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纲分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6297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8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考纲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考纲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考纲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考纲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考纲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考纲分析.docx

《高考生物考纲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考纲分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考纲分析.docx

高考生物考纲分析

一、能力变化

1.实验与探究能力

2016年《考试大纲》

2017年《考试大纲》

实验与探究能力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的数据进行处理

2.获取信息的能力

2016年《考试大纲》

2017年《考试大纲》

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二、内容变化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两部分的内容要求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订。

1.必考部分

知识内容

要求

修订解读

1-2细胞的结构

将“

(2)多种多样的细胞”修订为“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表述更加准确,操作性更强。

1-4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将“Ⅰ”修订为“Ⅱ”

本领域研究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2-4生物的变异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将“Ⅰ”修订为“Ⅱ”

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将“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修订为“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表述更加科学、规范

(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将“Ⅱ”修订为“Ⅰ”

中学阶段相关内容涉及较少。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将“Ⅰ”修订为“Ⅱ”

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国家高度关注。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将“Ⅰ”修订为“Ⅱ”

增强环境意识,落实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方面。

2.选考内容

生物技术实践

实验

要求

5-1微生物的利用

未作修订

将“(4)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修订为“(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5-2酶的应用

删除“

(1)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

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删除“(4)植物的组织培养”

(6)将“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移至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6-1基因工程

将“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修订为“

(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技术)”

6-2克隆技术

(2)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

将“Ⅰ”修订为“Ⅱ”

一、考试能力方面

由“关注对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生物学进展的事件”变为“关注有重大影响的与生物相关的热点问题”,这个变化特别大。

由了解生物学事件变成掌握与生活中常见的热点问题的生物学知识,可见未来出题模式会与当前热点科学、社会、民生问题相结合,考试出处会比较随机但是落点于基本的生物学知识。

这点对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要求考生有很强的知识迁移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017年考试大纲强调了“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可见由“事件”导向提升为“成就和问题”导向,这就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时关注当代生物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思考与高中阶段所学知识的联系,用所学知识和生物语音尝试探究和解释这些成就和热点问题。

注意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现代生物科技常用技术。

相关问题在高考题中出现频率将继续加大,难度也可能随之提高。

二、考试范围方面

1.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微生物本来就是考点,再加上“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则有利于对“微生物的利用”的完整考查;那么微生物方面的知识会更多更细致,考题也会更综合更难。

2.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为“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含PCR)”。

增加了PCR技术的原理及过程,是因为PCR是基因工程中的核心技术,进行修订则有利于对该部分知识内容进行系统完整地考查。

本来基因工程就是选修3的高频考点,也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在这里又引入PCR又难上加难。

1.(2016全国卷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

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A项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可反复利用,B项错误;“退耕还林、还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C项正确;人类消耗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过度消耗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项正确。

2.(2015北京卷)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下图。

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答案】C

【解析】对考生来说首先要做的是联系教材基础知识看懂题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意义,这是解题的关键。

读图知,图中实验组的处理是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比较两图可知:

a峰对应细胞内DNA相对含量为40,b峰对应细胞内DNA相对含量为80,A正确。

癌细胞中DNA相对含量的增加是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的结果,复制完成时,DNA分子的相对含量是复制前的2倍,则DNA含量在a、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分子的复制,B正确。

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已完成DNA的复制,所以应被计数在b峰中,C错误。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b峰对应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由此可见该药物抑制了DNA的复制,D正确。

新增考点PCR就属于生命科学当中的突出成就,新增考点“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可涉及当前社会热点食品安全问题,如微生物超标、亚硝酸致癌等。

此类问题在高考试题当中出现的概率较大。

1.回答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有关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为缩短发酵周期,腌制前可加入乳酸菌。

取少量酸奶,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后,再用________蘸取少量的稀释液,在MRS乳酸菌专用培养基的平板上划线,以获得乳酸菌单菌落。

下图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2)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醇类和亚硝酸盐,其中醇类是由_______进行厌氧呼吸产生。

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为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从泡菜中提取要硝酸盐,与_______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

然后用光程为1cm的____________,在550nm光波下测定光密度值,与由一直浓度梯度亚硝酸钠制作的____________比对,计算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已知乳酸菌中的亚硝酸还原酶能降解亚硝酸盐。

在一定的腌制时间内,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是由于在厌氧和_______环境下亚硝酸盐被亚硝酸还原酶降解。

