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传统文化备课.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4920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传统文化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下传统文化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下传统文化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下传统文化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下传统文化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下传统文化备课.docx

《三下传统文化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传统文化备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下传统文化备课.docx

三下传统文化备课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与积累,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积累,对《论语》等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

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把传统文化致使精髓灌输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真正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分为《三字经》、《幼学琼林》以及《山海经》三个部分。

“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

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

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本学期,我们重点学习“名胜佳境”“艺术乐园”这两个部分。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

“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

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

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五、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六、教学进度

每周一课(穿插进行全阅读的阅读交流)

第三单元名胜游踪

教学内容:

本组分两大部分:

黄河包括黄河胜景、黄河号子、黄河精神、黄河颂歌;

五岳独尊——泰山,包括泰山美景、泰山日出、登山抒怀、泰山典故。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诗画览胜所描绘的意境;

2.指导背诵;

3.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活动广角。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成诵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

教具;课件

1.黄河胜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熟读《浪淘沙九首》(其一),结合译文。

理解诗句内容。

2.了解作者、作品、朝代。

3.了解黄河名胜。

4.背诵。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

教具: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我们的母亲河吧!

2.师范读《浪淘沙九首》(其一)

3.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通顺、流利

4.检查自读情况

5.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

6.读“温馨点击”,了解有关黄河的一些知识。

7.熟读成诵。

8.拓展:

欣赏两幅黄河名胜,课下查出它们的名字。

9.课堂总结:

谈谈你的收获。

作业:

了解有关黄河的一些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黄河号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把《黄河船工号子》

(一)

(二)读通顺

2.结合课文把它读懂

3.了解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

4.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为主,老师点拨为辅

教具:

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师简介“黄河号子”的形成

2.范读诗歌

(一)

(二)

3.生试读

4.指名读,看读通顺、读正确了吗?

5.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7.查资料

①你还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

②哪几组黄河大桥在山东境内?

8熟读成诵并适当检查

9.课堂总结:

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

背诵诗歌

教学反思;

3.黄河精神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画,把《公元渡河》读正确、读流利;

2.结合译文理解诗句意思;

3.了解“龙门”的传说;

4.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

教学过程:

1.导入“龙门”的传说,生自读P54

2.师范读《公元渡河》

3.生试读

4.检查学生读的效果

5.结合译文,理解诗歌大意

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7.学生读——背

8.课堂总结:

谈收获

板书设计

9.作业:

欣赏P54插图,查资料看是什么工程?

下节课交流

教学反思:

 

4.黄河颂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欣赏五句黄河赞美诗,了解其作者、朝代;

2.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3.积累黄河文化;

4.熟读成诵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

教学方法:

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描写黄河景色的?

指生交流。

2.自读P55给出的五句诗,了解作者及出处。

3.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大意。

4.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5.再读诗句——背诵。

6.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7.当堂检测:

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假设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

板书设计:

8.作业:

搜集有关母亲河的更多资料,开一次“我爱黄河”的主题班队会。

教学反思:

 

五岳独尊——泰山

1.泰山美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泰山的景象,欣赏祖国山河之美。

2.背诵杜甫《望岳》

3.了解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积累中华民族精华、财富。

4.积累泰山文化。

情感目标:

理解诗句,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积累中华文化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背诵杜甫《望岳》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为主,老师点拨为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杜甫的诗《望岳》吗?

哪位同学能背诵?

2.结合课文,理解诗句大意。

3.欣赏泰山美景,了解泰山的古迹名胜。

4.再读诗句——背诵

5.温馨点击,了解山东名胜的精华“一山一水一圣人”

6.读读这首赞美泰山美景的古诗《泰山石》

7.当堂检测

同桌之间互背《望岳》,如果背过了,就在你的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吧!

板书设计:

8.作业:

泰山有很多古迹名胜,比如玉皇顶、经石峪、孔子登临处、普照寺等,去搜集有关图片,办一个泰山景点图片展吧!

教学反思

泰山日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熟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日出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日出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4.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日出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欣赏古往今来泰山日出的赞歌,领悟中华文化意蕴及感受泰山观日出之美。

教学措施:

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为主,老师点拨为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师出示泰山日出的图景

2.范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

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当堂检测:

学习《登泰山记》,对照图片写写日出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作业:

了解更多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登山抒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熟读《登泰山》【明】杨继盛,结合译文,领略登山抒怀,欲小天下之气势。

2.理解登泰山而抒怀的诗句,并从中感受登山之情怀。

3.了解泰山石刻的由来并欣赏其诗句。

4.树立正确的旅游观,看护游点景物,做文明公民。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为主,老师点拨为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自读自悟《登泰山》,结合译文、图片,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和诗人的抒怀感慨。

2.领读其他登泰山而抒怀的诗词。

3,师讲解泰山石刻的由来,石刻遂成为泰山的一大特色。

1.当堂检测:

现在好多人登山后,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他们的做法对吗?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6.奖励:

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你表现怎样?

