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汇编语文附加题高考文言文使用综合训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7622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汇编语文附加题高考文言文使用综合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汇编语文附加题高考文言文使用综合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汇编语文附加题高考文言文使用综合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汇编语文附加题高考文言文使用综合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汇编语文附加题高考文言文使用综合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汇编语文附加题高考文言文使用综合训练.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汇编语文附加题高考文言文使用综合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汇编语文附加题高考文言文使用综合训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汇编语文附加题高考文言文使用综合训练.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汇编语文附加题高考文言文使用综合训练

文学文化常识汇编(语文附加题、高考文言文使用)

一、名词解释:

(一)文史典籍: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

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六艺:

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

“三代”:

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

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

据《史记》载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地理:

“三山”:

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

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

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

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

都泛指天下。

江河:

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

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

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

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其它:

1.五行:

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

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

3.五味:

指酸、咸、甜、苦、辣

4.六畜:

六种家畜:

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

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

松、竹、梅

9.六书:

象形、会意、指事、 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

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11.五声:

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12.四大民间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13.三老:

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

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试:

也叫“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6.科举试: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

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

(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

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

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

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

合称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17.《尔雅》:

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19.《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

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风、雅、颂”三大类

20.顿首:

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

俗称叩头。

21.稽首:

古代的拜礼。

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22.跪:

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23.伯(孟)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24.五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

“五鼓”或称五夜。

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五更3点—5点。

25.四时:

指春、夏、秋、冬四季。

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26.星宿(xiu):

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27.玉常金马:

指翰林院。

28.《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29.“三教九流”:

“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

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

“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30.无事不登三宝殿:

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

“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

31.社稷: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

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32.溢号:

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

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33.“岳阳楼”四绝:

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ù)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五)古代别称:

1.桑梓:

家乡    

2.巾帼:

妇女    

3.须眉:

男子    

4.鸿雁:

书信    

5.社稷:

国家    

6.汗青:

史册    

7.轩辕:

祖国    

8.“三尺”:

法律

9.谦称:

①自称:

愚、鄙、敞、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

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

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它:

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10.敬称:

①称帝王:

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

殿下  ③称将军:

麾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

有令、尊、贤、仁。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

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

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

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龄称谓:

(代称)①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③豆蔻指十三四风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④束发:

男子十五岁。

⑤弱冠:

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⑥而立:

是男子三十岁。

(立:

“立身”之志)⑦不惑:

是男子四十岁。

⑧知命:

是男子五十岁。

(知命,即知“天命”)⑨花甲:

是六十岁。

⑩古稀:

是七十岁。

(11)耄耋:

指八九十岁。

(12)期颐:

是一百岁。

12.米寿:

88岁;白寿:

99岁;茶寿:

108岁;喜寿:

77岁;

二、作家与作品

   1.鲁迅读书轶事:

塾师:

寿镜吾先生。

“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

“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睛之余,意思是劝勉学者利用“三余”之时刻苦勤学。

    “三味”意思是:

读经味为稻梁,读史味为肴馔,读诸子百家味为醯醢(xīhǎi)。

鲁迅书签上写了读书三到:

即口到、眼到、心到。

2.《论语》为“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

孔子是春秋时代鲁国人,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大师。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政冶、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动力的书。

名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分孙丑》“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

膝文公章下》。

孟子说“大而化之谓圣”意思是说道理思想光大到能够随机变化的境界,就叫做圣人了。

4.《左传》编年体史书。

传说是春秋时鲁国史左丘明编著。

《曹刿论战》选于此书。

 5.《列子?

汤问》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故事《愚公移山》选于此书。

“杞qǐ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

  6.《水经注》是我国南北朝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的注,这是古代记述我国江河分布情况的书。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

 8.唐代诗歌成就最高,涌现出大批名家。

如初唐“四杰”:

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中唐三大诗人:

李白(诗仙)杜甫(诗仙)、(其诗有诗史之称)、白居易《无题》、晚唐“小李杜”。

 李商隐:

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在恢泪始干”。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绝句》

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人:

高适、岑参

杜甫的“三吏”“三别”:

“三吏”,《憧关吏》、《新安吏》、《石壕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9.唐宋散文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10.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

代表宋代词坛两大流派风格的人物是以苏轼的豪放派和李清照婉约派。

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

11.明清时代四大古典小说是:

《三国演义》(罗贯中?

明)、《水浒》(施耐庵?

明)、

《西游记》(吴承恩?

明)、《红楼梦》(曹雪芹?

清)。

12.陆游,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创作诗歌颇丰,在《剑南诗稿》中收集了九千三百余首,加上遗稿共有一万余首。

诗句:

“悬知寒食朝陵史,驿路梨花处处开”出自其《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一诗。

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其《游西山村》。

13.《儒林外史》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临死的时候点两根灯草就闭不上眼睛的人”就是这部小说中塑造的吝啬鬼严监生的形象。

1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15.“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惠州一绝》。

16.“古木阳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17.“鱼戏莲叶间”——《汉乐府?

江南》。

1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19.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学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

《荷塘月色》、《背影》、《绿》。

20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文学家。

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

《林家铺子》、散文《白杨礼赞》。

21.《骆驼祥子》长篇小说,老舍先生曾说:

“最使我自已满意的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之为“旧时代的葬歌”。

课文(《在烈日和暴风雨下》)就选自其中。

2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原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自传体小说。

小说中的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

23.《毁灭》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鲁迅译。

24.《铁流》前苏联作家,绥拉菲摩维奇写的长篇小说,曹清华译。

25.列夫?

