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全册.docx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全册.docx(20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立足语文教育,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提高自我”为关键,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相结合,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并且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上。
同时,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强化教学中的质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努力把握好语文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双基要求。
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自己预习、复习课文。
能在老师的指点下自学课文。
另外一小部分学生自学能力差,学习也不自觉。
课堂上,积极发言,喜欢提问和表现,善于思考问题。
从学生的阅读习惯看,班级里有四、五个学生热爱阅读,知识面较广。
在他们的带动下,班级里形成了一股读书热潮。
然仍有一些学生还没有形成阅读习惯,想要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从学生的写作方面来看,水平还是较低的。
可以分成三类。
一类是看上去较好的作文,但有很多模仿的水分。
一类是基本能表述清楚,语言平淡,句子简单,另一类,则文不达意,语句欠通顺,错别字连篇。
缺乏创新意识的写作思维。
三、教材编排
按照整套教材的总体设计,本册教材继续采用主题板块形式编排。
全册共12个板块,依次为:
美好的向往,汉字家园、绿的世界、乡情.友情、名园.水乡、幽默、寓言故事、人间真爱、诗人的足迹、体验真诚、读书趣话、为了新中国。
每个板块内容广泛,内涵丰富,为学生构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学习空间。
教材编排不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基本思维方式的学习,而且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真诚的品格、树立报效祖国的多方面的思想感情。
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学习目标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严酷,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理想;受到感恩亲情、关爱他人、自强不息,洁身自好等品德熏陶,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认识231个字,会写252个字。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学习书写行楷字。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5、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6、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8、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
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9、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10、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11、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能提出学习中的问题,总结学习中的心得,有目的地整理资料,与同学共同讨论。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五、本册教材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词句理解,积累和运用。
2、阅读、表达。
教学难点:
阅读和表达。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在班级里开展“我为大家推荐一本书”活动,鼓励学生多看书,并让学生把看过的书介绍给大家,最好写一篇读后感,在教室里展览。
2、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建议每个学生都开始练字,比一比谁的字写的好,并把写的好的贴在特色栏里,让大家欣赏。
3、坚持写周记,记下好词好句,积累词汇。
4、利用家校通,适时、及时与家长联系,进行家校配合。
在家长的协助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反应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使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5、作业的布置不再面向全班,而是分等级,掌握好的同学做作业A掌握较差的同学则做B。
建立多层次的弹性的作业结构,设计宏观微观相协调的螺旋式作业周期,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作业时机,采取迅速多向的作业反馈。
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吃得好,吃得饱,达到教育的最佳程度。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小蓝裙的故事》、《渡河少年》、《一千根弦》表达不拘形式的说写见闻。
二、单元教材分析
《小蓝裙的故事》一文,侧重写事,通过小女孩获得老师的礼物——小蓝裙,引发了一系列“不协调”,进而改变了自己、家庭、街道环境的故事,突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侧重写事。
因此,阅读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4个不协调进行感悟,可以把它作为阅读的提示,在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心放在文章中,把自己融入文本中去,尽力将自己的情感贴近文中的主要人物去感受他们的欢喜,关心他们的命运,现在怎么样,将来怎么样……
《渡河少年》一文,在叙事中侧重写人,通过写一个倔强的少年在老人的激励下,坚持渡河上下学,后来成为一名游泳健将的故事,表现出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课的训练点除落实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这一目标外,还要体会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渗透刻画人物的方法,即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的方法,体会表达的效果。
为高年级学生自己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做铺垫。
因此,可以将对于孩子的神态及动作的描写作为语言文字训练点,。
《一千根弦》以记事为主,讲述了一位老人为了让一位会弹三弦琴的盲人拾起生活的希望,给他开了一个“特殊”的药方,支撑他弹奏了五十三年,并将这生活的希望继续传递下去的感人故事。
这一板块的文章情节生动感人,给人以启示,耐人寻味。
教学中要抓住“一千根弦”这条线索,课文中五次出现“一千根弦”本课教学,理解一千根弦的含义是教学的难点,课后题中有提示,可以在预习时引导学生思考,并在课堂上落实。
课后“想一想,说一说。
”这一训练是对课文的补白,要注意引导学生想像。
三、单元教学要求
这三篇课文虽然视角不同,但是都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洋溢着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在本单元中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积极的面对人生,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
四、单元课时安排
10课时
1、小蓝裙的故事总第1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理清课文脉络,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概括三处“不协调”,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与文中人物对话,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
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你们都曾听过哪些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读一个故事。
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2、看到了这个题目,你们会有哪些问题?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问题通过我们自己读书就能解决,再看看我们在读中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课堂小结
由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作小结,布置预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
1、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1小蓝裙的故事
贡献协调鼓励不禁焕然一新
教学反思:
1、小蓝裙的故事总第2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自己的话概括三处“不协调”,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绘声绘色讲故事。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复述文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二、精读理解,绘声绘色讲故事。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脏兮兮”“协调”“焕然一新”等词语的意思,以及问题:
“街道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变化?
”、“小姑娘的蓝裙子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变化呢?
”
2、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3、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
4、教师小结:
所有这一切的改变,只是因为大家统一认识:
与美的事物不协调。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的话,我们就能创造美,我们的本身就是美了。
5、教方法指导学生讲故事。
(1)指导学生抓住三“不协调”和三“不对劲”来记住这个故事。
(2)指导学生在讲故事时注意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做到绘声绘色。
(3)学生小组内讲故事,互相评议,比一比谁讲得好。
(4)自愿者讲给全班听。
6、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三、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唤()两()冻()
焕()俩()栋()
2、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
我不小心把手划破了。
手被我不小心划破了。
⑴老师亲自把一件礼物送给了小女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和妈妈把家里收拾得焕然一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1-1小蓝裙的故事
老师送小蓝裙——小姑娘变成“小公主”
母女收拾屋子——家里焕然一新
爸爸整理庭院——房屋整洁亮丽
邻居行动起来——街道整齐清洁
教学反思:
1、小蓝裙的故事总第3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复习本课生字,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懂得一个大的进步往往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的,学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完美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全班抢读。
2、分组朗读课文,比比哪一组读得通顺、流利。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复述课文,感悟主题
1、指导学生抓住4次“不协调”记住故事梗概,然后先在小组内讲,互相评议,再到班上讲。
2、看看我们身边有哪些不协调的地方,说一说。
三、完成练习,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