【答案】

(1)接种环B

(2)假丝酵母对氨基苯磺酸比色环标准曲线

(3)酸性

【解析】

(1)制作泡菜时,为缩短发酵周期,腌制前可加入乳酸菌,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后,再用接种环蘸取少量的稀释液,在MRS乳酸菌专用培养基的平板上划线,以获得乳酸菌单菌落。

平板划线的过程为:

烧灼接种环,杀灭环上残留菌液,待冷却(是否冷却,可先在培养基边缘处试触,若琼脂溶化,表示未凉,稍等再试),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第三四五区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因此B正确。

(2)醇类主要是乙醇,由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然后用光程为1cm的比色环,在550nm光波下测定光密度值,与已知浓度的亚硝酸钠制作的标准曲线比对,计算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是由于在厌氧和酸性环境下亚硝酸盐被亚硝酸还原酶降解所导致的。

2.泡菜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但在腌制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危害人们的健康。

研究人员检测了不同浓度的食盐、不同发酵阶段的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制作泡菜时如希望发酵快一些,可将蔬菜放在___________中浸泡1分钟后入坛。

发酵坛中还可加一些白酒,加白酒的目的是增加醇香感和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腌制泡菜的最佳食盐用量约为5%B.过多的食盐可能会抑制发酵作用

C.腌制初期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上升D.食用泡菜最安全的是腌制后3〜9天

(3)在利用光电比色法测定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时,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显色剂会生成_______________色产物。

绘制标准曲线时,可以亚硝酸钠的质量为横坐标,以_________为纵坐标。

对样品和标准溶液的测定中,要用光程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开水抑制杂菌生长

(2)D

(3)紫红色光密度值比色杯

【解析】制作泡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检测可以用比色法,即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比较,可以估测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1)制作泡菜时,将蔬菜放在开水中浸泡1分钟后入坛,可以发酵快一些。

发酵坛中加一些白酒,可以增加醇香感和抑制杂菌生长。

(2)根据图中曲线分析,5%的食盐,9天以后亚硝酸盐的含量最低,是制作泡菜的最佳浓度,A正确;过多的食盐可能会抑制发酵作用,B正确;腌制初期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上升,C正确;食用泡菜最安全的是腌制9天以后,D错误。

(3)在利用光电比色法测定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时,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显色剂会生成紫红色产物。

绘制标准曲线时,可以亚硝酸钠的质量为横坐标,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

对样品和标准溶液的测定中,要用光程相同的比色杯。

专题一分子专题

本专题包括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遗传的分子基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

本专题内容较为基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试题一般是多个章节内容的综合考查,试题的每个选项可能覆盖一至二个知识点。

预计2017年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考查仍会以重要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的元素组成、结构与功能为主,结合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和核酸及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对遗传的分子基础的考查以遗传物质的发现实验、核酸的元素组成、结构、分布、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同时侧重对实验的分析能力、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

1.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重要体现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受体蛋白、载体蛋白和核糖体蛋白的组成元素都是相同的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C.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

D.胰岛素、抗体、酶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3.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中含有的元素是H、O

B.若图1表示细胞脱水后化合物含量,则A是蛋白质

C.图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无关

D.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4.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B.分别用35S和32P两种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所有子代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32P

D.实验所用的噬菌体属于原核生物

5.将亲代DNA用15N标记,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上培养,如图是DNA复制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长方形A表示________,图中的箭头B表示________,图中体现了DNA复制的特点是________。

(2)DNA复制完一次后,2个子代DNA分子共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分析得知,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

这个事实说明DNA的合成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合成的DNA分子中,带有15N标记的链约占总链数的50%,这个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15N标记的DNA分子复制4次后,含14N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__,若该DNA分子共有3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为260个,则第4次复制时,消耗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________个。

专题二细胞专题

本专题包括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细胞的结构、功能、细胞的生命历程及减数分裂

纵观近5年全国卷,高考对细胞结构的考查频率增多,根据细胞的重要性及《考试大纲》的变化,此部分内容可能成为2017年高考的重要命题点,考生予以重视;对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考查一般都会结合当前科技新成果,考查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衰老细胞的特征、衰老机理,细胞癌变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癌变的机理等。

预计2017年高考对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考查,有可能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着眼点考查基础知识或结合突出成就或热点问题如癌症的防治与人类健康问题进行命题。

1.某同学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为确定该单细胞生物属于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下列各项中能作为依据的是

A.核糖体B.细胞壁C.细胞膜D.核膜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绿藻、水绵、蓝藻细胞内都有核糖体

