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参.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3767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参.docx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参.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参.docx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参

第一单元认识信息技术

一、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与信息社会。

(2)正确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信息。

(3)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区分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相关性和安全性。

(2)培养合理运用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

(2)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难点:

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

【课时安排建议】

建议用0.5个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

教材以外的生活中的信息

【教学过程建议】

1.引入。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信息实例。

例如,每天电台中广播的天气预报;每位同学的名字、身高、体重;每次考试的成绩、名次;电视节目预告;各种新闻、消息等。

提示:

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信息无所不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讨论交流容易使学生过于分散而无法集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引导学生分析和提炼交流中的知识点。

2.从学生的实例中引出信息和信息社会。

说明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3.信息、信息载体和信息源的区分。

教师提出“书、电视机是否是信息”的疑问,请学生讨论辨析,最后说明各种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抽象,而知识是信息的高级组织形式。

提示:

学生往往会混淆信息和信息载体的概念,教师的设疑可以让学生来积极思考这个问题,通过讨论更能加深印象。

4.介绍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

通过人体对事物的感应过程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以及计算机是当今社会信息处理的强有力的工具。

【教学参考】

信息的特征

1.信息的普遍性。

[案例]如今,越来越多的“数字出租车”驰骋在申城的大街小巷,出租车通过基于2.5代的GPRS网络或者CDMA1X实现车辆定位调度,车上还装载了无线POS系统,乘客可以使用信用卡直接刷卡付费……昨天是“世界电信日”,记者从本市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处获悉,无线信息化已经逐步渗入上海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的沟通变得随心所欲、无处不在。

——2004年05月18日08:

35解放日报

人类生活在千变万化的信息之中,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2.信息的不完全性。

[背景资料]李欧•李奥尼(LeoLionni)在《鱼就是鱼》(fishisfish)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池塘中的小鱼和小蝌蚪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一起聊天,一起觅食,也一起游戏,当蝌蚪变成了青蛙离开了池塘,鱼想知道它在做什么。

当青蛙返回池塘时,青蛙向鱼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

鸟、牛和人。

根据青蛙的描述,在鱼的头脑中形成了一幅这样的图片。

图1-1鱼心目中的鸟、牛和人

我们可以看出,针对青蛙描述的信息,鱼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不同的理解,形成“认知伪信息”。

信息的不完全性:

客观事实的信息通常难以一次就全部获得,它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程度有着直接关系。

3.信息的实效性。

[案例]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日前首次出版了《2003-2004年度北京行业分析报告》,报告涉及了对北京汽车、医药、旅游、房地产、商业零售业等二十多个行业的2003年度行业现状和发展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性意见和建议。

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北京行业分析报告》课题组组长曹随先生介绍,目前许多年鉴都是反映前一年的情况,数据和情况总是滞后。

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信息瞬息万变,滞后一年的信息,决策参考价值就要大打折扣。

《北京行业分析报告》至少要用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反映当年情况。

每一个行业分析报告都应全面分析产业链、产业群和大企业状况,不仅要具有时效性,还应具有全面性。

分析要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但同样一些数字,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排列组合和分析的方法也应不同。

把原始的统计图表全部原封不动地搬到行业分析报告中,研究的水准就很难超过“原始版本”。

数字是现象,要透过现实看本质,揭示出行业兴衰的规律性。

信息的实效性是指从信息的发布到受众接收、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

有些情况下,信息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即使是十分真实、很有价值的信息,一旦失去了实效,它就会变成无人问津的东西。

一般说来,天气预报、股市行情等消息类信息的实效性短;说明书等知识类信息实效性长,度量、颜色等常识类信息实效性更长。

4.信息的可共享性。

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战略资源,都具有占有和使用的排他性。

而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战略资源的知识和信息,具有可共享性与利用的无限性。

信息一旦生成、传播出去,就可为众多的人所接收、占有和享用。

交流和传播并未使信息本身的“质量”和效用受到影响,传播者也未失去对原有信息的占有和享用。

5.信息的依附性。

信息不能离开载体而独立存在,声音、无线电磁波、光波、文字、图像等,都是信息传递、存储、交换和表现的载体。

6.信息的可伪性。

信息可以衍生,可以形成无穷的衍生链带,产生无限的信息。

但在衍生过程中,由于人们在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对同一信息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形成“认知伪信息”;或者由于传递过程中的失误,产生“传递伪信息”;也有人出于某种目的,故意采用篡改、捏造、欺骗、夸大、假冒等手段,制造“人为伪信息”。

