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024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doc

《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doc

“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教学大纲

一、培养时间和形式

一个学期。

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二、培养目标

通过一个学年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初步具备幼儿教师岗位所必需的儿歌创作与表演的能力。

使学生逐步形成讲演儿歌、唱读儿歌、赏析儿歌、创作儿歌以及运用儿歌进行教学的能力,从而为顺利从事幼儿教学一线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幼教岗位所需要的集“赏-画-说-作-演-教”为一体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会创编儿歌。

创编的儿歌作品要完整、生动、有趣,包括儿歌的主题、语言、形象、结构和表现手法。

要符合儿歌创编的具体要求,特点要鲜明:

主题单纯、语言浅显、琅琅上口、结构整齐。

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明确作品的读者群,分析其年龄阶段和特点,强调作品与读者的相容性。

鉴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接受能力,我们可以将“欣赏教学”与“创作教学”同步进行,在“赏”“画”“说”的启发下,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进行“作”“演”“教”,其中尤以“创作”最为关键。

通过“仿”“借”“改”“配”这四种辅助性方法进行创作。

“仿”:

学生刚接触儿歌童谣,需要有一个过程,了解它的特点和基本写法,我们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诗作为“赏诗”介绍给她们,让她们仿照它的写作风格、语言特色、感情色彩,进行“仿作”。

“借”:

就是借用“赏诗”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写诗,借题写诗,以扩大学生视野,增加练习机会,避免学生因无所写而失去兴趣。

“改”:

就是改变“赏诗”的结局或对所写人和事的态度,通俗地说,就是你喜欢的我不爱。

当然,“改”的联系往往会带来一个问题,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好与“赏诗”相对,因而只能局限于部分学生。

“配”:

就是给图片、音乐配诗。

在教给学生这四种辅助性的创作方法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告诉他们,哪怕是一片云、一朵花、一只气球,只要对你有所启发,有所触动就可以写。

2.会讲演儿歌

“讲”包括了“说、读、诵”,“演”即表演,学生讲演儿歌的能力具体要达到的标准如下:

“说儿歌”:

如“看图说儿歌”——教师提供色彩鲜艳、形象鲜明的图画(既可以是既成的作品,也可以让学生现场作画),让学生观察,训练学生口头作儿歌,并试着写下了,也可以让学生找喜欢的图剪剪贴贴,“说”儿歌,是初期训练学生作儿歌的有效训练方法。

“读、诵儿歌”:

通过读、诵儿歌,体会儿歌的节奏与声韵,训练学生的声音、语调、语气、重音、停顿,通过读、诵儿歌,积累大量语言素材。

“演儿歌”:

即表演儿歌。

可以通过表情、声音、动作、角色、歌舞、情景等形式表达儿歌的主题。

讲演儿歌的能力即是将说、读、诵、演相融合,可以单个人讲演,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达到亦讲亦演的能力,以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

3.会设计儿歌教学

能够根据儿歌的特点和指导要求,创设适宜的儿歌教学环境,做好儿歌教学准备工作(如教具、场景、背景音乐、辅助游戏活动的设计),写好教案做好教学设计,能够掌握现场指导的策略和基本要求,能够进行教学评价。

总之,培养标准要突出一种能力,掌握四项技能,达到三个目标:

一种能力:

培养学生的儿歌创编、讲演能力。

四项技能:

一是培养学生儿歌的欣赏品析能力,即会赏;二是培养学生的儿歌创编能力,即会编;三是培养学生的儿歌讲演能力,即会演;四是培养学生的儿歌教学设计能力,即会教。

三个目标是:

知识目标:

了解儿歌童谣的基本理论知识,儿歌的特点、分类、表现手法和美学特质;理解儿歌童谣的阅读指导要求;掌握儿歌童谣的创编要求和要点。

技能目标:

能够进行儿歌创编、儿歌讲演及儿歌教学设计与组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的能力、锻炼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目标:

