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工程专业).-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务处.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2826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4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器人工程专业).-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务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机器人工程专业).-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务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机器人工程专业).-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务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机器人工程专业).-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务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机器人工程专业).-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务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器人工程专业).-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务处.doc

《(机器人工程专业).-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务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人工程专业).-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务处.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器人工程专业).-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教务处.doc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

(备案专业适用)

学校名称(盖章):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学校主管部门:

广东省教育厅

专业名称:

机器人工程

专业代码:

080803T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

工学自动化类

学位授予门类:

工学

修业年限:

四年

申请时间:

2019年06月28日

专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教育部制

目录

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

2.学校基本情况表

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6.教师基本情况表

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

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

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

填表说明

1.申请表限用A4纸打印填报,并按专业分别装订成册,一式两份。

2.若为申请设置尚未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的新专业(无专业代码者),请参照《专业目录》,按专业的学科属性和专业类填写建议代码。

3.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

4.本表由申请学校校长签字报出。

5.申请学校须对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

专业代码

080803T

专业名称

机器人工程

修业年限

四年

学位授予门类

工学

学校开始举办本科教育的年份

2004

现有本科专业(个)

41

学校本年度

其他拟增设的

专业名称

工程造价

环境设计

本校已设的相近本、专科专业及开设年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5

机械电子工程2018

拟首次招生时间

及招生数

2020年/100人

五年内计划

发展规模

专业在校生600人

师范专业标识

(师范S、兼有J)

所在院系名称

智能制造学院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审议意见

同意增设

(主任签字)

年月日

学校审批意见(校长签字)

同意增设

(盖章)

年月日

高等学校

主管部门形式

审核意见(根据

是否具备该专业办学条件、申请

材料是否真实等给出是否同意

备案的意见)

(盖章)

年月日

⒉学校基本情况表

学校名称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学校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

邮政编码

523419

校园网址

学校办学

基本类型

□部委院校地方院校□公办民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大学□学院独立学院

在校本科生总数

20113人

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

126人

已有专业

学科门类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专任教师

总数(人)

821

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数及所占比例

194人,占比23.6%

学校简介和

历史沿革

(300字以内,无需加页)

本学院为2004年设立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2009年始,由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

学院坐落于东莞市松山湖大道旁,规划面积1228亩,完成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

校园依托原有自然风貌,融“山、水、树、人”为一体,堪称岭南园林式学府。

学院立足东莞、服务广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建立了以管、工为重点,管、工、经、文、法、艺、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共有14个教学单位,41个本科专业;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促科研,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正努力将学院建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注:

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学校当年本科招生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总数

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一、学校定位

学院立足东莞、服务广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建立了以管、工为重点,管、工、经、文、法、艺、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促科研,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将学院建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院注重对生源充足、市场就业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

二、人才需求

机器人技术交叉融合了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电气工程等学科,涵盖机器人的设计、制作、装配、操作和使用,其核心是实现机器人传感反馈、信息智能处理、智能规划决策与控制、智能人机交互的计算机系统。

作为一类特殊的智能化精密机械设备装置,机器人的设计、制造、装配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一)东莞高端制造产业需求。

根据东科[2019]35号文件“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科技产业创新规划》的通知”显示,2017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292.2亿元,同比增长15%,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达到57.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8.96%,创历史新高。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675.49亿元,同比增长13.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0.51%,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

同时机器人、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

东莞创新规划中明确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型机器人,加快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

重点支持突破机器人本体优化设计、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智能装备传感器、先进感知与测量、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建模与仿真、工业互联网安全等技术。

壮大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重点发展电子制造智能专用装备、传统制造高档数控加工装备、新能源汽车制造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增材制造(3D打印)装备等。

努力将东莞建设成为国际化的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东莞机器人技术攻关如图1。

图1东莞机器人技术攻关图

伴随着各类工业与服务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的需求拉动,东莞以及国内智能制造和服务行业对机器人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

由于机器人具有多学科交叉、技术高度集成和融合的特点,传统的计算机类、自动化类、机械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测控类单一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己难以满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社会调研。

