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心理学简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6447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等学力心理学简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同等学力心理学简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同等学力心理学简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同等学力心理学简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同等学力心理学简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心理学简单题及答案.docx

《同等学力心理学简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等学力心理学简单题及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等学力心理学简单题及答案.docx

同等学力心理学简单题及答案

测量心理学:

简述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P381-382:

答:

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

(一)专家判断:

专家对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范围的符合性做出判断。

(二)统计分析:

内容效度可由一组被试在独立取自同样内容范围的两个测验复本上得分之相关来作数量的估计。

如相关高,一般可推论测验有内容效度。

(三)经验法:

一般来说,测验总分和题目通过率随年级而提高,便是测验具有内容效度的证据。

简述测验说明书应包括的主要内容P351:

答:

测验说明书包括的主要内容:

1.本测验的目的和功用。

2.编制测验的理论背景以及选择题目的根据。

3.测验的实施方法、时限及注意事项。

4.测验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方法。

5.常模资料,包括常模表、常模适用的团体及对分数如何做解释。

6.测验的信度效度资料,包括信度系数、效度系数及这些数据是在什么情境下得到的。

简述影响测验信度的主要因素P375:

答:

影响测验信度的主要因素:

一、受试者方面:

身心健康、动机、作答态度等。

二、主试者方面:

不按规定实施测验,制造紧张气氛,评分主观等。

三、测验内容方面:

试题取样不当,内部一致性低,题意模糊等。

四、施测情境方面:

测验现场条件等。

五、被试样本:

1.团体的异质性

2.团体的平均水平

六、题目的数量:

一般来说,在一个测验中增加同质的题目,可以使信度提高。

七、测验难度:

若测验对某团体太难或太容易,则分数范围将缩小,是信度降低。

八、间隔时间:

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

简述测验标准化的主要含义P350:

答:

为了减少误差,就要控制无关因素对测验题目的影响,这个控制的过程,称作标准化。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内容

标准化的首要条件,是对所有受测者施测相同的或等值的题目。

(二)施测

为了使测验条件相同,必须有统一的指导语和时间限制。

(三)评分

标准化的第三个要素是客观评分。

客观性意味着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有一致性。

为使评分尽可能客观,有三点要求:

1.及时并清楚地记录反映。

2.要有一张标准答案或正确反应的表格,即计分键。

3.将受测者的反应和计分键比较,对反应进行分类。

(四)常模

一个标准化测验,不但内容、施测和评分要标准化,对分数的解释也必须标准化。

简述良好的效标测量必须具备的条件P385:

答:

良好的效标测量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效性:

效标测量必须能真正反映观念效标。

2.可靠性:

效标测量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

3.客观性:

采用判断性的效标测量,必须控制偏见,使评定过程尽可能客观。

4.实用性:

效标测量应尽可能用法简单,省时,花费少,经济实用。

难度和区分度的关系P393:

答:

难度和区分度的关系:

1.难度和区分度都是相对的,是针对一定团体而言的

2.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被试区分度高

3.较易的项目对水平低的被试区分度高

4.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

5.项目难度的分布以常态为好,即特别难与特别容易的题目较少,越接近中等难度的题目越多,而所有项目的平均难度为0.50。

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有哪些?

它们是怎样影响测验信度的?

P375

简述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的区别P382:

答:

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的区别:

1.含义不同:

表面效度是有受测者、使用测验者的行政人员及其他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来看,这个测验是否有效,也就是从表面上来看,测验题目与测量目的是否一致。

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

2.评分对象不同:

表面效度是由外行对测验作表面上的检查而确定的,而内容效度是由够资格的判断者详尽地、系统地对测验作评价而建立的。

3.判断的标准不同:

表面效度只考虑题目与测量目的之间明显的、直接的关系;内容效度则同时考虑到题目与测量目的和内容总体之间逻辑的微妙关系。

简要说明投射测验的优缺点P421:

答:

投射测验的优缺点有以下内容:

一、投射测验的优点

1.可以对人格作综合的、完整的探讨,对受测者的内心生活作深层的探索,并作出动态解释;

