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粤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7255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粤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精品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粤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精品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粤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精品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粤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精品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粤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粤教版.docx

《精品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粤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粤教版.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粤教版.docx

精品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粤教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走进中学

1.1我上中学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校园情况知多少”以及“出谋划策”等活动,观察、分析、思考中学和小学的差异,对因为不适应造成的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并找出解决方法。

在辅之以理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新学期、新面貌”的活动,更深入地思考怎样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与同学分享。

通过阅读思考“阅读与感悟”中的《<谁动了我的奶酪?

>启示录》,感悟学会适应的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

分析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本课的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教学方法

谈话法、活动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一、活动指南

活动一:

校园情况知多少

过程指导

第一步:

“新学校知多少”竞猜活动。

竞猜题目:

①我校建于哪一年?

②我校有多少位教师?

现任校长是谁?

副校长是谁?

③我校的校风是什么?

④你对我校老师和同学有何印象?

⑤我校有哪些主要建筑?

⑥我校共有多少班级?

(初一、初二、初三各几个?

)有哪些实验室?

⑦我校的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值班室分别在哪?

⑧我校的办公室、卫生室、图书馆、实验室分别在哪?

⑨……

第二步: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给予引导和鼓励同学发言。

第三步:

开展竞猜活动,教师主持小组之间的竞猜活动,鼓励同学提问和回答;

第四步:

教师小结。

第五步:

组织学生围绕“中学与小学的差异”分小组讨论。

第六步:

指导学生着重从“开设的课程、上课时间、学习特点”等方面探讨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4)评价指导

补充活动1:

“表心情,谈想法”交流活动

活动目的:

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声。

活动过程:

第一步:

教师解释活动内容和步骤。

①步骤:

先在小组内与同学畅谈交流,然后自愿与全班同学分享,最后老师小结,全班同学集体表达自己的心声。

②发言内容:

A.表示进本校以后或了解本校以后的心情和感受。

是满意、高兴、开心极了,还是不满意、不高兴?

(提示学生采用描写心情的词语)

B.畅谈想法。

谈谈你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即你对进入本校的想法。

谈你在新学校里有什么新的打算、决心或愿望。

第二步:

教师引导活动。

①教师启发各小组同学发言,并物色在全班交流中发言的同学。

②教师主持全班交流发言:

A.对学生发言的主动性、积极性表示肯定,注意启发发言不完整的同学说完整。

B.对学生发言内容不作评价,但要根据其内容表示理解或给予适当的鼓励,并启发和引导学生将打算、决心或愿望化为学生的动力和新的行为习惯。

C.对有负性情绪的同学,在表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但不强求其转变。

第三步:

小结。

补充活动2:

我最喜欢的校园一角

活动目的:

一方面了解学生心目中校园最美的一角,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活动过程:

可采用以下指引:

“你喜欢我们这所中学吗?

请把你最喜欢的校园一角画下来或写出来。

补充活动3:

中学与小学的不同

活动目的:

进一步了解中学与小学的异同。

活动过程:

组织学生填写表格。

参考如下:

进入中学后,你感到哪些方面和小学不同?

真情对对碰:

面对崭新的中学生活,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听听老师、家长们的话。

爸爸、妈妈,有什么嘱托就写下来吧!

(也可以由你把父母的嘱托记录下来)

老师,请把你的话写在这里:

师兄师姐,很想听听你们的经验之谈,请不吝赐教。

(找1~2位高年级的同学,听听他们的经验之谈,然后记录下来。

制定一个尽快适应中学生活的小计划,根据你的计划填写下列表格。

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

计划完成情况

经验与不足

监督方式

自我奖惩方式

悟读《<谁动了我的奶酪>启示录》

板书设计:

一、中学生活新变化二、积极适应新生活

1、在中学,学习科目增多了1、自觉遵守中学的规章制度;

2、在中学,学习负担加重了2、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3、在中学对自主管理的要求高了3、主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4、走进中学,我们还会发现学校生活非常丰富4、中学是我们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1.2认识新伙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闭锁心理的表现及危害,克服闭锁心理。

认识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积极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

培养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探究园”中“我的好伙伴”、“认识你,记住我”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与新同学分享和交流心目中“好伙伴”的特点,同学之间交换“名片”、互相认识,探索与同学、朋友交往的方法。

通过“实践与评价”中的“出点子”、“自我评价”等活动,感悟闭锁心理的表现及危害,克服闭锁心理,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

