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培训.ppt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6883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89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培训.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培训.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培训.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培训.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培训.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培训.pptx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培训.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培训.ppt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培训.pptx

安全环境部编制2014.3.2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培训,目录,一、特种设备的定义二、特种设备的基础认识(社内)三、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基本要求四、事故案例分析,一、特种设备的定义,1、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2、特种设备根据其结构特征和属性,区分为两大类:

2.1、承压类特种设备: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三类特种设备;2.2、机电类特种设备:

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五类特种设备。

压力容器(含气瓶)1、压力容器(含气瓶)的概念:

是指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

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2、压力容器分类2.1、按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分为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四个压力等级:

低压(代号L)0.1MPaP1.6MPa;中压(代号M)1.6MPaP10MPa;高压(代号H)10MPaP100MPa;超高压(代号U)P100MPa.,二、特种设备的基础认识(社内),2.2、根据压力容器的介质危害性及压力和容积的大小将压力容器分为:

一类压力容器、二类压力容器、三类压力容器。

(TSGR0004-2009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2.1、第一组介质:

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易燃介质;液化气体。

第一组介质压力容器分类图:

2.2.2、第二组介质:

除第一组以外的介质组成,如水蒸汽、氮气等。

第二组介质压力容器分类图,3、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

安全阀:

防止压力容器超压运行,压力超过就自动开启,压力正常后,安全阀自动关闭。

压力表:

显示压力容器的实时工作压力。

爆破片:

是人为设置的压力容器上最薄弱点,一旦压力容器超压,爆破片破裂。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联锁保护装置,二氧化碳气瓶,空压机,储气罐,压力管道1、压力管道的概念:

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的管道。

2、压力管道的分类按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及TSGD3001-2009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将压力管道的分为四大类:

长输管道(GA):

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

公用管道(GB):

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

工业管道(GC):

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

动力管道(GD):

火力发电厂用于输送蒸汽、汽水两相介质的管道。

3、压力管道的组成压力管道的组成由压力管道组成件和压力管道支承件两大原价组成:

压力管道组成件包括:

管子、管件、法兰、垫片、紧固件、阀门等等。

压力管道支承件包括:

吊杆、支吊架、支撑杆、导轨等等。

4、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

安全阀:

防止压力管道超压运行,压力超过就自动开启,压力正常后,安全阀自动关闭。

压力表:

显示压力管道的实时工作压力。

紧急切断装置:

长输管道,燃气管道,厂(场)内机动车辆1、厂(场)内机动车辆的概念:

是指在作业区域内(农用机动车除外)行驶,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最大行驶速度(设计值)大于5km/H或者具有起升、回转、翻转等工作装置的机动车辆。

2、厂(场)内机动车辆的分类2.1、驱动系统的分类:

社内常用机动车辆,牵引车,起升车辆,内燃牵引车,蓄电池牵引车,平衡重式叉车,前移式叉车,插腿式叉车,托盘叉车,2.2、车辆类别的分类,三、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基本要求,1、安全管理机构,第一责任人(总经理),直接责任人(副总经理),事务管理部(安全环境部),厂(场)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空压机操作(B类空压站),固定式压力容易操作,叉车司机,搬运牵引车司机,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安全管理,2、安全管理机构相关人员职责2.1、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职责a)全面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

b)组织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c)审批颁发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d)任命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员或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

e)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重大事项作出决策。

f)确保投入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需要的资金。

2.2、特种设备事务管理部责任a)协助单位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实施。

b)组织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执行。

c)组织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d)组织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节能教育培训。

e)负责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及安全技术档案日常管理工作。

f)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定期检验。

g)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台账管理,考证、审/换证工作安排。

g)定期组织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h)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组织救援,上报有关部门。

i)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岗位职责a)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b)协助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设立特种设备运行、维护保养、故障维修和事故记录。

c)实施对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和维护保养工作的监督,对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签字确认。

d)组织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节能教育培训。

e)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

f)协助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对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应立即组织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2.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职责a)学习并认真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b)努力学习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和操作技能。

