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第二章.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056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关系学第二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共关系学第二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共关系学第二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共关系学第二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共关系学第二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关系学第二章.doc

《公共关系学第二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关系学第二章.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关系学第二章.doc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认识公共关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更好瞻望公共关系的未来发展。

学习方法:

以识记为主,领会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和学科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公共关系发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尤其需要通过阅读,了解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公共关系在中国的未来走势。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

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

作为人类一种朴素的思想意识观念,作为人类一种不自觉的社会活动却早已问世了。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1.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原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

2.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有些深谙沟通学问的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古罗马独裁者儒略·凯撒的纪实著作(高卢战记)被公共关系同业工会主席李利·比诺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希腊人认为,较强的修辞能力是参与政治过程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政治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靠修辞来架筑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经典著作《修辞学》被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是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3.在我国古代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

1)古代的游说活动

2)古代帝王对民意的重视

3)古代商业经济领域的诚信原则“和”

4)古代军事领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仅仅是“类似”而已,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想和活动,其源头并不在古代,而在近代的美国。

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可以说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PhinesT.Barnum)。

二、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

19世纪中叶在美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

当时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叫巴纳姆,故将公共关系发展史的这一段时期称为巴纳姆时期。

“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巴纳姆。

巴纳姆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

为了使自己和公司扬名,置公众利益于不顾,任意编造谎言和神话,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是该时期的显著特点。

当时,这种或把新闻媒介视为异己,或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的现象,引起了新闻媒介的不满,报纸杂志率先刊载揭露实业界那些“强盗大王”的恶劣丑闻。

据统计,1903年至1912年的10年间,有20000多篇揭丑文章发表,同时还有社论和漫画,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清垃圾运动”(又称为“扒粪运动”、“揭丑运动”)。

杜邦公司的例子。

“清垃圾运动”的冲击,使工商企业意识到了取悦舆论的重要性。

从此,企业和外界的隔绝消除了,“象牙塔”被“玻璃屋”取代,企业的透明度大大增加。

不过,早期的新闻代理活动仍然免不了存在大吹大擂、搪塞了事、混淆视听和隐瞒欺骗的弊端。

此时,有一个人开始致力于政变这种状况。

他就是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艾维·李(1vyLee)。

三、艾维·李时期——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开始

艾维·李(1877一1934),1903年,他开办了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成为向客户提供劳务而收取费用的第一个职业公共关系人。

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由此发端。

1906年,艾维·李向新闻界发表了著名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原则宣言》,他的信条:

“公众必须被告知”。

艾维·李作为公共关系之父,不仅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而且,他提的“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的领域,使公共关系这门学科从对一些简单问题的探讨上升为探求带有某些规律性的原则和方法,大大推动了这门学科的发展。

由于时代的局限,艾维·李的咨询指导主要还是凭经验和直感而进行的,缺乏对公众舆论严密的、大量的科学调查。

因此,有人批评艾维·李的公关咨询只有艺术性而没有科学性。

但无论如何,艾维·李作为公共关系职业的先驱者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

四、爱德华·伯尼斯时期——现代公共关系学科化的成熟

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公共关系由简单零碎的活动升为较系统完整的专业活动,并逐渐形成了公共关系的原则与方法,使公共关系自立于学科之林、成为—门独立的学科的条件已经成熟。

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就是公共关系学科化的一名旗手。

出身维也纳的奥地利裔美国人爱德华·伯尼斯(EdwardL.Bernays)是著名心里学泰斗弗洛伊德的外甥。

1923年,他以教授的身份首次在纽约大学讲授公共关系课程,同年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

伯尼斯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把公共关系学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对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

伯尼斯不仅是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同时又是—位公共关系的实践家。

伯尼斯公共关系思想的—个重要特点就是他提出的“投公众所好”的主张。

继伯尼斯之后、1937年,雷克斯·哈罗博士在斯坦福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

1947年.波土顿大学成立了第—所公共关系学院,培养公共关系学士及硕士。

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俩人出版了他们的权威性的公共关系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至此,公共关系正式进入学科化阶段、—门充满时代特征的、具有强大实用性的新兴学科以其崭新的身姿崛起于学科之林中。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以后,公共关系首先在美国,继而在国际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一热门职业,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一、公共关系在西方

1924年,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社论强调:

“公共关系已经成为一种专门职业,一种艺术和一门科学。

美国《企业周刊》1937年第一次编制了特别研究公共关系的报告。

统计结果:

公共关系专家54人

公共关系顾问公司250家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10万人

公司有1350家

75%的大公司有公共关系部

1948年,美国全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宣告成立,同时制定了作为行为法规的“公共关系人员职业规范守则”。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1PRA)在英国伦敦正式宣告成立。

