市丈亭镇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2.2 主要技术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3适用范围
1.3.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包括火灾事故、食物(煤气)中毒事故、特种设备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伤害事故等,即本预案响应级别为Ⅰ、Ⅱ级事故者。
本预案也适用于由于雷击、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事故所引发的可能造成公司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并造成人员伤害等事故的应急响应。
对于上述分类中未提及的其他突发事件,本预案也应起到一般应急指导作用。
1.3.2事故类型与响应级别
事故类型与响应级别详见下表:
表1.3.2事故类型与响应级别表
事故类型
影响范围
响应级别
火灾
公司内部及周围区域
公司级(Ⅱ级)/社会级(Ⅰ级)
特种设备
公司内部及周围区域
公司级(Ⅱ级)
煤气中毒
公司内部
公司级(Ⅱ级)
触电伤害
公司内部
公司级(Ⅱ级)
机械伤害事故
公司内部
公司级(Ⅱ级)
Ⅰ级事故:
公司内部应急救援力量无法控制的事故。
Ⅱ级事故:
公司内部应急救援力量能够控制的事故。
1.4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组成,具体构成见下图: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事故
专项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事故
专项应急预案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
各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图1.4应急预案体系图
本预案的上一级衔接预案为《宁波市丈亭镇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5遵循原则
1.5应急预案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
要求员工在紧急状态下首先避险和自救,重要性排序为:
人员、环境、财产、工作进度。
2、统一领导、集中指挥。
为保障应急救援工作迅速开展,应急程序启动后,公司各应急小组成员必须履行职责。
所有的应急活动必须在公司应急总指挥的统一组织协调下进行,统一号令、步调一致、有令则行、有禁则止。
3、快速反应,相互支援。
紧急状态发生后,公司各应急小组应在最短时间内高效率的按本应急预案运作。
各应急小组不仅要完成本部门应急任务,而且要听从指挥,以大局为重,加强联系和沟通,相互配合,提高应急的整体效能。
4、平战结合,有序运转。
保持常态下的应急意识、安全意识,平时应按规定组织预案演练。
演练应尽可能按实战要求进行,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做到科学、有序、有效地处理生产事故。
5、依靠科技,快速反应。
充分利用先进的监视、监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等技术及装备,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科技含量和指挥水平。
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建立高效的应急机制。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单位概况
2.1.1单位基本信息:
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丈亭镇丈亭台商园区,公里隶属于宁波新峰实业集团公司,本公司总员工260人,占地面积500于亩。
2.1.2厂区平面基本布置
区域
面积(平方米)
楼层(层)
安全出口(个)
办公楼
车间
餐厅
仓库
2.1.3周围环境及交通状况
位于宁波市丈亭镇台商工业区,地理位置优越,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
如图:
2.2危险源与风险
2.2.1用电线路、电器开关、液化气罐,车间人员密集、电气线路复杂、化纤织料等易燃物品多,一旦出现火源,易蔓延引起火灾造成群死群伤。
2.2.2全自动电热发生器、加热熨斗使用不当,易产生短路打火不安全因素。
2.2.3机械伤害
转动部件、摆动部件、啮合部件快速运转无安全防护装置。
2.2.4食物中毒
员工吃不卫生或隔夜食品。
2.2.5特种设备
作业人员违反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
2.3危险因素分析
2.3.1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c.衣料大多含化纤成分,一旦发生火灾产生的毒气比普通火灾产生的毒气毒性更强。
e.包装用的纸袋、纸箱、木箱、塑料袋等量大,遇到火源,扑救不及时,易造成火灾。
f.个别员工或外来人员在禁烟区域内我行我素违章吸烟。
机械因素:
服装加工设备快速转动部件、摆动部件、啮合部件等,如果缺乏良好的防护设施或操作使用维修不当,易引发人身伤害。
2.3.2电气因素:
配电装置、缝纫电动机以及各种照明设备等,存在电气线路老化破损漏电引发电气火灾的危险。
断路开关异常动作时迸发出火花,因开关触点等部位发热可能引起火灾。
2.3.3食堂煤气库燃气泄漏可能引起火灾。
2.3.4相邻社会单位发生火灾可能殃及本公司。
2.3.5其它服装洗烫设备的高温蒸汽泄漏、喷出或操作人员触及高温设备表面,有造成作业人员高温烫伤的危险。
2.3.6电梯事故
载货电梯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供电线路故障、限电、电梯设备老化等因素,易发生货物坠落电梯井道事故。
2.3.7中毒事故
公司自设员工餐厅,有潜在的食物中毒风险。
2.3.8触电
车间的装置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因电源端未安装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箱(柜、体)无PE保护,设备和设施未进行接地等原因,易导致触电事故。
2.3.9机械伤害
出现以下情况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1)当设备的转动部分缺少防护罩时;
(2)在设备运行期间因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进行检查;
(3)机械设备区域照明不足、地面有水渍油污,引起绊倒、滑倒致使被机械伤害。
2.3.10烫伤
其它服装洗烫设备的高温蒸汽泄漏、喷出或操作人员触及高温设备表面,有造成作业人员高温烫伤的危险。
2.4风险分析结果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以下生产安全事故:
电气、明火等引起的火灾事故;特种设备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伤害事故,食物中毒事故。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其常设机构为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安全部内。
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救援排险组、物资运输组、后勤保障组、现场警戒组、应急咨询专家组等抢险救援队伍。
各抢险救援小组应服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调度。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如图3-1所示。
应急救援指挥部
物资
运输组
救援
排险组
综合
协调组
现场
警戒组
应急咨询专家组
后勤
保障组
图3-1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机构图
3.2应急救援指挥部
3.2.1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组成
详见事故应急组织图。
3.3职责
3.3.1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
(1)负责组织公司《预案》的制定、修订;
(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
(3)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
