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1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70273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化学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化学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化学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化学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10.docx

《化学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10.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10.docx

化学卷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10

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三调考试

高三化学试卷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11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e~20S~32Zn~65Na~23K~39Cu~64Fe~56Mg~24Al~27Cl~35.5Ca~40Ag~108Ba~137

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1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风能、生物质能、沼气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B.“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可做环境的消毒剂从而预防流感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PM2.5在空气中有可能形成胶体

D.已知水热反应是指在高温高压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技术,可以降低自然界中碳的含量

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B.常温常压下,22.4L

中含有的

分子数小于NA个

C.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的质量均为28g

D.常温下,1L0.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阴离子的总数小于0.1NA

3.在含有

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固体,微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是( )

A.

   B.

    C.

    D.

4.有下列三种叙述:

①两种酸之间未必都不发生化学反应;②可燃烧的物质未必都是一些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化合物;③含金属元素的离子未必都是阳离子。

判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5.由一种阳离子和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

下列关于混盐Na4S2O3的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混盐水溶液呈碱性

B.该混盐溶液加入BaCl2可以生成白色沉淀

C.该混盐与H2SO4反应有气体生成

D.该混盐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S,每产生1molS转移1.5NA个电子

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B.1L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A个NH3·H2O

C.5.6g铁和6.4g铜分别与0.1mol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D.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②若R的含氧酸的酸性大于Q的含氧酸的酸性,则非金属性R大于Q

③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④玻璃、水泥、水晶项链都是硅酸盐制品

⑤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氢更稳定

⑥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灼烧得相同的物质

A.①⑥B.①④⑥C.②③④D.④⑤⑥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0mL1mol/LFe2(SO4)3溶液和250mL3mol/L的Na2SO4溶液所含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因为酸性H2SO3>H2CO3,所以非金属性S>C

C.1.2g

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0.03N

D.分别为7.8g的Na2S和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分别为0.1NA、和0.2NA

9.以下四组气体分别与对应的试纸接触,均能使试纸变蓝的是()

10.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或转化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A.2Na218O2+2H2O=4Nal8OH+O2↑

B.NH4Cl+2H2O

NH3·2H2O+HCl

C.2KMnO4+5H218O2+3H2SO4=K2SO4+2MnSO4+518O2↑+8H2O

D.K37ClO3+6HCl=K37Cl+3Cl2↑+3H2O

二、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1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2分,共36分)

11.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选项

化合物

A

B

C

D

Y

CO2

FeCl2

H2O

SO3

W

MgO

ZnCl2

NaOH

SO2

12.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②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④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A.①③⑥     B.①②⑤⑦C.③④⑤   D.①②⑤

13.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五种离子(水电离出的离子可忽略)的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溶

液中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下面四个选项中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A.Al3+、K+、SO42−、Cl−、AlO2−B.Fe2+、H+、Br−、NO3−、Cl−

C.Na+、K+、SO42−、NO3−、Cl−D.Al3+、Na+、Cl−、SO42−、NO3−

14.下列离子或分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选项

离子

要求

A

K+、NO3-、Cl-、HS-

c(K+)

B

Fe3+、NO3-、SO32-、Cl-

逐滴滴加盐酸立即有气体产生

C

Na+、HCO3-、Mg2+、SO42-

逐滴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

D

NH4+、Al3+、SO42-、CH3COOH

滴加NaOH浓溶液立刻有气体产生

15.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C.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D.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

Fe2+、Na+、SO42-、NO3-

16.在T℃时,将ag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bmol。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100%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

C.溶液中c(OH-)=

mol·L-1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17.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符合的是()

A.向含0.01molKOH和0.01mol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C.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D.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Ca2++CO2+H2O===CaCO3↓+2H+

B.CuCl2溶液与NaHS溶液反应,当n(CuCl2):

n(NaHS)=1:

2时

Cu2++HS-=CuS↓+H+

C.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

ClO-+SO2+H2O===HClO+HSO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

n(HNO3)=1:

1时,

3Fe+2NO3-+8H+=3Fe2++2NO↑+4H2O

1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B.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气法,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

C.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20.水热法制备Fe(FeO2)2纳米颗粒的反应3Fe2++2S2O32-+O2+xOH-=Fe(FeO2)2+S4O62-+2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每生成1molFe(FeO2)2转移4mol电子B.该反应中Fe2+和S2O32-都是还原剂

