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分析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8343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分析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分析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分析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分析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分析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分析毕业设计.docx

《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分析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分析毕业设计.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分析毕业设计.docx

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分析毕业设计

 

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分析

TheAnalysisofChina’sEnormousInternationalReserves’managementIssue

 

届学院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年月日

摘要

国际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

国际储备对于一个开放经济体而言至关重要,是融通国际收支赤字、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稳定、举借和偿还外债的保证等。

但持有国际储备是有一定的代价的,储备增长过快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使本币产生升值压力,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受到限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不利影响,等等。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国际储备逐年大幅增长,给中国国民经济带来诸多影响,也对国际储备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规模过大,尤其是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问题显的尤为突出。

中国国际储备规模应如何调控,国际储备的结构和投资策略应如何调控,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究竟应如何制定……就这些问题及时展开研究,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国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也具有高度参考价值。

本文分析了中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以致规模巨大的原因,针对中国国际储备规模及结构的不合理性,并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提出了中国必须改变外汇储备思路,增加黄金储备,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等调整战略措施,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

国际储备规模;金融危机;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Abstract

InternationalReservesreferstoalltheassetswhichheldbyacountrymonetaryauthoritiestocoverthebalanceofpaymentsdeficit,maintainthenationalcurrencyexchangeratestability,andgenerallyacceptedby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Foranopeneconomy,internationalreservesissocrucial,whichisaguaranteeforfinancingtheexternaldeficit,interveningintheforeignexchangemarket,maintainingthelocalcurrencyexchangeratestability,borrowingandrepayingtheforeigndebtandsoon.However,thereisacertaindegreeofpricetoholdinternationalreserves,rapidgrowthinreserveswillbringinflationarypressure,makearevaluationofthecurrency,restricttheautonomyoftheCentralBankmonetarypolicy,causeanegativeimpacttheadjustmentofindustrialstructureandsoon.

With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andinternationalreserves'dramaticalincreasement,China'snationaleconomymeetswithalotofinfluence,andneedsnewmeasurestomanageinternationalreserves.ThesizeofChina'sinternationalreserves,thestructureandinvestmentstrategiesofinternationalreserves,China'sroleintheinternationalmonetarysystem...Thereisgreatpracticalsignificanceforcontinuinghealthyandstable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tostudytheseissuestimely,whichisalsovaluableformakingrelevantnationalpolicy.ThispaperanalysisthecausesoftherapidgrowthofChina'sforeignexchangereservesresultinginlarge-scale,underthebackgroundofthenewglobalfinancialcrisisandontheirrationalnatureofChina'sinternationalreserves'scaleandstructure,Chinashouldactualizesomestrategicmeasuressuchaschangethelineofforeignreserves,increasegoldreserves,realizetheinternationalationofRMBtolaythefoundationofthenationaleconomy’shealthyrunning.

KeyWords:

ScaleofInternationalReserves,FinancialCrisis,ForeignExchangeReserve,GoldReserve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信贷市场危机使得世界经济走势布满荆棘,充满不确定性。

由于国际储备货币国家出现危机,因此以美元为主要储备币种的中国国际储备体系面临新型金融危机带来的复杂格局和严峻挑战。

特别是当前中国的国际储备规模超大,而且结构上过度集中于外汇储备,而外汇储备又过度集中于美元和美元资产。

鉴于国际储备管理在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中的特殊作用,新型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我国的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提出了新问题。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实施了不断降息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中美利差格局发生逆转,导致中美真实资产收益率出现倒挂。

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的预期,致使大规模国际资本迅速涌入。

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不断上升,截止2008年1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9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7.3%,高居世界之首。

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不仅面临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还面临美国国债、机构债产品的市场价值下跌的价值重估风险。

怎样缓解上述风险的潜在冲击,并为中国国际储备寻找新的出路,正是中国外汇管理机构面临的艰巨任务。

显然,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国际储备问题绝非各自独立,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国际储备管理思路和战略急需调整。

特别是如何在动荡的金融市场中发挥国际储备的国家安全职能又避免在美元贬值情况下陷入国际储备减值的泥沼,进而最大化国民福利的问题,将是一个需要决策层和理论层认真对待、深入研究和合作解决的重大课题。

