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工程技术计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8162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6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工程技术计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新版工程技术计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新版工程技术计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新版工程技术计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新版工程技术计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工程技术计量.docx

《新版工程技术计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工程技术计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工程技术计量.docx

新版工程技术计量

第一章工程构造

第一节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1、生产性建筑:

包括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2、非生产性建筑:

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分类及组成

(一)工业建筑分类

1、按厂房曾数分:

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层数厂房。

2、按工业建筑用途分:

生产厂房、生产辅助厂房、动力用厂房、仓储建筑、仓储用建筑(管理、储存及检修交通运输工具的房屋汽车库等)、其它建筑。

3、按厂房的跨度数量和方向分:

单跨厂房、多跨厂房、纵横相交厂房。

4、按厂房跨度尺寸分:

小跨度(单层跨度小于等于12m,结构以砌体为主),大跨度(单层跨度15-36m,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跨度36m以上以钢结构为主。

5、按车间生产状况分:

冷加工车间、热加工车间、恒温车间、洁净车间、其他特殊状况的车间。

(二)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

1、墙体承重结构

2、骨架承重结构

(1)屋盖

(2)吊车梁—承受吊车自重、吊车最大起重量、吊车刹车时的冲切力。

(3)柱子—承受屋盖、吊车梁、墙体荷载以及山墙传来的风荷载,并传给基础。

(4)基础—一般采用独立式

(5)外墙围护系统

(6)支撑系统—包括柱间支撑和屋盖支撑两部分。

作用是加强厂房的空间整体刚度和稳定性,主要传递水平风荷载及吊车产生的冲切力。

(三)民用建筑的分类

1、按建筑物规模数量:

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2、按建筑物层数和高度:

(1)低层建筑:

1-3层

(2)多层建筑:

4-6层

(3)中高层建筑:

7-9层

(4)高层建筑:

10层及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建筑

(5)超高层建筑:

100m以上的建筑物。

3、按主要承重结构分:

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4、按结构的承重方式分:

墙承重结构、骨架承重结构、内骨架承重结构、空间结构。

5、按施工方法分:

现浇现砌、部分现浇部分装配式、部分现砌部分装配式、全装配式。

(四)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基础、墙柱、楼地面、屋顶、楼梯、门窗六大基本部分。

二、地基与基础

(一)关系—基础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地基是基础下的土层,承受由基础传来的建筑物荷载,地基不是建筑物的部分。

灰土垫层一般划归基础,不是人工地基。

(二)地基的分类

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两大类。

人工地基的处理方法:

1、压实法

2、换土法

3、化学处理法—注入化学物质,促使土壤板结,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4、打桩法—钻孔桩、振动桩、爆扩桩等。

(三)基础类型

1、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

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1)刚性基础:

#砖基础—刚性基础中压力分角

称为刚性角。

控制基础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要求。

素砼40-450,砖石300,刚性角以外部分的基础无效。

#灰土基础—常用体积比2:

8或3:

7。

#三合土基础—石灰、砂、碎石砖骨料,常用1:

2:

4或1:

3:

6。

三合土无土。

#毛石基础

#混凝土基础

#埋石混凝土基础

(2)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2、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

(1)独立基础—柱下单独基础、墙下单独基础(钢筋混凝土条基)

(2)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3)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4)片筏基础—适应地基软弱而荷载很大,相邻基槽距离很小的基础

(5)箱形基础—适应地基软弱土层、荷载大和建筑面积不太大的重要建筑物。

(四)基础埋深

指室外设计地面与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应考虑地基土质、地下水位、冻融深度及新旧建筑物相邻交接等因素确定。

大于4m称深基础,反之称浅基础,但不能小于0.5m。

(五)地下室防潮与防水构造

建筑物底层以下的房间称地下室。

地下室地坪位于水位以上时防潮,以下时防水。

分类:

普通地下室、人防地下室。

全地下室、半地下室。

砖混结构地下室、混凝土地下室。

1、地下室防潮:

地下砖墙体外立面由内向外依次为---水泥砂浆砌砖、20mm厚砂浆找平层、一道冷底子油两道热沥青、低渗土壤500mm宽逐层夯实。

地下室水平防潮层两道,一道在地下室地墙(内地坪)附近;另一道在室外地面散水以上1500-200mm的位置。

地下室地面主要借助混凝土材料憎水性能来防潮。

2、地下室防水:

