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App行业分析报告.docx
《移动医疗App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医疗App行业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移动医疗App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移动医疗App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2月
一、移动医疗App井喷式发展
1、医疗互联网化三步走的时代背景
近几年,随着无线网络的逐步普及,移动医疗系统在国内方兴未艾,以无线查房、移动护理、无线输液为代表的医院内部无线医疗系统在国内各大医院逐渐铺开,系统的建设也极大方便了医生诊疗,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传感技术提高,使用移动APP(第三方应用程序)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在医院之外的移动医疗APP系统也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
纵观我国医疗互联网化历程,已呈现出“医疗信息化”、“在线医疗”和“移动医疗”三步走形态,如今医疗信息化已基本完成,在线医疗和移动医疗共同发展,且逐步向移动医疗大趋势转变。
移动医疗App是移动医疗模式的重要载体和用户窗口,正如医院HIS系统之于医疗信息化,医疗服务web端之于在线医疗。
当然随着4G时代的来临以及云计算设施的完善与技术的成熟,贯穿医疗互联网化的一条核心技术线也在不停地进化更新,这也将在移动医疗App的医疗服务中得到体现。
2、国内外移动医疗App现状及用户需求
目前智慧医疗主要的应用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面向医院或医药相关企业的,也有称之为B2B模式,另一种是直接面向用户或患者的,可以称之为B2C模式。
移动医疗App的模式就是第二种,直接面向用户——用户可以是病患,也可以是关注健康的普通人群,当然还可以是医生,甚至是保险业界人士。
根据我们之前的系列报告调查,我国市面上的移动医疗App绝大多数是面向患者的,面向医生等专业人士的应用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服务的更是没有。
而美国大概有31%的移动医疗App是服务医药专业人士的,尽管以普通人群为入口发展智慧医疗依然占主导地位,但向专业人士逐渐覆盖才是真正的发展趋势。
从服务对象的比例也可以看出我国移动医疗App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或者说仍处于布局阶段,获取流量和培养用户消费习惯是企业的普遍目标,真正能产生价值的应用还不多,医疗服务的层次更是有待提高。
移动市场研究公司Research2Guidance发布的2014年度移动医疗应用开发者经济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第一季度末,在iOS和Android两大平台上,通过审核的移动医疗应用已达到100000种以上。
在过去两年时间内,移动医疗APP发展迅猛,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根据这份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移动医疗App市场上,用户最多的应用类型是健身类(30.9%)、医学资讯(16.6%)和健康管理(15.5%),赚钱能力最强的是医疗服务类(如远程咨询,29%)、付费下载(24%)、售卖终端设备(如可穿戴设备,21%)和APP植入广告(17%),目标用户主要为慢性病患者(31%)、关注健康、健身的人群(28%)和医生(14%)等,移动医疗App的主要作用是改善预后、提供预防及教育、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患互动和提高患者自主性等。
根据我国去年公布的移动医疗年报数据来看,目前普通消费者对移动医疗App最大的功能需求是通过查询获得电子医疗病历,其次是预约挂号,随后是用药提醒、健康咨询、远程会诊等;医护从业人员的需求前三项则是实现医生之间的沟通、通过手机获取病历和实现与患者间的实时交流。
用户在选择移动医疗应用时,最关注的因素是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分别占比42.9%和24.8%,在这之后是个人所需承担的费用以及服务的快捷性等。
3、移动医疗App作为首选用户终端将大有作为
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向医疗领域渗透,大批移动医疗App的企业成长起来。
据统计,2014年互联网医疗企业发生的融资案例共计103起,披露融资额141790.09万美元。
其中获得融资企业数最多的三个领域是可穿戴设备、医疗服务和移动医疗应用,分别为28、22和19家企业。
广泛意义来说,互联网医疗绝大多数领域都需要移动医疗App来作为用户终端,过去做医疗电子产品、药品以及互联网企业,也都正在布局移动医疗App产业。
移动医疗App的发展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有分析认为,移动医疗的发展可使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减少25%,孕妇产前死亡率减少30%,两倍以上的郊区病人可得到一对一治疗,数据收集费用下降24%。
经调查,有将近60%的人认为这个行业的普及会减少自己亲自拜访医院的次数,并且会改变搜索医疗信息的习惯,有52%的人认为将会减少医疗支出。
Research2Guidance的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总额为24.5亿美元,预计将在2016年迎来井喷期,至2017年市场份额有望达到265亿美元。
这其中提供医疗服务将占比69%,智能终端占比21%,剩下的是付费下载、电子商务和广告。
可以预见的是,在充满创意的数字化技术、云计算以及机器习得这三股力量的合力作用之下,日渐医用化的智能手机App将改变医疗行业的各个领域。
在如今的社会中,智能手机自拍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智能手机当做检查设备才刚刚起步,甚至有可能成为多种精密医疗设备的迷你版本,其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二、从移动医疗App的角度切入智慧医疗服务链
医疗服务的核心是患者,医疗服务链就是围绕着患者这一核心,由医疗服务提供者(医疗机构、医生等)分阶段参与,共同构建而成的医疗服务体系。
传统的医疗服务链可能只关注治疗环节,也就是院墙里的那几个步骤,医生只管治病,却发现病人越治越多。
究其原因,就是传统的医疗服务链是断裂的,只有中间环节,没有诊疗前的疾病预防和健康数据采集,也缺乏诊疗后的疾病追踪和患者健康管理。
智慧医疗时代的医疗服务链应该是一个闭合的环状,我们把它分为诊疗前、诊疗中和诊疗后三大部分,并分别细分出几个小的环节,从移动医疗App的角度切入来看我国的智慧医疗服务链究竟是什么样的。
1、诊疗前环节移动医疗App分析
(1)健康管理环节
