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点查找、研判等有关程序和要求.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2703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3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点查找、研判等有关程序和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风险点查找、研判等有关程序和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风险点查找、研判等有关程序和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全风险点查找、研判等有关程序和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全风险点查找、研判等有关程序和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风险点查找、研判等有关程序和要求.docx

《安全风险点查找、研判等有关程序和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点查找、研判等有关程序和要求.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风险点查找、研判等有关程序和要求.docx

安全风险点查找、研判等有关程序和要求

一、风险研判

1.企业风险自查与控制

(1)非煤矿山企业应制定反映企业全面风险预控管理绩效的考核评价标准或办法。

非煤矿山企业自查与控制应:

①涵盖并满足本规范的要求;②结合非煤矿山自身特点与实际;③符合促进风险预控管理的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2)非煤矿山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应重点关注可能产生不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检查记录应真实、准确、可追溯;

(3)非煤矿山企业应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

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②按照不符合的处理程序予以纠正;③重新审核或制定相应防范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4)非煤矿山企业应设立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制度,在非煤矿山企业高危岗位推行安全操作“明白卡、”“公告牌”。

2.监管部门研判与防控

一、省非煤矿山监管部门按照全省金属非金属矿山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要求,落实并保持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体系标准,定期开展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审核、认定。

并对以下重大风险实行重点管控:

1.单班井下作业人数50人及以上的地下矿山;

2.开采深度800米及以上的地下矿山;

3.乘载人数30人及以上的提升罐笼;

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下矿山;

5.采空区过大没有实施充填治理的地下矿山;

6.没有配齐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和自救器的地下矿山。

7.边坡高度200米以上的露天矿山高陡边坡;

8.堆置高度200米以上的排土场;

8

9.三等及以上等级的尾矿库;

10.尾矿库“头顶库”存在重大隐患未治理的;

11.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落后设备及工艺。

二、依据风险管控特点,确定每一座非煤矿山及矿山内部各生产区域、岗位的安全风险级别,建立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分类制定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三、不断健全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设施设计、重大设计变更、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管控标准体系。

四、开展按风险等级检查和“双随机”检查及暗查暗访相结合的安全检查执法工作,保持非煤矿山领域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高压态势。

五、根据我省应急救援实际,在矿山集中的地区组建机动性强、专业力量匹配的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地企联动、协调有效的救援机制。

3.非煤矿山组织评审的研判与管理

非煤矿山组织评审单位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研判与管理应:

(1)确保收集到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

(2)根据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和其它要素;

(3)评审结果应予公布,并应跟踪监测其改进情况;

(4)将评审结果形成文件。

(5)督促非煤矿山企业应严格落实非煤矿山组织评审单位对其提出风险评估的警示与建议,持续改进加大安全投入降低高危风险,完善各类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高风险岗位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本质安全。

二、风险分级方法和标准

2-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级别

说明

描述

级别

说明

描述

I

II

极有可能发生

很可能发生

全国范围内发生频率极高

全国范围内发生频率较高

III

可能发生

IV 较不可能发生

V 基本不可能发生

全国范围内发生过,类似区域/行业也偶有发生;评估范

围未发生过,但类似区域/行业发生频率较高全国范围内未发生过,类似区域/行业偶有发生

全国范围内未发生过,类似区域/行业也极少发生

2-2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严重性分析

级别 说明 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描述

影响特别

1 重大

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巨大财产损失,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影响

2

影响重大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严重财产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舆论,产生较大的政治影响

3 影响较大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需要外部援救才能缓解,较大财产损失或赔偿支付,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不良的舆论影响,产生一定的政治影响

4 影响一般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现场处理(第一时间救助)可以立刻缓解事故,中度财产损失,有较小的社会舆论,一般不会产生政治影响

5 影响很小 无伤亡、财产损失轻微,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影响

备注:

1.本表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2.风险后果中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的确定是参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进行描述的;若其他行业/领域对后果严重性有明确分级的,可依据相关规定具体实施。

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

风险等级

影响特别 影响重大 影响较大 影响一般 影响很小

重大(5) (4) (3)

(2)

(1)

能性

Ⅰ极有可能发

(5)

25

20

15

10

5

2-3风险评级(风险矩阵)

20

16

12

8

4

15

12

9

6

3

10

8

6

4

2

5

4

3

2

1

"很可能发生

(4)

Ⅲ可能发生

(3)

Ⅳ较不可能发生

(2)

Ⅴ基本不可能发生

(1)

红色:

极高风险等级,橙色:

高风险等级,黄色:

中风险等级,蓝色:

低风险等级。

备注:

除红、橙、黄、蓝外,其他等级风险不列入清单管理。

三、风险点信息采集、审核、报送流程图

四、风险预警分级标准

Ⅰ级预警:

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巨大财产损失,可能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影响;事故或事件会随时发生,事态正在不断蔓延。

Ⅱ级预警:

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严重财产损失,可能造成恶劣的社会舆论,产生较大的政治影响;事故或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Ⅲ级预警:

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需要外部援救才能缓解,较大财产损失或赔偿支付,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不良的舆论影响,产生一定的政治影响;事故或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

Ⅳ级预警:

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中度财产损失,有较小的社会舆论,一般不会产生政治影响;事故或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展。

五、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