地下室地坪低于最高设计地下水位以下时,必须进行防水处理。

可用卷材、加防水剂的钢筋混凝土防水。

三、墙与框架结构

(一)墙的类型

作用—承重、围护、分隔。

内墙和外墙、横墙和纵墙。

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墙体材料选择方针: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二)墙体构造

1、墙体材料和砌筑方式

普通砖孔洞率小于15%,大于该值为空心砖。

普通砖尺寸,砖长等于两个砖宽加一个灰缝或四个砖厚加三个灰缝。

空心砖一种是9090190,,0。

另一种是普通砖模数。

强度等级MU7.5、10、15、20、30五级。

砂浆分水泥、石灰、混合砂浆三种。

强度分M0.4、1、2.5、5、10、15,常用1-5。

砌筑方式:

普通砖顺丁法。

清水墙常用多顺式,半砖常用全顺式,两平一侧只适用18墙。

空心砖分有眠无眠,有眠常用一斗(立)一眠(平)、两斗一眠、三斗一眠。

2、墙体构造组成

(1)防潮层—一般在底圈梁顶面或室内地坪以下60处。

(2)勒脚—一般为室内外地坪高差。

(3)散水和明沟—明沟适用降水量大于900mm的地区。

散水宽度600-1000mm。

(4)窗台—分内外窗台两种。

(5)过梁

(6)圈梁—同一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提高建筑物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增加墙体稳定性,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开裂,防止较大震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良影响。

在抗震设防区,设置圈梁是减轻震害的主要措施。

当圈梁遇到洞口不能封闭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截面不小于圈梁截面的附加梁,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应大于两梁高差的两倍。

有抗震要求时,圈梁不宜在洞口处断开。

(7)构造柱—从竖向与圈梁构成骨架,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墙体的延性,约束墙体裂缝开展,增强抗震作用能力。

一般在墙体转角等部位设置。

(8)变形缝—伸缩缝(温度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适应建筑物热胀冷缩,一般在地面以上全部断开,宽20-30。

沉降缝—适应建筑物相邻高差较大、地基承载力发生变化等情况,全部建筑物断开(伸缩缝基础不断开)。

二、三层50-80宽,四、五层80-120,五层以上不小于120。

防震缝—分隔单元,减少质量M,防止或减轻地震灾害。

一般从基础顶面开始,以上全部断开。

一般多层建筑取50-100宽,高度超过15m时,按烈度(不是高度)增加缝宽。

3、其它材料墙体

加气混凝土墙(严禁在地下使用)、压型金属板墙、现浇与预制钢筋混凝土墙、石膏板墙、舒乐舍板墙(两侧钢丝网片中间夹聚苯乙烯泡沫,具有强度高、自重轻、保温隔热、防火抗震等良好的综合性能)。

5、隔墙—轻骨架隔墙、块材隔墙、板材隔墙三类。

(三)框架结构

较大空间的多、高层民用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地基较软弱的建筑和地震区建筑。

1、框架类型—钢框架及钢筋混凝土框架。

钢筋混凝土纯框架一般不宜超过10层,框剪结构10-25层,更高时用钢框架。

框架按主要构成部件分为:

(1)板柱框架系统—适用于楼层内大空间布置

(2)板梁柱框架系统—

(3)剪力墙框架系统—高层常用

(4)框架-筒体结构—利用建筑物垂直交通等部位组成封闭的筒状抗剪构件,形成剪力核心,具有很好的刚度。

密排柱沿建筑物周边布置,柱距1.2-3m,每层窗裙墙梁高0.6-1.5m,宽度0.2-1.5m。

建造高度可达55层。

2、框架建筑外墙—一般采用轻型墙板。

四、楼板与地面

传递竖向和水平荷载。

具有隔声、防火、防水能力。

(一)类型—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与钢梁组合的楼板等。

(二)钢筋混凝土楼板

1、现浇—板式、梁板式、井字密肋式、无梁式

(1)板式

单向板—长短边比值大于等于3,四边支承。

仅短边受力?

