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6784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案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学设计

《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5课《海洋里的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海洋里的动物》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动物”里的第5课。

前4课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根据动物对外形特征等进行分类,并探究草地里的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身体特征。

本课延续上一节课的探究,将学生的探究学习从熟悉的草地环境跳转至神秘而陌生的海洋环境。

本课活动包括“情景图导入”、“活动1认识海洋动物”、“活动2它们适应海洋生活”等3个教学活动。

“情景图倒入”以卡通主题人物发现海上跃出海豚的情景,引出“海洋里还有哪些动物”的问题,驱动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活动1认识海洋动物”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认识更多生活在海洋里动物,并通过辨认这些动物的类别,知道浩瀚的海洋里生活中种类繁多的动物,初步体会到海洋动物的多样性。

“活动2它们适应海洋生活”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种海洋动物的运动方式,知道不同种类海洋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同;同时,通过对比和归纳发现各种类的海洋动物都具有能适应海洋生活的特征。

因此,本课的重点是通过观察、比较和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到海洋动物种类繁多,而且不同种类的海洋动物适应海洋生活的方式不同,初步体会到海洋动物的多样性。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本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科学知识和技能基础。

虽已有第4课《草地里的小动物》的学习基础。

首先,学生从小到大,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认识一些海洋动物。

其次,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动物类别的简单识别,同时还初步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

这些将有助于本课学生对海洋动物的识别和分类。

但海洋动物活动范围与人类生活范围交叉小、距离远,相对于较容易获取直接经验的草地小动物,学生会有一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深海、远海区域的海洋动物,不容易取得如草地里蚯蚓、蚂蚱那样近距离多角度的详实观察。

认知经验往往来自书籍、网络媒体等,或是在海洋馆里泛泛的展览和参观。

所以,学生对海洋动物的了解远不如近在咫尺的草地动物那样的清晰明了。

海洋动物对于他们可谓充满了神秘感。

正是这种神秘感会激发学生探求其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索欲望给予正确的鼓励与引导。

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代表动物入手,如在海洋馆常见到的海豚、海龟、龙虾等,拉近学生与海洋动物的距离。

同时,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展示海洋动物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及生活方式等,鼓励学生去探究海洋动物的多样性以及如何适应海洋生活。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里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动物,感受海洋动物的多样性。

2.能通过观察及查阅资料的学习方式,了解各种海洋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运动方式能适应海洋生活。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简图记录不同种类的海洋动物的身体外形、运动方式等特征。

4.对探究各种海洋动物的身体外形、运动方式等特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探究海洋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对海洋生活的适应。

教学难点:

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探究各种海洋动物如何适应海洋生活。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PPT课件、教学视频。

学具准备:

每组一套海洋动物卡片和海洋背景图。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

展示本课情境图片

讲述:

夏天,三个小朋友在海边旅游,发现远处有海豚跃出水面。

爱思考的琪琪:

提出了问题:

“海洋里还生活着哪些动物呢”?

交流:

学生根据经验对琪琪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提出任务:

寻找海洋里还有哪些动物。

(二)活动探究

活动1:

认识海洋动物

 问题:

你认识哪些生活在海洋里的动物?

 媒体:

海豚、海龟、龙虾、小丑鱼、砗磲的图片。

 交流:

学生说出动物的名称,及进行简单的归类。

  提问:

除了图片上的动物,你还认识哪些海洋里的动物?

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动物吗?

  交流:

学生根据经验陆续说出所知道的其它海洋动物名称,并进行简单的种类识别。

任务:

每个小组一套海洋动物的卡片,观察这些动物,是否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否简单介绍所认知动物是什么样的?

 汇报:

学生根据卡片说出图中不同的动物名称,并做以简单介绍。

 评价:

根据学生能否准确说出海洋动物的名称进行适当耐心的评价。

小结:

海洋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活动2:

它们适应海洋生活

提示:

在浩瀚的海洋里这些动物是如何生活的?

媒体:

展示八种海洋动物的图片和相关视频

任务:

观察媒体中的动物,根据这些不同类型的海洋动物外形特点,交流讨论这些它们是如何运动的,又是如何适应在海洋中生活的?

