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6799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初中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初中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初中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初中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docx

《农村初中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初中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docx

农村初中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

农村初中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有效策略的研究

(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在每次微格教研中,都确定一个主题,使教研更具目的性、针对性,特别是对执教者而言,有主题的微格教研,便于教学技能的掌握,个性空间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主题式微格教研。

主题式微格教研要求教研组在教研活动时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局部的定格研讨,基本以个体——群体——个体——群体作为教研流程,使教研活动更加具有实效性。

微格教学评价法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评价对象及时获得反馈意见,及时分析再现。

[关键词]微格教研主题定格研讨评价反馈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我校中青年教师占绝大部分,但这些年相继出现了教学能力发展的“高原化现象”。

即教师在工作几年后,长期乃至永远,其教学水平再没有显著提高。

另外,由于我校位于普陀本岛的城乡接壤处,不少优秀学生小学毕业后就选择了就读二中或一初,生源日渐薄弱。

而如今学校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学生为新居民子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教学的难度。

因此,改变中青年教师教学“高原化现象”,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成了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的途径有许多:

导师引领、名师研修、课程开发、专题讲座、评课说课等等,但是这样的模式不外乎是自上而下的外因试图诱发内因嬗变的“外接”程式,教师往往处于只会记听但可望而不可及的境地。

但主题式微格研究顺应了教师教学规律与教师的工作运行轨迹——将无数个课堂、无数个教学细节串联起来进行对照研究,有着显著的实践性功能,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的最好形式。

它看得见,做得到,既实实在在,又行之有效,使教育科研不再显得高深莫测,是真正适用我们教师的教育科研方式,容易被教师接受。

“微格”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研究态度。

我校一直以来有着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

一年前,语文教研组在建设实践中尝试开始使用微格研究,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我们又对微格研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为了使主题式微格研究趋于常规化、深入化,我们有必要对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有效策略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于上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可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其特点是提炼教学流程中的若干关键环节,利用录像进行局部的(微)定格的研究。

微格教学在我国经历了引进期(80年代初—1989年)、发展期(1989---1997年)、徘徊期(1997年至今)等历史时期,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在新课程的确立,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当中,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起到了加速和协调的作用。

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推行的微格教研,采用了微格教学的合理内核,提取微格教学流程中的重要环节,采取录像方式,供教研组在教研活动时进行局部的定格研讨。

主题微格教研实验研究结果已表明,此方法有利于教师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学校师资队伍朝着可持续性的、能力型的方向发展。

但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尚待系统化的研究。

三、主题式微格教研概念的界定

“微格教研”是“微格教学”的变式。

“微”指局部,“格”指录像定格。

微格教研是用摄像机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放像再现及时反馈,供教师个人和教研组活动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

它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细化分析和研究。

主题式微格教研采取微格教学的合理内核,提取微格教学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供教研组在教研活动时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局部的定格研讨,这样既学习了有关理论,也探讨了具体操作的方法,从而获得完整的认识,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同时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旨在探究课堂教学的主题式微格研究的有效策略。

青年教师通过专家讲座、学习培训,参与开课、听课和评课,在互相点评、讨论、问答和自我反思后,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教学基本技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形成学校微格研究的氛围。

预期实践研究一年后,力争学校初中部六个教研组中至少有两个教研组获区优秀教研组,每个教研组至少有三分之一教师成为区学科带头人或学校骨干教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活动主题的研究

2、对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操作模式的研究

3、对主题式微格教研的评价方式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及结论

(一)对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活动主题的研究

在每次微格教研中,都确定一个主题,使教研更具目的性、针对性,特别是对执教者而言,有主题的微格教研,便于教学技能的掌握,个性空间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主题式微格教研。

学期初,各教研组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中研讨,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在教师自由选择基础上探讨同课异构活动课的内容。

语文组确定的研究主题为“激情法”古诗文教学探究、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描写指导、文言文激趣教学尝试;数学组确定的研究主题为活动探究教学、复习课教学的探究;英语组确定的研究主题为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英语阅读教学、英语活动口语课教学;科学组确定的主题为课堂评价的探究、中考科学探究;社会组确定的主题为关于世界文明主题的探究、关于消费观主题的探究。