C.3molFe2+被氧化时有1molO2被还原D.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x=4

21.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沉淀完全:

2Ba2++NH4++Al3++2SO42-+4OH—===Al(OH)3↓+2BaSO4↓+NH3·H2O

C.Cl2与FeI2溶液反应,当n(Cl2):

n(FeI2)=1:

1时,

2Fe2++2I-+2Cl2=2Fe3++2I2+4Cl-

D.将1mol/LNaAlO2溶液和1.5mol/L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

6AlO2-+9H++3H2O=5Al(OH)3↓+Al3+

22.已知:

P4(s)+6Cl2(g)=4PCl3(g)ΔH=akJ·mol-1

P4(s)+10Cl2(g)=4PCl5(g)ΔH= bkJ·mol-1

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

1.2c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

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ΔH

C.

D.

23.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与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差。

化学键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键能/kJ·mol-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

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SiCl4(g)+2H2(g)

Si(s)+4HCl(g),该反应的反应热△H为(  )

A.+412kJ·mol-1B.-412kJ·mol-1

C.+236kJ·mol-1D.-236kJ·mol-1

24.实验室一瓶固体M的标签右半部分已被腐蚀,剩余部分只看到“Na2S”字样(如图所示)。

已知,固体M只可能是Na2SO3、Na2SiO3、Na2SO4中的一种。

若取少量固体M配成稀溶液进行有

关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用盐酸一种试剂就可以确定该固体M的具体成分

B.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iO3

C.常温时用pH试纸检验,若pH=7,则固体M一定是Na2SO4

D.往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Cl2,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O4

25.t℃时在一烧杯中盛有一定量KCl溶液,若向该溶液中加xgKCl晶体,充分搅拌后仍有yg晶体未溶:

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zg水,再冷却到t℃,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KCl的溶解度为()

A.

B.

C.

D.

26.某无色溶液中含有NH4+、K+、Al3+、SO42ˉ四种离子。

(1)取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03mol白色沉淀

(2)取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必要时可加热),最后沉淀完全溶解。

并且随NaOH溶液的加入,沉淀和气体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根据图所示数据计算实验中使用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B、根据信息分析该溶液中焰色反应呈现紫色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C、另取一定量该溶液滴加一定量的Ba(OH)2溶液,能使Al3+和SO42ˉ同时完全沉淀

D、NH4+、K+、Al3+、SO42ˉ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1:

1:

3

27.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2种方案,请根据方案Ⅰ与方案Ⅱ指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可以选用方案Ⅰ分离NaCl中的I2

B.方案Ⅰ中X物质不可能是受热易分解的物质

C.方案Ⅱ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含SiO2的Fe2O3

D.方案Ⅱ中加入的也可以是能够溶解除X外的其余物质的试剂

28.短周期元素M、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元素的一种核素没有中子,且

M、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1、2、3、4、2(不考虑零族

元素)。

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X分别和其它四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化合物

B.M分别和W、X、Y、Z形成化合物,均显相同化合价

C.M、X、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含有离子键

D.M、X、Y组成化合物和Y、Z组成化合物,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相同

Ⅱ卷(共54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

29.(11分)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1NaOH溶液和0.50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mol·L-1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从下图中(下一页)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为57.3kJ·mol-1)  

(2)取50mL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上表。

①上表中的温度差平均值为 ℃

②近似认为0.50mol·L-1NaOH溶液和0.50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

则中和热Δ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30.(10分)N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尿素、羟胺、硝酸、亚硝酸钠均为重要的含氮化合物。

(1)尿素[CO(NH2)2]是人类利用无机物合成的第一种有机物。

①尿素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尿素在土壤中的脲酶作用下会水解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若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会造成氮元素损失,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③已知:

20oC时,H2CO3:

Ka1=4.2×10ˉ7、Ka2=5.6×10ˉ11;NH3·H2O:

Kb=1.7×10ˉ5,碳酸氢铵溶液中HCO3ˉ、NH4+、OHˉ、H+四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羟胺(NH2OH)可看做是氨分子内的1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物质,常用作还原剂。

①利用羟胺的还原性,可以除去含Fe2+中的Fe3+,氧化产物是一种性质稳定、无污染的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制备NH2OH·HCl(盐酸羟胺)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ⅰ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步骤中使用的NaNO2外观酷似食盐,误食会中毒。

