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扣架方案.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2787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轮扣架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轮扣架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轮扣架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轮扣架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轮扣架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轮扣架方案.doc

《轮扣架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扣架方案.doc(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轮扣架方案.doc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项号

内容

说明与要求

1

工程名称

建曙棕榈园1、4号楼及地下室

2

建设单位

惠州市建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3

设计单位

长宇(珠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4

监理单位

深圳市合创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5

施工单位

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6

工程类型

1层地下室、2栋98米住宅、,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

7

工程类别

施工总承包

8

工作内容

土建部分以基础垫层为界;水电部分从地下室配电柜引入计算起。

2、建筑及结构概况

建曙棕榈园1、4号楼及地下室由一层地下室和地上两栋30层高层建筑组成,建筑总高度98m。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3万m2。

建曙棕榈园1、4号楼及地下室系框架剪力墙结构。

结构情况如下表所示:

建筑设计概况

总建筑面积

3万平方米

结构类型

剪力墙

建筑高度

98m

标准层层高

3m

建筑耐久年限

1级(50年)

建筑耐火等级

1级

结构安全等级

2级

层数

地下1、地上30层

抗震设防

六度

二、编制依据

Ø本工程工程招标文件、图纸、设计变更;

Ø《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Ø《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Ø《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Ø《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Ø《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行业标准

Ø《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2003);

Ø《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Ø《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Ø《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Ø《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编制)。

Ø《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Ø《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文);

Ø《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建质〔2009〕254号);

三、轮扣架概述

1、轮扣式脚手架的特点

轮扣式脚手架是新型的一种便捷式支撑脚手架,它有点类似碗扣架又优于碗扣架。

其主要特点是

①无活动零件。

②运输、储存、搭设、拆除方便快捷。

③可以自由调节。

④安全性、稳定性好于碗扣式、优于门式脚手架。

缺点:

轮扣式脚手架搭设不宜在基层不硬实,地面不平整和不进行混凝土硬化的地面上。

①不宜直接在土质差的软土层、地面易塌陷的地基上搭设。

②只能作为落地式脚手架使用,不能作为悬挑脚手架使用。

1轮扣式脚手架的施工要点及技术参数

⑴施工要点

①、前期做好支撑体系的放线定位,使支撑体系横平竖直,以保证后期剪刀撑和整体连

杆的设置,确保其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性。

②、轮扣式脚手架安装基础必须要夯实平整并采取混凝土硬化措施。

③、轮扣式脚手架宜使用同一标高的梁板底板的标高范围。

④、架体搭设完成后要加设足够的剪刀撑,在顶托与架体横杆300mm的距离要增设足够的水平拉杆、水平剪刀撑,使其整体稳定性得到可靠的保证。

⑤、轮扣式脚手架图。

⑵轮扣式脚手架技术参数

名称

型号

A(mm)

理论重量(KG)

材质、壁厚

立杆

LG2.5米

2500

14.02

材质为Q235壁厚为3.0mm

立杆

LG1.8米

1800

10.67

立杆

LG1.2米

1200

7.41

横杆

HG0.9米

900

3.91

横杆

HG0.6米

600

2.56

⑶构造要求:

立杆支承楼面标高不一致时,应补充设可调支托,保证水平横杆连续设置。

钢管支顶底部用可调式底座或固定底座,支顶上部用U型可调节螺杆调节支顶,模板支架立杆可调托座的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5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长度不得小于150mm;架体最顶层的水平杆步距应比标准步距缩小一个轮扣间距。

支架顶层水平杆至模板支撑点距离应不大于500mm,若不满足需加设扣件式水平杆作拉结。

500

1.1.1纵横水平拉杆设置

在钢管支顶底部上0.350m处纵横设置水平拉杆,用ф48×3.0钢管拉结,以后纵横水平拉杆按不大于1200mm高设置一道,水平杆端头有混凝土梁、柱的应与混凝土梁、柱顶紧;或者每隔两步水平拉杆与柱抱箍。

水平拉杆接长用扣件与立杆扣紧,接口应错开。

为加强高支模的整体刚度,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水平拉杆应与高支模范围相邻的以下各层的模板支顶作有效拉结,要求拉结不少于两根钢管立杆。

支架最顶水平杆距模板支撑点应不大于500mm。

模板支架应设置扫地水平杆,可调底座调节螺母离地高度不得大于300mm,作为扫地杆的水平杆离地高度应小于550mm。

梁板下支架模数如不能采用轮扣式支架时,应采用钢管立杆及水平钢管将梁板支架连成整体。

受水平杆模数限制,不能设置轮扣水平杆,应增设扣件式钢管,将相邻的两侧轮扣架有效拉结为整体。

⑷关于轮扣直插式脚手架技术原理:

①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轮扣式脚手架的技术指标、计算参数与依据,进行各项试验和检测,必须达到或高于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要求;

②钢管的轴压力,抗弯、抗剪均达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指标要求;轮扣焊接强度强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扣件的抗滑力;即设计值RC=8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2.0KN的要求。

③轮扣直插式脚手架组件:

直插式扣盘、竖向接长套筒、横杆接头、立杆、横杆等构件组成;扣盘、竖向接长套筒直接焊接在立杆上,变成三件合一。

横杆接头直接焊接在横杆的两端,变成二件合一。

⑸轮扣直插式脚手架安装方法:

①立杆安装时,首先把下托调至水平才连接其他立杆。

②把横杆两端的插头,插入立杆同一步距对应的锁盘孔内。

用小锤敲击到位,当插头和锁盘到位时,中间的锁栅孔会相对应时再安上保险锁,这样安全更加保证。

③脚手架高度低于10米时可不考虑自重,10米以上时必须考虑自重。

轮扣直插式脚手架安装示意图

四、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

1、模板及支撑架的材料选择

本支撑系统采用轮扣式钢管脚手架体系进行搭设。

梁板支顶系统主要材料如下:

