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北方地区中小流域治理初步设计报告大学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6765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47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北方地区中小流域治理初步设计报告大学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某北方地区中小流域治理初步设计报告大学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某北方地区中小流域治理初步设计报告大学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某北方地区中小流域治理初步设计报告大学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某北方地区中小流域治理初步设计报告大学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北方地区中小流域治理初步设计报告大学学位论文.docx

《某北方地区中小流域治理初步设计报告大学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北方地区中小流域治理初步设计报告大学学位论文.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北方地区中小流域治理初步设计报告大学学位论文.docx

某北方地区中小流域治理初步设计报告大学学位论文

1综合说明

1.1绪言

魏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北与广平县接壤,西与成安县、临漳县毗邻,东与大名县相连,南与河南省内黄县、清丰县、南乐县相接。

县境南北长42.24km,东西宽33.5km。

总面积862km2,耕地面积97万亩,总人口90万,是河北省第一人口大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国鸭梨之乡。

地势平坦,西高东低。

邯(郸)大(名)公路和安(阳)聊(城)公路过境,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魏大馆排干始建于1954年,渠首在魏县德政村东,当时底宽2m,上口宽7m,标准较低。

1957年为扩大控制面积,第一次扩挖,将上游延伸到临漳县境内。

因年久失修,淤塞严重,1965年初,由临漳、魏县两县对东风渠以西23.2km段,按3年一遇排涝标准,进行第二次扩挖。

1969年冬季,为提高标准,按5年一遇排涝标准,进行第三次扩挖。

魏大馆排干主要解决民有干渠以南,漳河以北各支斗渠退水及灌区内的沥水,是魏县乃至邯郸市境内的一条重要排沥渠道。

2011年7月,受魏县水利局委托,我院在充分征求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基础上,通过现场查勘、调查及综合分析后,进行《魏县魏大馆排干治理工程》设计工作。

本次渠道治理范围为魏大馆排干魏县段,起点位于江村沟支渠口(桩号0+270)上游270m处,终点为郑二庄闸(桩号33+390)下游700m处,具体地理坐标为北纬36°14′48″,东经114°43′57″至北纬36°19′20″,东经115°04′03″,保护23.1万人口、耕地26.03万亩。

本次治理(桩号0+000至34+100)主要内容为对渠道进行清淤疏浚,险工段作防护等,治理后达到五年一遇排沥标准。

1.2水文

1.2.1流域概况

魏大馆排水系统东南至漳河北大堤,北以民有渠总干、东风一排支及红花大堤为界,控制面积580km²。

其中魏县境内段起自南坡头,终于郑二庄村南,长约34.1km,境内控制面积257.395km2。

魏大馆排干上起临漳县前齐庄村东,自西而东,沿漳河北侧流经临漳、魏县、大名、馆陶4县,在馆陶县刘齐固村东入漳河,总长59.576km,底宽为11.0~45.0m,水深为1.8~2.5m,边坡1:

2。

魏大馆排干魏县境内的支渠(沟)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有江村沟、新后屯沟、高潮渠、柴曲排水渠、沙窝排水渠、民有二排支等6条排水渠汇入,总长度35.3km,总控制面积75.1km2,设计标准均为5年一遇。

1.2.2水文气象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境内多年平均气温为13.5℃,极端最高气温为41.1℃,极端最低气温为-19.8℃,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13天,冻结到解冻35天,最大冻土层厚度0.447m,最大积雪深度0.107m。

年蒸发量1042.8mm,干旱指数为2.01。

本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50.7mm,夏季(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6.5%,因夏季降水量大,降水集中而形成暴雨,又常常因排水不畅造成内涝。

1.2.3设计沥水

本次治理段起点位于江村沟支渠口上游270m处,由河北省平原地区水文分区图可知,魏大馆排干的控制面积跨I0-3区和I1-6区两个产流分区,需分别计算出各分区最大排水流量,再按面积加权计算全流域面积的最大水流量。

按上述方法,计算得魏大馆排干各控制断面的设计流量见表1-1。

魏大馆排干各控制断面设计流量计算成果表

表1-1

序号

干渠治理桩号

控制断面

流域面积F

(km2)

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流量

(m3/s)

20年

10年

5年

1

0+000

临、魏交界

143.4

46.8

33.4

21.5

2

0+270

江村沟以上断面

144.7

47.1

33.7

21.7

3

2+300

新后屯沟以上断面

169.2

53.4

38.1

24.4

4

3+600

民有六分干穿渠倒虹吸

178.2

55.7

39.7

25.5

5

5+200

高潮渠以上断面

185.5

57.5

41.0

26.3

6

11+900

柴曲排水渠以上断面

228.7

68.0

48.5

31.1

7

12+100

沙窝排水渠以上断面

231.6

68.7

48.9

31.4

8

18+100

西红庙村桥

274.7

78.7

56.1

35.9

9

20+000

民有二排支以上断面

283.6

80.8

57.6

36.8

10

20+337

宁魏公路

313.1

87.3

62.1

39.7

11

24+070

东风渠

330.4

91.0

64.4

41.4

12

25+030

生熟疃橡胶坝

335.8

91.8

64.9

41.7

13

28+984

陈小屯闸

357.9

94.7

66.8

42.4

14

29+795

沙口集东村桥

362.5

95.3

67.1

42.5

15

32+420

邯大公路桥

377.2

97.4

68.4

43.2

16

33+390

郑二庄闸

386.2

100.2

69.0

43.5

17

34+100

魏县、大名交界

390.5

100.4

69.1

43.6

 

