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778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郁南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郁南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郁南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郁南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郁南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郁南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报告.docx

《郁南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郁南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郁南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报告.docx

郁南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报告

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2017年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于2001年由原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广播电视大学、县四一八职业高级中学和县成人中专四校合并组建而成,集本科、大专、中专、技工教育和教师培训于一体。

经过十六年的发展,学校办学软硬件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国家级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广东省文明单位”和“广东省示范学校”。

学校以“办学有特色、管理有特点、毕业生有特长”的优势,被录入《中国特色学校》和《广东学府志》,是修养品德,学习技能的理想学校,被誉为云浮“新型劳动者的摇篮”、职业教育的“领头雁”。

“十三五”期间,学校依托“名校+名企+名师”的集团办学思路,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西江两岸的职教明珠。

2017年学校发展成效显著、亮点纷呈,现将年度质量报告说明如下:

第一部分学校情况——人才的沃土  蓝领的摇篮

1.1学校概况

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公办的综合性省级重点职业学校,是公益一类正科级事业单位;同时又是郁南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经省教育厅批准的唯一施教机构。

校园面积15.7341万㎡(236亩),校舍面积4.9286万㎡,固定资产总值7135万元(房屋建筑总值5506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29万元)。

1.2学生情况

2016——2017学年度中职招生721人,中职在校生2062人,毕业生698人。

中职开设畜牧兽医、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酒店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文秘等14个专业。

退学、休学134人,学生巩固率94.3%。

培训人数436人(其中举办SIYB创业培训4期,培训人数241人;培训中小学班主任100人,培训中小学后备干部95人)。

与上一学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学年度

招生数

在校生

毕业生

专业数

巩固率

培训人数

上学年度

727

2321

846

12

96.17%

454

本学年度

721

2062

698

14

94.3%

436

1.3教师队伍

2016——2017学年度专任任教师116人,中职在校生2062人,师生比1:

17.8,“双师型“教师68人,占专任教师58.82%,校外招聘教师4人,占专任教师3.44%,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06人,占91.38%,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0人,占0%,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5人,占12.93%。

与上一学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学年度

专任教师

“双师型”教师

校外招聘教师

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中

高级职称教师

人数

师生比

人数

占%

人数

占%

人数

占%

人数

占%

上学年度

128

1:

18.1

78

60.94

4

3.13

121

94.53

17

13.28

本学年度

116

1:

17.8

68

58.82

4

3.44

106

91.38

15

12.93

1.4设施设备

2016——2017学年度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29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7900元,实训实习工位数1000个,生均0.485个,纸质图书71197册,生均34.5册。

与上一学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学年度

教学仪器设备

实训实习工位

纸质图书

总值

生均

工位

生均

册数

生均

上学年度

1609万元

6932元

1000个

0.438个

71197册

30.7册

本学年度

1629万元

7900元

1000个

0.485个

71197册

34.5册

第二部分  学生发展——绅士风度 淑女气质 贵族品质

  2.1学生素质

学校以“让每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办学理念,秉承“崇德、尚技、知行合一”的校训,开展以“十个一”“三个三”和“两个争做”为内容活动,学生活动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学生通过参加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及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思想逐步趋于成熟。

大多数学生已有一定的理想和信念,他们的正确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向正在向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转变,重新树立当代青年形象的风气正在校园形成。

校内测试,文化课合格率97%、专业技能合格率98%、体质实际达标率为93%、毕业率100%。

  2.2在校体验

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质的实训条件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得在校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学生在校体验满意度较高。

学校充分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广播等教育渠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相关社会知识的普及,通过德育课程、主题班会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摆正心态,与人为善,接受他人,不孤立自己;自尊、自爱、自强;同时也要宽容、体谅、理解他人。

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

为全面监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等感受,学校在11月底采用微信问卷的形式,对在校学生开展了无记名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026份,结果如下:

学生在校理论学习满意度95%、专业学习满意度97%、实习实训满意度85%、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6%、生活满意度91%、校园安全满意度98%、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7%。