以语文组为例,七年级备课组着重进行文言文激趣教学尝试,开展了文言文《咏雪》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因为今年七年级每个班学生有三分之一来自湖北、山东等外地,对冬天的雪有着更深的感受,所以在教研课开展时气氛特别热烈,这便给定格研讨带来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初二组则着重研究小说教学中人物形象描写指导,基于农村学生的特点,选择记叙文《老王》作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研讨课例。

因为老王这一普通人身上的大爱,更容易使农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更有利于课堂教学中局部的定格研讨。

11月2日,是学校微格教研活动展示日。

语文组以“关注课堂细节,闪现智慧火花”教研活动的主题,分别从“学生学习细节、教师行为细节、文本教学细节”三个角度和话题进行课堂观察、研究和讨论,并做理论上的提升。

数学组以“数学课堂中数学语言的严谨性”为数学组教研活动的主题,分别从“语言的严谨性、语言的逻辑性、语言的规范性”三个角度和话题进行课堂观察、研究和讨论。

英语组以“英语阅读课教学各环节中教学策略的运用”为数学组教研活动的主题,活动中首先提出问题“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哪些策略,如何在各环节中落实?

”,然后教研组成员带着问题开展活动。

综合学科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为教研活动主题,教师们结合研讨主题,通过课例,挖掘在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思品组则以“提高学生道德情感策略研究”为活动主题,挖掘研究如何提高学生道德情感策略,了解微格评课,结合评课形式提升老师评课能力。

(二)对主题式微格教研的操作模式的研究

开展主题式微格教研,首先要让教师在心理上接受微格教研,感受微格教研的作用。

因此,先对教师进行微格理论的培训,了解微格教学的历史、发展,掌握微格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充分认识到微格教研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这样的学习,保证了微格研究法的探索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其次,学校要准备摄像机、光盘刻录机等设备,有时为简便起见也可以教师自己准备录音笔,学会各种教学定格采集方式。

教研活动必须以公开课为平台,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

指定老师根据集体备课后结合班级学生特点编写的个性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同组教师参加听课,分工作相关主题的记录。

基本以个体——群体——个体——群体作为教研流程,使教研活动更加具有实效性。

微格教研是微格教学的变式,可以及时反馈,可以再现分析。

传统的教学反馈是靠课堂上仔细观察和笔记,课后将观察到和笔下记录的情况反馈给执教者。

但执教者通常会回忆不起自己在上课时的某些细节,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没有直观的感受。

它使执教者从“当局者”的地位转移到“旁观者”地位,我们将此称为“自己给自己照镜子”式的反思研究。

微格教研利用现代视听设备作为记录手段,真实而准确地记录了教学的全过程。

这样,对执教者而言,课后将接收到的反馈信息有来自教研组的,也有来自于听课同伴的,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于自己的教学信息,因为执教者能全面观看到本人上课的全过程。

自我照镜子。

上完课后,教师本人观看录像课,本人就教学中的某一个主题进行分析整理。

执教者可反复观看录像,改进设计。

同伴互助。

听课老师及点评老师进行反馈。

教研组个别谈话,课后讨论。

对于课中出现的某一个主题的问题,进行评价、分析、指导,指导执教者改进设计。

上课教师撰写教学反思,针对课堂教学实录,写下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这里的反思,并不仅仅是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更多的是对课堂教学自我的反思,是教师最真实的感受的表达。

(1)点评式。

开课教师上完一节课后,评课者根据研究的主题,参照评价目标进行点评。

这样的点评,针对性极强,使开课者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使开课教师在随后的教学中及时得到纠正。

(2)讨论式。

某一教师开课后,所有听课者和开课者坐在一起,采用头脑风暴式的发言方式,就这节课中研究的主题,提出意见,发表个人的看法。

(3)问答式。

开课后,听课者向开课教师提出问题,了解设计的意图,并对存在的问题,让上课教师作出假设性的回答。

这样,既巩固了良好的课堂教学行为,又促使教师发现存在的问题,在答辩中掌握教学技能技巧。

10月份,语文组的教研活动明确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作为主题进行研讨,确定了以《答谢中书书》为课例进行研究,通过集体备课确定了教案,进行了第一次课堂实施。