(5)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6)向上级汇报,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7)负责对外信息发布和媒体应对;
(8)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3.3.2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行政部)职责
(1)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和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值班,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值班电话:
62721999
(2)接受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指示和公司各部门事故报告。
(3)及时核实信息并做出判断,迅速向公司总经理报告并跟踪火灾与事故的发展势态,及时准确向有关部门报告火灾事故或安全生产事故。
3.3.3应急咨询专家组职责
(1)指导应急预案的编制及修改完善;
(2)掌握公司区域内易燃易爆、防火重点部位的分布情况,了解国内外的有关技术信息、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3)对安全事故的危害范围做出科学评估,为应急指挥部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4)参与事故危害范围、事故等级的判定,对事故影响区域的警报设立与解除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5)指导各应急小组进行现场处置;
(6)负责对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和财产损失程度评估工作。
3.3.4综合协调组职责
(1)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传递,及时掌握和报告事故相关重大情况和动态,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紧急、重要事项。
督促各专业组完成现场指挥部下达的应急救援工作指令。
(2)负责事故及救援相关情况的信息发布组织工作。
(3)根据需要在安全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并向医疗救护机构寻求医疗支援。
确保伤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组织事故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为救援人员提供医药用品。
(5)负责统计和掌握事故中伤亡人员的相关情况,负责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以及赔偿事宜。
3.3.5救援排险组职责
(1)界定危险区域,进入事故危害区域进行侦察、控险、排险、灭火、洗消,尽快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伤、受困人员。
(2)喷洒雾状水,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减少扩散范围。
为现场救援工作提供施救方案和突发情况的处置对策、措施。
(3)为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对事故应急救援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
(4)搜集与事故原因及过程有关的信息资料,在职权范围内组织事故的调查、分析、定性、处理工作,配合上级和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5)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技术资料、工艺流程图、平面图等有关资料。
3.3.6物资运输组
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器材和物资的供应,并组织车辆运输。
3.3.7后勤保障组
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通讯、交通、食宿、医药和防护用品等后勤保障工作。
3.3.8现场警戒组
(1)封锁危险区域、设立隔离区,禁止无关车辆和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2)保障救援道路畅通.
(3)根据现场指挥部的指令,指挥相关人员疏散并维持治安秩序。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测、监控
公司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4.1.1危险源监测
(1)各部门车间根据公司安全管理的要求,辨识本单位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
(2)对于确定的危险源,各部门车间必须建立日常监视制度并予以实施。
(3)属于国家法规强制规定的监测项目、工种(如特种设备、电工),应委托法定的外部机构进行监测,取证。
4.1.2监控的方式
(1)公司值班室(门卫)有24小时值班人员。
(2)安全员、车间主任、班组长认真做好危险部位、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和监控工作。
对车间,仓库,生活区,食堂等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检查。
(3)公司在重点部位设置监控探头,由专人实时监控。
(4)电源系统正确配置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易燃场所安装带报警装置的漏电保护器。
(5)严格控制明火作业,杜绝违章吸烟现象。
(6)电热用具由专人负责管理。
(7)严格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4.1.3事故预防措施
(1)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及时整改治理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隐患。
(3)保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使用完好可靠有效。
(4)对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安全管理上的缺陷,及时进行整改,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逐级上报。
对法定检测设施设备,如压力容器,电梯等各类特种设备和安全阀、压力表等各类安全附件实施定期检测。
厂房及生产设施按要求设置避雷设施,并定期检测。
(5)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安全技术技能,提高他们对事故的应急能力。
(7)在警戒区域内,设立醒目便于公众识别的安全警示标志。
4.2预警行动
4.2.1预警级别
根据公司范围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事故预警按照公司级(Ⅱ级)、社会级(Ⅰ级)二个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二个预警级别。
4.2.2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包括安全生产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4.2.3预警条件、方法和信息发布
表4.2.3公司预警条件、方法和措施一览表
事故预警的条件
预警的方式、方法
信息的发布程序
预警措施
1.预测事故可能发生
2.工艺参数不可控
3.风险评估时得出的可能发生事故的预警信息
4.通过政府、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预警信息
1.电话
2.会议
3.信息栏
Ⅰ级预警,发布红色预警信号。
下达“停止作业”预警指令。
Ⅱ级预警,发布橙色预警信号。
下达“注意”预警指令。
符合Ⅰ级预警级别的,由公司应急应急救援指挥部发布,必要时上报政府主管部门。
2.符合Ⅱ级预警级别的,按照预案要求,由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发布。