另外,中国作为世界舞台上的经济增长大国,逐步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发展战略应经确定。

在这样的既定目标下,立足长远的国家利益,人民币是不能长期依附于美元的。

换言之,要重视新型金融危机的警示效应,慎重考虑如何部署和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

总起来说,在新型金融危机下,中国国际储备规模应如何调控,国际储备的结构和投资策略应如何调控,特别是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究竟应如何制定……就这些问题及时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国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具有高度参考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段海燕(2008)通过分析我国国际储备结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国际储备的结构存在多种、极大的不平衡性,并给出增加黄金储备,完善相关政策,投资多样化等建议。

张越强(2008)通过研究我国国际储备现状、国际储备规模的比例及影响因素,分析巨额的外汇储备带给我国的利弊,并给出了相应对策,如完善人民币市场形成机制,保持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放宽外汇管理政策,鼓励企业海外投资,提高外汇储备使用效率;充分利用现有外汇储备存量;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曾刚(2008)认为可考虑效仿一些亚洲国家的做法,对外汇资产特别账户实行分档管理,并考虑由财政部发行外汇特别国债,向央行购买外汇储备,以此阻断外汇占款与基础货币之间的联动关系。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一些国内学者关注次贷危机本身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而在这些关于次贷危机的研究中,金融危机与中国国际储备问题的联系似乎被意外地忽略了。

虽然陈雨露和马勇(2008)、瞿强(2008)、李众敏(2008)和张成思(2008)分别在分析混也经营与我国金融稳定、外汇储备的成本收益和外汇储备与流动性过剩的研究中,曾提及次贷危机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贴近本文的研究主题。

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献只是在结论部分提到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升值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却没有深入探讨新型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储备管理战略调整问题。

然而,2008年美国两家房贷巨头房利美、房地美陷入资金困境的案例充分表明,中国规模巨大的国际储备,不仅面临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还面临美国国债、机构债产品市场价值下跌的价值重估风险。

如何通过国际储备资产的多元化来缓解上述风险的潜在冲击,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家储备资产的冲击,是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机构面临的艰巨任务。

总之,现有研究无论在国际储备资产管理结构调整、金融危机理论模型发展和二者关系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些文献的研究脉络对本文与已有研究实现背景衔接上也是弥足珍贵。

但根据我所掌握的研究资料,至今尚缺乏对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国际储备问题联系起来的深入研究。

本文希望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国际储备管理的国家战略调整问题。

以上这些都是国内学者的研究,国外学者也有不同的研究成果。

乔治·索罗斯(2003)在其新著《索罗斯论全球化》一书中,提议对国家和国际公共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

在这项提议中,索罗斯将扩展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S)体系的计划放在重要位置,并建议改变特别提款权的使用方式。

在索罗斯2008年出版的《金融市场新范式》一书中,他认为2007年以来美国发生的信贷危机反映出全球金融市场格局正在重新盘整。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国际储备对于一个开放经济体而言至关重要,是融通国际收支赤字、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稳定、举借和偿还外债的保证等。

但持有国际储备是有一定的代价的,体现为用它进口资本品的投资收益率(机会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等。

储备增长过快还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使本币产生升值压力,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受到限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不利影响,等等。

目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规模过大,尤其是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问题显的尤为突出。

在国际资金流动规模日益庞大的情况下,一国如何确定储备的合理数量是各国积极探讨的问题。

同时,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货币升值预期、货币政策灵活性下降等负面影响如何缓解,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美元的不断贬值使各国储备资产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发展中国家如何对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实现保值、增值,是货币当局面临的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选择“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分析”为题,展开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创新观点:

①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国际储备规模理论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这些理论都有各自的优势,当然也不乏不足之处。

本论文认为,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来确定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

②建议从制度上和机制上解决外汇储备增长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加强外汇市场建设,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加强对资本项目的监管;稳步推进对外直接投资;积极采取其他冲销措施;积极发展货币市场等。

③国际储备问题最终关系到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因此,本文不单是对中国国际储备管理策略本身的探讨,还要立足于国家利益,站在国家战略管理的角度深入分析中国国际储备问题。

可以预见,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所面对的国际储备难题,最终需要打破“金融帝国主义”,冲破人民币对美元的依附,积极调整我国国际储备规模及结构。