B.蓝藻、噬菌体、大肠杆菌都是原核生物

C.区别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唯一标准就是有无细胞核

D.除了化能合成细菌外,其余细菌的同化类型都是异养型

3.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核生物没有生物膜系统

B.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C.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与其所含蛋白质的差异有关

D.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为叶绿体内膜

4.甲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所需时间的示意图,乙图表示一定温度条件下酶活性的变化曲线。

关于这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一定剂量射线处理,基因突变较易在b时期产生

B.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中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a时期

C.c点所对应的温度会使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

D.d点表示高温条件,是酶的最适温度

5.近日,某品牌的花生油中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会导致p53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导致肝癌的发生。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p53基因属于原癌基因

B.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发生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C.肝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D.对于肝癌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

专题三代谢专题

本专题包括渗透作用、ATP、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从近5年高考的考查情况来看,细胞代谢相关知识仍是命题的重点,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相关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等。

预计2017年高考会借助图解和实例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酶相关知识的考查会以某种酶为例考查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坐标曲线图为载体考查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通过酶相关实验考查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对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一般借助图表、坐标曲线等形式,将其与实验设计和分析相结合,考查物质变化、影响因素等内容。

1.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方式表示协助扩散

B.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

C.③、④两种方式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④

2.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量)的变化情况。

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后,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变化情况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过氧化氢酶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表示FeCl3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

D.图②也可以用来表示温度不同的情况下,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比值与时间的关系

3.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能够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如图是生物体以多糖为能源物质获得能量的过程,与之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多糖(如糖元、淀粉)

单糖

CO2+H2O+能量

A.在人体内血糖含量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①过程加强

B.②过程代表有氧呼吸,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C.②过程释放的能量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D.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②过程释放的热能

4.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均转变为热能散失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5.某实验小组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他们将一定量的小球藻浸入适宜且相同温度的培养液的试管中,以白炽台灯作为光源。

移动台灯可改变光源与试管的距离;CO2浓度分别设置为

0.03%和0.05%,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1、曲线2(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C、D两点的光合速率,可见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EF段_______不再成为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若C处突然关闭台灯,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_______。

(2)F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缺镁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其他条件不变,F点应向_______移。

(3)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光照下释放O2(mg/h)

9.67

14.67

19.67

21.67

19.33

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材料用具:

小球藻若干、大试管若干、含CO2缓冲液的培养液、水浴锅(控制温度)、量筒等。

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

①_______;②_______。

实验步骤: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歩:

分组控制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梯度差为1℃)。

第三步:

光照6h后测定O2的释放量。

专题四遗传专题

本专题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伴性遗传、遗传病。

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是高考的必考点,且常考常新,预计2017年高考也不例外,依然会对其进行考查,题型可能是实验设计和分析题,有可能与孟德尔遗传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即假说—演绎法相结合,综合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即自由组合定律,还可能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显隐性性状的判断等,遗传实验设计题和遗传系谱图题的难度偏大。

1.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紫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紫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紫花为301株,白花为20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紫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紫花为302株,白花为101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

2.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

A.杂合子自交发生3:

1的性状分离比

B.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发生1:

1的性状比

C.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

3.对于ZW型性别决定生物,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Z、W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B.杂交后代中雌雄个体的数量比接近1:

1

C.雌性个体内存在同时含有两条Z染色体的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中均含Z染色体

4.如图是某遗传系谱图,图中Ⅰ-l、Ⅲ-7、Ⅲ-9患有甲种遗传病,Ⅰ-2、Ⅲ-8患有乙种遗传病(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已知Ⅱ-6不携带两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X、常染色体上

B.7号个体甲病基因来自1号

C.图中Ⅲ-8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III-9的基因型是BbXaY或BBXaY

D.如果Ⅲ-8与Ⅲ-9近亲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3/16

5.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P、p和Q、q共同控制,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

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根据信息请分析:

(1)基因P、p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豌豆花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杂交组合①中F2紫色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______种,其中杂合子所占比值为_______________。

(3)选出杂交组合②中的F2紫色花植株,自然状态下,其F3中花色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

(4)在杂交组合②中,让F1一株紫色花植株测交,后代中白色花植株占____________。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出该测交过程:

专题五变异与进化专题

本专题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遗传育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预计2017年高考,对可遗传的变异的考查重在概念理解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命题时有可能以某一新品种的培育为背景,引入杂交育种的特殊实例进行分析,重点体现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理性思维过程;生物进化部分会以某个特定种群为情景,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命题时常以自然界中某种种群的进化过程为背景,围绕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进行论证和探究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姐妹染色单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