可用电解法将工业废水中少量的NO2ˉ

转化为N2以降低其危害。

写出NO2ˉ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氮气的电极反应式为。

名称

托盘天平

(带砝码)

小烧杯

坩埚钳

玻璃棒

药匙

量筒

仪器

序号

a

b

c

d

e

f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

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6

2

27.0

27.4

27.2

31.2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31.(16分)硬质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请分析下列实验(固定装置略)并回答问题。

Ⅰ、硬质玻璃管常作为气体和固体反应的场所,如图(其他装置

省略,必要时可加热)。

下列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固体A为无水硫酸铜时,可以检验气体X中是否含有水蒸气

B、固体A为铜时,可以除去N2中的O2

C、在空气流作用下,加热氯化铁晶体得到纯净的无水氯化铁

D、将氨气和空气混合气通过灼热的铂丝,可看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Ⅱ、进行微量实验:

如图所示,将浓硫酸滴入装有Na2SO3固体的培养皿一段时间后,a、b、c三个棉球变化如下表。

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棉球

棉球上滴加的试剂

实验现象

解释和结论

a

棉球变白,微热后又恢复红色

b

含酚酞的NaOH溶液

棉球变为白色

离子方程式:

c

棉球变为白色

结论:

该气体具有性

Ⅲ、硬质玻璃管与其它装置结合完成定性或定量实验。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行探究的装置。

 

实验一:

铁矿石中含氧量的测定

a.按上图组装仪器(夹持仪器均省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5.0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

c.从左端导气管口处不断地缓缓通入H2,后,点燃A处

酒精灯;

d.充分反应后,撤掉酒精灯,再持续通入氢气至完全冷却。

(1)步骤c中填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得反应后装置B增重1.35g,则铁矿石中氧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

 

(3)步骤④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②和⑤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5)下列有关步骤⑥的操作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装液润洗

b.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液润洗

c.因为碘水为黄色,所以滴定过程中不需加指示剂

实验结论:

推算铁的氧化物的组成

(6)由实验一、二得出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8分)某强酸性溶液X中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离子中,不能确定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若要用实验证明该离子一定不存在,其最可靠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中生成气体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成沉淀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测定A、F、I均为0.01mol,10mLX溶液中n(H+)=0.04mol,且不能确定含有

的离子只有一种。

当X溶液中不能确定离子是_________,沉淀C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__。

33.(10分)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其中,

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

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若A为常见的非金属单质,B的溶液为某浓酸,其氧化产物的结构式为______

(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填所在周期和族)

②含amol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是mol。

(4)若A、B、X、Y均为化合物。

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

则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

4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高三化学试题答案

1-5DBBAD6-10CAADC11-15DADCA

16-20BBDBC21-25CCCDC26-30CBA

29、(11分)Ⅰ.

(1)5.0(1分)

(2)a、b、e(2分)

Ⅱ.

(1)1/2H2SO4(aq)+NaOH(aq)

1/2Na2SO4(aq)+H2O(l) ΔH=-57.3kJ·mol-1(2分)

(2)①4.0(2分) ②-53.5kJ·mol-1(2分) ③a、c、d(2分)

30(10分)

31(15分)Ⅰ、C(1分)Ⅱ、各1分(共4分)

棉球

棉球上滴加的试剂

实验现象

解释和结论

a

品红试液

b

离子方程式:

2OHˉ+SO2=SO32ˉ+H2O

c

含淀粉的碘水

结论:

该气体具有还原性

Ⅲ、

(1)在C装置出口处收集H2并验纯后。

(1分)

(2)24%(2分)(3)除去溶液中溶解的过量的Cl2(2分)(4)烧杯、玻璃棒(2分)(5)c(1分)(6)Fe5O6(2分)

32.(8分)

(1)Fe3+(1分)取少量X溶液放在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无Fe3+(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1分)

(2)①3Fe2++4H++NO3-=3Fe3++NO↑+2H2O(2分)②AlO2-+CO2+2H2O=AlOH3↓+HCO3-(2分)

(3)Fe3+(1分,)>0.07mol(1分)(或Cl-(1分,)<0.07mol(1分))

33、(10分)

(1)MnO2+4H++2Cl-(浓)=Mn2++Cl2↑+2H2O(条件为加热)(2分)

(2)O=C=O

(2分)(3)①第4周期第Ⅷ族(2分)②0.4a(2分)(4)NaAlO2NaCl(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