根据我院相关教师的调研结果表明同类院校开设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有以下特点:

(1)就业率高。

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接近99%,高职高专院校的机器人专业属于热门专业。

(2)招生情况良好。

同类民办本科院校,北理工珠海学院第一年招生计划2个班,实际招收3个班,第二年计划3个班,实际招收4个班。

广东科技学院一年招生2-3个班。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机器人专业学生占了机电系总人数的44%。

学校主动服务东莞,从东莞实际出发,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根据东莞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的特点,我院确立申报机器人工程专业,就是为了适应地方急需培养现代智能制造综合素质和综合生产技能人才的需要,适应现代自动化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对人才的要求。

三、专业筹建

(一)相近专业建设与发展情况。

近年来,本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陆续开设了金融学、电子商务、软件工程、投资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本科专业。

这一系列和互联网金融专业相关的专业,为我校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提供了经济学、金融学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等较为完善的学科基础。

(二)师资队伍。

增设机器人工程专业已具备了较好的师资,初步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机械工程重点学科拥有一支研究生、讲师以上学历共17人。

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12名,博士5名,硕士12名。

教师队伍以教授博导为学术带头人、博士为主体、专业结构合理、能满足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教学需要。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团队经过两年时间的准备,根据政府产业导向和市场人才需求调研,制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等一系列的教学资料。

在多年来教学经验的积累基础上,采取模块化培养方式,在课程设置中设有机器人模块(机器人工程专业导论、机器人创新设计、工业机器人);机电传动模块(PLC原理与运用,电路与电机);测试与传感模块(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技术);系统控制模块(信息搜集与传送技术、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教学文件、资料准备齐全,在现有单片机、机电拖动等机电类教学设施基础上,机器人基础实验室、机器人仿真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已在规划中。

加大“应用能力型”和“解决问题型”人才培养力度,注重以下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

(1)机器人控制

(2)机械自动化;(3)机械电子产品设计、开发;(4)电力电子与计算机运用等。

(四)实训条件。

依托学校工程实训中心及实验中心的各类电工、电子、电力拖动等设备可满足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基础实验。

2010年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获广东省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奖励40万元,2011广东省实验示范中心获建设资金75万。

东莞政府建成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是我校协同育人合作单位。

其中电子电工实训中心拥有工业机器人教学平台、电气自动化、交直流传动、液压/气动、伺服系统控制、运动控制等高档设备,设有电工维修实训考核实训室、电工技师考核实训室、电气自动化实训室、交直流传动技术实训室、液压/气动技术实训室,一次可容纳200余人,可提供我院学生优质的实训基地。

目前智能制造学院已和深圳市有钢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东莞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科立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署校企协作育人协议,为学生校外实践实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五)教学设备。

智能制造学院现有15个机械类专业实验室,包括工程力学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机械原理实验室、机电传动实验室、测控技术实验室、液压与气动实验室等,固定资产台套数为2416台(套),总面积2344平方米,总资产达903.4727万。

正在筹建的有PLC控制实验室及智能产线设备,并计划工业机器人仿真与基础实训室等。

学院目前现有实验设备以及正在筹建的专业实验室能满足机械人工程专业建设需要。

综上,我校已经具备增设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各种条件。

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包括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主要课程设置、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等内容)(如需要可加页)

一、代码、学制

专业代码:

080803T

学制:

实行4年基本学制和6-10年弹性学制(参军入伍8年学制、休学创业10年学制)

二、培养目标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紧缺专业,本专业立足东莞,面向广东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以工程运用为背景,以机器人机械结构、运动控制、微处理器应用、机器人控制技术及编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就业领域宽广,可从事机器人的设计、制造、管理、维修等岗位,是能适应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岗位说明

1、机器人研发设计

主要在机器人相关企业从事机器人的研发、设计与制造等工作,能够结合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运动控制技术、伺服与通信技术,利用现代数字化设备对机器人进行造型、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仿真,完成机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