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rtf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7743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RTF 页数:6 大小:10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rt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rt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rt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rt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rt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rtf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rt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rtf(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rtf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试题一、填空题1、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标志前期最高成就。

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领衔者,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一部带“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

4、曹禺生命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

5、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6、丁玲前期代表作沙菲女士的日记,后期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7、茅盾处女作三部曲:

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是:

春蚕、秋收、残冬。

长篇小说三部曲。

二、名词解释1、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由上海迁京。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这场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其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并于1919年借“五四”运动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2、问题小说-1919年初,新潮杂志创办。

当时全社会都来探究“人生究竟是什么”这样严肃的问题,读者要求小说能尖锐地提出他们所关注的各类社会问题,也并不企望文学一定给予多么明确的回答。

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痛苦、俞平伯的花匠、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

等,显露了“问题小说”的端倪。

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问题小说”的风气。

到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更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

其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

其次其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直接刺激。

特征:

它流行的时间不长,却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

其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比较形而上些,“虚”些。

作者的生活视野还比较狭窄,题材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大部分作品从一般的社会命题出发,结合了一点生活经验,真正从刻骨的生命体验入手,用力开掘的作品尚不多,概念化、简单化。

3、三美-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绘画美强调诗画相通。

4、语丝派-以1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

他们坚持思想革命,主要成就是短小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是所谓的“语丝文体”。

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

5、后期新月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续与发展。

它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其基本成员除前期新月派的徐志摩、饶孟侃、林徽因等老诗人外,主要有陈梦家、方玮德等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为基干的南京青年诗人群,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的。

其创作主张:

“单讲外表的结果只是无意义乃至无意识的形式主义”,“一首诗的字句是身体的外形,音节是血脉,诗感或原动的诗意是心脏的跳动,有它才有血脉的流转”,仍然采用了“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其重点的转移是明显的。

这同时就意味着对闻一多所坚持的“格律是艺术的必须的条件”的立场的一种松动。

要回到内心世界,回到诗的艺术世界中,强调抒情诗的创造。

6、新感觉派-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是第二代海派,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

它的登场,清楚地表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引入,已然越过了初期,进而问鼎于独立的地位。

对于海派自身来说,由于它与世界新潮文学携手,同步发展,也就终于冲出了旧文学、旧小说的藩篱,让市民文学越过仅仅是通俗文学的界线,攀上某种先锋文学的位置。

代表作家:

刘呐鸥、施蛰存。

7、京派小说-30年代京派文人活跃在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艺杂志这些重要的北方文学报刊上,形成有别于左翼,又与海派对峙的一个鲜明的小说流派。

所显现的是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其审美感情是诚实、从容、宽厚的,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

8、延安文艺座谈会:

召开于1942年5月,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

当时解放区文学的主流是好的,但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也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克服错误观点,让文艺给民族解放战争以更大助力,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

先由毛泽东作了“引言”的发言,经过作家三次讨论,毛泽东作了“结论”的发言。

“引言”和“结论”合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

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

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

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

9、民族形式问题论争:

发生在抗战中期。

1939年和1940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和“中国文化应有自已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的问题。

国统区文艺界在学习和讨论中发生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是向林冰的观点。

向林冰的观点是:

“应该在民间形式中发现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他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而民间形式是大众习闻常见的;否定“五四”以来新文艺的形式。

另一种观点以葛一虹为代表:

对旧形式全盘否定;肯定新文艺在民族形式上的努力和成就时,否认新文艺在形式上存在缺点。

郭沫若、茅盾、胡风等在撰文讨论中,都从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上论述民族形式的问题,胡风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起来,见解独到,郭沫若指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现实生活,茅盾指出新文艺民族形式的建立,要学习吸收中外文艺的优秀之处,要继续发扬五四以来的优秀作风,更要深入民族现实,提炼熔铸新鲜活泼的素质。

这次讨论,是“左联”时期的文艺大众化讨论在新现实之下的继续和发展,对新文艺向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起了重要影响。

10、现实主义与主观战斗精神论争:

发生于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论争的一方以胡风为主,胡风撰文论述作家在创作中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十分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克服创作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偏向,争取现实主义的胜利。

胡风的理论是有深度的、见解独到的。

文章发表后,受到一些人责难。

论争延续到40年代后期,邵荃麟、林默涵、胡绳等发表批评文章,胡风写论现实主义的路进行答辩。

11、文学与抗战关系的论争:

1938年12月,梁实秋在他主编的副刊上发表编者的话:

“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载搭上去。

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也没有益处的。

”虽不能说他在宣传文学“与抗战无关”,但他对抗战文学的态度,却不无偏颇之处。

罗荪、宋之的、张天翼等撰文批判。

郁达夫的关于抗战八股的问题既充分肯定文学为抗战服务,也批评分析了八股病的原因。

12、纯诗:

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纯诗”这一概念,即“纯粹的诗歌”。

穆木天所谓的“纯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

早期象征派诗人提出的“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

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13、美文: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于1921年发表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

王统照、傅斯年、胡适等曾撰文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自己等一大批作家富有成效的拓荒,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

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14、孤岛文学:

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

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

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一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于伶和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15、七月派:

是20世纪30、40年代主要活动于国统区的文学流派。

这是一个风格鲜明的文学流派,却又是一个内容驳杂、风格繁复的流派。

七月派小说,是20世纪中国小说由“五四启蒙叙事”向40年代“红色阶级叙事”转变的重要模式。

也由于这种转型性,也导致了七月派小说在思想和形式上的“混沌性”。

16、左联:

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

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

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

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

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

代表作家有:

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等。

左联也存在一些不足,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比较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17、解放区文学:

不只是一种区域性的概念和历史性的概念,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与中国历史上所有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全新文学概念。

从时间上讲,解放区文学应当从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工农红军建立红色政权以后算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从地域上讲,1927年后在全国陆续出现的红军和苏维埃领导下大小不一的根据地,特别是后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全国各地相继出现的以延安为中心的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

解放区文学诞生于险恶的战争环境之中,但它的产生却带给人们扑面而来的新鲜气息和敢为人先的大胆的创新精神。

当年,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全国各解放区掀起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文学运动完全可以与其所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相媲美,解放区文学以它巨大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解放区文学上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优良传统,下开社会主义文艺之先河,有着承先启后的特殊意义。

三、简答题1、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的核心即精神胜利法。

阿Q处于未庄社会最底层,他永远都是失败者,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态度。

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

鲁迅的阿Q正传正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

而从人类学内涵来分析,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境。

而他的一切努力挣扎,都是一次绝望的轮回,只能无奈地返回自身。

这样,“精神胜利法”的选择几乎是无可非议的。

这丝毫没有改变人的失败的屈辱状态,只会使人因为有了虚幻的“精神胜利”的补偿而心满意足,进而屈服于现实,成为现存环境的奴隶。

鲁迅正是对这一生存状态的正视,提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从而使自己具有了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与价值。

2、茅盾的小说成就-茅盾独特的小说艺术探索,首先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开掘上。

他的小说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