1.预警指令下达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接收并向公司各部门传达预警指令。
2.应急救援小组(公司各部门)接到预警信息通报后,跟踪预警信息事态发展,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3.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预警事件的情况变化,适时发布预警升级或解除指令。
4.一旦达到预案启动条件,及时启动相应预案。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信息报告与通知
1、事故及未遂伤亡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通知班组长,班组长再通知应急管理办公室,并根据需要提供进一步的情况及资料。
2、应急管理办公室应将突发事故的主要情况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
3、信息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型(火灾、食物中毒等)、现场人员状态,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事故原因及简要经过、已采取的措施、事故控制情况上报和报告人的部门、姓名、职务及联系电话等。
4、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公司安排24小时值班接警,应急电话:
62721999
4.3.2信息上报
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按照规定的内容及方式,在1小时内向丈亭镇安监局报告。
事故发生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丈亭镇安监局和丈亭镇政府报告。
(1)上报方法。
一般情况下,采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和传真形式传递。
紧急情况下,可先用电话、口头报告,之后采用文字报告。
采用计算机网络传输形式时,涉密信息应遵守相关规定。
(2)上报要求。
真实、简洁、按时;应得到授权和审核;保留初步报告的文稿;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及时补充适当的事故情况。
(3)事故报告和记录的内容提要:
事故类别(火灾、中毒等);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主要危害物质及危险源;事故概况和处理情况;现场人员状态,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人数、程度、所属部门);事故对周边自然环境影响情况,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及其发展趋势;事故对周边居民影响情况是否波及居民或造成居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和影响;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及对事故控制的效果、需要支援和确保的资源;请求公司协调、支持的事项;报告人的部门、姓名、职务及联系电话。
4.3.3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的对象:
周边公司及社区和可能会受事故影响的道路行人。
传送事故信息的方法:
电话、喇叭、人工呼喊及其他警示声音或标识等。
图4-3应急报告程序框架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发展情况和控制事态的能力等因素,公司对生产安全事故实施二级应急响应。
5.1.1应急响应分级条件
(1)Ⅰ级应急响应。
适用于依靠社会力量才能控制的事故。
(2)Ⅱ级应急响应。
适用于公司内部能够控制的事故。
5.1.2启动应急预案
Ⅰ级应急响应,启动本预案,控制事态发展;
Ⅱ级应急响应,应立即启动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
5.1.3现场应急救援要点
按照先控制后消除,严防次生、衍生事故发生的要求,迅速展开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重视第一时间的发现报警、紧急处置、疏散人员、应急救援。
5.1.4应急救援指挥部
启动应急预案后,应在公司内的安全位置迅速设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判明情况,调集应急队伍、装备器材,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抢险。
应急救援指挥以现场为主,所有应急队伍和人员都必须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协同实施抢险和紧急处置行动。
5.2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过程分为:
报警、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判断事态是否扩大、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
如5.2A\5.2B图所示:
图5.2A公司事故报警程序
图5-2应急响应程序图
5.2.1基本响应程序
(1)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①当事态发展超出公司各部门控制能力时,应急管理办公室应立即对事故做出初步的危险性评估后,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是否进入Ⅱ级应急状态,是否启动应急程序。
②进入应急状态后,由应急管理办公室通知相关人员立即赶到应急管理办公室。
③通报事故情况;制定消除事故或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的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初步判断所需资源。
④事故应急期间专题会议。
根据事故处理的需要,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决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理专项问题,主持人和参加人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指定。
(2)抢险和医疗
进入现场的有关人员,禁止携带手机和火种。
①救援排险组在车间主任或当班班长的指挥下,按照安全技术规程,工艺操作规程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开展抢险和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
现场抢险时2~3人一组,注意相互监护。
抢救原则是救人第一,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将事故单元有效地隔离起来。
②消防人员、医护人员接警后,应立即按指令进入现场,实施救援。
(3)警戒疏散
应急响应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事故情况决定封锁事故区域。
现场警戒组立即赶到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或隔离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保证抢险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①实施交通管制:
对危险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进入现场的人员,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而引起现场的混乱。
②指引危害区域内人员的撤离,保障车辆的顺利通行;指引不熟悉地形和道路情况的应急车辆进入现场,及时疏通交通堵塞。
③维护撤离区和人员安置区的治安工作,保卫撤离区内主要目标的安全。
(4)人员安置
后勤保障组和综合协调组为已疏散人员提供安全的临时安置场所。
①对需要安置的人群进行数量估测;
②明确可用的临时安置场所;
③对临时安置的人员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④对临时安置场所的治安、医疗、防疫做出安排;
⑤保证每个临时安置场所有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