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 真题体验把脉中考 中国的地理差异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72040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复习 真题体验把脉中考 中国的地理差异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地理复习 真题体验把脉中考 中国的地理差异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地理复习 真题体验把脉中考 中国的地理差异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地理复习 真题体验把脉中考 中国的地理差异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地理复习 真题体验把脉中考 中国的地理差异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复习 真题体验把脉中考 中国的地理差异doc.docx

《中考地理复习 真题体验把脉中考 中国的地理差异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复习 真题体验把脉中考 中国的地理差异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地理复习 真题体验把脉中考 中国的地理差异doc.docx

中考地理复习真题体验把脉中考中国的地理差异doc

  (2015·莱芜学业考)甲、乙、丙、丁是图中山脉河流南北两侧的地区,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甲地有雪山连绵的高原

B.乙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mm以下

C.丙地较为干旱

D.丁地是春小麦主要种植区

2.图中山脉与河流大致与我国的________线一致(  )

A.1月份0℃等温线B.7月份等降水量线

C.干旱和湿润地区分界线D.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解析】1选B,2选A。

本题组考查秦岭—淮河的知识。

秦岭北面是黄土高原,雪山连绵的是青藏高原。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北的乙地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以南的丙地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是湿润地区。

秦岭—淮河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丁地位于南侧,种植水稻,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014·厦门学业考)读图,完成3~6题。

3.甲地区与乙地区的地理界线大致是(  )

A.秦岭—淮河B.南岭—长江

C.秦岭—黄河D.南岭—珠江

4.乙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主要发展(  )

A.渔业B.旱作农业

C.畜牧业D.水田农业

5.丙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植被茂密B.夏季低温

C.干旱少雨D.河网密布

6.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畜种是(  )

A.温州水牛B.三河马

C.哈萨克羊D.牦牛

【解析】3选A,4选B,5选C,6选D。

本题组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

图中甲是南方地区,乙是北方地区,丙是西北地区,丁是青藏地区。

第3题,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第4题,北方地区由于地处半湿润区,主要发展旱作农业。

第5题,西北地区深处内陆,距海遥远,干旱少雨。

第6题,青藏地区代表畜种是牦牛。

7.(2014·昆明学业考)有关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的突出特征是“高”和“寒”

B.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C.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显著

D.北方地区的华北平原是肥沃的“黑土地”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西北地区以高原、盆地为主,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北方地区的东北平原是“黑土地”。

8.(2014·株洲学业考)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往往是气候在起主导作用,我国有一个地区,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主导因素却是地形地势,这个地区是

(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理解能力。

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因为海拔高,青藏地区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

  (2015·泰安学业考)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9、10题。

9.下列描述与乙地区最相吻合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C.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0.下列四条河流中,最有可能位于丙地区的是(  )

【解析】9选A,10选C。

本题组考查学生区分四大地理区域特征的能力。

第9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是南方地区;“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描述的是北方地区;“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描述的是青藏地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西北地区。

第10题,结合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和四条河流流量图可知,丙是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河流流量较小,汛期集中在夏秋季节,符合的是C项。

11.(2015·益阳学业考)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回答问题。

(1)区域C和区域D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流)一线。

(2)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项目中属于区域B的是________,属于区域D的是________。

(填代号)

①赏冰灯②赛龙舟

③献哈达④那达慕大会

(4)A区域三江源地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________,后者流出中国后称为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相关地理知识的判读和分析能力。

通过图示可以看出,A是我国的青藏地区,B是我国西北地区,C是我国的北方地区,D是我国的南方地区。

(1)题,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

(2)题,甲图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乙图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北方地区冬季气温比南方气温低,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第(3)题,西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本民族的传统盛会;南方地区降水多,河流多,赛龙舟是本区传统运动项目。

第(4)题,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其中,澜沧江流出中国后称湄公河。

答案:

(1)秦岭 淮河

(2)甲 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3)④ ②

(4)澜沧江 湄公河

12.(2014·郴州学业考)读我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图中A________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

(2)图中C地区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________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上。

(3)图中①是________河,进入华北平原,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__”。

(4)图中②是____________盆地,该盆地中的______________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5)B和D两地区地理差异明显:

耕地类型B地区以旱地为主,D地区以___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B地区以________为主,D地区以水稻为主。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

(1)题,图中A为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干旱。

(2)题,C为青藏地区,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第(3)题,图中①为黄河,进入华北平原后,由于河道变宽,水流变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第(4)题,图中②为塔里木盆地,该盆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第(5)题,B为我国的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D为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答案:

(1)西北 干旱

(2)青藏 一

(3)黄 地上河

(4)塔里木 塔克拉玛干

(5)水田 小麦

【备选习题】

  (2014·泉州学业考)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有众多地理分界线。

读图,完成1、2题。

1.气候正常年份,图中甲地1月份平均气温最有可能是(  )

A.5℃B.8℃C.-4℃D.16℃

2.下列数据,有可能为乙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

A.950mmB.650mmC.450mmD.150mm

【解析】1选C,2选A。

本题组考查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该线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年降水量多于800毫米。

  (2014·德州学业考)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各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习俗也有较大的差别。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甲地区和乙地区

B.甲地区每年都举办那达慕大会

C.制约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D.丁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乙、丁两地区分界线,南北两侧的水热条件、农作物分布和耕作制度明显不同。

某学校地理课外小组利用歌谣总结该线南北两侧地理事物特点,下面歌谣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淮线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一或二,水稻为重点

B.秦岭淮河线,南北农特点;以北为旱地,多用水灌溉

C.湿润半湿润,八百等降线;亚热暖温带,一月零度线

D.南河流量大,水位变化显;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现

【解析】3选B,4选A。

本题组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的分析判断能力。

第3题,图中甲是西北地区,乙是北方地区,丙是青藏地区,丁是南方地区。

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位于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热量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第4题,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耕地类型为水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5.(2014·呼和浩特学业考)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区的植被类型为___________,B地区的植被类型为______________。

(2)造成A、B两地区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由于这一因素的影响,导致A地区河流水文特征上有________现象的发生。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植被差异及原因。

A是北方地区,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B是南方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降水),造成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温。

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现象。

答案:

(1)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热量(或气温) 结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