有鉴于此,本文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分析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成因及利弊关系,阐述中国国际储备的数量及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并指出中国国际储备管理战略调整的现实路径。

根据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的结构安排入下:

第二部分分析中国国际储备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分析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成因和危害;第四部分详细阐述了中国国际储备管理战略调整的思路,对其实现的条件和路径进行深入分析;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并讨论了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

第二章中国国际储备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储备的基本知识

(一)国际储备概念及构成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Reserves)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备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

国际储备包括四种类型:

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

货币性黄金(Monetary,Gold),即一国货币当局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是国际储备的重要构成部分。

目前,各国货币当局在动用国际储备时,并不能直接以黄金实物对外支付,而只能在黄金市场上出售黄金,换成可兑换的货币。

外汇储备(ForeignExchangeReserves),是指各国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主要是银行存款和国库券等,约占90%以上,在国际储备体系中,外汇储备成为最主要的储备资产。

在IMF的储备头寸(ReservesPositionatIMF),是指在IMF普通账户中会员国可自由提取使用的资产,具体包括会员国向IMF缴纳份额中的外汇部分和IMF用去的本国货币持有量部分。

特别提款权(SpecialDrawingRights),是IMF对会员国根据其份额分配的、可用以归还贷款和会员国政府之间偿付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账面资产。

它的建立,是国际货币关系史上的创新。

它不受任何一国政府的影响而贬值,因此,被认为是一种使用方便,价值稳定的资产。

(二)国际储备来源及特点

1.国际储备资产来源

国际储备资产来源:

①国际收支的顺差;②政府或货币当局向外借款;③货币当局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而收进外汇;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⑤货币当局增加黄金持有量,或者从国内收集黄金并集中于中央银行,或者在国际黄金市场上购买黄金。

2.国际储备资产特点

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应具备以下特点:

(1)它必须为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而不是为其他机构或经济实体所持有;

(2)它必须具有流动性,即能够进行转移和转换;

(3)它必须能为各国所普遍接受。

(三)国际储备的作用及意义:

第一,平衡国际收支赤字。

这是持有国际储备的首要作用。

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通过动用外汇储备,减少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持有额,在国际市场上变卖黄金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所造成的外汇供求缺口,能够使国内经济免受采取调整政策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助于国内经济目标的实现。

第二,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汇率稳定。

国际储备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影响外汇供求,将汇率维持在一国政府所预期的水平上。

一国持有国际储备的多少表明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率的实力,一国拥有雄厚的国际储备不仅为当局客观上提供可干预资产,而且还通过增强国外市场人士心理上对本国货币的信心,维系着本币在外汇市场的坚挺走势,使不致于出现不利于本国货币的游资流向。

第三,充当对外举债的保证。

国际储备充足,可以加强举债国的资信,吸引外国资金流入。

通常,国持有的国际储备状况是资信调查、评价国家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向国外借款和还本付息的一项重要保证。

二、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储备问题

谈起新一轮金融危机与中国的联系,我们可能不禁会想起亚洲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曾经席卷东南亚众多国家和地区,至今仍然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噩梦.当时的中国曾经表现出非凡的抵御能力,最终成功地遏制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对内传导,并在其后近10年的时间里表现出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在比较温和的通货膨胀环境下,宏观经济实现了相当长时期的高速发展。

然而,10年后国际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格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7年以来浮出水面的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却是世界上金融体系最健全、经济最发达的美国。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机构信贷危机,同时又伴随着世界范围的能源与粮食价格出现“非理性”飙升,进而加剧全球高通胀风险。

而能源、粮食价格问题并非独立于金融系统之外,与近期美元出现的持续贬值盘根错节。

由于美元不断贬值以及国际炒家对石油期货的炒作,世界石油价格不断攀升,2008年连连突破油价的历史高位。

石油价格的不断高涨,又带动了整个能源市场价格攀升,由此导致的“供给冲击”从某种程度上最终可能传导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个国家的国内通货膨胀上面。

而通货膨胀又是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政策制定的核心名义变量之一,通货膨胀的动态变化必然影响到利率的调整,进而可能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国际金融局势发生新的动荡。

