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山东省日照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日照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日照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
(48分)
2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A.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B.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C.儒学思想适应了不同时代社会的需要D.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说明后代的人们只是根据需要,来吸收孔子的思想中对自己有用东西,并未歪曲和篡改孔子的思想本意,故A项错误;材料“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时代性,而“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则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主观性,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儒学思想主要是适应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故C项错误;材料“各取所需……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说明儒学体系的发展完善是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故D项错误。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演变
25.右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
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
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
B.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欧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没有信息表明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事实上也与历史事实不符,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处于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中国人与美洲等地尚缺乏联系,故B项错误;中国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亚许多地区,同时唐代纹锦中的图案也反映出当时中国也在吸收欧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表明当时中国丝织技术中吸收了一些外来的文化和技术,但不能由此推断出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故D项错误。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商业·丝绸之路
26.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
“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因此,《南京条约》
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D.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分析得知,英国是主张在中国贸易自由化,反对中国政府的干预,故A项正确;由材料“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分析得知,当时中国并没有完全失去关税自主权,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有关司法主权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缺乏当时中英贸易情况的数据对比,不能断定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故D项错误。
考点: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列强侵华战争·鸦片战争
27.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清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
’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
”此论旨在说明
A.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B.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D.改节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康梁维新派大力宣传变法思想,积极创办学会、学堂、报馆,推动变法活动,故A项错误;由材料“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得知,戊戌变法是在中国面临严重民族的情况下,迫不得已急促改革的,故B项正确;由材料“取法泰西,实行改革”“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结合所学可知,维新派通过变法向西方学习,实行君主立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故C项错误;甲午战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机,是爱国和进步的,故D项错误。
考点: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戊戌变法·影响
28.1949年10月,《纽约时报》刊发美国国务院对西藏的政策:
“依据当前亚洲形势,美国国务院有可能能承认西藏是独立国家……中共声明他们将控制西藏,一旦成功,中国边界将展至印度,那么非社会土义国家将不会坐视不管。
”这表明美国
A.长期奉行分裂中国的政策B.试图扶持印度来压制中国
C.以遇制共产主义为外交目标D.借支持西藏独立对新中国施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1949年10月美国国务院对西藏的政策,并强调“依据当前亚洲形势”,所以体现不出美国“长期”奉行分裂中国的政策,故A项错误;虽然美国强调“非社会土义国家将不会坐视不管”,但材料并没有信息表明美国试图扶持印度来压制中国,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共声明他们将控制西藏,一旦成功,中国边界将展至印度”可知,美国担心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会对印度等国家产生影响,使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信息表明西藏要求独立,所以美国支持西藏独立也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故D项错误。
考点:
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特点
29.1960年1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
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家庭副业……在不影响集体劳动的情况下,鼓励社员种好自留地,饲养少量的猪、羊和家禽……有引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
这表明
A.“左”的路线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B.农村大锅饭的分配体制被打破
C.农业所有制形式出现重大变化D.农村经济形势趋于好转
【答案】A
考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经济政策调整
30.1983年,新华社发表《服装模式宜解放》的评论,提倡男同志穿西服,女同志穿旗袍、西装裙子,服装款式要大方,富有民族特色。
评论表明了怎样的舆论导向
A.倡导革新服饰推动生活文明化B.推进思想解放为改革开放开路
C.学习西方同时注重维护民族传统D.促进服装行业适应外向型经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西装裙子”,西服、旗袍、西装裙子与传统中式服装只是服装模式的不同,文化传统的不同,但不能作为评判生活文明与否的标准,故A项错误;由社论题目《服装模式宜解放》分析得知,作者是想通过服饰模式的解放,来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进而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故B项正确;学习西方同时注重维护民族传统与材料内容无关,穿旗袍、西装裙子,故C项错误;材料中提倡的是中国人穿西服、旗袍、西装裙子,并非强调服装出口适应外向型经济,故D项错误。
考点:
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生活习俗演变·特点
31.苏格拉底说:
“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
”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A.人格独立,思想自由B.民主意识,参政意愿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批判精神,社会责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苏格拉底认为国家“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这表现了苏格拉底的爱国情怀,并非追求个人自由,故A项错误;民主意识,参政意愿与材料所述内容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苏格拉底是在强调自己本人对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并非要求“匹夫有责”,故C项错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说明苏格拉底在关注国家的弊端,希望通过自己的尽职尽责,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故D项正确。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智者运动·苏格拉底