健康管理是智慧医疗的重要入口,也是整个智慧医疗服务链的开端,从我们的系列报告可以看到这一环节的相关企业众多,按照服务类型大致可分为综合型、垂直型、监测咨询和针对特殊人群四种。
我们这里所说的诊疗前健康管理环节,主要针对的是健康人群的自我管理和疾病预防,比如当下最为热门的健康可穿戴(传感器+App),和许多针对特殊人群(女性、母婴、老人)的健康监测App。
(2)自诊环节
在一个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群在感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首先需要的是一个自诊环节,为自己的疾病找到一个相对确定的方向,再决定去不去就医,去哪个科室就医。
自诊环节的App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整合一些常见疾病的病理信息和应对方法这些死信息,供用户搜索查看。
另一个是通过公开网上问诊环节的真实医患问答,并实时更新这些活信息,让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各取所需。
这两种功能中显然活信息对患者更有意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春雨医生,这得益于其强大的医生资源和多年的数据积累。
(3)问诊环节
当网上自诊环节获取的信息无法满足患者需求时,患者仍想及时、便捷且便宜的获得疾病解决方案,就需要进入网上问诊环节。
这一环节应用的其实就是时下非常多App主打的“轻问诊”模式,主要通过医患线上互动沟通,解决一部分就医困难问题,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导医导药作用。
这一环节做的比较好的移动医疗App有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39问医生、薏米医生等,这些应用也在2014年获得了大量的融资,发展前景十分被看好。
(4)寻诊环节
这一环节主要发生在患者经过自诊问诊后,对自己的病情有了大概的了解,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疗,但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挂号难的问题一直存在,而网上寻诊挂号App则可以大幅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并从一定程度上纠正患者小病也要看名医的错误认识。
这一环节的最大特点在于需要移动医疗App与医院挂号系统对接,一般由医联平台担任,并且呈现出地域化的特点,许多省市都有自建的挂号App。
当然这其中也有能覆盖全国的,像挂号网推出的微医,可以说是所有挂号App中的佼佼者。
(5)候诊环节
候诊是诊疗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传统的就医流程中肯定是要在医院内进行的,而且常态是很多患者拥挤在一个比较封闭的小区域内等待很长时间,这样不仅不人性化,还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而移动医疗App在这个环节发挥的作用就是实时更新候诊情况,让患者不必将自己困在拥挤的候诊室,快到自己就诊的时候手机自然会发出提醒。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依然是挂号网,这主要受益于他们丰富的医院资源,其他同类App还有易挂号、掌上医院等。
2、诊疗中环节移动医疗App分析
(1)诊疗环节
这一环节是整条医疗服务链的重中之重,但却是公认的所有就医环节中时间占比最少的,医生由于缺乏患者的健康数据,往往会先让患者去做各项检查,再根据检查结果给出初诊判断,真正的诊疗可能还要等到几次复诊中再进行。
如果患者在诊疗前就已通过App和医生进行过交流,并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话,医生就能在初诊时做出准确而深入的诊疗。
这一环节的App主要有医学信息查询、病例查询、病历记录等功能,如杏树林的病历夹和医口袋等。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App几乎都是为医生提供信息查询、记录功能,而真正可以用于诊疗的实属罕见,或许随着传感器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交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诊疗App。
(2)用药环节
这一环节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医生诊疗中如何合理用药,另一方面是患者如何方便的获得自己的用药信息。
比如丁香园开发的用药助手App,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便捷的临床用药指南服务,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同样是丁香园,他们开发的丁香医生App,则是面向患者提供对症找药、服药安全警示、家庭药箱、药品/保健食品信息查询等服务。
有了这一环节的App保驾护航,无论是医生端还是患者端都将大大降低用药风险。
(3)院内康复环节
诊疗环节之后,部分重症患者会进入院内康复环节,这一环节对患者健康信息监测的要求极高,同时还需要医护人员与患者保持充分及时的交流。
这一环节的App目前还未看到,和诊疗环节相似的是,这两个环节都是院墙内需要医院、医生高度配合的环节,外界企业无法介入,只有医院牵头,从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出发,开发适用于自己的移动医疗App才有可能填补这片空白。
3、诊疗后环节移动医疗App分析
(1)支付环节
缴费流程一直是患者就医耗时较多的一环,不仅排队时间长,有时看一次病要经历好几次缴费流程才能看完。
支付环节移动App的介入可以有效地连接线上线下,极大地增加缴费便利性,例如最近风生水起的支付宝“未来医院”计划,目前已有37家全国各地的医院加入,可实现在线缴费、诊间缴费、住院缴费等功能,甚至连医保实时报销也逐步开展起来,解决了以往支付手段只能面向自费用户的尴尬。
随着移动医疗不断发展,居民大健康数据库的不断跟上,未来就诊后支付环节或将通过App和商业保险机构互联,为患者和保险公司提供双向支持。
(2)后续用药环节
诊疗后的后续用药环节主要是指患者用完医生开出的药品后,希望通过比较便捷的方式获取药品,而不用再次去医院进入一个复杂的就医流程。
这个环节的App主要有医药电商App和导药类App,医药电商App很多,随着网售处方药的放开未来会有更多的应用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中,为患者提供足不出户的购药服务。
导药类App是一种移动医疗O2O的模式,如九州通的去买药App,可为消费者提供药师咨询、一键定位身边药店、线上领取优惠券线下消费、门店自取等服务,比起医药电商,此种模式虽然会增加消费者一定的线下购药时间,但可提供的药品种类要全面的多,也更容易和医保系统对接,未来还会延伸出多种医疗服务,值得持续关注。
(3)健康管理环节
经过以上多个医疗环节,急病患者康复后重新进入自我健康管
理环节,而慢病患者则进入相应的慢性病管理环节。
医生要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