c)持证上岗,负责项目范围内特种设备的操作,坚守岗位,不擅自离岗。

d)熟悉特种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技术性能,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协助做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工作。

e)按时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使用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处理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f)认真填写特种设备各项运行记录。

g)有权拒绝执行危害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违章指挥。

h)认真学习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参加演练。

i)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工作,协助事故调查和处理。

3、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3.1、特种设备的选用、采购与安装用选用取得相应设计许可单位设计的、符合本单位使用条件要求的特种设备,采购具有相应制造许可单位生产的特种设备,并且由持有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安装特种设备。

3.2、使用登记3.2.1、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调试运行的,在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使用登记证。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需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书面告知后方可施工。

3.2.2、特种设备发生以下变化的,使用单位应在变化后30日内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变更:

a)经过改造、重大维修的;b)改变用途、使用条件的;c)停用半年以上的;d)重新启用已办理停用的;e)过户、移装的;f)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且无改造、维修价值的;g)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

3.3、使用场所环境及特种设备标识3.3.1、特种设备使用场所的条件,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及特种设备使用说明书限定的使用条件。

3.3.2、特种设备登记标识应置于或附着于设备的显著位置。

若使用场所环境许可,还应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编号喷涂在设备或者机房、操作室显著位置上。

3.3.3、应设置特种设备使用标志。

常见的特种设备使用标志有:

在用、维修、停用、报废等。

3.3.4、在特种设备使用、维修等场所应设置安全标志,安全标志按GB2894的规定。

3.4、操作与管理3.4.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操作,应执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离岗。

3.4.2、特种设备运行前、后及运行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对特种设备重要部位、仪表及其显示的参数进行检查和记录分析,做好运行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或取消其功能。

3.4.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

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

3.5、使用记录应对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记录,记录的内容应填写完整、字迹清晰、标识明确,相关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签字确认。

使用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a)定期自行检查记录;b)日常使用状况记录;c)日常维护保养记录;d)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3.6、安全工作会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不定期召开安全隐患整改专题会,督促、检查、落实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工作。

3.7、维护保养应按国家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且做好记录。

3.8、造、维修应选择取得相应改造、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进行特种设备的改造和维修工作。

3.9、自行检查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应根据特种设备的类型及特点列出检查的项目,明确实施检查的人员,制定检查细则和表格。

检查应有记录,检查人员应签字确认。

3.10、定期检验3.10.1、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进行定期检验。

在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当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约定在有效期届满前进行检验。

3.10.2、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包括安全性能检验和能效测试。

3.10.3、特种设备检验周期如下:

储气罐:

1次/1年厂(场)内机动车辆:

1次/1年安全阀:

1次/1年压力表:

1次/半年3.10.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特种设备应提前进行定期检验:

a)外观检查发现有重大缺陷或对内部状况有怀疑的;b)多次发生故障,经自行检查确认故障的存在影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性能的;c)由于发生自然灾害或者特种设备事故而使其安全技术性能受到影响的;d)停止使用1年以上,重新启用的。

3.10.8、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3.11、故障处理和安全隐患整改对查出的特种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应逐项分析研究,建立故障处理或安全隐患整改台帐,并落实整改措施。

按下列程序消除特种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a)发现故障或安全隐患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对因故障或安全隐患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可能的后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b)在实施整改措施前,应由相关技术人员对整改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整改方案可行,并从根本上消除故障或安全隐患以及预防其再次发生;c)对威胁特种设备安全的隐患,应立即制定整改方案实施整改,并应进行相关验收,将整改方案相关的资料存档。

4、特种设备风险管理4.1、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分类及管理4.1.1、重点监控特种设备的分类见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4.1.2、应将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登记建档,将重点监控设备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4.2、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4.2.1、应对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突发性事件和紧急情况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与其有关的危害、影响和安全隐患,并作出有效响应,避免或降低危害的后果和范围,制定特种设备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