如果你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在成长袋里画一颗思想星。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泰山典故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熟读《泰山》李梦阳,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泰山的典故,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欣赏古往今来泰山的诗句及典故,领悟中华文化意蕴。

教学措施:

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师出示帝王、文人来泰山朝拜的图景

2.范读《泰山》,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的诗句

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活动广角:

了解关于泰山的典故

当堂检测:

学习《泰山》,说说泰山的典故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作业:

了解关于泰山的典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艺术乐园

第一课时《来自生活的语言艺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生充满兴趣地自读本部分所列歇后语

2、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历史知识,说一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历史知识,说一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讨论、自读自悟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同学们都知道歇后语吧,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说几条呢?

  

歇后语很多,它是来自生活的语言艺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的语言财富。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5页,这里有很多的歇后语呢!

  

二、艺海拾贝  

1、学生充满兴趣地自读本部分所列歇后语。

之后让几个学生把它们读出来。

  

2、这些歇后语里面还蕴涵着许多动人心弦的历史故事呢,同学们分组讨论,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历史知识,说一说你对它们的理解。

  

姜太公、张飞、孔明、周瑜、黄盖等。

  

3、分组抢答比赛  

每组指定一人来主持,每说出一条歇后语的前半部分,让其他同学举手抢答。

  

三、温馨点击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该部分。

  

问题:

歇后语的结构包括几个部分?

歇后语有怎样的语言特点?

  

四、自主活动  

你能写出下面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吗?

  

1、学生上网查询,完成歇后语。

  

2、分享成果,交流答案。

  

五、小结  

通过学习,你对歇后语有了怎样的理解呢?

你又知道了哪几条歇后语?

  

板书设计:

六、作业  

请你搜集自己喜欢的歇后语,下节课进行歇后语比赛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生肖歇后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生充满兴趣地自读本部分所列歇后语

2、了解生活中的歇后语,收集一些关于你的属相的歇后语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生活中的歇后语,收集一些关于你的属相的歇后语

教学方法:

讨论、自读自悟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老师:

你是属什么属相的?

  

你能说出十二生肖吗?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与十二生肖有关的歇后语。

  

二、艺海拾贝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翻到第67页。

这些关于生肖的歇后语真的很有趣,大家快来读读吧。

  

2、学生轮流起立读出歇后语。

学生相互纠正读错的字。

  

3、抢答比赛分组活动。

  

三、温馨点击  

学生自读本部分,思考问题:

歇后语作为一种语言形式,早在什么时候就出现了呢?

  

四、活动广角  

1、你是属什么的呢?

赶快收集一些关于你的属相的歇后语吧!

  

学生打开电脑,上网查询。

  

2制作ppt  

3展示学生作品。

 

 板书设计:

五、小节  

学习了本课,你又知道了那些有关歇后语呢?

请你和同桌说一说。

  

六、作业把你搜集的歇后语,回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民谣

第一课时 《百姓创作的歌谣》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搜集民谣

2、让学生对民谣充满兴趣。

了解民谣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对民谣充满兴趣。

了解民谣的来历。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讨论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同学们,谁还记得小时候大人们教你唱的歌谣呢

二、艺海拾贝   

1、大屏幕播放69页上的三首歌谣。

学生欣赏、学唱。

  

2、展示:

让个别接受快的学生唱歌谣后,学生齐唱。

  

三、温馨点击  

自读该部分。

问题:

什么是民谣呢?

你对民谣有怎样的理解?

  

四、活动广角  

1、搜集民谣,制作ppt. 学生打开网络,用XX搜寻民谣视频,然后做出ppt.  

2、展示学生作品  

五、作业   

学会一首民谣,下一节课,男女生比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童谣》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搜集童谣

2、让学生对童谣充满兴趣。

了解童谣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对童谣充满兴趣。

了解童谣的来历。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讨论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板书课题《童谣》  

二、艺海拾贝  

1、学生自读《大海的歌》、《颠倒歌》、《木偶戏》、《竹子谣》  

2、朗读出来,纠正发音。

  

3、课件展示四首童谣的视频,学生欣赏并跟唱。

  

三、温馨点击  

自读该部分,回答问题:

童谣有什么特点?

说说你对童谣的理解.  

四、活动广角  

1、比赛:

看谁度得又快又好。

学生分组读出《闹元宵》、《白头翁做巢》、《板凳谣》。

  

2、试着自编一首童谣  

1)自编童谣。

  

2)使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录制并保存。

  

3)下载适合的图片,插入图片,文本,和自录声音文件,制作ppt.  

4)展示作品。

  

板书设计:

五、作业:

把自己作品,发到自己邮箱里,回家后给爸爸、妈妈欣赏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