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70380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docx

《浅谈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docx

浅谈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

浅谈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

  摘要 本文就青花瓷的定义、景德镇青花瓷与杨州、巩县窑的“唐青花”的区别以及青花瓷的色料发色原理和烧成原理等方面,阐述和分析了青花瓷的起源及其迅速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鉴别古代青花瓷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 青花,发色,时代性

  

  1引言

  

  青花瓷是景德镇陶瓷装饰中珍贵的传统艺术,它以简练的笔法和单纯色彩表达丰富的艺术语言。它主要是以氧化钴作呈色剂,在瓷坯上进行图案纹样的描绘,施以透明青白釉入窑烧制而成。作为景德镇最优秀的传统产品之一,青花瓷究竟始于何时?

为什么会在景德镇出现?

它究竟创烧于唐代还是元代?

它的发源地是河南巩县还是景德镇自身?

它的釉下彩技术和绘画风格是不是对唐长沙窑的移植?

为什么它能迅速成熟?

这些在过去文献中均未有明确记载,本文试作简要的分析讨论。

  

  2青花瓷的定义

  

  青花瓷有三种比较权威的科学定义:

一是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提出:

青花是指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二是冯先铭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说:

青花是高温釉下彩瓷之一,是白地青花瓷器的专称。用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三是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古陶瓷专家欧阳世彬先生给青花的定义:

青花是一种装饰在陶瓷制品上、以钴元素着色、其彩与胎釉同时烧成的、纹饰显青蓝色的釉彩。

  从权威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得出,凡是青花瓷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特征:

(1)以氧化钴为呈色彩料;

(2)彩料直接绘于生坯后再罩以透明釉;(3)施釉后在1300℃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4)呈色倾向是青蓝色的。

  

  3青花瓷的起源

  

  1929年,英国霍布逊首次向世界公布,达维特基金会收藏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青花云龙象耳大瓶一件。霍布逊的发现,直至五十年代初,美国波普博士以此“至正型”为标准,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伊朗阿别尔清真寺的藏品中,甄别出74件元青花瓷。之后,世界古陶瓷界卷入了中国元瓷研究的热流中。元代的青花瓷器是精美的,但它是怎样出现的呢?

毛文奇先生曾介绍香港有唐代北方窑的带蓝斑的白瓷三足缶,扬州唐城遗址有带蓝彩的瓷枕残片出土,浙江龙泉宋初建的金沙塔出土了蓝彩碗的残片,有些考古学者还称在吉州窑发现了可以确定为宋代的青花小碟。有人据此认为景德镇的元青花来源于吉州,吉州来源于浙江。这样计算起来,我国青花瓷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早期青花瓷器都是元代景德镇生产的,而景德镇湖田古瓷窑遗址出土的元代青花又与国内外传世出土的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基本一致,因此,景德镇青花瓷器在世界上出现,最晚在元代(十三世纪七十年代到十四世纪六十年代),并为生活在景德镇的陶工所制作。

  

  3.1巩县窑唐青花与景德镇元青花没有渊源关系

  自从1975年在扬州唐城遗址发现一片白釉蓝彩瓷枕残片后,古陶瓷研究者相继发现一些唐代类似“青花”的器物,如:

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藏的唐代白釉点蓝彩三足罐;美国波士顿泛美艺术馆藏的青花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装饰艺术博物馆藏的青花鱼纹罐;1983年至今在扬州一些工地陆续发现的有蓝彩纹饰的唐代巩县窑白釉碗、盘及执壶等残片残件,印尼海域沉船上类似的蓝彩瓷器等。以上这些实物都被有些人认作是巩县窑“唐青花”。

  事实上,对扬州出土的“唐青花”枕面残片和执壶残件研究的资料显示:

巩县窑“唐青花”,是两种烧成温度不同的釉中彩蓝彩器,而不是科学意义上的青花瓷器。

  其中一种蓝彩器是亚高温白釉中彩蓝彩瓷器(比高温瓷器成瓷温度低,但比中温瓷器成瓷温度高)。这种瓷器是在生坯上施化妆土,在1200~1250℃烧成素胎,然后罩以透明釉,待釉干,以钴料绘画纹饰后,在不高于素烧温度的亚高温还原焰中烧成。这种瓷器胎骨虽已瓷化,但因使用高铝质粘土制胎,胎质欠致密,有微生烧现象,瓷化程度不高,远逊于景德镇瓷器,且因两次烧成,胎釉结合不牢固,极易剥釉。

  另一种蓝彩器是低温白釉釉中彩蓝彩器,这实际上是巩县窑生产的低温唐三彩釉陶的一个品种――单色蓝彩器。它是在胎体表面施白色化妆土,素烧后上白釉,再在釉上用加入铅的低温钴蓝料点彩或绘画,然后入窑在900℃氧化焰中烧成。

  这两种产品尽管烧成温度不同(元青花为瓷,唐青花为陶),但具有一个共同特点:

所有的蓝色纹饰都是在釉上施氧化钴料,在烧成过程中彩料熔融后沉入釉中,在一定温度下钴料分解而呈色,由黑变蓝。由于有熔融后的釉面玻璃质的封闭作用,在有氧环境下不能被二次氧化变黑,就成为青花一样的蓝色美丽纹饰。因此,它们虽然从制作工艺上看是釉上施彩,但从烧成后彩釉层面关系上看,实际上都是釉中彩;而景德镇釉下青花瓷是将钴料直接画于生胎表面,罩釉后在高温还原焰气氧中一次烧成。青花瓷的钴料由于干燥生胎的气孔吸附作用,渗入胎面并在烧成后与之牢固结合,即使因窑温较高有部分彩料分子在气泡的“运送”下向釉中晕散,但彩料和胎面熔合的“根”是不断的,彩、胎之间不会有釉层存在。而釉中彩从断面上看是彩料夹在上下两层釉中间,彩与胎中间有釉层相隔。