板厚为跨度的1/40-1/35,且不小于80。

双向板—长短边比值小于2,四边支承。

双向受力,比值小于3时一般按双向设计。

悬挑板—只有一边支承。

板厚为挑长的1/35且根部不小于80,厚度可变化。

(2)梁板式肋型—由主梁、次梁(肋)、板组成。

传力线路明确、受力合理。

通常主梁沿短跨方向布置,经济跨度5-8m,梁高为跨度的1/14-1/8,梁宽为梁高1/3-1/2。

主梁间距即位次梁的跨度,跨度小于主梁,一般4-6m。

板的搁置长度不小于120,梁高小于500搁置长度不小于180,大于500时不小于240。

一般搁置长度次梁240,主梁370。

(3)井字型肋—没有主梁,都是次梁(肋)。

具有顶棚整体美观,有利于提高房屋的净空高度等优点,常用在门厅、会议厅等处。

(4)无梁楼板—按有无柱帽分为两种。

底面平整,净空高度增加,有利于采光通风,但板厚较大,适用于荷载较大、管线较多的商店和仓库。

2、预制装配式—普通型和预应力两种。

实心板、槽型板、空心板。

实心板—跨度不超过2.4m,预应力可达2.7m。

板厚为板跨的1/30,50-100,宽度600或900。

槽型板—正槽(肋在板下)反槽(受力不合理)。

空心板—跨度2.4-7.2m,经济跨度2.4-4.2m。

预制板细部构造:

板的搁置长度不小于100。

排板时,当缝差在60以内时调整板缝宽度;当在60-120时可沿墙边挑两皮砖解决;当超过200时,应重新选择板的规格。

现浇板带?

3、装配整体式—预制装配再现浇。

叠合楼板、密肋填充块楼板。

(三)地面构造—面层、垫层、基层。

五、阳台与雨篷

(一)阳台—挑阳台、凹阳台、半凹半挑阳台、转角阳台。

1、墙承式—适用凹阳台

悬挑式—分挑梁式(压墙长度为悬挑长度的1.5倍)和挑板式(一般不宜超过1.2m)

2、阳台细部构造

(二)雨篷—板式和梁板式。

通常采用刚性防水。

大面积时也用柔性防水。

六、楼梯

由梯段、平台、栏杆与扶手三部分组成。

一般不超过18级,不少于3级。

钢筋混凝土楼梯—板式和梁式(主要看梯段是否有梁)

预制装配式—分小型和中大型

小型—悬挑式(根部压砌在墙内)、墙承式(两端均压砌在墙内)、梁承式。

中大型—中型(梯段和休息平台两大构件)、大型(梯段和休息平台预制成一个整体)。

七、门窗

(一)类型

1、按材料:

木、钢、铝合金、玻璃钢、塑料、钢筋混凝土门窗。

2、按开启方式:

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转门、折叠门、卷门、自动门等。

平开窗、推拉窗、悬窗、固定窗等。

窗框安装有立口和塞口两种。

窗框位置有:

内平、居中、外平三种。

八、屋顶

由屋面面层、承重结构层、保温层、顶棚几部分组成。

(一)类型---平屋顶(坡度10%以下)、坡屋顶(单坡、双坡、四坡、歇山式、折板式等)、曲面屋顶。

(二)平屋顶构造

1、排水—材料起坡、结构起坡。

排水方式:

有组织、无组织。

落水管的布设:

F=438D2/H

F—单根落水管允许集水面积(水平投影m2)

D—落水管管径(cm,方管时换算)

H—每小时最大降雨量mm

一般适用间距10-15m。

当计算间距小于适用间距时用计算间距;当计算间距大于适用间距时用适用间距。

取二者最小值。

2、平屋顶防水

柔性防水—卷材:

沥青纸胎油毡、油纸、玻璃布、无纺布、再生橡胶、合成橡胶等。

胶结料:

热沥青、沥青马蹄脂、冷沥青胶结料。

在找平层上铺卷材,卷材上面设保护层。

刚性防水—密实性钢筋混凝土或防水砂浆。

做分隔缝。

(三)坡屋顶构造

1、承重结构—硬山搁檩、屋架及支撑。

三角形屋架(豪式、芬克式两种)