32.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运回欧洲。
材料说明
A.新航路开辟后洲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B.亚洲和美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掠夺美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D.亚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奔走于从欧洲到非洲、美洲、亚洲的世界各地,掀起一场“商业革命”,大大加强了洲际经济联系,故A项正确;由材料“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当时欧洲的工业品销往的主要是非洲和美洲,故B项错误;由材料“(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换取亚洲的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香料、胡椒”可知,欧洲的掠夺遍及亚、非、美洲,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各地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开始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
考点:
资本主义主义世界形成与发展·殖民扩张·英国殖民扩张
33.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指出:
“如果一个国家和一定时段内的科学成果数超过全世界科学成果数的25%,这个国家在此时段内可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以下是他对近代以来科学中心转移顺序的研究。
根据你的判断,表中数码代表的国家依次应为
A.意大利、西班牙、英国B.英国、德国、美国
C.西班牙、德国、英国D.意大利、英国、美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1588年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摧毁,丧失其海上霸主地位,其后长期落后于英国,故A项错误;1660—1730年德国处于封建四分五裂的局面,较之英国、法国远远落后,不可能成为科学中心,故B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德国,所以英国成为科学中心应早于德国,故C项错误;1540—1610年欧洲正处于新航路开辟后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的中心是意大利,这一时期产生了伽利略等科学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直处于科学领先地位,故D项正确。
考点:
近代科学技术成就·科技成果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34.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放弃了金本位体制,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
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重新确立了金本位体制。
这两次改变的共同之处是
A.提高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B.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D.反映了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1933年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放弃金本位体制,实际上美元贬值,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故A项错误;30年代美国放弃金本位体制,美元贬值,有利于开拓美国国内、国际市场,促进美国经济恢复,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故B项正确;30年代美国美元贬值,放弃金本位体制,加剧了当时各国倾销战、货币战,阻碍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故C项错误;30年代美国迫不得已放弃金本位体制,使美元在世界货币地位大大降低,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难以实现,故D项错误。
考点: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特点
35.1990年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
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
A.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B.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
C.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D.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是在冷战时期,与材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不符,故A项错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是指在美苏两极之外,出现了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重要力量,而当时的北约和华约分别在美国和苏联的控制之下,体现的是两极的对立,故B项错误;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是指欧洲要在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结束在区域安全问题上完全依赖美国和北约的状况,故C项错误;北约和华约由对立到发表联合声明,主要是由于90年代苏联东欧局势出现动荡,开始剧变,使华约的力量大大削弱,故D项正确。
考点:
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解题·一超多强
2、非选择题(52分)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说“我听说过:
有官位的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应该辞官不干;有进言责任的人,如果言不听,计不从,就应该辞职不干。
至于我,既无官位,又无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进退去留,岂不是非常宽松而有自由的回旋余地吗?
”
孟子认为君子应有自己的立场和追求,鄙视那种总是遵循“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可惜的是,先秦儒家的那种个人主义传统在后代日趋衰落,个人的权利越来越受到忽视。
孟子倡导的独立人格越来越少。
——摘自徐克谦《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
材料二
个人主义是直到近代才从西方文化中演进出来的一种观念,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
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
——摘自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个人主义精神”的原则,分析这种精神为什么在后代日趋衰落”。
(12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逐级”解放的。
(8分)
(3)先秦儒学注重“人”的塑造,近代西方追求“人”的解放,指出两者的历史影响。
(5分)
【答案】
(1)原则:
人应该保持气节和尊严;别人的意志不能强加于人;人格独立,反对顺从。
(6分)
原因:
宗法制观念的影响;君主专制的强化;儒家思想的发展着力强化尊卑等级和人伦秩序。
(6分)
(2)说明:
早期西方哲学家开始探索人的价值;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宗教改革运动把人的信仰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则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缚,确立起民主、平等、法治的价值观念。
(8分)
(3)影响:
前者丰富了祖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了民族性格的铸造与道德观念的形成;后者推动了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分)其中体现的思想观念都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1分)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知识解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二“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梳理人文主义发展线索并加以说明即可。
(3)依据材料一中先秦儒学注重“人”的塑造的特点,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民族性格的铸造与道德观念的形成等角度分析先秦儒学的影响;依据材料二中近代西方追求“人”的解放的特点,从促进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角度分析西方人文主义的影响;最后通过中国、西方人文思想对比,概括出两者的共同点。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影响;西方人文精神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特点和影响;西方人文精神发展•启蒙运动•特点和影响;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次进行政府机构改革。
下表为四次改革情况简表。
上表能够反映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多种趋势。
写出其中两种趋势,并说明改革的历史原因。
(12分)
【答案】
(评分标准:
每一改革趋势2分,说理充分4分,共12分)
趋势举例:
精简政府机构;促进高新科技发展;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职能;关注和改善民生等。
原因举例:
改革开放的深入,需要减轻财政负担,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适应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需要加强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解放生产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关注民生等。
【解析】
试题分析:
第一小问趋势,依据材料国务院各部委、直属、办事机构,从1982年开始,经过机构撤并使机构数量逐渐减少,可概括出精简政府机构;依据材料1998年新组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等,可概括出促进高新科技发展;依据材料199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不再保留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可概括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职能;依据材料1998年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新组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可概括出关注和改善民生等。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第一小问的趋势举例分别分析得出答案,如由精简政府机构可得出改革开放的深入,需要减轻财政负担,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由促进高新科技发展可得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由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职能可得出适应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需要加强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解放生产力;由关注和改善民生可得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
_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43.(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发起了新生活运动,主张以中国固有的道德“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从改造国民的“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入手,以德国和具有斯巴达式纪律的日本人为例。
号召国民自强,“改造社会、复兴国家”。
1934年2月到1935年3月为运动第一阶段。
这一时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要实现全社会环境的整齐、清洁。
为此,新生活运动总会颁发了《新生活须知》,用以指导运动的开展。
1935年3月以后,运动进入第二个段。
这一阶段以实现“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为中心,突出实施国民军训与编组外,还组织了服务于地方建设事业的各种劳动服务团,开展诸如开渠筑堤、修桥补路、提倡国货、戒烟戒赌、民众识字、体育健身等项义务劳动,以期把国民生活推向新阶段。
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从抗战的角度出发,赋予“礼义廉耻”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全民抗战的动员令,同时不断调整新生活运动的目标,
——摘编自刘利民《新生活运动:
构建社会理性的尝试》
(1)根据材料,指出蒋介石新生活运动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和现实角度概括这场运动发起的历史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谈谈新生活运动的积极意义。
(7分)
【答案】
(1)思想:
传统儒家道德和近代民族主义相糅合的。
(2分)
背景:
历史地看,借鉴德国和日本现代化强国发展的模式;现实地看,中国社会各领域落后于西方;南京国民政府面临工农武装割据之扰,统治危机严重;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加剧侵华,南京国民政府面临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的重任。
(6分)
(2)意义:
新生活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国民生活的现代化改良;促进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好转;提高了国民的民族意识和军事素质;支援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增强了综合国力,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等。
(言之有理,答出三条即得7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指导思想,由材料“主张以中国固有的道德‘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可概括出传统儒家道德;由材料“以德国和具有斯巴达式纪律的日本人为例”可概括出近代民族主义。
第二小问历史背景,依据材料“以德国和具有斯巴达式纪律的日本人为例。
号召国民自强,‘改造社会、复兴国家’”可知,蒋介石新生活运动是借鉴德国和日本现代化强国发展的模式;依据材料涉及的时间范围1934—1935年,结合当时南京国民政府面临的国内(共产党工农武装割据)、国际(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背景,分析其现时原因。
_
(2)依据材料,由“主张以中国固有的道德‘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可分析得出,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由“从改造国民的‘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入手”“要实现全社会环境的整齐、清洁”“戒烟戒赌、民众识字、体育健身”可分析得出,有利于国民生活的现代化改良,促进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好转;由“号召国民自强,‘改造社会、复兴国家’”“实现‘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为中心,突出实施国民军训与编组”可分析得出,提高了国民的民族意识和军事素质;由“组织了服务于地方建设事业的各种劳动服务团,开展诸如开渠筑堤、修桥补路、提倡国货”可分析得出,支援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由“抗日战争爆发后……使之成为全民抗战的动员令”可分析得出,增强了综合国力,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考点: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历史改革•蒋介石新生活运动;
44.(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T.Mahan,1840~1914)是美国近代军事学家、海军战略家。
他以史学家的明鉴,系统地研究了人类海上战争,1890年起总结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1660~1783》等一系列著述,创立了海权论学说。
马汉明确地把“海权”定义为“使用海洋和控制海洋”,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成为强国,必须控制海洋,尤其要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峡、通道;为了争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海军舰队和商业船队,以及能控制战略要地的海军基地;进而阐明了“海权是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
海权论一经提出,就立即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海洋事业、促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催化剂”。
其中,美国是海权论的最大受益国,二战前逐渐取代了英国的海洋霸主;德国、日本在海权论影响下,制定了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迅速崛起,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
——摘编自程前光《马汉的海权论及对二战前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汉海权论产生于19世纪木20世纪初的美国的原因,并指明其实质。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海权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中得到的认识。
(7分)
【答案】
(1)原因:
第二次科技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攫取海洋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激烈;19世纪末,美国经济跃居世界首位,亟需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地位。
(6分)
实质:
资本主义“强权即公理”的扩张理论。
(2分)
(2)认识:
海权在大国崛起中具有普遍性,是一个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要增强海权意识,维护海洋权益;反对霸权主义,走和平崛起之路;争取海权的过程是渐进性的,必须有雄厚的综合国力为基础等。
(言之有理,答出三条即得7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由材料“海权是国家强大和繁荣的中心环节”“海权论一经提出,就立即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海洋事业、促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催化剂’”可得出认识,海权在大国崛起中具有普遍性;由材料“任何一个国家成为强国,必须控制海洋……为了争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可得出认识,要增强海权意识,维护海洋权益;由材料“德国、日本在海权论影响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可得出认识,反对霸权主义,走和平崛起之路;由“美国是海权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