在这个意义上说,从美国本土开始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新型金融危机。

其中,不仅卷入了汇率问题与金融信用评级问题,又涉及金融风险向实体经济扩散性传导,并且随着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等新的投资主体卷入危机当中,国际储备货币国家通过金融全球化进程放大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危害。

就中国而言,将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国际储备问题相结合研究,符合当前中国实现汇率机制平衡转轨、稳步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厉声契机,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经济转型国家的国际储备管理提供有益的示范经验和现实策略选择。

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全球新型金融危机对中国国际储备,尤其是外汇储备问题带来的冲击和风险,认真研究新型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巨额国际储备的管理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国国际储备战略和策略,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新型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

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

并在未来10~20年内,有规划有步骤地逐渐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本文在这样一个分析思路下,深入分析我国国际储备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为探索出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动态变化的新型国际储备管理战略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三、中国国际储备结构现状

国际储备结构管理应考虑资产价值的稳定性、盈利性和进行国际经贸往来的便利性。

国际储备的结构体系是否合理、管理是否科学,会对一国的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由此备受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普遍重视。

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具有多样性。

国际储备资产的结构管理,是指对储备资产的配置,通过确定这些资产之间的最佳构成比例,达到分散风险、获取收益的目的。

(一)中国国际储备资产结构的不平衡

一国的国际储备由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四个部分构成,国际储备中这四个组成部分各自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都是不同的,它们在国际储备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同,会导致整个国际储备总体呈现出不同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

在我国的四类国际储备资产中,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所占份额很小,增长极其缓慢。

特别提款权,俗称“纸黄金”,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资金使用权利。

当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可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作国际储备。

2001年2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投票通过了关于中国特别增资的决议,将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由原来的46.872亿特别提款权(约合61亿美元),提高到63.692亿特别提款权(约合83亿美元),从而使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的座次由原来的第11位提高到第8位。

截止2009年3月底我国特别提款权所占份额仅为785.17百万美元,与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相比,甚至可忽略不计。

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是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普通账户中会员国可自由提取使用的资产。

同特别提款权一样,这两种账户资产具有三个共同的特征:

首先,他们都是派生的储备资产,即由外汇储备或黄金储备缴存到基金组织演化而成;其次,这些账户的设立和使用要受到有关国际组织的监督与控制,不具有完全的自主性,调节的可能性也较小;再次,其变动主要依赖于国际结算的需要。

我们以下重点分析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根据我国已经发布的1982—2008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我国的货币黄金储备仅在1991年增加了0.11亿美元,其余年度均未发生任何变动。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截止到2009年四月,央行持有的黄金储备总量为1,929万盎司,约合600万吨。

2007年6月,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黄金储备占国际储备的1.1%,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采用3%~5%的水平,更是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如美国76.1%、德国63.2%、意大利66%等。

近几年,我国的国际储备中黄金储备比较稳定,几乎没有变动过。

随着全球黄金储量的日益减少、开采成本的日益提高,以及工业用金量的增加,我国的黄金储备不论是从经济总量、外汇储备方面的绝对数量,还是人均方面的相对规模都过于低下。

目前,我国正在从单一美元的外汇储备向一篮子货币的外汇储备过渡,人民币汇率也从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转向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黄金储备对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至关重要。

因此,要做好我国国内黄金市场与国际黄金市场的衔接,要树立人民币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强势货币地位,应该尽可能早日达到我国黄金储备的合理规模。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和黄金储备占储备总额的比例越来越小,外汇储备成为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的最主要的形式。

在我国的储备资产中,外汇储备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1977年至今,除少数年份以外,外汇储备占国际储备的比例都在90%以上。

近年来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我国外汇储备连创新高。

2004年国际储备快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2066.81亿美元,增加额创历史最高水平。

到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己

达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外汇储备的较快增长,不仅满足了进口支付的需要,维护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同时还支持了金融体制改革。

目前,外汇储备约占总国际储备额的98%左右,而且使用频率最高,增长速度最快,地位最为重要。

对一国经济发挥着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能力:

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增强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及对外提高一国政府的信誉保障度等重大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国际储备中四个组成部分各自所占的比重是很不平衡的。

(二)外汇储备自身结构的不平衡

1.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不平衡

外汇储备的来源,即外汇储备的供给。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增长迅猛:

2003年底达到4,033亿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