托尔斯泰,俄国著名文学家,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拉》、《复活》。

26.莫泊桑,法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家,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

主要作品有《项链》、

《羊脂球》、《俊友》(长篇)等。

27.契诃夫,俄国著名文学家,主要要作品有《套中人》、《变色龙》等到。

28.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契诃夫(俄)、欧?

亨利(美)、莫泊桑(法)。

三、成语出处:

1.亦乐乎、温故知新、不耻下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论语》

2.讳疾忌医、防微杜渐——《扁鹊见蔡恒公》

3.愚山移山——《愚公移山》

4.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世外桃源、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5.韦编三绝——《史记?

孔子世家》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7.鸡犬不宁——《捕蛇者说》

8.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气象万千,心旷神怡,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9.醉翁之意不在酒、峰回路转、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10.一鼓作气,辙乱旗靡——《曹刿论战》

11.揭竿而起,斩木为兵,鸿鹄之志,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12.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优劣得所,三顾茅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作*犯科——《出师表》  

文学文化常识荟萃二

语文常识

(一) 

1. 第一位女诗人是:

蔡琰(文姬) 

2. 第一位女词人是:

李清照 

3. 第一部词典是:

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

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6. 第一部文选:

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

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

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

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论语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

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

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

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

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

李白 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

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

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

 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

 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

 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

 儒 释 道 

27. 三公:

 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

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32. 三辅:

 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

 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

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

 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

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

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

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

 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

 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

 雷 电 雨 ;“激流“三部曲:

 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

国语 

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

国策 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典论  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

 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

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

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

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

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

李清照 

语文常识

(二)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

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 

4.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

狂人日记 

5.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

叶圣陶 

6.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

西游记 

7.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

(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 。

其作品是; 龙须沟 

9.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

儒 墨 

10.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

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 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

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

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

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15.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

伊利亚特 奥德赛 

16. 佛教三宝是:

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17. 三从四德中三从:

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

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

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

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纲五常:

三纲:

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

仁 义 礼 智 信 

20.三姑六婆:

三姑:

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

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

三皇:

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

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22.三教九流:

三教:

儒 道 释 ;九流:

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23.三山五岳:

东海里的三座仙山:

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

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24.三牲:

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25.三一律:

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26.佛教三昧:

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

(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

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28.三省六部:

三省: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29.三苏:

苏洵 苏轼 苏辙         三军:

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30.三吴:

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

魏 蜀 吴 

31.三秦:

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32.三楚:

港陵-南楚 吴-东楚 彭城-西楚 

33.三原色:

红 绿 蓝 

34.三坟五典:

三坟:

伏羲 神农 黄帝 ;五典:

少昊 颛顼 高辛 唐尧 虞 舜 

35.三体石经:

尚书 春秋 左传//古文 小篆 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语文常识(三) 

1.经典四书:

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2.四大类书:

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3.战国四君:

齐国的孟尝君 赵国的平原君 楚国的春申君 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

王安石 欧阳修 苏轼 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9.楷书四大家:

唐-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洵 元-赵孟

10.书法四体:

真(楷) 草 隶 篆 

11.文房四宝:

湖笔 微墨 宣纸 端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

北京的文渊阁 沈阳文溯阁 承德文津阁 杭州文澜阁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

琴 棋 书 画 

14.国画四君子:

梅 兰 竹 菊 

15.书四库:

经 史 子 集 

16.兄弟四排行:

伯(孟) 仲 叔 季 

17.五胡:

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18.五花:

金菊花-卖花女 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杂耍的 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门:

巾-算命占卦的 皮-卖草药的 彩-变戏法的 挂-江湖卖艺的 平-说书评弹的 团-街头卖唱的 洞-搭蓬扎纸的 聊-高台唱戏的 

20.竹林七贤:

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阮咸 王戎 刘伶 

21.建安七子:

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应瑒 刘桢 

22.七政(七纬):

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 

23.战国七雄:

赵 魏 韩 齐 秦 楚 燕 

24.七情:

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25.七大古都:

北京 西安 洛阳 开封 南京 杭州 安阳 

26.神话八仙:

铁拐李 汉钟离 张果老 何仙姑 蓝采和 吕洞宾 韩湘子 曹国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

东汉 魏 宋 晋 齐 梁 陈 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30.八卦: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分别象征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31.八股文中的八股:

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32.扬州八怪指;汪士慎 李鳝 金农 黄慎 高翔 郑燮 罗聘 

33.九州指:

冀 兖 青 荆 扬 梁 雍 徐 豫 

34.九族指:

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本身 子 孙 曾孙 玄孙 

35.九章指: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36.九歌指:

东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国殇 礼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说家 

38.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指:

班婕妤(班固之祖姑) 蔡琰 左芬(左思之妹) 苏惠谢道韫 鲍令晖(鲍照之妹) 薛涛 李清照 朱淑贞 秋瑾 

39.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窦娥冤》 《赵氏孤儿》 《精忠旗》 《清忠谱》 《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0.中国十大古典喜戏:

《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41.中国十部著名歌剧:

《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

42. 十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3.十二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4.十二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犬 猪 

45.十二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脯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46.十二律:

黃鐘 大吕 太簇 夹钟 姑洗 仲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47.十三经:

《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48.七夕指:

七月七日 

49.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

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 

                           文学文化常识荟萃四

 

 

古代文化常识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

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

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

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

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

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

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

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

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

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

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

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

一百岁 

另:

喜寿:

七十七岁;米寿:

八十八岁;白寿:

九十九岁;茶寿:

108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