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藤野先生》课堂实录3.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7807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藤野先生》课堂实录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藤野先生》课堂实录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藤野先生》课堂实录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藤野先生》课堂实录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藤野先生》课堂实录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藤野先生》课堂实录3.docx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藤野先生》课堂实录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藤野先生》课堂实录3.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藤野先生》课堂实录3.docx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课堂实录3

《藤野先生》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是鲁迅的《藤野先生》。

介绍鲁迅。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显然,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怀念自己在日本留学的老师——藤野严九郎。

鲁迅先生写过他的三位老师,一位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一位是章太炎先生,再有就是这位藤野先生。

这三位老师在鲁迅心目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但请同学们注意文章的37小节中有这样一句话: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对藤野先生,为什么作者会作出如此评价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先生。

二、分析人物形象

  我要求学生潜心阅读课文的相关部分,勾画出重要内容,然后请他们谈谈对藤野先生的初步印象。

  他是一个生活很马虎的人,第9小节写了一个留级生说的关于藤野先生的掌故以及“我”亲眼所见。

都可以说明他对穿衣服很马虎,生活上很朴素、简便。

(提醒学生注意侧面描写的作用)

  他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第11小节写老师把“我”的讲义要去,给“我”作了很多修正。

增添了很多脱漏的地方,甚至连文法的错误也给“我”一一订正.这是一个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人。

(提醒学生关注原文中的一些关联词和副词)

  他是一个严格要求学生的人。

虽然他关心“我”,但当“我”作业中出现错误时,他就给“我”提出来,这是真正帮助学生的老师。

  他还是个非常好学的人。

他是个医学教授,他很想知道中国女人裹小脚的事,说明他有探究精神,而且从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

抱着一叠大大小小的医学书这个细节上看,他非常好学。

(赞扬学生善于关注细节描写)

  他关心学生,在生活上马马虎虎,但他教学上很细心,他担心“我”怕鬼,不敢解剖,看到“我”肯解剖就很高兴。

  ……

  我提醒大家注意藤野先生的外貌,学纷纷找到第6节读起来:

“其时走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藤野先生其实非常普通与平凡。

  师:

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一些事件或细节,通过一些描写给我们刻画出一个真实的教师形象,他普通平凡,做着老师该做的事。

假如你碰到了这样一位老师,你会觉得他很伟大吗?

  我请一位摇头的学生谈谈,他认为藤野先生的确是一位好老师,但要说伟大也不至于,毕竟生活中这种老师很多。

我并不说什么,而是请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两节。

  学生朗读后,我请他们说说体会,学生们认为文字中饱蘸着作者对先生的感激之情。

我颔首,提醒学生注意这样一句话: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都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在我们眼里,藤野先生可能是平凡的,在作者心里,藤野先生却是伟大的,我把平凡和伟大板书到黑板上,接着问:

为什么呢?

清再回到课文读一读、悟一悟。

  生:

这与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是非常有关系的。

当时作者到日本学医救国,他受到了一些优待,仙台的职员关心他的食宿问题,但那是对他生活的瞎操心;在学习期间,他还受到一些特别的待遇,就是考及格后被诬陷作弊,看电影时,看见同胞在影片里被枪毙受到日本学生嘲笑,这些遭遇严重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而在这种状况下,藤野先生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只为学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跟其他的日本人不同,所以他觉得藤野先生特别难能可贵,特别伟大。

  我为学生的理解到位暗暗喝彩,虽然他对当时的背景并不特别了解。

又有学生补充:

  其实,日本人一向看不起中国人,虽然他们的很多文化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他们称我们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所以,作为一名日本教师,藤野先生抛开这些偏见,没有私心,热情关怀“我”、严格要求“我”,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格!

  我非常满意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提到的这两个事件,请他们朗读有关的文字,从作者的一些反语式的表达、一些关键词句中进一步体会作者所受到的伤害,从而与藤野先生给予他的关怀形成对比。

到此,我可以水到渠成地收场了:

  是啊,20世纪初期.日本国力不断加强,但军国主义抬头,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为中国、为学术,毫无保留地接纳“我”、关怀“我”,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老师!

于是,“我”把这份感激和怀念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装订先生给“我”修改的讲义,把先生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墙壁上。

收藏的不仅是讲义,更是收藏老师的一份关爱,这份关爱之情,如同寒夜中的星辰,闪亮在作者的人生道路上,对老师的怀念内化成勇气和力量,促使“我”以笔为刀枪投入战斗。

藤野先生给予作者的精神力量随着时间的流逝愈久弥深,怎能不忆藤野?

  从学生越来越严肃的神情中我知道:

藤野先生的形象从书页中走出来,已经矗立在学生的心灵中。

我从容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感受到了这份跨越国籍的师生间的深情,似乎课文学习可以结束了。

同学们,真的可以结束了吗?

  这下课前莫名的一问又在学生心中掀起波澜,学生才发现课文有的地方都没涉及,比如开头写东京的见闻等内容。

我顺势引出:

  本文标题为“藤野先生”,为什么文中却旁逸出许多其他内容呢?

是大作家的败笔呢,还是另有目的?

请大家思考。

  第二课时的总体安排:

以关键词句为突破口,梳理作者的思想历程,引导学生了解一位大师是如何在特殊的年代里把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借助鲁迅《自题小像》,进一步引发学生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第二课时

一、把握文章主旨

引导学生将事件归类,培养学生概括事件的能力。

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课文要求一边细读,一边找出课文中所写的事件,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学生都快速读起来)

师:

时间到,现在谁能概括?