(1).模板均采用915mm×1830mm×18mm厚胶合板。

(2).木枋:

采用50×100mm木枋。

(3).支撑系统:

Φ48×3.0mm轮扣式钢管支架及配件。

(4).纵横水平拉杆、纵横向剪刀撑:

选用Φ48×3.0mm钢管及其配件。

(5).调节支顶:

可调顶托。

2、支撑系统的设计

⑴梁的支撑体系

本工程标准层的梁的尺寸:

200×300、200×400、200×550、200×600mm,楼层高度H=3m。

本工程标准层最大的梁为200×600mm

梁底不设梁底支撑立杆梁底采用2根50*100木方平行与梁跨方向支撑,立杆纵横间距均为1200mm,立杆步距为1200mm。

水平加固杆:

为保证支架的整体安全稳定,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的水平加固杆布距为1.2m纵横双向设置。

梁底水平钢管需加顶托顶住已浇筑好的混凝土柱和剪力墙,梁底旁边侧水平管需做成抱柱,加强钢管架整体稳定性。

在搭设过程中,应经常对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确保立杆的垂直在容许的偏差在±15mm,以保证垂直度和力的传递。

搭设模板支撑时应根据楼层的高度而搭至一定适当高度,上用可调托座调节。

底座离地面350mm处设置纵横扫地杆一道,底座下铺设木垫板。

梁底板及梁侧板采用18厚胶合板,楼面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

梁跨度≥4m时梁底模应按要求起拱。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板安装后再安侧模、压脚板及斜撑。

在搭设过程中,应经常对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确保立杆的垂直在容许的偏差在±15mm,以保证垂直度和力的传递。

钢管支撑体系纵向水平杆应顶梁及抱箍扣接已浇灌砼柱,水平拉杆要与梁底钢管支架体系扣接不少于2个扣件。

⑵楼板模板支撑

本工程板厚有100mm、120mm、150mm,其以板厚150mm进行计算:

底模楼模板18mm,次楞采用单枋b=50mm,h=100mm,间距300mm;主楞采用双钢管Φ48×3.0,A=424mm2;钢管横向间距1200mm,钢管纵向间距1200mm。

立杆最大步距1.20m。

模板支架可调底座调节丝杆外露长度不应大于300mm,作为扫地杆的最底层水平杆离地高度不应大于200mm。

底层的水平杆步距可按标准步距设置,且应设置竖向斜杆。

五、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

1、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柱钢筋加工制作及模板的配置→柱钢筋绑扎→内架搭设→梁底模及梁侧模的安装→平板模板安装及柱模板的安装→模板验收→梁钢筋绑扎→钢筋隐蔽验收→梁板柱混凝土浇筑→柱模拆除→梁侧模拆除→梁板底模拆除。

柱及剪力墙模板流程:

清理柱内杂物→弹边线及门洞口位置线→钢筋绑扎、预留洞口→自检、互检及隐蔽验收后工序交接手续→安装洞口模板→安装柱侧模→调整固定→自检、互检→验收→移交砼工种。

梁板模施工工艺:

弹线→内架搭设→调整标高、剪力墙及柱接头模板安装→安装梁底模→安装梁侧模→安装板底龙骨→铺底板模堵缝、清理→绑梁钢筋→绑板底筋、水电管线安装→绑板板面筋、预埋件、插筋、封边模→自检、互检合格后验收→办交接手续→移交砼工种。

1.2施工准备

2、材料准备

各类材、工具劳动力以及防护用具施工前到位。

根据施工工期间的工程量、施工进度确定材料的数量及进场时间,由专人负责确保材料按时进场,并妥善保管。

对于发生变形、翘角、起皮及平面不平整的模板及时组织退场。

原材料进场后,堆放整齐,上部覆盖严密,下部垫起架空,防止日晒雨淋。

模板放置:

模板在工地加工成型后,下面用木方垫平,防止变形,并应对模板型号、数量进行清点。

用油漆在编好号的模板上作标记,堆放于现场施工段内,便于吊装。

3、操作工艺

⑴支模方式

梁板:

其平整度及接缝等质量要求达到砼结构按清水构件模板制作及安装。

⑵模板支设的要求

①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支模架(模板支柱和斜撑

下)的支撑面应平整压实,并有足够的承压面积。

②模板工程在施工后还应检查预埋、预留孔洞,以确保预埋、预留孔洞的位置、尺

寸、数量须准确无误。

③柱子模板接缝控制

模板制作时保证几何尺寸精确,拼缝严密,材质一致,模板面板拼缝隙高差、宽度应≤1mm,模板间接缝高差、宽度≤2mm。

模板接缝处理要严密。

模板内板缝用油膏批嵌外侧用硅胶或发泡剂封闭,以防漏浆。

模板脱模剂应采用吸水率适中的无色的轻机油。

模板周转次数严格控制,周转三次后全面检修并抛光打磨。

4、模板拆除

⑴拆除前的准备

①拆除前必须对操作工人作好技术及安全交底;

②全面检查内架的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③清除架体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④拆除前对整个建筑物实行全封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现场,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⑤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作业队在得到项目部的许可,明确拆除部位、拆除时间及拆除的顺序后方可进行拆除。

⑵拆模时间规定

侧模拆除时,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

板及梁底模板拆除必须由专业施工员提出申请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发意见,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

各部位构件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⑶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①梁板模板拆除前应先在满堂架适当部位横杆满足操作要求铺上脚手板以满足操作时安全需要及防止拆下的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落。

②拆模时操作人员严禁站在拆除部位的正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