伪信息带来社会信息污染,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技术

(2)知道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2.过程与方法

主动探究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新技术(例如:

传感、微电子、通信等)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难点:

主动探究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课时安排建议】

建议1个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

【教学过程建议】

1.复习信息处理的过程。

2.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

3.强调信息技术是信息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说明信息技术包含的3个技术。

4.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

5.请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教师来总结归纳。

6.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7.举例说明多媒体技术、机器人技术、蓝牙技术在生活中的实例,请学生讨论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教学参考】

信息技术学习网。

三、信息时代的文化、道德和法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2)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3)了解黑客、网络沉迷、网络陷阱及其危害。

(4)知道网络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特点的了解,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2)通过了解与技术有关的伦理、文化、社会问题,正确认识新技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辨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并认识到规范自己行为、负责任参与信息实践的重要性。

(2)树立网络安全防范、遵守网上公德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2)了解黑客、网络沉迷、网络陷阱及其危害。

(3)知道网络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难点:

(1)防范计算机病毒。

(2)辨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并认识到规范自己行为、负责任参与信息实践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建议】

建议用1个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

寻找关于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电脑病毒、黑客、网络陷阱和网瘾的相关实例。

【教学过程建议】

1.引入。

从学生周围抄作业的现象引入,说明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这是网络文化、道德的一部分。

2.介绍计算机病毒。

演示计算机中了某些病毒的症状,请学生尝试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介绍病毒概念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从特点出发,讨论防范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提示:

(1)在介绍病毒概念时,帮助学生区分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

(2)病毒的特点和危害与防范措施紧密相联,学生要明确防范计算机病毒的重要性。

(3)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请学生开展计算机病毒的探究活动,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其防治。

3.介绍黑客、网络陷阱

请学生列举身边中的黑客和网络陷阱的实例,感受黑客和网络陷阱的危害。

提示:

黑客和网络陷阱离我们并不遥远,引导学生讲述知道的甚至是经验教训,可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提醒他们树立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4.讨论预防网瘾的方法。

通过各种报道中典型的事例和数据来说明网瘾的表现和危害。

请学生讨论预防网瘾的方法。

提示:

网瘾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观念。

5.讨论如何“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简单介绍一些网络政策法规,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如何用实际行动实践《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讨论。

【教学参考】

计算机病毒相关知识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四、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一般工作原理。

(2)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个组成部分。

(3)掌握存储器容量的单位换算。

(4)知道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5)知道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计算机的机构,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

(2)进行不同存储容量的单位换算。

(3)通过对计算机发展历史的了解,把握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的计算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计算机的每个部分是智慧的结晶,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并能从中发现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计算机系统组成。

(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个组成部分。

(3)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4)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

难点:

(1)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

(2)不同存储容量单位间的相互换算。

(3)把握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的计算机。

【课时安排建议】

建议3个课时。

【教学准备】

一台拆开外壳的电脑(可以是坏的或淘汰的)、关于计算机组成和发展的文字、图片、视频剪辑或网页、各种电脑广告。

【教学过程建议】

1.引入。

信息的处理和信息技术的实现都离不开电子计算机,计算机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

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了。

在购买个人计算机前,大量的销售广告是我们的最好参考。

2.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请学生浏览教师提供各类电脑销售广告,从中归纳整理得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提示: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大的方向上进行分类。

3.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根据冯·诺依曼的定义“计算机是一个能接受输入、能处理数据、能存储数据、并产生输出的设备”,与前面提到的信息与信息处理的过程相结合,阐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4.学习硬件的主要组成。

结合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计算机可以将哪些类型的信息输入计算机?

计算机是如何处理数据的?

计算机怎么存储数据?

计算机产生哪些类型的输出?

计算机各部件之间怎样交换数据?

将答案提炼归纳就会得出计算机的5个组成部分,并通过演示实物或播放视频,讲解它的功能和用途。

提示:

(1)计算机系统组成是一个非常抽象的部分,如果一味的只是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学生很快便会失去兴趣。

不妨直接把学生带入计算机机房,通过实物展示或有关计算机组成的录像播放,配合讲课,让学生形成立体感,效果会更好。

(2)硬件是计算机的躯体,是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物理保障。

在讲解硬件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3个问题:

第一,由于硬件设备有许多,而课堂时间有限,所以课堂上介绍的是最主要的5个部分,对应信息处理的过程,即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第二,可视情况拓展到机箱、主板。

第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识有限,不必详细了解5个部分的具体工作过程,只须简单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分类和代表设备即可,有个初步印象,为将来的深入学习做准备。

