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5单元 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8067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5单元 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5单元 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5单元 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5单元 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5单元 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5单元 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5单元 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5单元 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15单元 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

高考一轮江苏历史第15单元第32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32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考纲要求] 

(1)19世纪以来的文学: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与苏联文学。

(2)19世纪以来的美术:

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3)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电影、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考点1文学的繁荣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1.浪漫主义文学

(1)时间: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2)背景

①欧洲的革命和战争加剧了欧洲局势的动荡。

②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3)内容:

反对封建制度,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4)风格:

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5)成就

国别

人物

作品

意义

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

英国

雪莱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

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德意志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2.现实主义文学

(1)时间:

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早期。

(2)背景: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3)特征

①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

②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4)成就

国别

文学家

代表作

备注

法国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资本主义的“社会

百科全书”

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朵夫》

出现在20世纪早期

英国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真实反映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萧伯纳

《苹果车》

出现在20世纪早期

俄国

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诗体长篇小说

列夫·托

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享誉世界文坛

丹麦

安徒生

同情弱者,嘲弄权贵

挪威

易卜生

《玩偶之家》

“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民主的虚伪

美国

马克·吐温

痛斥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易错警示]      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在文学创作领域的反映,区别在于前者的本质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它往往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后者则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

3.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2)特征: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代表作:

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4.苏联社会主义文学

高尔基的《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NO.2理解——学会读史·学会用史

核心问题 主要文学流派的不同风格

[史料探究]

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

史料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惊人的艺术力量刻画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的复杂内心世界,深刻剖析了被贵族资产阶级社会毒化、扭曲了的病态心理和双重性格。

他宣称“真正的现实主义”就是“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惊人的正确性叙述人的内心状态”。

史料二 《秃头歌女》于1950年在巴黎首演时,引起人们的注意和争论。

此剧描写了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与他们的朋友——另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之间的无聊的对话。

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相对进行着奇异的对话,随着对话的“递进”,出现了他们之间一次次不可思议的巧合:

他们竟住在同一条街道,住在同一幢房子里,住在同一个房间,直至发展到双方明白了对方是谁,原来他们是一对感情淡漠到如同陌生人一样的夫妇。

上述史料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文艺特征?

提示:

史料一主要反映了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

即追根究底地探索人的复杂内心世界的心理描写,构成了现实主义在艺术上的特征之一。

史料二中,作者通过反复的夫妇对话,表述了他认为“人生是荒诞不经的”这种看法。

看似无聊、平淡、荒唐的对话,却揭示出人类精神生活的空虚和相互之间的不理解。

表现了二战后西方的一种精神危机和社会中人们走投无路的绝望观念。

[史论拓展]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

(1)浪漫主义文学:

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取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2)现实主义文学:

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批判性、暴露性。

特别注重底层“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在客观上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现代主义文学:

主观地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

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

语言无逻辑或句法残缺,晦涩难懂。

NO.3探究——感悟真题·捕捉动向

(1)主干知识:

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出现的背景、主要代表作品与特征。

(2)史观角度:

运用唯物史观理解不同文学流派不同特征形成的时代背景。

(3)社会热点:

2012年10月11日莫言以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以此为切入点考查有关文学流派的特征。

(2014·江苏高考)“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

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

C.《母亲》D.《老人与海》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解题流程]

一定时空——18世纪

二抓关键——“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

三析选项

选项

理由

结论

A

“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体现了浪漫主义主义个人感情的抒发,《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正确

B

《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

错误

C

《母亲》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现实主义的作品

错误

D

《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

错误

NO.4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2017·南通一模)“传奇主义以拒古典主义之文学而起,一言以蔽之,则情思对于理性之反抗也。

……欲依个人之感性思想,立自由之艺术,以能达本己情意为先,形辞句皆所不顾。

”下列作品中,与材料所述创作风格相符的是(  )

A.《巴黎圣母院》B.《大卫·科波菲尔》

C.《等待戈多》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A [由材料“情思对于理性之反抗”“欲依个人之感性思想,立自由之艺术”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述的创作风格为浪漫主义。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故A项正确;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通过对社会下层人民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故B项错误;《等待戈多》是20世纪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C项错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20世纪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社会主义文学作品,故D项错误。

]

2.(2017·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一模)卡扎明认为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使得在功利主义时代干枯的气氛中日益衰退下去的国民的敏感性重新振作了起来,并且按照和人们的生活主旨相称的价值,重新建立起了一种平衡和一种更加健康的秩序”。

由此可见,狄更斯的小说(  )

A.推崇浪漫主义B.抨击理性生活

C.批判工业社会D.颂扬金钱至上

C [浪漫主义文学是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不符合题干中的描述,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功利主义时代干枯的气氛”与理性生活无关,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使得在功利主义时代干枯的气氛中日益衰退下去的国民的敏感性重新振作了起来”说明狄更斯的小说对功利主义进行了批判,而功利主义是工业社会中的思想观念,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颂扬金钱,故D项错误。

]

3.“他开始写作不是按照艺术家的方式,而是按照科学家的方式。

”这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丹纳对一位法国作家的评价。

下列属于“他”的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B.《西风颂》

C.《安娜·卡列尼娜》D.《人间喜剧》

D [材料“他开始写作不是按照艺术家的方式,而是按照科学家的方式”说的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著作,故A项错误;《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作品,故B项错误;《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故C项错误;《人间喜剧》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著作,故D项正确。

]

4.(2017·海安中学模拟)恩格斯说:

“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种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流派是(  )

A.浪漫主义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

C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它歌颂美好的事物,对未来充满希望;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于20世纪,采用反传统、反理性手法来表达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茫;古典主义文学强调复古。

]

5.有人评价某一剧作时说:

“看了这些戏,我们都感到好笑,忍俊不禁,但在笑声中却隐藏着深深的悲哀与寂寞。

尽管剧情虚妄,台词荒唐,我们不难发现剧中人有些方面跟我们十分相似,而剧中的荒诞现象正是我们不合情理的生活现实的极度夸张。

”下列文学作品与该剧作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

A.《巴黎圣母院》B.《大卫·科波菲尔》

C.《老人与海》D.《歌集》

C [“剧情虚妄,台词荒唐”“不合情理的生活现实的极度夸张”,符合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A项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排除;B项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排除;C项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正确;D项彼特拉克的《歌集》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故排除。

]

考点2美术及影视艺术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1.美术的辉煌

(1)浪漫主义美术

①时间:

19世纪前期。

②特点:

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③代表作:

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2)现实主义美术

①时间:

19世纪中期。

②特点: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③代表作:

法国米勒的《播种者》和《拾穗者》;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印象画派

①时间: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

②特点:

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

③代表作:

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凡高的《向日葵》;法国的塞尚。

(4)现代主义美术

①时间:

20世纪。

②特点:

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③代表作: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易错警示]      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的区别

现实主义美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现代主义美术(即立体派)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

2.影视艺术

(1)电影

①条件:

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

②发展历程:

1895年,电影诞生;20世纪初,“默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27年,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年,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二战后,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相继问世。

(2)电视

①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

②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