其他同学在注意听的过程中,针对文中所写内容可以加以补充更正。

生1:

1)清国留学生的辫子很“标致”

生2:

2)“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还有3)“作者在仙台受到优待”

师:

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出两个,表现很不错的,谁还能概括?

积极发言

生3:

4)初见藤野先生,5)留级生介绍藤野先生

(生情绪气氛渐渐高涨,进入思维状态,举手同学也多了起来)

生4:

6)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7)教“我”改解剖图;8)担心“我”怕鬼;9)问“我”中国女人裹脚之事

师:

这位同学一次概括出四个事件,真的很棒,给些掌声作为鼓励。

(生齐鼓掌)

生5:

10)匿名信事件;11)看电影事件

师:

文章结尾部分还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6:

12)“我”与藤野先生惜别;13)回国后,忆藤野先生;14)丢、寻藤野先生添改过的讲义

师:

(小结)同学们带着要了解藤野先生——鲁迅的洋老师的想法查找并完成了事件的概括,对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大多数学生仅抓住了直接或间接写藤野先生的事,其余的事件则忽略掉了,也有学生抠得过细,经过全班讨论后,归并到此14件事中学生在此过程中带着要了解藤野先生——鲁迅的洋老师的想法,去查找概括事件,既完成了事件的概括,又再次细读了课文,达到了自主阅读的目的。

师:

我们根据这14件事与刻画人手的关系,分为三类,并分别说说不同类别事例的作用。

(幻灯片放出)

第一类:

写藤野先生其人,直接为刻画人物服务。

生7:

第4件事是见藤野先生的印象,从初见对藤野先生的外貌描写中可见学者形象。

师:

那么你把外貌描写读给同学们听,我们可见翻到前面彩图看先生的画像。

生8:

第5件事是耳闻藤野先生逸事,属于侧面描写,既增加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了解,又使写法灵活多变。

生9:

第6~9件事是正面描写,刻画藤野先生的极具特色的4个典型事件,准确、传神地刻画了治学严谨、做事认真、关心学生、毫无民族偏见的良师形象。

人物形象地塑造,主要借此完成。

(将阅读教学与对学生的写作指导联系在一起,是符合学习规律的,教学目标的第一点相对轻松的完成了,且基本上是学生自查自找自行归纳的,效果较好。

第二类:

写作者离开藤野先生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感激之情。

生10:

第12~14件事写惜别,不舍之情,回忆亦可见师生情深。

丢讲义的自责,寻讲义的诚恳从独到的角度含蓄地表现了鲁迅对恩师无言的感激与思念。

师:

由此可见,叙事不仅是为刻画人物服务,变可饱含深情,抒发情感,从而直奔主题,使主题含蓄深刻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了解第二类事件的作用,学生稍费周折,但一经点拨,很快就明白。

尤其惜别几节中,比较直白的感情流露,鲁迅善意的谎言,学生还是能理解的。

而“丢”与“找”经过比较分析后,学生则明白“找”是重点,也是生对师情深的间接表现。

这样,让学生逐事细究,使学生不仅明白事件的作用,也理解了作者这样写的原因——都为抒发作者对藤野先生的一片无法言表的真情。

第三类:

字里行间并末写藤野的事件

生11:

第1~3件事虽末写藤野先生,但解释了见藤野先生的原因。

生12:

第10~11件事也末写藤野先生,但讲清了告别藤野先生的原因。

师:

这也是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第三类事件末写藤野先生,似多余之笔。

我给同学们介绍当时的背景:

(幻灯片展示)

鲁迅于1902年被公派留日就读东京弘文学院学习,而鲁迅对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的实质看得非常清楚,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

鲁迅学医,既是因为想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又是因为对洋务运动的失望。

而后弃医从文则因为发现救助国人的灵魂比救助国有的身体更重要。

否则,“尽管体格健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令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即为文中提到的看电影事件。

(学生立即活跃起来)

师:

第三类事件的作用亦明朗化了。

求医是因为爱国,弃医从文也是因为爱国。

至此,我们对作者选材及其作用已基本理清。

那么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生12:

我认为:

以藤野先生其人为线,全文写见藤野先生的原因——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与藤野先生惜别——别后忆藤野先生。

师:

支持这一观点的学生请举手(学生过半)

生13:

我反驳,我认为以爱国的情感为线索,学医为爱国,弃医从文也是爱国。

(赞成这一观点的举手近半,有些同学已开始争议、犹豫)

师:

写藤野先生与写爱国是否冲突?

二者有无交点?

生14:

二者并不矛盾,因爱国而学医,因学医而见藤野先生,因爱国而弃医,因弃医而别藤野先生!

(学生们立刻明白了二者的关系)

师:

这位同学反应特别快,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即藤野先生其人,一条暗线即鲁迅的爱国情感。

至此,文章的主题也水到渠成。

写学医弃医,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也更深刻含蓄地表现出作者的赤诚爱国情。

师:

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

生:

东京——仙台——离开东京

师:

通过这些事件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生:

一个有高深学问,严谨认真,外表质朴富有人情味,尊重人,有平等意识,关心异国青年的人。

师:

结合事件概括鲁迅的思想历程。

生:

寻求→失望→学医→弃医从文→继续战斗

(学生一边回答问题,教师一边板书总结)

师总结:

本文是一篇以写人物为主的散文,生动形象地记述了一位正直热诚的日本学者如何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以及耐心的对待一个异国学生;并深刻地写出作者自己思想历程上的重要选择。

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怀念和佩服之情。

时隔20年,作者仍“时时记起他”,足见藤野先生对他的人生的影响之大。

一位优秀的教师就象一盏不灭的灯,会长久的照耀着人们,给人以精神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