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案例教师案例.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2821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案例教师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案例教师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案例教师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案例教师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案例教师案例.docx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案例教师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案例教师案例.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案例教师案例.docx

师德师风优秀案例-康复系李得胜老师优秀事迹案例

立德树人十载初心不改 善学修德信念矢志不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

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

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每一名教师都有一个传道授业、立德树人的初心。

但是激情总是容易随时间退去,很多人最终会认为工作只是工作,不必投入太多。

然而有一个人,从教已经10余年,却仍保持着最初的赤子之心。

他不但善于学习、不仅要提高教学水平,更是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是师德修养,并且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下来,真正的做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就是康复系的李得胜老师。

一、不远千里、从青藏高原上走下来的青年教师

李得胜老师出生于青海省海东县,从小在青藏高原的草原上长大,2005年毕业于青海医学院(现青海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在当地医院从事临床工作。

机缘巧合

下,李得胜老师知悉我校招聘老师,怀着对盲人群体的关心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李得胜老师毅然报名参加了面试,面试通过后李老师不顾家人的反对,独自离家乘火车跨越1300多公里来到洛阳。

彼时的学校还是一个规模很小的中等专科学校,学生几乎全是盲生,李老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决留下来的决心。

老师从2006

年起承担康复教学任务,从此在一线教师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

二、勤学善学,营造有趣有效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基本教学形式和重要教学手段,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间的互动,也是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李得胜老师态度认真,针对不同专业,相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研究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前精心的准备,课堂上细致的讲解、组织高效的课堂活动、风趣的谈吐,以及课后的耐心辅导、听取学生意见并及时改进,是他做好教学工作的三大法宝。

李老师富有创新意识、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板书的年代他能够在黑板上作画以增加生动性,在多媒体教学兴起的那几年,他的多媒体课件做的有声有色,在网络教学成为潮流的今天,它能够把网络带进课堂,将学生的智能手机变为自主学习的利器。

不管时代如何变换,李老师的课堂始终是有趣又有效,深受学生欢迎!

三、为人师表,坚持做学生的表率。

李得胜老师深知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

不管是学习、做人还是生活,学生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

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端正职业操守,不断加强品德自修显得尤为重要。

李得胜老师一直认为,凡是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

有些看似是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这种教育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

比如早起,学院的早练功传统由来已久,李老师要求学生六点集合,而他必定每天五点五十准时出现在操场。

在日常工作中,李得胜老师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使学生在他的言传身教中受到教育。

四、仁爱之心,愿做患儿的“开心叔叔”。

因专业原因,李得胜老师在寒暑假和周末会到医院里参与医疗实践工作,在康复科有很多脑瘫患儿,他们长期在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一天的治疗下来会很疲惫。

李得胜老师觉得应该让孩子们在医院里感受到快乐,所以他经常在工作之

余利用自己的艺术专长,为孩子们表演节目,成为患儿的“开心叔叔”。

对脑瘫患儿尚且如此用心,更何况朝夕相处的学生呢?

李老师总是和学生打成一片,他认为,老师要设法让每位学生都知道老师在关心他们,让他们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

学生中间出现了相处的问题,李老师总能耐心地各个谈话,最后使他们重归于好;学生生病时李老师总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亲自开车送到医院去看病,甚至有家长在学生生病住院时在外地出差也不着急回来,因为他们知道有李老师在学生的身边比自己亲自在还放心。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几乎每周都会有往届的毕业生会回到李老师的办公室坐一坐、聊一聊。

也许,在他们心中,回到李老师身边待一会儿就能找到失去的信心,就能恢复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李得胜老师从青藏高原走下来,在河洛大地扎下根,十余载如一日地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辛勤工作。

他品德高尚、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我们有理由认为,正是有一大批像李老师这样的普通人的在各行各业努力地工作着,我们的民族才凝聚起了一股又一股走向复兴的蓬勃力量。

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向李老师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很快成为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