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体操 吊环规则及动作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74464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男子体操 吊环规则及动作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男子体操 吊环规则及动作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男子体操 吊环规则及动作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男子体操 吊环规则及动作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男子体操 吊环规则及动作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男子体操 吊环规则及动作表.docx

《男子体操 吊环规则及动作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男子体操 吊环规则及动作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男子体操 吊环规则及动作表.docx

男子体操吊环规则及动作表

【男子】13版男子体操评分规则第十二章吊环

12.1

一套吊环动作应由合理数量的摆动、力量和支撑动作组成。

这些动作环节和组合应该以从悬垂位置开始、成或经支撑位置、成或经手倒立完成,同时,应该以直臂完成为主。

现代吊环成套被描述为摆动和力量动作之间的转换变动。

吊环带禁止出现摆动和交叉。

12.2

12.2.1成套信息介绍 

1.从静止站立开始,选手必须以一个良好的姿态跳上或通过(教练)协助,并腿静止悬垂在环上,评价开始于选手选手离开地面后的第一次运动。

教练不能给选手提供助力完成初始摆动。

 

2.选手必须完成所能做的保证安全且具备美感和高技术精度的动作。

3.成套中应该包含合理等分的摆动、支撑和力量动作,而且贯穿整套。

因此,成套中不能包含超过3个的第3或第4组的动作直接连接。

 

4.后摆成支撑动作并不属于难度价值组成部分,但形成简单回摆趋势和后摆落或慢落成悬垂将被E组裁判扣分。

吊环上落下的典型例子如下:

屈伸上成支撑,后摆上落下后再前摆上。

 

5.成套组成附加的技术、优美性和完成方面的要求:

 

a)支撑姿态必须以直臂的形式直接到位,且不能对身体姿态和位置进行调整。

b)所有的支撑姿态必须保持至少2秒。

c)只要摆动的性质允许,翻上的动作必须成或者经手倒立,或直接成力量支撑动作。

 

d)在所有摆动成力量支撑动作期间,肩膀位置都不能高过最后的支撑位置水平线。

任何一点偏差都将导致E组裁判的常规扣分,而根据该动作性质,也可能会导致不被D组裁判承认难度。

形成力量支撑动作前如果有反向摆动过程的摆动动作(例如,前摆上成燕式支撑;前摆上成倒十字支撑等)将被认为是两个动作。

 

e)力量支撑时的错误握环方式(正握)是被禁止的。

 

f)只要摆动动作性质允许,就要尽可能使用直臂完成动作。

g)编排错误将扣掉0.3。

例如本间成支撑起成直角支撑或由分腿直角支撑成直角支撑。

6.成套中所有技术错误和失误扣分处理方法等,参照第8节和第9.4的详细扣分表

12.2.2关于D分信息 

1.动作组别是:

 

I.屈伸上和摆动动作(直角支撑) 

II.摆动成手倒立2s

III.摆动成力量支撑动作2s(不包括直角支撑)

IV.力量动作和支撑动作2s

V.下法 

2.不能有重复动作(难度表中标号动作)被允许计算入D分中。

但在吊环项目上,此规则有一定弹性。

在最后(下法前)的相同力量支撑动作不论姿态完成如何,可以出现最多两次。

例如:

倒十字支撑、燕式支撑等,仅能使用两次。

但一串成功直接相连的连接串不能有超过3个此类(力量支撑)动作,第4个随后出现在同一序列直接相连的第3或第4组动作将不被D组裁判承认难度。

若选手要做更多的第三或第四组动作,为了被D裁承认其难度价值,选手需要在第一串第三个动作之后加一个难度价值至少为B的摆动动作。

(除了屈伸上和后屈伸上)

3.其余信息和章程情况:

 

a)所有支撑必须保持至少2秒。

如果支撑动作没有在停止位置展示,将不会承认动作难度和动作组别要求。

 

b)慢推起力量动作总伴随着一个起始支撑动作和结束时的2秒支撑保持。

它们只有在这个起始支撑动作已经被承认,且结束支撑动作已经位于停止位置展示的情况下才能被承认。

c)完成动作时出现吊环带交叉的情况是被禁止的,将作为编排错误被扣分。

 

d)针对青少年选手,悬垂起的后空翻类和李宁类动作是被禁止的。

 

e)Pineda类动作需要直体直臂慢做,以避免被扣分或划分到摆动成力量类动作。

f)成套最多包含两个Guczoghy类和两个李宁类动作,第三个任一以上两类的动作将被视为重复动作。

4.有关不承认难度的动作处理办法和其它有关D分的方面,参照第7章和第7.6节。

12.3

成套开始前多余摆动0.3 

教练给予选手初始摆动助力0.1 

后摆落下0.3 

任何动作期间吊环带交叉0.3 

编排错误0.3

跳或被抱上吊环时分腿或其余拙劣的完成姿态0.3 

力量支撑动作时握法(正握)错误每次0.1 

摆动成力量支撑部分或完成支撑姿态时屈臂0.1/0.3/0.5 

手臂、脚或身体任何一部分接触吊环带或环0.3 

脚或腿利用吊环带完成支撑或平衡0.5不承认难度

倒立失败(掉下器械)0.5不承认难度

吊环带过分摆动(byelement)0.1一个动作0.3多个动作0.5成套绝大多数动作

超过两次的Guczoghy或李宁类动作0.10.30.5并且不承认难度

第一组:

1前摆上成支撑A

2前摆上成直角支撑2sB

7支撑后摆,落下成后摆悬垂A

8前摆上成支撑,前翻落下成后摆悬垂B(Chechi)

13悬垂拉上起浪落下后摆A(Nakayama)

14后悬垂前摆上成支撑(LiNing)前翻落下成后摆悬垂B(Csollany)

20悬垂前摆经后悬垂前摆上成支撑B(LiNing)

21支撑后翻经后悬垂前摆上成支撑C(LiNing2)

25悬垂起的后翻上成支撑A

26直臂前摆成倒立B

27团身后空翻两周成悬垂前摆C(Guczoghy)

28屈体后空翻两周成悬垂前摆D

29直体后空翻两周成悬垂前摆E(O'Neill)

31屈体或直体后转肩A

32直臂翻上成脚在手上的分腿支撑2sB(Deltchev)

33从李宁起或成李宁悬垂的团身GuzchogyC

34屈体Guzchogy成李宁悬垂D

35直体Guzchogy成李宁悬垂E

37后摆上成支撑A

38后摆上或屈体或直体大回环摆动成手倒立B

43屈体或直体前转肩A

44后摆屈体前空翻成支撑或直角支撑2sB(Honma)本间

45直体本间(Honma)2sC

49悬垂起向前慢转肩A

51团身前空翻两周成悬垂后摆C(Yamawaki)

52屈体或直体前空翻两周成悬垂后摆D(Jonasson)

55屈伸上成支撑A

56屈伸上成直角支撑2sB

61后屈伸上成支撑A

62直臂的后屈伸上成支撑B

67支撑前摆成后摆悬垂A

68后摆上成分腿直角支撑2sB

69支撑后摆,团身或屈体前空翻成支撑C

74屈体或直体后翻上成支撑A

第二组:

2后屈伸上或后滚翻成倒立2sB

3前摆成直臂倒立2sC

9后摆上或大回环成直臂倒立2sC

14支撑后摆成倒立2sB

15本间(Honma)后摆成倒立2sC

16直体本间(Honma)后摆成倒立2sD

第三组:

3前摆上成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2sC

6前摆上成仰身燕式支撑2sF(Rodrigues) 

9前摆上成锐角支撑2sC

10支撑后翻经后悬垂前摆上(LiNing2)成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2sD

15悬垂前摆经后悬垂前摆上(LiNing)成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2sC

21后翻上成分腿水平支撑2sC

22后翻上成并腿水平支撑2sD

23后翻上成燕式支撑2sE

27后摆上成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2sC

28后摆上成直臂倒十字支撑2sD

33后摆上成分腿水平支撑2sC

34后摆上成并腿水平支撑2sD

35后摆上成燕式支撑2sE

39后摆上成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2sC

40后摆上环间的屈体或直体前翻直接成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2sD

45屈伸上成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2sC

46支撑后摆屈体前翻成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2sD

51屈伸上成锐角支撑2sC

52后摆上成倒十字支撑2sD

54屈伸上成仰身燕式支撑2sF

57后屈伸上成分腿水平支撑2sC

58后屈伸上成并腿水平支撑2sD

59后屈伸上成燕式支撑2sE

63后屈伸上成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2sC

64后屈伸上成倒十字支撑2sD

70屈伸上成锐角十字支撑2sD(Molinari) 