(3)在介绍中央处理器(CPU)时,顺便可以介绍一些常用CPU的品牌和型号。

(4)在介绍存储器时,说明对于等着被处理的数据,计算机把它们放到一个地方,当数据不需要立即处理时,计算机又把它们放到另外一个地方,从而引出内存和外存的概念:

内存是计算机中存放正在等待处理数据的地方,外存是数据不需要处理时长期保存数据的地方。

继续举例说明存储容量的单位换算方法、各个单位的大小关系、内存和外存的分类。

(5)对于输入和输出设备,可以请学生列举典型的设备和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许多电子设备,如MP3,功能有所拓展,越来越强大,因此,对于新的设备,它们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到底是属于输入还是输出设备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它的功能有初步了解。

5.学习软件及其分类。

请学生组内讨论,列举常用的软件并分类。

教师总结归纳,强调系统软件是帮助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软件;应用软件是帮助人完成任务的软件,帮助学生区分和理解。

提示:

(1)在介绍软件的过程中,可以穿插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强调它们都是技术人员智慧的结晶,它们的诞生、生产、升级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2)为了加深印象,可以请学生在举例时增加一些软件功能的描述,如。

操作系统、高级编译语言,有管理企业的,能教外语的,有助于制定减肥计划的,有合成音乐、玩冒险游戏的、做图形和动画的等,既可开阔学生的眼界,又能让学生体会软件是人开发的,也是为用户服务的。

6.请学生尝试脱离书本画出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

7.活动:

“畅想未来电脑”。

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查找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分类和历史,并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归纳出几点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完成未来电脑的畅想(以文字或图片形式设想一下未来电脑的样式、功能等)

提示:

(1)这个活动在要求学生把握计算机特点、分类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于学生提出更高的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如果认真完成的话,会闪现不少智慧的火花。

(2)教师要在整个过程引导学生根据计算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教学参考】

1.

2.电脑之家。

3.电脑报。

五、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计算机内的信息表示方法。

(2)知道ASCII码和汉字代码。

过程与方法

2.掌握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换算方法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信息表示的规范和准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知道ASCII码和汉字代码。

难点:

进行二进制和十进制的简单换算。

【课时安排建议】

建议0.5个课时。

【教学过程建议】

1.引入

从电灯的开和关、计算机组成元件的工作原理引入其中数据的表示法。

2.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换算。

介绍二进制的概念,二进制进位计数的规则是“逢二进一”。

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换算表。

请学生参照书中的对照表进行几道二进制和十进制换算的小练习。

提示:

(1)学生要明确二进制只有两个符号,即0和1。

(2)可以适当地拓展到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3.ASCII码和汉字代码。

将ASCII码和汉字代码从占位大小,代表字符数等方面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了解这两种码的特点。

提示:

ASCII码不必记忆,但要简单了解大小写字母的ASCII码的大小关系。

【教学参考】

为了充分发挥电子元件的高速性能,在计算机中人们采用了二进制计数法,它主要有以下的优点:

(1)物理表示容易实现:

在二进制中基数为二,这样在每一位上只有0和1两种状态,很容易利用具有两种稳定物理状态的元件和电路来表示,且易被计算机识别,抗干扰性强,可靠性高。

(2)在十进制中所使用的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在二进制中都可以完全套用,所不同的只是在进位时为“逢二进一”,在借位时为“借一为二”。

由于在二进制中只有0和1两个数字参加运算,所以运算的规则也就变得更加简单。

(3)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易于沟通:

逻辑运算是二值的运算,而二进制运算也是只有0和1两种状态参加的运算,二者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因此很容易相互沟通和相互描述。

由于二进制计数的上述优点,所以在计算机中被普遍采用,不论计算机处理的是什么样的信息,也不论信息的载体是什么,最终在计算机内都转化为二进制数的处理,而处理这些信息的程序和指令也是以二进制的形式贮存在计算机中的,可以这样说,任何计算机不论它有多么复杂,也只认识0和1。

六、初步使用计算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键盘的基本组成。

(2)熟悉键盘基本指法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

在体验中掌握正确开机、关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开机、关机的方法。

难点:

熟练使用键盘。

【课时安排建议】

建议2个课时。

【教学准备】

键盘示意图、打字练习软件。

【教学过程建议】

1.开、关机的操作。

请学生开机,体会冷启动的过程,讲解其中的关键点(按下电源开关、自检、调用程序、进入桌面)。

介绍正常关机的步骤,并请学生练习体验。

从计算机遇到死机情况,不能从系统退出,引出热启动。

提示:

强调开机需要按下电源,正常关机必须通过系统菜单。

2.键盘基本键的功能介绍和基本指法的介绍。

3.通过打字练习软件进行简单的指法练习(键盘操作将在今后的不断使用中加强)。

4.根据前面所学,分组讨论制定班级的“上机公约”。

【教学参考】

用浅显的语言(配有语音朗读)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能做什么、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中的数制、计算机的使用方法。

第一单元涉及很多的基本概念,机械、孤立地记忆很难,不可取,建议让学生在学完后自己尝试画一张概念图,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画图的过程就是一个整理的过程,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画的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讲解自己的概念图,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时候,进一步纠正一些错误。

学生的概念图也可以作为评价的依据,并予以保留。

如:

第二单元认识操作系统

一、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操作系统。

(2)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分析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能发现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难点:

分析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课时安排建议】

建议0.5个课时。

【教学准备】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教学过程建议】

1.介绍操作系统。

请学生复习第一单元中学过的关于操作系统的知识,列举知道的操作系统。

2.回顾操作系统的发展。

以微软操作系统为例,简述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代表产品。

并请学生讨论分析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提示:

微软开发的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以它为代表,容易学习和理解。

通过对于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的展望,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参考】

Windows起源可以追溯到Xerox公司进行的工作。

1970年,美国Xerox公司成立了著名的研究机构PaloAltoResearchCenter(PARC),从事局域网、激光打印机、图形用户接口和面向对象技术的研究,并于1981年宣布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的GUI(图形用户接口)系统:

Star8010工作站。

但如后来许多公司一样,由于种种原因,技术上的先进性并没有给它带来它所期望的商业上的成功。

当时,AppleComputer公司的创始人之一SteveJobs,在参观Xerox公司的PARC研究中心后,认识到了图形用户接口的重要性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始着手进行自己的GUI系统研究开发工作,并于1983年研制成功第一个GUI系统:

AppleLisa。

随后不久,Apple又推出第二个GUI系统AppleMacintosh,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商用GUI系统。

当时,Apple公司在开发Macintosh时,出于市场战略上的考虑,只开发了Apple公司自己的微机上的GUI系统,而此时,基于Intelx86微处理器芯片的IBM兼容微机已渐露峥嵘。

这样,就给Microsoft公司开发Windows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市场。

Microsoft公司早就意识到建立行业标准的重要性,在1983年春季就宣布开始研究开发Windows,希望它能够成为基于Intelx86微处理芯片计算机上的标准GUI操作系统。

它在1985年和1987年分别推出Windows1.03版和Windows2.0版。

但是,由于当时硬件和DOS操作系统的限制,这两个版本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

此后,Microsoft公司对Windows的内存管理、图形界面做了重大改进,使图形界面更加美观并支持虚拟内存。

Microsoft于1990年5月份推出Windows3.0并一炮打红。

这个操作系统一经面世便在商业上取得惊人的成功:

不到6周,Microsoft公司销出50万份Windows3.0拷贝,打破了任何软件产品的6周销售记录,从而一举奠定了Microsoft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

一年之后推出的Windows3.1对Windows3.0作了一些改进,引入TrueType字体技术,这是一种可缩放的字体技术,它改进了性能;还引入了一种新设计的文件管理程序,改进了系统的可靠性。

更重要的是增加对象链接和嵌入技术(OLE)及多媒体技术的支持。

Windows3.0和Windows3.1都必须运行于MSDOS操作系统之上。

随后,Microsoft借Windows东风,于1995年推出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95,它可以独立运行而无需DOS支持。

Windows95是操作系统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对Windows3.1版作了许多重大改进,包括更加优秀的、面向对象的图形用户界面,从而减轻了用户的学习负担;全32位的高性能的抢先式多任务和多线程;内置的对因特网的支持;更加高级的多媒体支持(声音、图形、影像等),可以直接写屏,并很好地支持游戏;即插即用,简化用户配置硬件操作,并避免了硬件上的冲突;32位线性寻址的内存管理和良好的向下兼容性等。

1998年Windows95升级成为更为成熟的操作系统Windows98。

以后微软相继推出了WindowsNT、Windows2000、WindowsMe、WindowsXP,目前WindowsXP是中国用户普遍使用的操作系统。

二、认识Windows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WindowsXP的桌面(图标、快捷方式、任务栏)。

(2)熟悉对话框的使用和菜单的操作。

(3)掌握WindowsXP的启动和退出的正确方法。

(4)能进行窗口操作和之间的切换应用。

2.过程与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