我们通过反思、讨论在肯定部分教学环节的同时,发现许多存在的问题如学习预习不够全面、课堂情景不完整、写作特点分析的教学部分还不到位,另外课堂的练习有枯燥等,在这个基础上教研组马上结合录象材料进行了微格反思,对课堂中的每个环节,每句话进行了再现。

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了第二次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第二次的课堂实施,在部分问题解决的同时,我们又发现了许多的新问题。

为此,我们以第二次的课堂实施材料为载体又进行了“微格反思”,最后形成了一个教学案例。

在10月18日的教研活动中,我们进行了课堂的展示,但是课堂关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学校名师鲍幼艳老师给这次的课堂教学做了深入的点评,认为教学多样化还不突出。

我们教研组不认为这次活动举行过了,就结束了,而是围绕这些方面教研组又进行了录象的反思。

认为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提问还不开放,在课堂中课堂机智还不成熟,需要改进。

并提出在以后的教学中从三个方面多加以思考,即情景创设与复习铺垫的有效结合、学生探究与适时引导的有机结合、文言字词教学与问题解决的有效结合。

(三)对主题式微格教研的评价方式的研究

常规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大脑记忆”、“书面记录”等手段,要求评价者在课堂听课后,一边回忆一边向评价对象提供反馈意见。

由于每节课40至45分钟,时间太长,评价者很难自始至终地认真听讲、观察和记录。

课堂听课后,评价者有时无法准确地回忆和描绘某些具体的细节,只能凭经验和印象进行评价,给出的反馈意见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带有较多的主观性。

由于评价对象不可能直观自己的教学过程,也不可能重复自己的教学过程,因此他们有时无法理解评价者的反馈意见并纠正自己的缺点。

微格教学评价法利用现场摄像等技术完整地、准确地记录了评价对象的教学全过程,然后通过录像回放等技术把评价对象的教学过程分解成一系列具体的、清晰的教学片段,使评价双方可以反复地观看教学录像,进行评价反馈,探讨出更适宜的教学方法,作详实记录。

上课教师在反思评价后,根据自我分析及讨论评价中所发表的意见修改教案,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后再针对同一主题进行一次或多次不同形式的训练。

微格教学评价法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自我评价、同事评价、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法,改变了评价对象一味被动接受评价的传统方法,让评价对象及时获得反馈意见,注意自我反馈和他人反馈相结合,让评价对象获得方方面面的信息,有来自同事互评的反馈信息,有来自专家点评的反馈信息,也有来自自我评价的反馈信息。

它特别强调评价对象的主体作用,尊重每一位评价对象的个性,希望每一位评价对象都拥有自我发展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所有评价对象都是评价的主体。

在评价过程中,他们集“评价对象”、“自我评价者”和“他人评价者”于一身,既要接受他人评价,也要进行自我评价,还要对他人进行评价。

他们可以为评价结果进行辩解,在评价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得出共同认可的评价结论。

在11月2日的学校微格教研活动展示活动中,根据语文教研活动主题“关注课堂细节,闪现智慧火花”,我先向本组参加听课的老师提出来了活动要求。

要求其中三位老师关注课堂突发事件或生成的细节教师的应对,另外三位老师关注课堂评价语和引导语。

然后又布置本次活动相关的细节论坛话题,一是“对于课堂的突发事件和生成的细节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二是“教师的课堂评价语和引导语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现场活动中,柴峰艳老师展示课《绿色蝈蝈》截取的10分钟录像课,从整体感知到研读感悟文本的两小节内容,全体成员听课,做课堂观察与相关记录。

课后分小组围绕“课堂细节”主题中3个话题分别进行分析、讨论和诊断。

执教者讲述自己的教学反思。

微格教学评价法使教师评价真正成为促进教师自我启发、自我概括、自我激励、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过程,成为培养和提高评价双方共同参与、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的过程。

六、课题研究成效

(一)摸索出主题式微格教研操作的基本流程:

调查教师课堂教学现状——确定主题——收集资料——青年教师上课,摄制录像课——课后就某一个内容进行讨论。

1、调查教师课堂教学现状。

在调查中,主要调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

关注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关注教师的语言、行为、课堂生成能力及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2、确定主题。