  2.3资助情况

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校内资助中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相结合,物质帮助、精神帮助、心理帮助相结合,国家资助、学校资助与个人自助相结合的完整扶助体系。

学校严格执行上级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为了确保国家的资助政策家喻户晓,学生科通过班级公告栏、校园广播和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加大对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

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了解助学政策,通过家长有效监控学生助学金的使用。

学校持续关注并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

每学期的中段,学校都会将全校贫困学生筛选收集,建立贫困生库,在学校贫困学生资助基金的大力支持下,资助学校贫困学子。

每学期约40人,每人约300元,从2016年起共计约叁万元人民币。

2.4就业质量

毕业生就业率为97%以上,对口就业率为84%以上,初次起薪在2500元以上,升入高等教育比例16%,比上一年度增加3%。

2.5职业发展

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 )文,做好学生实习工作,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将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学生实习全过程,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

学校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相关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包含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岗位体验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积极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

第三部分 质量保障措施——紧贴产业变化 强化质量管理

3.1专业动态调整

突出专业建设,促进科学发展。

学校建立并完善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学校各专业均成立了由科组长和本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和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了各专业建设规划和每年的年度发展建设实施规划,并在每年度进行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进行专业动态调整,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重点建设面向本地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会计电算化等品牌专业。

学校与广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机电技术应用“3+2”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

学校制定了校本教材开发、应用和更新制度,能根据产业、职业和岗位需求,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先后开发校本教材十多本,其中部分校本教材被汕头大学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3.2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发展

学校制定了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滚动修订,根据国家和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调研成果,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并有严格的审批手续,选用规定教材。

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主干专业局实现了教学、实训一体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与技术技能训练高度融合。

学校实施“一个强化、两个相吻合、三个证书”的教学模式,积极创新专业课教学模式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主体的七种教学模式。

广大教师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意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

根据专业特点,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行小班化教学试点;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导师制等教学改革,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等。

学校为机电、汽修、会计和数控等专业购买了虚拟仿真实务训练系统。

有效地降低了实训成本,提高了实训效果。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自主开发了一部分教学资源,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内容包括PPT教案、实训项目库、教学案例、考试试题库。

学校在每个教室都安装了教学平台,教师都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学校所有机房都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每学期所有老师都要向校网站上传本学期质量好的教学课件;下午第三节课网络机房对学生开放,学生可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教师教育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达100%。

3.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不断推动名师及团队建设且成效显著,加强课题研究与引领。

凡参加了国家级培训和企业实践的教师都要求申请立项课题。

(学校成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加大对教师指导和引领力度,积极推动教师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

陈树才校长被评为广东省电大系统2016年先进教育工作者,汪梦宁老师被评为云浮市第二届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陈树才校长被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聘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部”副主任,陈树才校长所写的论文《浅谈后进生的转化》登载在《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2016年第二期月刊,李军老师所写的论文《中职学校实施依法治校的探索》获广东省教育学会学术征文二等奖,汪梦宁老师所写的论文《再议中职女生的性安全教育问题》获广东省教育学会学术征文三等奖,陈宇豪老师所写的论文《探究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在教学课程中的教学民族改革》被县政府评为科技进步论文二等奖,阮林妹、陈树才、蒋昌凰、徐婷婷所写的论文分别被县政府评为科技进步论文三等奖,陈伟成老师参加第二届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荣获三等奖。

教师参加云浮市第六届电信翼校通杯教育软件大赛莫婕、肖伟振荣获二等奖,何锦柳、林岚获三等奖,何海桐、刘秋艳、黄伙华、林佐莲、杨杰、莫承培获优秀奖。

汪梦宁老师主持的课题《山区中职生心理特点与辅导策略的研究》列为云浮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立项为重点课题,并于2016年11月圆满结题,该课题得到市、县评委专业家的高度肯定。

学校每学期举办教学基本功竞赛,每年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展示专业教学工作过程管理、执行教学规范、坚持内涵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增强自我诊断自主发展能力,加强交流学习,向全校师生展示系部教学成果,通过活动,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