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测试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解析版docx.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2141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测试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解析版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解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测试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解析版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解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测试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解析版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解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测试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解析版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解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测试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解析版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测试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解析版docx.docx

《精品解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测试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解析版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测试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解析版docx.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测试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解析版docx.docx

精品解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测试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解析版docx

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1.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警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

现已证实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02B.N2C.H2D.C0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在大气小含量的增多,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土地干

旱、厄尔尼诺现象频发等一系列气候问题,这就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

A、02是空气的最主要的成分之一,不会污染环境,故A错;

B、N?

是空气的最主要的成分之一,不会污染环境,故B错;

C、出燃烧只生成水,是最清洁的能源,故C错;

D、CO?

是温室气体之一,会导致地球变暖,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

本题内容较为简单,了解哪些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就能顺利解题。

但考查点重在环境保护意识,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2.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

可以制作“无壳鸡蛋”。

该物质是()

A.食盐B.白酒C.食醋D.酱油

【答案】C

【解析】鸡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碳酸钙是不溶性的盐,只能溶于酸,

A、食盐的水溶液是中性的,不会和碳酸钙反应,故A错误,

B、白酒一般情况下是中性的,不会与碳酸钙反应,故B错误,

C、食酷中的主要成份是醋酸,会与碳酸钙反应而溶解碳酸钙,故C正确,

D、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成分,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什么物质能与不溶性的盐反应,综合性强,要加强理解记忆.

3..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躯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

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诗中所赞美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能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能用于灭火;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故选B。

考点:

二氧化碳

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可由甲烷在足暈氧气屮充分燃烧产生

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

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

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答案】A

【解析】A、木炭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产生二氧化碳,正确;B、能使然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有很

多,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错误;C、实驹室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错误;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干冰易升华吸收热量,错误。

故选A。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二氧化碳能用來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有机物与氧气;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所致。

选B。

考点: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差别和应用

6.“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A.先变红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D.先变蓝后变紫

【答案】A

【解析】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时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碳酸的性质和显酸性的物质与石蕊试液相互作用显色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7.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Ertl),以表彰他搞清了气体在固体表面怎样发生的化学反应,埃特尔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对C0催化氧化过程的研究,即一氧化碳在钳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反应,这一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C0■・CO"d,O24■20“d,COnd+OndfCO2。

式中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钳表面的原子或分子,

对上述反应过程的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C0和CO“d不是同种物质

B.该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C.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会使汽车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

D.从反应效果看,C0与①不用点燃反应也能进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结合题干的信息分析:

“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钳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二也就是说该过程是物理的吸附,没有化学变化。

一氧化碳在钳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属于氧化反应。

A、CCCCOad,“标有ad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展钳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也就是该过程是物理的吸附,没有化学变化,即CO与CO’d为同种物质,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在钳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

C、COOCOad,O2D2Oad,COad+Oad->CO2,该反应可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故C正确;

D、COnCOad,O2Q2Oad,COad+Oad—<02,该反应过程无反应条件,故D正确。

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关键是学生要学会利用题干所给的信息解决问题,解题过程屮要紧扣题目信息,认真分析即得出结论。

8.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反应条件相同

C.气体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制収装置的选择収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

A、使用高镭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使用的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是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使用的是液固常温型发生装置,故发生装置不同。

B、使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是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反应条件不一样。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也比空气大,也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气体的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D、使用高镭酸钾制取氧气,发生的是分解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是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故基本反应类型不同。

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収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关键是要常握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比较。

9.下面为自然界中碳循坏示意图。

(1)海洋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可以跟水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根据上图简述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各写出一条即可):

利:

;

弊:

0

【答案】

(1).CO2+H2O=H2CO3

(2).利:

光合作用(或化工生产的原料)(3).弊:

温室效应(或改变空

气组成)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反应事实,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就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可书写方稈式为:

CO2+H2OH2CO3

(2)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而,也有不利的一面。

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但排放量过多也会造成温室效应。

考点:

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

在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

10.下图是实验室制収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据图回答:

(1)集气瓶中导管的位置应在—处(填“屮‘或“b”)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o

(3)怎样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己收集满?