针对教师现状,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确定一个主题作为研究的内容。

3、收集资料。

观看名师录像课,讨论了解在课堂教学中规范化的语言、行为及课堂调控行为等。

4、青年教师上课,摄制录像课。

青年教师的录像课,有的是一个片断,有的是一节课。

尊重青年教师的意愿,随时摄录。

5、课后就某一个内容进行讨论。

授课者撰写自我小结和反思,然后在另一班进行二次授课。

(二)微格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过去,主要通过理论讲解和书面阅读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教师面对书面的、抽象的、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有隔靴搔痒的感觉。

现在,微格教学评价法加强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使得理论变得更加具体形象,并使教师获得了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教学实践机会,从而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营造了钻研理论的氛围。

(三)微格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地给评价对象打分,也不是单纯地为了评出他们的优劣和高低,而是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主题式微格研究中,重视发现教师个人的特点,并给以及时的引导发展,使青年教师快速地成长。

(四)改变学校的教研工作局面,有利于学校良好教研风气的形成以及学习型、创新团体的构建,方式从追求形式到讲究实效。

通过微格教学,教师积极有效地进行自我分析、互相分析,气氛活,感触深。

通过不断地扬长补短,教师在一连串的反思、分析中认识发生变化,观念也随之升华。

从这个意义上说,“微格教研”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微格”的。

(五)研究一年后,学校初中部英语教研组获区优秀教研组,社会教研组和科学教研组获校优秀教研组。

每个教研组有一至三位教师成为区学科带头人或学校骨干教师。

一年来,各教研组教科研方面硕果累累。

李红老师的《以任务单

为载体的语文课前预习的实践研究》获普陀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刘明波老师的《以海洋文化为创作题材的吹塑纸版画教学研究》获普陀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另有《挖掘舟山乡土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将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到底》分获舟山市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剖析当前约制中小学竞技体育发展的阻力问题与策略思考》获市初中体育教学论文二等奖,《点燃思维的火花,探讨复习课有效性》获市初中社会教学论文三等奖,《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让英语教师在有效教学中专业成长》分获区初中英语教学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

七、课题推广应用

将"微格教研"的结晶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从而实实在在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微格教研"是在不伤害学生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受到学校、老师、学生等各方面的普遍欢迎。

为了使这样的"微格教研"更好地进行,我校正在计划建设“微格实验室”。

该实验室配有大屏幕投影、实物投影仪,由电脑控制的三台摄像机可同时摄录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由单向玻璃隔开的听课室和“探头”的监视,可让执教教师、学生在“无人听课”的“自然状态”下进行活动。

这对教学效果的研究创造了条件,对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探索出一条有本校特色的办学之路,值得与我校相似的城郊结合农村初中学校借鉴与推广。

八、课题研究反思

(一)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工作匆匆过去,在课题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的收获还是比较大的,但还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1、录像剪辑等工作需要学校网络管理专任教师协助完成,这给网络管理教师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

所以有时教师个人使用录音笔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但缺少影像反馈,也就缺少更多的主题式反馈。

2、由于教师平时工作时间紧凑,在录像课后观看整节内容要花费大量时间,可如果剪辑片断,等完成又需隔一段时间,再进行研讨分析,就缺少一种趁热打铁的感觉,教师的积极性可能有所减少。

3、向名校名师学习微格教研的活动开展得不够,所以拓展性还不够广。

(二)实践中我们也感到,应用"微格教研"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为技能而技能,要联系学生和教材的实际进行,运用技能,研究教法,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

实施中要防止舍本求末现象出现。

2、"微格"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研究态度。

这种"格物致知"的态度和方法不仅可用于教学技能,也适用于德育教育,环节管理等学校的许多方面,因为它富有专题型探索的特点。

3、"微格"式教研是以"分解"为主要特征的。

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因为实际教育中还有综合的一面,其综合效应不完全是分解部分的机械相加。

4、"微格教研"对老中青教师的意义不完全一致,应注意分层和扬长。

参考文献

1.荣静娴、钱舍编著,《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第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斌华,教师评价模式:

微格教研评价法,《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9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