通过对儿歌童谣的学习,引导学生用儿歌童谣的形式记录丰富的童年生活,从而加深对幼儿的热爱,加强自身的职业责任意识;通过一系列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纯净的心灵去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在组织儿歌讲演展示和教学设计展示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自信、善于合作分享的团队精神等。

三、培养过程

教学项目及任务教学体系设置

项目

任务

学时

内容及要求

学习形式

教授方法

项目一,儿歌基本理论

儿歌的创作与创编

12学时

教师:

讲授儿歌创作与改编相关的理论知识

学生:

理解并掌握有关知识

知识学习——作品赏析,理论讲授,学生自学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专题研讨

儿歌的表演

4学时

老师:

讲授儿歌表演的相关理论知识

学生:

理解并掌握有关知识

案例赏析,理论讲授,学生自学

项目二,儿歌的创作与表演

儿歌的创作与创编

24学时

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谜语歌;颠倒歌;字头歌

实践操作——(查找资料、积累素材、儿歌创作)

“仿编”儿歌;“借编”儿歌;“改编”儿歌;“配编”儿歌

讲授法,练习法,专题研讨,小组互评

儿歌的表演

20学时

诵儿歌;唱儿歌;跳儿歌;画儿歌;剪儿歌;书儿歌;玩儿歌;教儿歌

实践操作——

(案例赏析、创新表达)

(一)将“赏-画-说-作-演-教”等环节有机统一起来

所谓“赏”是指教师将大量的经典儿歌作品与儿歌的基本理论、特点、分类、表现手法、构思中应注意的问题揉和到一起,并循序渐进的一一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赏析经典儿歌作的过程中,感受儿歌童谣优美的文词,动听的韵律、超轶的睿智、讥讽的谑笔,俏皮的揶揄和幽默的意味。

从而在深刻的情感体验中理解和把握儿歌的基本理论知识。

所谓“画”是指“为儿歌配画”和“为画配儿歌”。

所谓“说”是指在熟知各类儿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己的知识与生活经验,通过“讲、读、诵”等方式说唱儿歌。

所谓“作”是指创作与改编儿歌,在儿歌童谣理论知识的铺垫基础上,结合学生自己的经验及相关案例,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和创编儿歌作品。

所谓“演”是指将自己创作和创编的儿歌作品进行讲演展示,结合语言、表情、声音、动作、场景布置、教具制作等方式表达儿歌的主题。

所谓“教”是指将自己讲演展示的儿歌作品进行教学设计,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并到幼儿园进行实习演练,检验自己的作品与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从而真正实现“教-学-做”为一体的高职教学理念。

(二)教学项目及任务的内容设置

项目一:

儿歌基本理论

任务:

认知

任务一:

儿歌的创作与创编

1.了解儿歌童谣的内涵与外延

2.掌握儿歌童谣的创作范围

3.把握儿歌童谣的基本特点

4.能够把握不同类别儿歌童谣的特点及创作要求(游戏歌、益智歌、滑稽歌等等)

任务二:

儿歌的表演

1.儿歌讲演的相关要点

2.幼儿教师进行儿歌作品表演的价值和标准

3.要满足“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幼儿教师应考虑选择哪些方式来表演儿歌作品的主题?

项目二:

儿歌的创作与表演

任务:

实践

任务一:

儿歌的创作与创编

1.赏析各类优秀儿歌作品案例

(要求:

从八个方面进行赏析-—题材、主题、情节、形象、语言、结构、表现手法)

2.选择出有价值、适宜的儿歌作品进行“仿”、“借”、“改”、“配”。

(要求:

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与文学接受能力,又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3.创作出符合要求的各类别儿歌作品

(包括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颠倒歌、滑稽歌、字头歌、谜语歌)

任务二:

儿歌的表演

1.诵儿歌:

讲演儿歌作品。

2.唱儿歌:

用自己喜欢的曲调重新填词,换上自己喜欢的儿歌童谣唱一唱;或者是学生也可以自己给的儿歌童谣谱上新的旋律唱一唱。

3.跳儿歌:

让儿歌童谣成为花样皮筋、跳绳的伴唱,或者是为童谣配以不同的舞蹈动作,边说边跳,其乐无穷。

4.画儿歌:

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展示儿歌童谣作品。

(为画配儿歌或为儿歌配图)

5.剪儿歌:

学生以剪纸的形式展示儿歌童谣,别有一番民俗民风。

6.书儿歌:

以书法作品的形式展示儿歌童谣作品。

7.玩儿歌:

游戏类儿歌童谣是学生尽情体验玩中学,学中玩乐趣的独特载体,结合幼儿游戏的特点,为儿歌配以游戏样式。

8.教儿歌:

运用儿歌进行教学,向大家展示儿歌教学的全程,也可以作为我们儿歌表演的一项技能。

(三)教学流程图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了实现这一要求,将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教学流程:

将“案例学习与知识解析—阅读鉴赏与作品赏析—作品创编与合理分组—展示交流与反馈评价—总结升华与拓展延伸”纵贯整个过程。

这一培养流程是将教学从课堂这一中心延伸了出去,即将课前准备、课堂交流、课后反思有机结合起来。

表现在:

一是教师事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材料,二是课堂上学生展示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并总结点评,三是课后思考延伸问题并尝试用“做”某些问题以拓展视野。

这样既能将感知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又扩大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总之这一培养流程能融“教、学、做”为一体,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四、评价方式

评价包括儿歌创编和儿歌表演两个部分。

权重分别各占50%。

具体为:

每个小组各创编八首不同类别儿歌并进行表演,并结合小组课堂交流、点评的质量、积极性进行评价。

1.儿歌创编(50%)

创作评价标准:

(1)主题新颖,具有教育性(10分)

(2)文字具有可视感、动感和节奏感(10分)

(3)文字精炼、准确、生动、有色彩(10分)

(4)合理运用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10分)

(5)富有童趣,有生活气息(10分)

2.儿歌表演(50%)

以创编的儿歌作品为蓝本,以强化学生对儿歌主题的表现能力为重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展示。

表演评价标准

(1)情境性:

创设是否适宜、有引导性(2分)

(2)儿童性:

展现的是否合理、科学、创新、丰富(8分)

(3)趣味性:

表现方式是否充满愉悦性(8分)

(4)情节性:

表达是否完整(2分)

(5)教育性:

内容是否注重知识性、主体性、发展性(6分)

(6)各类儿歌的特点及其突出性(10分)

(7)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性,表达的流畅性(7分)

(8)学生的精神风貌、参与的积极性(7分)

评价不但要注重甄别功能,还要发挥激励和导向功能。

考核要围绕一个重点,即学生的儿歌创编与表演能力;三个结合,即老师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单一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

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将来幼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童话创编及讲演能力”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幼儿童话创编及讲演能力

开设系部:

学前教育学院

开设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

教学时数:

本课程每周2学时共15周,共计30学时,均为实践训练课。

一、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把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素养

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的“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培养美好的情感,温暖的情怀和健康的人格,陶冶的情操,具有良好专业素质,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厚实儿童文学理论功底和研究精神,有广阔儿童文学视野、有较强阅读指导能力和文学活动组织能力,成为适应现代学前教育需要的优秀教师。

2.能力目标:

培养儿童文学鉴赏、创编、讲演水平

采用“案例学习——阅读鉴赏——作品创编——展示交流——表演讲授”五段式学习实践模式,形成童话鉴赏的能力,具有创编、讲演的能力,具有组织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奠定基础。

3.应用目标:

巩固实践实训成果

自选、创编作品在舞台、幼儿园进行表演或教学。

二、能力要求

1.会欣赏、表演并能自己创作童话。

2.学会运用幼儿童话设计与组织幼儿教育活动。

三、培养实施过程

结合课程教学,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学习流程。

流程一、案例学习:

幼儿童话的特点

1.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