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和物理相关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078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和物理相关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和物理相关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和物理相关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和物理相关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和物理相关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和物理相关知识点总结.docx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和物理相关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和物理相关知识点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和物理相关知识点总结.docx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和物理相关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

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

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

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

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

    (注意:

a、配平b、条件c、箭号)

     3、含义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或原子)个数比               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

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

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

H2、C、CO)

     3、中和反应: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初中科学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知识点总结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a(OH)2+CO2===CaCO3↓+H2O(复分解反应)

现象:

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

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2Mg+O2

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3、

通电

====

水通电分解(或水的电解)

2H2O2H2↑H2+O2↑(分解反应)

现象:

阴极、阳极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

(1)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

(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质量比为1:

8。

4、生石灰和水反应

CaO+H2O===Ca(OH)2(化合反应)

现象:

白色粉末溶解,并放出大量的热

相关知识点:

(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

(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

(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5、

加热

====

铜粉在空气中受热

2Cu+O22CuO(化合反应)

现象:

紫红色物质逐渐变成黑色粉末

6、实验室制取氧气(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MnO2

===

2KClO32KCl+3O2↑(分解反应)

相关知识点:

(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

(2)二氧化锰的

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

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进行分离的方法是:

(1)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

(2)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

7、

点燃

===

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C+O2CO2(化合反应)

现象:

在空气中是发出红光,在氧气中是发出白光;

相关知识点:

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8、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点燃

====

S+O2SO2(化合反应)

现象:

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

该气体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9、

点燃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Fe3O4(化合反应)

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相关知识点:

(1)在做此实验时,应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目的是防止集

气瓶爆裂。

(2)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3)铁丝要绕成螺旋形以减少散热,提高温度。

点燃

====

10、磷在空气中燃烧

4P+5O22P2O5(化合反应)

现象:

产生大量而浓厚的白烟。

知识点:

(1)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

(2)此反应常用于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点燃

===

1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H2+O22H2O(化合反应)

现象: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相关知识点:

(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

现象:

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

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

13、煅烧石灰石(或碳酸钙高温分解)

高温

===

CaCO3CaO+CO2↑(分解反应)

相关知识点:

(1)本反应是工业上制取CO2的原理

点燃

===

1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2O2CO2+2H2O

现象:

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

(1)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洁净无污染的燃料。

(2)通常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来检验是否有水生成;用一个用澄清的石灰水润湿过的小烧杯罩在上方来检验是否有CO2生成

15、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CuO+H2SO4===CuSO4+H2O(复分解反应)

现象: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16、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

CuO+2HCl===CuCl2+H2O(复分解反应)

现象: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

17、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现象:

铁丝表面有一层光亮的红色物质析出。

18、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uSO4+2NaOH===Cu(OH)2↓+Na2SO4(复分解反应)

现象: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FeCl3+3NaOH===Fe(OH)3↓+3NaCl(复分解反应)

现象:

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生成。

20、用盐酸来清除铁锈

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

现象:

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21、硝酸银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

AgNO3+HCl==AgCl↓+HNO3(复分解反应)

现象:

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相关知识点:

实验室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鉴定氯离子

22、氯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

BaCl2+H2SO4===BaSO4↓+2HCl(复分解反应)

现象:

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相关知识点:

实验室常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来鉴定硫酸根离子

==

23、胆矾受热分解

CuSO4·5H2OCuSO4+5H2O↑(分解反应)

现象:

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24、硫酸铜遇水变蓝

CuSO4+5H2O===CuSO4·5H2O

现象:

白色粉末逐渐变成蓝色

相关知识点:

(1)实验室常用CuSO4白色粉末来检测反应是否有水生成

或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2)实验室也用CuSO4白色粉末来吸收少量水分

25、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

NH4HCO3NH3↑+H2O+CO2↑(分解反应)

现象: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高温

===

26、木炭和氧化铜高温反应

C+2CuO 2Cu+CO2↑(置换反应)

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相关知识点:

还原剂:

木炭;氧化剂:

氧化铜

27、氢气还原氧化铜

点燃

===

H2+CuOCu+H2O(置换反应)

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

(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

(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点燃

===

2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CO+O22CO2(化合反应)

现象:

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

(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3)一氧化碳是一种有剧毒的气体,它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要强得多。

===

2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CuOCu+CO2

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相关知识点:

还原剂:

一氧化碳;氧化剂:

氧化铜

高温

===

30、工业炼铁

3CO+Fe2O32Fe+3CO2

相关知识点:

还原剂:

一氧化碳;氧化剂:

氧化铁

附:

一、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1)生石灰:

CaO——氧化钙

(2)熟石灰(或消石灰):

Ca(OH)2——氢氧化钙

(3)食盐:

NaCl——氯化钠(4)干冰:

CO2——二氧化碳

(5)纯碱:

Na2CO3——碳酸钠(6)烧碱(或苛性钠、火碱):

NaOH——氢氧化钠

(7)胆矾:

CuSO4·5H2O——硫酸铜晶体

(8)石碱:

Na2CO3·10H2O——碳酸钠晶体(易风化)

(9)盐酸:

HCl——氢氯酸(10)明矾:

KAl(SO4)2·12H2O——硫酸铝钾晶体

附:

二、基本化学反应:

1、化合反应:

(1)定义:

(2)基本形式:

A+B=AB

点燃                 点燃                 点燃

2Mg+O2===2MgO     S+O2====SO2     C+O2====CO2

点燃                  点燃                 点燃

2C+O2=====2CO     CO2+C=====2CO    4P+5O2====2P2O5

点燃                 点燃                  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