通过阅读短文“受欢迎的性格特征”,加深对养成热情开朗性格的意义的认识。

并且初步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关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系列活动感受到积极交往的乐趣,对“好伙伴”的标准形成共识,从而珍惜同学友谊,克服自我封闭的心理,积极培养自己热情开朗的性格,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

教学重点:

如何通过积极的交往在同学中建立友谊。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积极的交往在同学中建立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一:

“我的好伙伴”

①设计目的

对以往交友经验的回顾与反思,形成“好伙伴”的共识。

②准备工作

提前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推荐小组长;教师可多准备和补充点有关性格方面的词。

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

每个学生回顾与反思,概括自己好伙伴的特点。

第二步:

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的结果。

第三步:

教师归纳总结“好伙伴”的特点。

活动二:

“认识你,记住我!

①设计目的

增进同学们相互认识了解,扩大交往面,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交友的乐趣。

②准备工作

每个学生自制5到10张填有自己基本情况的“交友名片”,涉及的内容应是课本上的11个方面,鼓励学生尽量设计得新颖别致些,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

学生下位互赠名片,并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第二步: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热情的交往,教师一旁观察,对参与性较差的学生进行及时辅导。

第三步:

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新认识的伙伴。

第四步:

请学生谈本次活动的体验及感受,大家分享。

(三)归纳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心灵导航

活动三:

角色扮演

①设计目的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并领悟积极交往的真谛。

②准备工作

教师可于课前组织几位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模拟扮演。

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

请事先已准备好扮演的同学进行示范表演。

第二步:

鼓励学生自行配对表演。

第三步:

教师分别请“张雅”和“李安”的扮演者谈体会。

第四步:

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实践与评价

活动一:

出点子

①设计目的

通过为两位同学出谋划策,让学生了解交友中的种种问题现象,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

②准备工作

收集相关资料,丰富课堂内容。

③过程指导

第一步:

分组讨论,针对两个个案写出自己的点子。

第二步:

各组把点子公布,全班讨论最佳点子。

第三步:

教师小结。

④评价指导

第一位同学的问题是:

人际交往中的过分害羞和怯懦。

“点子”:

过分的怕羞往往会成为青少年生活的绊脚石。

因此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充满自信。

(2)不怕议论。

(3)丰富知识。

(4)加强锻炼。

(5)掌握技巧。

第二位同学的问题是:

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热情,给人的感觉是个自傲而难以亲近的人,因而让人觉得乏味,难以交到朋友,会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点子”:

1、走出自我的小天地,走出封闭的世界。

2、客观地对待自己。

3、要学会给予爱和接受爱。

4、为别人做点什么。

活动二:

自我评价

活动目的:

让学生通过“出点子”的活动,反省自己在交往中的不足之处,总结成功的经验。

活动过程:

学生自评。

(三)、阅读与感悟

选材的目的:

拓展视野,让学生了解美国、日本的大中小学生所推存的性格特征,从而为自己确定一个行动的目标。

让他们知道美好事物是有共性的,受欢迎的人是没有国界的。

参考背景:

良好性格特征的作用

良好的性格特征主要有以下作用:

第一,有利于智力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学习。

研究表明,许多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并不是智力的缺陷,主要是懒惰、缺乏毅力等性格因素所造成的。

第三,有益于身体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许多疾病产生与性格有直接关系,例如,性格急躁的人容易得心脏病和高血压,性格抑郁得人易得癌症等等。

第四,有利于心理健康。

性格是人得整个心理系统得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节心理的动力机构。

如果拥有良好的性格,那么整个心理活动将协调高效运行,呈现和谐安宁状态。

第五,有利于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喜欢那些性格有魅力的人,一个人的性格实际上是他与他人沟通的桥梁,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必须拥有良好的性格特征。

(四)、归纳总结

1.3融入新集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知道集体团结的重要性,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

通过参与有关活动,培养和提高自我表演及口头表达能力;搜集、整合、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探究园”中“第一名是怎么来的”,感受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

通过“探究园”中“齐参与”的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开展“建设集体从我做起”的活动,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为建设班集体,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贡献自己的智慧。

并学会分组探究问题及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对新集体的归属感,尽快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

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努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共同担负起建设新集体的责任。

教学重点:

如何帮助学生尽快融入新集体。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尽快融入新集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集体的力量

[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