世界范围内率先引进公关的是英国,1926年英国就有了第一个官方的公共关系机构——皇家营销部,大力推进公共关系。

其次是美国毗邻加拿大,1947年就有了自己的公共关系协会。

到了40——50年代,公关迅速的传到了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德国、法国、日本、荷兰、挪威、比利时、瑞典、芬兰等。

1955年,国际公关协会(IPRA)在伦敦成立,标志着公共关系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承认和传播,之后区域性的公共关系协会也相继出现。

1947年波士顿大学开设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并设立公共关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55年全美有28所学校设置了公共关系专业,66所学校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

1968年,由在学的学生发起成立了“美国公共关系学生协会”,当下即拥有80多所院校的3000多名学生会员。

这些人成为美国社会各业从事公共关系活动的一支后备力量。

197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全美的公共关系从业人员中已有54%具有学士学位,29%的人具有硕士学位。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公共关系教育已开始按不同的行业分门别类地进行,各有一套不同的大纲要求,逐步向更细、更深入的领域健步发展。

二、公共关系在中国

(一)中国公关的勃起与发展

1.拿来主义时期(80年代初--1986年)

(1)公关部挂牌公关从业人员出现

1982年,广州白天鹅宾馆设公关部

1984年,广州白云山制药厂成立公关部

(2)国际著名公关公司抢先登陆中国市场

美国之音曾报道说“中国是一块肥沃的公关市场”,这对世界上的大型公关公司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的希尔----诺顿公关公司。

1984年率先在我们的首都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1985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博雅(成立于1930年,掌门人曾任美国公众咨询委员会副主席)与中国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发展公司联手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

叶茂康的报告文学《环球专业公关之路》道出了中国公关的风风雨雨,也让我们看到了公关业更灿烂的未来。

1985年出现在中国市场上的另一家合资公关公司——中法公关公司(Ihterasia)。

截至90年初,在中国大陆有影响且有一定规模的外资(含合资)公关公司基本上就只有这两三家。

然他们带来的新思路新的国际操作规范都极大地催发了我们本地公关公司的出现和成长。

2、自主发展时期(1986年1993年)

迹象表明,公关作为拿来的事业经过本土的消化吸收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热闹的氛围。

这样的潮起潮涌有效地促进了公关事业的职业化,公关研究的学科化。

从中我们可梳理出几个为世人所关注的板块。

板块之一:

行业协会辈出,职业网络出现

1986年1月,中国大陆第一个公共关系民间团体——广东地区公共关系俱乐部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公共关系的机构。

同年6月第一家由官方组织的公关机构——上海市公关协会成立。

1987年6月22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安岗任协会主席,这标志着公共关系在中国得到了正式确认和接受,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紧接着,深圳、北京、浙江、天津、南京、武汉、陕西、四川、等地先后成立了省市一级的公共关系协会、学会、研究会和俱乐部等社团组织。

1991年4月26日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在北京成立。

据中国国际公关协会99年第一期《通讯》发布的公关调查,至今全国共有100多家公关协会或学会,这些学会在80年代中期积极发展会员,进行公共关系基本知识的培训与传播,对于推进公关事业的普及,促进公关职业的规范化,完善公关学科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板块之二:

公关出版物丰硕,学术成果推广快

我国大陆第一部公共关系学专著,是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公关课题组编著的《公共关系学概论》(塑造形象的艺术),是1986年11月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

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的专著。

1993年8月我国最大的一部公关巨著,550万字的《中国公共关系大辞典》问世。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4年初已超过300多种。

在传媒方面,最早问世的一张公共关系专业报纸是由浙江省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公共关系报》,1988年1月31日在杭州创刊。

1989年1月25日陕西省公共关系协会和中国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公共关系》杂志在西安面世。

同年,《公共关系导报》在青岛创刊。

1993年《公关世界》在石家庄创刊。

据《中国公共关系大辞典》显示,到1992年,专业性的公关报已发展到29种之多。

专业性的公关传播媒介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公关的普及和公关向纵深的发展。

板块之三:

公关培训活跃,教育层次多样化

自80年代中期开始,公共关系的培训异常活跃,这阶段公共关系的教育培训开始初具规模,规范化、系统化的正规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逐步形成。

1985年9月深圳大学首先设立了公共关系专业,公关开始步入高等学府的讲坛。

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把公共关系列入行政管理、工业经济、企业管理、旅游经济、市场营销、广告学、新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

全国大约有300多所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象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杭州大学等均是较早引入公共关系这门学科专业的。

19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