(简述实验操作与现象)

【答案】(I)」

(2).CaCO3+2HCl-CaCl2+H2O+CO2t(3).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熄

灭;b.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放在集气瓶口,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气管伸进集气瓶中快接近集气瓶的底部,故选肌

(2)实验室制収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t0(3)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

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放在集气瓶口,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或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瓶口,看燃烧的木条是否熄灭。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冋答下列问

⑴完成下表:

气体

药品

装置组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氧气

氯酸钾和二氧化镒

氢气

A、C

二氧化碳(干燥)

大理石和稀盐酸

 

⑵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

气体(2NO+O2==2NO2)o为了收集纯净的NO气体,利用下图所示仪器I、II,用胶管将—(填导管口字母)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初中阶段实验室的三大气体: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分析比较制取它们所用的药品、制取和收集装置、以及反应的原理,并进行了拓展和应用。

(1)根据质量守木亘定

律和反应事实,判断岀反应物和生成物,就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而制取装萱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学,态和反应的条件:

固体加热型或固液不加热型;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向上

排空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2)结合题冃中己经给出的NO的有关信息:

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因此最好使用排水法,

I中就必须装满水,要使得I中的水排干净,就必须用b连接c。

考点:

本题考查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

本题属于实验操作专题,有比较才有鉴别,本题考点明确,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综合掌握三大气体,联系NO的收集进行了拓展延伸。

1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b;

(2)广口瓶A中的药品,属液态的是,块状固体是

(3)实验中,观察到广口瓶B中发生的现象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4)在广口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o

(5)D中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且的性质。

【答案】

(1).长颈漏斗

(2).烧杯(3).稀盐酸(4).石灰石或大理石(5).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6).C02+Ca(Oil)2=CaC03I+1LO(7).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8).CO2+1LO=H2CO3(9).低的(10).不可燃(11).不助燃(12).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试题分析: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的仪器屮,a为长颈漏斗,b为烧杯;

(2)由于实验室用CaCO3和稀HC1反应制取CO2,故广口瓶A中的药品中固体常取石灰石或大理石,液体为稀盐酸;

(3)由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会生成CaCO3,故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l+H2O;

(4)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显酸性,故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5)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故会聚集于烧杯底部,所以下面的蜡烛先熄灭。

考点:

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面较广,做题时要综合考虑,同时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屮注意积累。

13.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

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

(—)A同学设汁了如下一组实验:

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

I:

纸花变红,II:

111:

纸花不变色,IV:

(2)该同学进行的I、II两项实验,说明了什么?

o

(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用文字叙述)。

(4)写出实验IV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二)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右图所示。

可以看到

(三)请你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

(1)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

(2)方案合理的理由是o

【答案】

(1).纸花不变红

(2).纸花变红(3).酸性物质能使石蕊变红,水不能使石蕊变红(4).

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变红(5).CO2+II2O二II2CO3

(6).变红(7).A同学的实验方案合理;(8).A同学进行了多个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小花颜色的变化可以说明:

紫色石蕊变红不是水作用的结杲,也不是二氧化碳作用的结杲,而是酸作用的结杲,二氧化碳溶于水一定生成了具有酸性的物质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根据碳酸显酸性,可以推出是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再根据题意,即可知道本实验的探究方法,可解答

(一)

(二)题:

实验方案的评价主要从实验的可行性、严密性、操作是否简便等方面考虑,据此可解答(三)。

(一)依次分析图屮操作,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中性物质不能使纸花变红,故II中喷水纸花不变红,IV屮生成碳酸,纸花变红。

I、II两项实验,说明了酸性物质能使石蕊变红,水不能使石蕊变红。

对比的目的是说明:

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变红,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方程式为CO2+H2OH2CO3。

(二)根据结论: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而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故答案为变红。

(三)A同学进行了多个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小花颜色的变化可以说明:

紫色石蕊变红不是水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二氧化碳作用的结果,而是酸作用的结果,二氧化碳溶于水一定生成了具有酸性的物质,所以A实验方案更合理。

考点:

本题考查实验探允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掌握:

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但它本身不会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二氧化碳通到酸碱指示剂中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与试剂屮的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