活动:

学生分组开展观察、分析、讨论活动。

汇报:

各组根据观察和讨论分析结果,分别介绍旗鱼、章鱼等教材中的八种海洋动物。

评价:

对学生能否对这八种动物的外形特征、运动和生活方式等等进行描述而做及时耐心的点评。

拓展:

实物投影海星、海马、海螺。

播放更多的海洋动物视频,鼓励学生根据所见所闻把自己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海洋动物画在纸上。

七、板书设计

第5课 海洋里的动物

外形特征

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适应海洋生活的方式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7课《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教学设计

《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17课《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第六课,本课安排了“水结冰后的变化”、“水珠从哪里来”及“观察水的状态变化”三个探究活动进行教学。

活动一水结冰后的变化,是观察在一定条件下水会变成冰。

水和冰有什么不同。

放置一段时间后,冰会发生什么变化。

还通过一个讨论为什么不能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的冷冻层?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塑料瓶中的半瓶水,标记水位并盖紧瓶盖。

将其放入冰箱冷冻层中,待水结冰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水珠从哪里来,是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有水的烧杯盖上培养皿放在太阳下晒后观察培养皿上出现的水珠,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活动三观察水的状态变化,通过课件观察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块会融化,烧开水时壶嘴上方会冒“白气”这些都是水的状态变化的现象。

再鼓励学生举例生活中水的状态变化现象,并尝试作出解释。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单元的最后一课,经过了对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本单元的所学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知识掌握已有一定的掌握,所以在此基础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做一个更全面的分析和整理,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列举生活中相关的事例,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三、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半瓶水(液体)再放入冰箱结成冰前后的体积变化进行分析。

在这活动中,老师要先准备好相同的两个装同样多水的瓶子,一个放入冰箱结成冰(固体),一个是水(液体)进行对比,证明水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会由液体变成固体,而且体积增大,从而解释“为什么不能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的冷冻层?

”这一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完成液体变成气体过程,并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在这活动中,有没有太阳和太阳的强弱是关键因素,所以要考虑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可以把杯中的水换成热水,但一定要向学生强调好安全问题。

3.举出“水会以不同的状态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实例,并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

本活动中,通过课件让学生把水的三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出现的事例进行呈现,并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相关的实例并进行解释。

四、教学目标

1.知道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改变状态。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水的三态变化的科学道理。

3.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兴趣。

4.运用学到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会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现象解释物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小组用学具一套、课件,玻璃瓶装的液体。

学具准备:

每小组准备水、塑料瓶、培养皿、烧杯、抹布、冰块。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

出示水和冰块。

问题:

水是常见的液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冰。

水和冰有什么不同?

放置一段时间后,冰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

水结冰后的变化

问题:

这里有半瓶的水,你知道这瓶水结成冰后会有什么变化吗?

我想让它结成冰,应该怎么办?

交流:

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并对水结成冰的状态变化作出猜想。

讨论:

学生就自己的猜想进行说明,并设计可证明的实验方法。

任务:

观察水结成冰后的变化,并解释变化的原因

要求:

①观察大小、水量相同的瓶子中其中一个的水结成冰后,对比它们的变化。

②交流并发表自己发现,并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③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

媒体:

出示玻璃瓶装的液体。

问题:

为什么不能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的冷冻层?

讨论:

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为什么不能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的冷冻层。

小结:

水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是会由液态的水结成固态的冰,而且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增大。

2.活动2:

水珠从哪里来

问题:

水能从液体变成固体,哪它能从液体变成气体吗?

交流:

猜想液体能否变成气体,并表述自己看法。

任务:

把液体变成气体。

活动: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液体如何变成气体。

要求:

①以小组为单位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标记水位,用培养皿盖着杯口,放在阳光下。

②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实验,并解释观察到现象。

③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

小结:

在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情况下,液体会变成气体。

3.活动3:

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媒体:

出示冰块会融化,烧开水时壶嘴上方会冒“白气”的课件。

问题: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块会融化,烧开水时壶嘴上方会冒“白气”这些都是水的状态变化的现象。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水改变状态的例子吗?

讨论:

学生就生活中观察到的水改变状态的实例进行列举和解释。

并填写学生活动手册。

小结:

水在一定温度变化的条件下,能改变自身的状态,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例子可以通过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八、板书设计

第17课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

水(液体)(降温)冰(固体)

水(液体)(升温)水蒸气(气体)

冰(固体)(升温)水(液体)

它们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会改变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