魏大馆排干各支渠(沟)5年一遇设计流量

表1-2

序号

干渠治理桩号

控制断面

流域面积F

(km2)

5年一遇设计流量

(m3/s)

1

0+270

江村沟

15

3.57

2

2+300

新后屯沟

3

0.99

3

5+200

高潮渠

12

2.99

4

11+900

柴曲排水渠

2.1

0.74

5

12+100

沙窝排水渠

15

3.57

6

20+000

民有二排支

28

5.89

1.2.4施工期洪(沥)水

本工程施工期安排在2013年2月初至11月底,总工期10个月,其中建筑物工程安排在非汛期施工,避开汛期(6~9月)。

因魏大馆排干无实测流量资料,非汛期施工期洪水通过实测暴雨按平原除涝方法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2。

施工期设计洪水成果表

表1-3单位:

m3/s

重现期

施工期

非汛期洪峰流量(m3/s)

5年一遇

2月至11月

3.13

1.3地质

本次魏大馆排干治理段位于魏县境内,为河流冲积地貌,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为45.35~56.54m,魏大馆排干河底高程为40.96~53.22m,河底坡降为1:

2857。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依据查表计算,场地20m以上等效剪切波速为211.86m/s,根据附近水井资料,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m,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根据1:

1000地质测绘和勘探资料表明,工程区地表出露及钻探揭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alQ4)粘土、粉质壤土、砂壤土;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rQ4)的河道堤防。

1.4工程任务和规模

1.4.1工程建设必要性

魏大馆排干始建于1954年,是用于排涝的人工河道,是魏县乃至邯郸市境内的一条重要排洪河道。

目前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1)部分渠段堤顶超高不满足规范要求,其中右堤主要集中在桩号1+695~1+957、桩号3+034~3+394、桩号4+051~4+134、桩号22+742~22+859、桩号22+945~23+027、桩号30+191~30+442范围处,左堤主要在桩号0+556~0+734、桩号15+121~15+250、桩号17+650~17+728范围处;

(2)部分渠段渠底淤积较严重,其中桩号0+000~4+4+100之间淤积深度为1m左右,桩号4+300~9+200之间淤积深度在1.5m~2.2m左右,桩号12+700~22+700之间淤积深度平均在80cm以上,其余渠段淤积深度大都在80cm以内;

(3)由于两岸农田灌溉和雨水冲刷,部分渠段出现险工段,主要险工位置集中各在穿村段及桩号30+342、桩号32+696处;

(4)运行四十多年来,管理与维护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致使工程老化失修、拦河设障、倾倒垃圾、堆放秸秆等侵占河道的现象日渐增多,直至今日此类现象豪无改善。

1.4.2工程任务

根据渠道的淤积情况和农田人口分布特点,渠道淤积严重,人口、村庄、耕地分布较密集的情况,本次渠道治理范围为魏大馆排干魏县段,起点位于江村沟支渠口(桩号0+270)上游270m处。

因此本次治理段(桩号0+000至34+100)主要对渠道进行清淤疏浚,左右岸堤顶加高、险工段防护等。

通过对魏县魏大馆排干的疏浚整治,使境内魏大馆排干达到设计排沥标准。

1.4.3工程规模

本次魏大馆魏县段治理工程设计标准仍维持原规划标准,魏大馆排干按5年一遇洪水设计并满足两岸排沥要求,两岸沥水缓排。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的划分,确定魏县魏大馆治理工程等别为Ⅳ等,建筑物级别为5级。

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5.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等级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的划分,确定魏县魏大馆治理工程等别为Ⅳ等,建筑物级别为5级。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魏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沿线建筑物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

1.5.2工程布置与设计

本次渠道治理工程范围具体包括:

自江村沟支渠口(桩号0+270)上游270m(魏县与临漳县交界)至郑二庄闸(桩号33+390)下游700m,治理段总长34.1km;渠道按5年一遇涝水标准恢复原断面。

(1)渠道设计

以生熟疃橡胶坝及郑二庄闸进口底板高程为高程控制点,渠道设计纵坡1:

2500~1:

4480,河道设计断面为:

底宽11m~30m,左右两侧边坡为1:

2,5年一遇最大设计流量为43.6m3/s,设计水深2.06m~1.66m,设计流速为0.96m/s~0.72m/s。

主要设计指标见下表。

主要设计指标表表1-4

桩号

设计流量(m3/s

设计纵坡

设计渠底宽(m)

设计边坡

0+000~5+200

26.3

1/2500

11

1/2

5+200~12+000

31.4

1/3000

12

1/2

12+000~20+000

36.8

1/3500

19

1/2

20+000~22+500

39.7

1/3500

23

1/2

22+500~24+070

41.4

1/3500

26

1/2

24+070~25+030

41.7

1/3500

26

1/2

25+030~33+390

43.5

1/4440

29

1/2

33+390~34+100

43.6

1/4480

30

1/2

在桩号30+342及桩号32+696处为渠道拐弯点,河道夹角分别为102度和108度,为防止渠道冲刷在渠道拐弯处迎水坡作M10浆砌石防护,护坡高度2.5m,护坡厚度上部0.3m,下部0.4m,下设10cm厚碎石垫层,在渠道底设护齿深1.0m。

护砌范围为在渠道转弯点上下游各50m,一共100m。

魏大馆排干魏县段自西向东依次穿过孙庄街、东康疃、北皋南街、杨柴曲、后柴曲、栗柴曲、仕南村、西红庙、冯红庙、陈小屯、沙口集等10余个村庄,部分过村段渠道距居民房屋较近,为保护房屋安全,在渠道两岸边坡作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