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7488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0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年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年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年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年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二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

B.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

C.红细胞运输来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6层生物膜

D.B液是由C液形成的,又能回到C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会使C组织液增加,A错误;

B、2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B错误;

C、红细胞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要穿过1层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共6层生物膜构,C正确;

D、B是淋巴液,C是组织液,组织液能进入淋巴液,而淋巴液不能回到组织液,D错误。

故选C。

2.下图表示反射弧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

B.刺激②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C.兴奋在③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D.剪断②后刺激④处,⑤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A错误;神经纤维膜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变为外负内正,刺激②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B错误;③表示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C正确;剪断②后刺激④处,能引起⑤的反应,但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叫发生反射,D错误。

3.烧伤、过敏等情况下,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会异常增高,此时不可能发生()

A.血浆蛋白随液体渗出毛细血管

B.细胞间隙液减少

C.血浆渗透压下降

D.淋巴液增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体发生烧伤、过敏等情况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导致血浆渗透压相对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使组织液从组织细胞和血浆中中吸收水分,最终导致组织液增多,形成组织水肿,组织液渗透进入淋巴后使淋巴液也增加。

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②③⑦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D.①②③⑥⑦⑧

『答案』A

『解析』

血液不属于内环境,血液中的血浆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错误;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正确;葡萄糖、CO2和激素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③正确;呼吸酶存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错误;胃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所以胃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⑤错误;口服抗菌药物后进入消化道,消化道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⑥错误;肌肉注射青霉素直接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⑦正确;输卵管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⑧错误,故选A。

5.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B.增加体内水分

C.增加体内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使血液保持正常的渗透压,维持了细胞的生活环境稳定,A正确;

B、注射生理盐水可以增加体内水分,但不是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的原因,B错误;

C、相同浓度的生理盐水可维持血浆渗透压,维持血细胞形态,C错误;

D、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注射生理盐水不能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D错误;故选A。

6.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

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A.细胞内液B.组织液C.血浆D.淋巴

『答案』B

『解析』

『详解』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主要原因是由于挤压和摩擦使局部毛细血管壁透性增大,血浆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的液体增加,在局部形成水泡。

因此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指组织液。

故选B。

7.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通过反射弧完成

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局限,反应速度快

C.神经调节过程中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换

D.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常常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共同起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

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广,B错误;

C、在突触前膜处信号的转变是:

电信号→化学信号,C正确;

D、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

B。

8.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大脑皮层S区受损的人可看懂文字,但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

D.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是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A正确;

B、由于效应器是由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组成,说明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

C、大脑皮层S区受损,可以看懂、听懂文字,但不能用词语表达出来,C正确;

D、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大脑皮层受损不影响膝跳反射,D错误。

故选D

9.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元B.神经胶质细胞C.反射弧D.神经

『答案』A

『解析』

『详解』

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故选A。

10.人在演讲、排尿、维持躯体平衡时所涉及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A.大脑、脑干、脊髓B.小脑、大脑、脊髓

C.大脑、脊髓、小脑D.大脑、脊髓、下丘脑

『答案』C

『解析』

『详解』演讲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其中枢位于大脑;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小脑。

故选C。

11.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C.图中弧线可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只能单向传递

『答案』C

『解析』

图中的神经纤维A部分是由于受到刺激,膜内外电位变为内正外负,为动作电位,是兴奋部位,B和C部分电位为内负外正,为静息电位,A错误;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兴奋部位传到未兴奋部位,即A→B和A→C,B错误;局部电流方向为正电位流向负电位,图中弧线方向是正确的局部电流方向,C正确;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兴奋部位传到未兴奋部位,即A→B和A→C,所以是双向的,D错误,所以选C。

12.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a中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C.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D.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答案』B

『解析』

『详解』a突触小体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错误;③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由④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⑥突触后膜,B正确;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即由c→b,C错误;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经④释放的递质会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或抑制,D错误;故选B。

13.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答案』D

『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细胞间(突触)单向传递,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因ab=bc,所以刺激b点产生的兴奋会同时传到a、c,a、c间不会产生电位差,A1不偏转,当兴奋先后传到d点和e点时,d、e间都会产生电位差,因此A2会发生两次反方向的偏转;刺激f点时产生的兴奋,只能传到e点,所以A2只发生一次偏转,A1不偏转。

综上分析,D项正确,A、B、C三项均错误。

14.下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  )

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

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

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题图知,①是淋巴因子,⑤是抗体,二者同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

B、图中淋巴B细胞,淋巴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具有增殖、分化功能,B正确;

C、分析题图可知,③是浆细胞,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可以来源于记忆细胞,即图中④,也可以来源于淋巴B细胞,即图中②,C错误;

D、抗体有时可能将将自身物质作为抗原进行攻击,引起自身免疫疾病,D正确。

故选C。

15.高位截瘫病人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是

A.脊髓排尿排便中枢受损B.脊髓排尿排便中枢失去大脑控制

C.大脑控制排尿排便的中枢受损D.排尿排便反射的传入神经被切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排尿中枢、排便中枢是位于脊髓里的低级中枢,其活动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高位截瘫的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是脊髓灰质的排便、排尿中枢与脑的联系被阻断,导致大小便失禁。

故选B。

16.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A.生长激素、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性激素

C.胰岛素、抗利尿激素D.肾上腺素、生长激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为蛋白质,不能用“饲喂法”补充,A错误;

B、甲状腺激素为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是脂质,可用“饲喂法”补充,B正确;

C、胰岛素本质为蛋白质,不能用“饲喂法”补充,C错误;

D、生长激素是蛋白质,不可以通过“饲喂法”补充,D错误;

故选B。

17.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B.大量失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人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尿量减少

D.水和无机盐平衡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量失水后和人体内缺水时,都会引起包含血浆渗透压在内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

可见,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水和无机盐平衡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A、B、D均正确,C错误。

18.如图表示下丘脑与某些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a、b、c代表激素。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结构甲为垂体

B.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细胞是激素b的靶细胞

D.当体液中激素c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激素a的产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甲表示的器官是垂体,A正确;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