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3至4岁教育目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6825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6 3至4岁教育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36 3至4岁教育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36 3至4岁教育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36 3至4岁教育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36 3至4岁教育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6 3至4岁教育目标.docx

《36 3至4岁教育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 3至4岁教育目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6 3至4岁教育目标.docx

363至4岁教育目标

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三、《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

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一、健康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一)身心状况

目标1  具有健康的体态

3~4岁

1.   身高和体重适宜。

(参考标准:

男孩身高94.9-111.7厘米,体重12.7-21.2公斤;女孩身高94.1-111.3厘米,体重12.3-21.5公斤)

2.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

如:

l           参照《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

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腌制、烧烤。

l           鼓励幼儿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2.保证幼儿每天睡眠11~12小时,其中午睡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以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3.  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

如:

l           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走姿势;发现有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

l           桌、椅和床要合适。

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床不宜过软。

4.  每年带幼儿进行健康检查。

 

目标2 情绪安定愉快

3~4岁

1.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

2.不高兴时能听从成人的哄劝,较快地平静下来。

 

【教育建议】

⒈    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如:

l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

l           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

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与同伴做横向比较。

l           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和打骂。

2.    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如:

l           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

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

l           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l           允许幼儿表达自己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冷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接受的;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问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目标3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3~4岁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

2.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

3.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教育建议】

1.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如:

l           每天为幼儿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l           因地制宜,过热或过冷的地区可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

2.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器官机能的发展。

3.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

如:

l           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l           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支持他与不同群体的小朋友游戏等,使幼儿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二)动作发展

目标1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3~4岁

1.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

2.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

3.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4.四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5.能双手向上抛球。

【教育建议】

1.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

如:

l           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

l           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

2.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以及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目标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4岁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

4.能快跑15米左右。

5.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歇歇、停停)。

【教育建议】

1.       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

2.       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

 

 目标3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3~4岁4~5岁5~6岁

1.能用笔涂涂画画。

2.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

3.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

【教育建议】

1.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如:

l           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

l           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

如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扣扣子,帮助妈妈摘菜叶、做面食等。

l           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材料制作。

2.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如:

l           为幼儿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伤害。

l           为幼儿示范正确地拿筷子、握笔的姿势和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

l           提醒幼儿不要拿剪刀等锋利工具玩耍,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3~4岁

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

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

【教育建议】

1.       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保证吃好早餐等。

2.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

l           合理安排餐点,为幼儿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

l           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l           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

3.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

l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无牙刷、牙膏时可用盐水代替。

l           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

l           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不用脏手揉眼睛,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等。

4.       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如:

l           为幼儿准备一些体育活动材料,如皮球、跳绳、毽子等。

l           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同时支持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

l           和幼儿一起观看有关体育活动的赛事或电视节目,培养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目标2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4岁

1.在提醒下,饭前便后能洗手。

2.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

3.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教育建议】

1.  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

2.  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3.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

如:

l           提供一些纸箱、抽屉,供幼儿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

l           幼儿的衣服、鞋子等要简单实用,方便自己穿脱。

 

目标3  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4岁

1.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2.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

3.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家长的名字或电话号码。

【教育建议】

1.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和必要的保护措施。

如:

l           要把热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幼儿够不到的地方;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等。

l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照看好幼儿;幼儿乘车、乘电梯时要有成人带领;不能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等。

2.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如:

l           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l           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

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

l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如:

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

3.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

如:

l           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和电话,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l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l           可利用图书、音像等材料对幼儿进行逃生和求救方面的教育,并运用游戏方式模拟练习。

l           幼儿园应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演习。

二、语言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对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等,并通过语言获取信息,逐步使学习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有利于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通过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过早识字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一)听与说

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3~4岁

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

2.能听懂日常会话。

【教育建议】

1.    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

如:

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给他读图书、讲故事等。

2.       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

如:

                                                                                

l           要认真听别人(包括幼儿)讲话,为幼儿做出表率。

l           要用幼儿听得懂的语言与他们交谈。

l   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们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

                                                                                                                                                                      

3.       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

如:

                                              

l           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

如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较坚定的语气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

l           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

 

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3~4岁1.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

2.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3.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教育建议】

1.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如:

l           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

如,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

l           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l           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l           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要积极为幼儿创造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2.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

如:

l           和幼儿讲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

l           当幼儿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

同时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

                              

目标3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3~4岁

1.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

2.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

3.  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教育建议】

1.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

如:

l           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

l           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

l           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如:

l           结合情景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

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

l           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要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

l           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

 

(二)阅读和书写准备

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3~4岁

1.经常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

2.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

3.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

【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

如:

l           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书。

l           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

2.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如:

l           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l           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鼓励他们自主选择。

l           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和他们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们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阅读的乐趣。

3.引导幼儿体会标识、文字符号的用途。

如:

l           向幼儿介绍医院、公用电话等生活中的常见标识,让他们知道标识可以代表具体事物。

l           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体会文字的用途。

如买来新玩具时,把说明书上的文字念给幼儿听,了解玩具的玩法。

                                                                           

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3~4岁

1.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

2.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

3.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

 

 

【教育建议】

1.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

如:

l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l           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们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l           在给幼儿读书或讲故事时,可先不告诉名字,让幼儿听完后自己取名字,并说出这样命名的理由。

l           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

2.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如:

                                

l           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l           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泥塑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

                                                                     

l           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

3.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如:

l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

l           给幼儿读书时,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书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3~4岁

1.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

2.尝试正确握笔。

【教育建议】

1.       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激发书写的愿望。

如:

l           准备供幼儿随时取放的纸、笔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树枝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自由涂画的需要。

l           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感受和体会写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l           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

2.       在绘画和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如:

l           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

l           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

l           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提醒他们写画时保持正确姿势。

三、社会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建立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影响。

 

(一)人际交往

目标1  喜欢交往

3~4岁

1.       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2.       喜欢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教育建议】

1.要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长辈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

2.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

如:

l           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交谈。

l           鼓励幼儿参加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也欢迎他带同伴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l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

 

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4岁

1.     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

2.     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3.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教育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