  可见,巩县唐青花与景德镇元青花有本质区别:

前者是高铝质粘土体系;后者是瓷石加高岭土二元配方胎。前者是石灰釉;后者是石灰碱釉。前者是釉中彩;后者是釉下彩。前者是瓷化程度较低、容易剥釉的亚高温瓷器;后者是瓷化程度高、胎釉熔融紧密的真正高温瓷器。

  再者,从渊源关系上看,巩县窑的所谓唐青花同景德镇的元青花之间也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巩县窑的低温釉中彩蓝彩器是唐三彩的巩县窑品种,是陶器。而亚高温釉中彩蓝彩瓷器并没有成为巩县窑的定型产品,据专家推测,它是一种专为西亚商贾所订制、沿用了本窑釉陶唐三彩的制作技术工艺及施彩方法而偶有烧造的产品;它所生产的亚高温釉中彩蓝彩瓷器,从时间上看,没有经晚唐而下传于五代、两宋;从空间上看,也没有被同时代的南北方瓷窑所学习、借鉴和继承,甚至近在咫尺的河南省唐代诸窑都没有进行技术引进。因此,北方磁州窑系宋、金、元时期已经十分成熟的高温白釉釉下黑彩或褐彩彩绘工艺才是景德镇在元代中期创烧釉下青花瓷器彩绘技术的祖师!

  

  3.2景德镇青花的釉下彩技术和绘画风格与唐长沙窑不同

  从彩绘纹饰的内容和图形特点上看,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纹饰从创烧期到成熟期,都没有唐代长沙窑的烙印。长沙窑彩绘用笔恣意,不拘一格,除贴花纹饰用模印制作外,几乎找不到两件有相同底稿的画面。而元青花纹饰从早期延?

v型阶段就已绘画有稿,纹饰规范,与两宋时期北方磁州窑系彩绘风格一脉相承。例如元青花瓷中常用的“三道弯如意形云头”和“三道弯如意头菱形(或方形)开光”就是直接从磁州窑学习移植过来的。

  

  4元代景德镇成功创烧青花瓷的原因

  

  元代中期青花瓷在景德镇创烧并在极短时间内走向成熟,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蒙古人的喜好:

元人尚白尚青;

  

(2)对外贸易中来料加工订货是推动元青花飞速成熟的根本动力。

  蒙古人统一中国并建立起势力范围空前巨大的大元帝国后,对外贸易成为蒙古贵族经济来源的重要支柱。蒙古人控制下的土耳其、阿拉伯和波斯地区的王公贵族和上流社会,早就不满足当地生产的虽有蓝色花纹但质地松脆的陶器,而对洁白坚硬的中国瓷器向往不已。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连通了东西亚商业往来,使得西亚商人向中国进行加工订货式的瓷器贸易成为可能。于是,他们运来了西亚所特产的蓝色彩料,要用中国特产的制瓷原料和高超的技艺,来加工制作带有西亚纹饰风格的白釉高温蓝彩瓷器。拥有大批优秀工匠和制瓷高手、已经在延?

v年间能够用土产青料烧制高温釉下青花瓷器,又有昌江、鄱阳湖通海运输之利的景德镇成为外销加工订货的最好瓷场。而加工订货所带来的源源利润和对瓷器生产的刺激,正是景德镇青花瓷器质量突飞猛进的动力之源。

  延?

v以后不久,景德镇突然使用进口“苏勃泥青”青料并且烧出高质量青花瓷,其中最精美的元青花瓷大都流传至西亚;高级元青花瓷在国外有数量巨大的传品,而国内元青花瓷不但数量少,且多为窖藏和官墓出土物,其原因概在于此。

  (3)得天独厚的制瓷资源是元青花瓷横空出世的物质基础。

  西亚商人来中国订制青花瓷,最看重的就是其坚硬、洁白如玉的瓷质,而这种瓷质是因景德镇附近有优质瓷石和高岭麻仓瓷土,并由此研制出二元配方制胎工艺而实现的。

  (4)巧匠云集并勇于试验是元青花瓷提高质量的智力保证。

  元朝仅有98年的历史,若从延?

v元年(1314年)到元青花纪年象耳瓶制作的至正十一年(1351年),仅不足40年间,青花瓷就从初创到成熟,完成了质的飞跃。不仅如此,元朝还成功创烧了卵白釉瓷、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瓷、红釉瓷、蓝釉瓷、戗金彩瓷等新品种,使景德镇的制瓷在创新上达到了前无古人的水平。这是景德镇发展外贸和国内商品瓷的需要,也是“工匠八方来”的结果。同时,在统治者的高压下,景德镇陶工能勇于试验,重视革新应是从元代开始形成并传承至今的优秀传统。

  

  5结语

  

  总之,通过以上对景德镇青花瓷历史和现状的考查,我们不难看出,景德镇青花无论在发展历史还是组成成分、烧成气氛和发色原因,都具有其它地方的不可比拟性,它不仅成就了我国优秀的陶瓷品类,也成就了景德镇作为中国瓷都的美誉,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我们对古陶瓷鉴定提供了无限空间。

  

  参考资料

  1欧阳世彬.釉上青花技术与青花的定义[J].中国陶瓷,1983

  2黄卫国.从青花料呈色鉴古瓷[J].江南都市报,2003,6

  3祝桂鸿.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10

  4马广彦.青花圣地景德镇[J].中华博物,2005,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