76支撑起的直体后翻上成水平支撑2sD

第四组:

1直角支撑或分腿直角支撑2sA

2锐角支撑2sB

3倒十字支撑2sC

4倒十字压上成手倒立2sD

7后水平悬垂2sA

8分腿水平支撑2sB

9并腿水平支撑(planche)2sC

10身体与环等高的并腿水平支撑(燕式十字)2sD(Hirondelle)

11仰身燕式支撑2sE

13前水平悬垂2sA

14任意十字支撑2sB

15锐角十字支撑2sC

25屈臂屈体慢起压上成手倒立2s(可分腿)A 

26屈臂直体或直臂屈体或从分腿水平支撑开始的慢起成手倒立2s(可分腿)B

27直臂直体或从并腿水平支撑开始的慢起成手倒立2sC

28从燕式支撑开始的直臂直体慢起成手倒立2sD

31屈体慢滚前翻成支撑A

32直体慢滚前翻成支撑B

33直体慢滚前翻直臂起倒立2sC

34直体直臂慢滚前翻成倒十字支撑2sD

38直臂直体慢滚后翻成直角支撑2sB

39直臂直体慢滚前翻成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2sC

40直臂直体悬垂拉上经前水平成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2sD(Pineda)

41直臂直体拉上经前水平成燕式支撑2sE(Bhavsar)

47直臂直体向后慢拉上成并腿水平支撑2sE(YanMingyong)

48直臂直体向后慢拉上成燕式支撑2sF

50悬垂起屈臂拉上成后水平悬垂2sB

51悬垂起直臂拉上成后水平悬垂2sC

52直臂直体慢翻上成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2sD(Azarian)阿扎良

53悬垂起直臂拉上成燕式支撑2sE(Balandin1) 

56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前翻成后水平悬垂2sB

57悬垂起直臂拉上成支撑C

58后水平悬垂起直臂压上成十字或直角十字2sD(Nakayama)

59悬垂直臂压上成倒十字支撑2sE(Balandin2)

60后水平悬垂起直体直臂压上成倒十字支撑2sF(Carmona)

62倒立起水平落下成后水平悬垂2sB

63支撑起直臂慢落下成悬垂再直臂压上成十字支撑2sC(LiXiaoshuang)

64悬垂直臂压上成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2sD

65水平支撑平行慢落下成后水平悬垂再慢压上成燕式支撑2s;或者由燕式支撑平行慢落下成后水平悬垂再慢压上成水平支撑2sE(VanGelder)

68从倒立起,直臂慢落经倒十字支撑成倒悬垂B

70燕式支撑慢起成水平支撑2sD

71燕式支撑慢落成后水平悬垂,慢压上成燕式支撑2sE

72后水平悬垂慢压上成燕式支撑2sF

75直角支撑压成倒十字支撑2sC

76直角十字支撑压成倒十字支撑2sD

77十字支撑直体压成倒十字支撑2sE

81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压成直角支撑2sC

82并腿水平支撑压成倒十字支撑2sD

83燕式支撑压成倒十字支撑2sE

88十字支撑成并腿水平支撑2sD

89十字或直角十字支撑压成燕式支撑2sE

94倒十字支撑慢落成倒悬垂向后慢翻成水平十字支撑2sD(Vorobiov)

95倒十字支撑慢落成倒悬垂向后慢翻成燕式支撑2sE(Jotchev)

第五组:

1前屈或前直A

2前屈或前直加转180B

3前屈或前直加转360或540C

4前屈或前直加转720D

9前团两周(可加转180)C

10前团两周加转540D(Fischer)

16前屈两周(可加转180)Dbalabanov

17前屈两周加转540E

19后摆后团A(Koste)

20后摆后屈或后直B

21后摆后直加转360C

25后屈或后直A

26后直加转180或360B

27后直加转540或720C

29后直加转1080E

32后团或后屈两周B

33后直两周C

36后团三周F

39后团或后屈或屈-直或直-屈两周加转360C

40后空翻两周加转540D

41后空翻两周加转720E

45后直加转360成后团C

46后直两周加转180或360D

48后直两周加转540或720F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