2、屋面—平瓦屋面、波瓦屋面、小青瓦屋面。

九、装饰

1、抹灰类—普通抹灰(底层和面层)、中级抹灰(底层、中间层、面层)和高级抹灰。

2、贴面类—陶瓷面砖马赛克、天然或人造石板材。

3、涂料类—有机和无机。

内外墙涂料应分别选用。

4、裱糊类

5、铺钉类

(三)楼地面装饰构造

1、整体浇筑地面

水泥砂浆—低档地面做法

水磨石地面—无弹性,吸热强,常用于人流量较大的交通空间和房间。

菱苦土地面—适用于有清洁、弹性要求的房间。

不耐水、也不耐高温。

2、板块地面

陶瓷板块地面、石板地面、塑料板块地面、木地面。

3、卷材地面

4、涂料地面

(四)顶棚装饰构造

直接式顶棚、悬吊式顶棚。

第二节道路工程

一、道路的组成及等级划分

(一)道路的组成—可分为:

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等。

(二)路基的作用—道路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与路面共同承担交通荷载的作用。

路堤、路堑、路床(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路基)

(三)路基的基本要求

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

(四)路基形式

1、填方路基—填土路基、填石路基、砌石路基、护肩路基,护脚路基。

2、挖方路基

3、半填半挖路基

二、路面

(一)路面结构

1、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受大气降水和温度变化。

应具有:

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且耐磨、抗滑、平整和透水。

2、基层—主要承力层。

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水稳性、扩散荷载的性能。

3、垫层—路基土较差时设置。

为了保证传力和扩散效果,以上三个层次每边应依次宽出0.25m。

(二)坡度与路面排水

路拱的形式有:

抛物线、屋顶线、折线或直线。

为了便于施工,一般采用直线形。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面排水:

路肩排水、中央隔离带排水组成。

二级及三级以下公路路面排水:

路拱坡度、路肩横坡、边沟排水组成。

(三)路面等级与分类

1、等级—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低级路面四个等级。

2、路面类型

(1)基层类型—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综合稳定土)、粒料类(级配型—级配碎石或砾石、嵌锁型—填隙碎石)两类。

水泥稳定土—适用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和底基层。

不能作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混凝土面板下的基层。

也不能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

石灰稳定土—可作二级及以下公路基层,不能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适用各级公路基层和底基层,但二灰土适用范围与水泥稳定土一致。

级配碎(砾)石基层—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基层和底基层。

级配砾石可用在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填隙碎石基层—可用于各级公路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基层。

(2)路面面层类型—沥青、水泥混凝土、其他三种。

沥青路面—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沥青碎石混合料)、乳化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置四种。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沥青碎石混合料非常接近,不好区分。

前者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面层。

后者仅适用各等级路面面层的过渡层。

乳化沥青碎石就是碎石混合料与乳化沥青拌合,等级低。

沥青贯入式—在初步压实的碎石上,分层浇洒沥青、散布嵌缝料后压实。

适用二级以下路面。

沥青表面处治—常用作修补罩面层或磨耗层。

路面面层类型及其所适用的公路等级

公路等级

路面等级

面层类型

高速、一二级

高级

沥青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

二三级

次高级

沥青贯入式

沥青碎石

沥青表面处治

四级

中级

碎砾石

半整体石块

其他粒料

四级

低级

粒料加固土

其他当地材料

三、道路主要公用设施

(一)停车场

出入口有条件时分开设置,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m,进出通道中心线后退2m处的夹角1200范围应保证视线畅通。

出入通道纵坡最大7%。

(二)公共交通站点

终点站、枢纽站、中间停靠站。

(三)道路照明

常用水平照度和不均匀度表示。

不均匀度=最高水平照度/最低水平照度。

(四)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

人行地道修建应考虑的因素:

1、重要的建筑物附近,修桥会破坏风景或城市景观;

2、横跨行人特别多的站前道路等;

3、费用和施工方法上较修桥有利;

4、有障碍物影响,修建需显著提高桥下净空。

(五)交通管理设施—交通标志(主标志分警告、禁令、批示、指路标志4种)、标线、信号灯。

(六)道路绿化

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改变小气候;调节湿度;降低噪声。

行道树—乔木为主,公路两旁。

防护林带—离路基10-30m,防风固沙,两行以上乔木。

绿化防护—护坡草皮等。

风景林—美化环境。

第三节桥梁与涵洞工程

一、桥梁的组成及分类

(一)基本组成—上部结构(桥面构造、跨越部分的承载结构、桥梁支座)、下部结构(桥墩、桥台、墩台)两部分。

(二)分类—按单跨L0和总长L分小、中、大、特大四类。

小桥:

30m≥L≥8m或20m>L0≥5m

中桥:

100m>L>30m或40m>L0≥20m

大桥:

L≥100m或L0≥40m

特大桥:

L≥500m或L0≥100m

二、桥梁上部结构

(一)桥面构造

1、桥面铺装及排水防水系统

桥面铺装—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厚度60-80mm。

防水混凝土铺装。

桥面纵横坡—双向纵坡不超过3%,双向横坡1.5-3%。

桥面排水—当桥面纵坡大于2%长度小于50m时桥上可不设排水管,可在两端设截水槽。

防水层—设置在铺装层下面。

2、伸缩缝

通常设置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桥梁的铰接位置。

桥面铺装与栏杆都要断开。

类型—镀锌薄钢板伸缩缝(中小桥梁变形20-40mm时采用)、钢伸缩缝(温差较大或跨径较大时才用)、橡胶伸缩缝。

3、人行道、栏杆、灯柱

人流量少时设安全带,宽度不小于0.25m,高度0.25-0.35m。

人行道宽0.75m以上。

设1%横坡向内排水。

栏杆标准高度1m,标准间距2.5m。

灯柱高度5m左右。

(二)承载结构

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悬索桥、组合式桥五种。

梁式桥分简支梁式桥(简支板桥、简支梁桥、箱形简支梁桥)、连续梁式桥和悬臂梁式桥三种。

拱式桥分简单体系拱桥、组合体系(桁架、刚架、桁式组合、拱式组合4种)拱桥两种。

1、简支板桥—分整体式、装配式(实心空心)板桥,正交斜交板桥。

整体式板厚一般取跨径的1/20-1/15,但不宜小于100。

通常:

实心板跨径4-8,空心板6-13,预应力空心板8-16。

2、简支梁桥—又称肋梁式简支梁桥。

跨径8-12m采用钢筋混凝土,20-50m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一般由多片T型梁拼装而成。

3、箱形简支梁桥—主要采用预应力结构。

尤其适用桥面较宽和跨度较大的斜交桥和弯桥。

4、连续梁式桥--主要采用预应力结构。

广泛适用大跨度桥梁。

有等截面和变截面之分。

一般三跨最为常见,边跨与中跨之比在0.6-0.8。

5、悬臂梁桥—通常与连续梁配合使用。

特点是悬臂跨与挂跨交替布置,奇数布设。

6、简单拱桥—拱桥的传力结构不与主拱形成整体共同承受荷载。

7、组合体系拱桥--桁架、刚架、桁式组合、拱式组合桥。

8、刚架桥—

10、悬索桥—由桥塔、锚碇、主缆索、吊索、加劲梁、索鞍6部分组成。

垂跨比f/L=1/9-1/12。

11、组合桥—典型是斜拉桥。

由梁式桥与悬索结构组合。

(三)桥梁支座

三、桥梁下部结构

(一)桥墩—实体桥墩、空心桥墩、柱式桥墩、柔性墩、框架墩5种。

实体桥墩—由墩帽、墩身、基础三部分组成。

空心桥墩—直坡式、台坡式、斜坡式。

斜坡率50:

1-43:

1。

柱式桥墩—基础之上承台、柱式墩身、盖梁组成。

柔性墩—桥墩轻型化途径之一,刚性较小。

框架墩—杆件框架结构。

(二)桥台—重力式、轻型、框架式、组合式。

框架式—适用地基承载力较低、台身较高、跨径较大的桥梁。

(三)墩台基础—扩大基础、柱与管柱基础(地基浅层地质较差,持力层较深时采用)、沉井基础。

四、涵洞

修建在堤坝、路基中的过水、行人构造物。

单孔跨径小于5m,多孔跨径总长小于8m称为涵洞,与桥梁划分标准一致。

(一)分类

1、按构造形式—园管涵、拱涵、盖板涵、箱涵等。

2、按洞顶填土—无填土的明涵、有填土的暗涵(最小厚度大于50cm)。

3、按建筑材料—砖涵、石涵、混凝土涵、钢筋混凝土涵。

4、按水力性能—无压、半压(洞口淹没洞内水面自由)、压力。

(二)涵洞的组成---洞身、洞口、基础、附属工程。

沉降缝设置。

(三)涵洞构造

1、洞身—纵坡一般在0.4-5%之间。

当大于5%时,基础底部3-5m设置防滑横墙或将基础做成阶梯形;当大于10%时,洞身及基础应分段做成阶梯形且洞顶搭接厚度不得小于顶厚的1/4。

在要求较大过流量、地质条件差、路堤高度小时常用盖板明涵。

2、洞口建筑

3、基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园管涵不得采取无基设计:

岩石地基外,洞顶填土高度超过5m;最大流量涵前积水深度超过2.5m者;经常有水的河沟;沼泽地区;沟底纵坡大于5%。

第四节地下工程

一、地下工程分类

(一)按地下工程用途—地下交通、地下人防、地下国防、地下贮库、地下工业、地下商业等11类。

(二)地下工程环境—岩石中的地下工程、土中地下工程。

(三)按地下工程开发深度—浅层、中层、深层三类。

浅层(0—-10m)--用于商业、文娱和部分业务空间;

中层(-10—-30m)--地下交通、污水处理、城市水电气通信等公用设施;

深层(大于-30m)--高速地下交通轨道、危险品仓库、冷库、油库等。

二、地下工程特点

无限性与制约性、层次性与不可逆性、致密性与稳定性。

三、地下交通工程

(一)地铁—快速轨道交通是指:

以电能为动力,轮轨运行方式,速度大于30km/h,单向客运能力超过1万人次/h的交通系统。

主要由地面、高架和地下铁路组成。

1、地铁特点:

速度快,运送能力大;准点,安全;对地面无太大影响;不存在人车混流和复杂的交通组织问题;不占地面空间;环境污染小。

但施工条件困难,工期长,费用大。

2、地铁建设前提条件

制约因素是经济问题,但应同时考虑:

城市人口(100万以上宏观前提)、城市交通流量(单向客流超过2万人次分水岭)、地面上部空间(进行地铁建设的可能性)。

3、地铁路网类型—单线式、单环式、多线式(十字)、蛛网式、棋盘式5种。

都是复线。

4、地铁路网布置原则—基本走向满足城市交通需要;充分利用城市现有道路网;考虑城市发展远景;考虑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

(二)地下公路

1、形式—地下越江公路、地下立交公路、地下快速公路、半地下公路。

2、线路及断面特点—纵坡0.3-3%。

(三)地下停车场

1、类型—公路式地下式、公园式地下式、广场地下式、建筑物地下室。

2、构造基准:

车道宽度—双向大于5.5m,单向3.5m以上;

梁下有效高度—车道位置不低于2.3m,在停车位不低于2.1m;

斜坡坡度—出入口坡道17%以下,一般13-15%。

弯曲半径—

四、地下市政管线工程

(一)分类

按性能与用途—铁路、道路、给水、排水、热力等。

按敷设形式—架空、地埋。

按埋深—覆土深度1.5m作为深埋和浅埋的分界线。

按输送方式—压力管道、重力流管道等。

(二)布置原则

常规做法:

建筑线与红线之间敷设电缆;人行道敷设热力管网或通行式综合管道;分车带敷设自来水、污水、煤气管及照明电缆;

五、地下工业工程

(一)分类—地下轻工业与机械工业工程、地下能源、地下食品、地下电力。

(二)布置

1、遵循厂房工艺流程的基本要求

2、满足交通运输条件

3、根据生产特点合理分区

六、地下公共建筑

(一)种类—地下商业、地下行政办公、地下文教与展览、地下文娱与体育等

(二)地下综合体

类型—道路交叉口型、车站型、站前广场型、副都心型、中心广场型。

七、地下人防工程

主要六类:

1、通信指挥工程—包括省市区三级。

电源、燃料、饮用水、食品满足15-30d需要,低等级不少于7d。

2、医疗救护工程—包括中心医院、救护医院、救护站。

3、防空专业队工程—包括医疗救护、消防、防化、运输、通信、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