2.测验本身不显示任何目的,受测者不至于有意防范而作虚假的反应。

二、投射测验的缺点

1.评分缺乏客观标准,难以量化;

2.缺少充分的常模资料,测验结果不易解释;

3.信度和效度不易建立;

4.原理复杂深奥,非经专门训练者不易使用;

5.与其他测验相比,被试的反应更易受施测情境的影响。

说明内容参照和常模参照的区别P366:

答:

内容参照和常模参照的区别:

1.参照标准不同:

常模参照测验中,一个人的分数是通过与其他人的分数进行比较来解释的,并能表示成在某个比较团体内的相对等级。

内容参照是对测验所包含的材料熟练或掌握的程度,涉及的主要是测验内容。

2.前者着重于学生之间的比较,后者关心有没有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P171-测量心理学书籍

3.常模参照测验适用于选拔性考试和总结性评定;而目标参照测验(亦称标准参照测验)适用于诊断和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P171-测量心理学书籍

施测过程中引起测验结果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P357-P358

答:

测试过程中引起测验结果产生的误差因素有:

1.物理环境:

施测现场的温度、光线、声音、桌面好坏、空间阔窄等皆具有影响。

2.主试方面:

主试的年龄、性别、外表,施测时的言谈举止、表情动作等均能影响测验结果。

3.意外干扰:

当测验环境复杂,特别是当被试人数较多时,容易发生出乎意料的干扰或分心事件。

4.评分计分:

评分不客观以及计算等级分数出错等也是常见的误差。

 

发展心理学

简述幼儿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P500

答:

幼儿期思维的基本特点:

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指思维活动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关系和本质的理解,即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

2.思维的抽象性开始萌芽

幼儿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

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在幼儿思维中所占的地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3.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这时儿童的言语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简述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P506

答:

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问题探讨了儿童和青少年对道德问题的判断和认知。

柯尔伯格将个体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再分为两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

惩罚和服从取向

阶段2:

功力取向(个人利益)

(2)习俗水平

阶段3:

“好孩子”取向(权威人物)

阶段4:

“好公民”取向(维护社会秩序)

(3)后习俗水平

阶段5:

社会契约取向(协商与变通)

阶段6:

普遍道德原则取向(全人类)

简述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机制的观点。

P473

答:

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机制的理论核心是,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是通过动作所获得的对客体的适应而实现的。

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

(一)同化

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智力结构中的过程。

(二)顺应

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三)平衡

是个体保持智力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

比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结构发展的共同观点。

参考皮亚杰学派与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儿童认知发展观点之比较-陈英和.pdf

答: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结构发展的共同观点:

1.从广义的角度看,皮亚杰学派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同属认知心理学派,都是研究人

类认知的科学。

2.都试图描述儿童在各年龄阶段上认知发展的能力及其局限性。

3.都试图解释儿童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中,为什么有些能力能达到,而有些则不能达到。

4.都强调儿童现存的知识结构对获取新知识具有重要的影响等。

青少年为什么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

P524

答:

青春期也称为危险期,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们身心发展失去了平衡,感受着许多心理矛盾和冲突,如解决不当,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行为偏差,乃至精神疾病。

一、心理生理性紊乱

青春期生理生物性紊乱主要表现为主体对自己身体机能的异常关注及对某些正常疾病的过分夸大,也有人表现为由于自己对身体的某些特征不满意而极度焦虑。

二、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从少年期开始,个体需要面对的困难和烦恼突然增多,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积累起来就会导致心理崩溃,有人就想用自杀的方式来解脱。

三、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这种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遗传所致。

这个时候起作用,由于这时个体所具有的特殊的身心状态决定的。

这个年龄段的少年们在心理上敏感而脆弱,最易感到压抑、挫折和焦虑,这种消极的情绪状态是致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普通心理学

简述想象的功能。

P82

答: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

想象具有预见的功能:

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第二:

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第三:

想象具有代替作用

第四:

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

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简述问题解决启发式策略。

P87

答:

启发式策略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较省时省力。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启发性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策略

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2.逆向搜索

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3.爬山法

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4.探试搜索法

是利用事先得到的有关达到目标的某种信息和已有经验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从中获得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选择最有利于达到目标的方向再进行探索。

简述语言理解的水平。

P98

答:

语言理解有三种水平:

1.词:

词是语言材料中能独立应用的最小意义的单位,各种复杂的语义都是借助于词语来表达的。

理解语言必须以正确地理解词的意义为基础。

2.短语和句子:

理解短语和句子是语言理解的一个更高的水平。

它需要借助于句法和语义的知识,需要有语境的帮助。

3.语言理解的第三水平是了解使用者的动机与意图,包括他们用语言所传达的情感和态度,以及某些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等。

简述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或媒介。

P50

答:

知觉时间必须通过各种媒介简介地进行。

1.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周期出现的自然现象,为我们估计时间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2.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

人体的生理活动,许多是周期性的、有节律性的活动。

3.借助计时工具。

借助于先进的计时工具,不仅可以准确地估计时间,还可以准确地记录极其短暂的时间。

简述情绪的“詹姆士—兰格”理论。

P120

答:

詹姆士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情绪是对这些身体变化的知觉。

兰格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詹姆士—兰格理论提出了情绪与机体生理变化与情绪发生的直接联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这一理论中,情绪产生的方式是:

刺激情境—机体反应—情绪。

简述表象的基本特征

(2)。

P81

答:

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有三个基本特征:

1.直观性

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

2.概括性

表象是关于某个事物或某类事物的概括形象。

3.可操作性

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

按照保持时间长短划分记忆的类型,并说明各自的特点。

P68-P69

答:

按记忆保留的时间长短多少分类,有

1.瞬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以物理特性的编码和形象编码为主,存储时间大约是0.25~0.5秒。

2.短时记忆:

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是当前一刻能够意识到的记忆,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

以声音编码为主,同时有视觉或语义编码,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记忆容量为7

2个组块。

3.长时记忆:

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

保持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度,以语义编码为主。

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含义。

P72

答: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用重学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为指标,得到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即在时间进程上,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P59-P60

答:

不随意注意也成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等。

(2)个体本身的状态。

不随意注意不仅有外界刺激物被动地引起,而且和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绪状态、兴趣、过去经验等你有着密切的关系。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P92

答:

创造性思维指人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和理论不能直接地解决一个问题时,在已存储的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地分析和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问题情景中,新的思维从萌发到形成的整个过程。

分成以下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1.准备期:

在思维形成之前,积累有关知识经验,搜集有关资料。

2.酝酿期:

对问题和资料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3.豁朗期:

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产生的时期,又可称作灵感期。

4.验证期:

对新思想或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

简述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答:

与情绪、情感相关的外显行为表现,叫表情。

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二、姿态表情

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三、语调表情

言语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同时,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也是表达说话者情绪的手段。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P90-P91

答:

问题解决受到诸如社会、自然、物质和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一)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也即个人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差异。

(二)动机与情绪

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总是有一定的动机,并伴随一定的情绪情感的产生。

(三)定势

定势,也称心向,指个体以特殊方式从事某一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

(四)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五)酝酿效应

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然后再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种现象叫做酝酿效应。

(六)知识经验

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七)个性因素

个体的人格差异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

简述耶基斯—多得森(Yerkes-Dodson)法则。

P102

答:

根据耶基斯和多得森的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这种现象就叫做耶基斯—多得森法则。

意识的含义及作用。

P53-P54

答:

意识的含义:

意识是心理的过程和属性,它是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终止的监控。

意识对人类生存有重要的作用:

(1)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输入的刺激能量;

(2)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

(3)使我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P140

答: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

一类是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另一类是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体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三种:

1.首要特质:

是指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

2.中心特质:

是指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3.次要特质:

是指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动机的功能。

P100

答: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功能有:

1.激发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个体的行为活动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3.维持和调节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其对提高记忆效果的意义。

P72-P73

答: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用重学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为指标,得到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即在时间进程上,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对提高记忆效果的意义:

(一)及时复习。

(二)正确地分配复习时间。

(三)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四)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相互影响。

(五)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简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P69

答:

按意识参与的程度分类,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两者的区别:

1.内隐记忆一般没有意识过程的参与;外显记忆是有意识的记忆过程。

2.内隐记忆一般不能用言语表达;外显记忆能对记忆的信息进行较准确的语言描述

3.内隐记忆形成和提取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认知过程;外显记忆的形成一般有评估、比较和演绎等认知过程的参与,能随意地提取记忆的信息。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P101

答:

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简述真动知觉与似动知觉的异同。

P52

答:

1.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动知觉。

2.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3.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

物体运动的速度太慢,即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距离太小,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

简述知觉特性。

P44-P46

答:

知觉具有四种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的过程中,总是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分出来,对它们作出清晰的认知,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之为选择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认识刺激物的个别属性,而是认识事物的整体和关系,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定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它的稳定性。

什么是知觉恒常性?

它有哪些主要种类

答: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它的稳定性。

恒常性的种类有:

(一)形状恒常性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不断变化。

但是,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形状的恒常性。

(二)大小恒常性

网像按几何投影的规律变化,随对象的距离按比例增长或缩小,而知觉到的大小却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这就是大小的恒常性。

(三)明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叫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四)颜色恒常性

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额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颜色恒常性。

简述造成遗忘的原因。

P72-73

答:

引起遗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抑制或干扰引起遗忘:

这是指时间上邻近的两种材料在保存上彼此发生的干扰作用。

这是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

2.由压抑造成的遗忘:

这是有动机或情绪因素引起的遗忘。

3.由衰退引起遗忘:

这是指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消失,而引起的遗忘。

4.由线索提取引起的的遗忘:

该理论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人们对一些事情回想不起来,是因为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5.由脑损伤引起的遗忘。

请论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P134-135

答:

能力和知识、技能虽有不同,但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着的。

1.能力是掌控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不具备感知能力的人就很难获得感性知识,缺乏抽象概括能力的人就很难获得理性知识。

2.能力的大小也会影响掌握知识的深浅和技能的高低。

3.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

4.掌握了系统的社会知识也能提高对社会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如果离开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什么事都做不成,也不能发展一个人的能力。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请论述两者的区别。

P114-P115

答: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情绪是较低级的感情,既可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情感则是较高级的感情,通常只用于人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关的体验;情感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比较复杂的体验。

2.情绪带有情境性,变化快;情感是对事物的稳定态度,受情境的影响很小。

3.情绪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带有更多的冲动型和外显性;情感比较内隐和深沉,往往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

简述睡眠的功能和梦的功能。

P55-P56

答:

睡眠的功能:

1.恢复理论认为,睡眠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

2.生态学理论认为,动物睡眠的目的是避免消耗能量,以及在一天中不能适应的那段时间里避免受到伤害。

梦的功能:

1.认知观点认为,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

2.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梦潜意识过程的显示,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

3.心理学观点认为,梦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社会心理学

心理统计学

简述计算积差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所需要满足的条件。

P274

答:

计算积差相关系数满足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数据是成对的,且成对数据的数据不少于30对;

(2)两列变量都是正态分布的变量;

(3)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4)公式:

r=

简述算术平均数的特点。

P270

答:

算术平均数的特点:

(1)反应灵敏,计算严密,简单明了

(2)要求相同测量工具所获得的数据

(3)在数据相对集中,离散程度不是很大时,对于数据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性较好。

(4)较少受抽样变动的影响。

简述计算样本算术平均数的条件。

P270

答:

计算样本算数平均数的条件要求:

(1)数据必须是同质的,即用同一种测量工具测量某一特质所得的数据。

(2)数据取值必须明确

(3)数据离散程度不能太大。

简述秩和检验法的基本思路和适用条件。

P290

答:

秩和检验法的基本思路是:

将两样本成对数据的差值的符号作为检验依据。

适用条件:

适用于依据两个相关样本的资料,推论其总体均值是否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