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54794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docx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4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依标托纲:

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自主回顾:

1.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

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

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3.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坑口电站:

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2)发展炼焦业:

为冶金工业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4.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的保护、治理

1)能源的综合利用

2)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

3)“三废”的治理

治理措施:

①以技术创新为先导;②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③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④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4).调整产业结构

(1)调整原有重化工业,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

区域能源资源开发评价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规模和方向是由区域开发条件等所决定的,其评价内容与思路如下:

5.比较重庆和拉萨发展太阳能的自然条件。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大,位于我国太阳能丰富带。

重庆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位于我国太阳能资源贫乏带。

6.评价酒泉建设风电基地的区位条件。

酒泉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其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经济落后,人口稀疏,土地利用率低,地价便宜;

不利条件是经济落后,人口较少,对能源需求量小。

7.分析上海建设海上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

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不利因素:

成本高,施工难。

8.敦煌发展光伏并网发电站的优势条件。

敦煌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量和雨量极少,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强;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形平坦。

合作探究:

1.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

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据此完成

(1)~

(2)题。

(1)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  )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C.冬季、春季D.夏季、秋季

(2)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2.稀土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中国以占全球30%左右的储量,一度“敞开大门”供应了国际95%以上的市场需求。

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自己的产业发展战略,“指令性”开采、控制出口配额之后,量减价升,中国稀土不再卖成“白菜价”。

读图回答

(1)~

(2)题。

(1)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

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

4.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下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5..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太阳能已经成为拉萨市居民生活的重要能源。

街头普遍使用太阳能、风能路灯,居民广泛使用太阳灶等。

下图为青藏高原太阳能分布图。

材料二 西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80%以上。

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西藏电力供应不足日趋严重,冬季尤为突出。

为此,被称为“电力天路”的青藏电网联网工程于2010年7月开工建设,建成后,通过青藏联网输电线路,在冬季枯水期从青海向西藏送电,在夏季丰水期可实现藏电外送,形成连通青藏地区的能源大动脉。

这将从根本上解决西藏电力短缺的问题。

(1)列举出西藏最主要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并分析其丰富的原因。

 

(2)指出西藏能源供应紧张的原因。

结合西藏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地区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3)说明青藏联网工程建设对促进西藏发展的意义。

 

拓展提升

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5年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的相对比例(均已折算成标准煤)。

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

A.石油、煤炭、天然气B.天然气、石油、煤炭

C.煤炭、天然气、石油D.石油、天然气、煤炭

2.M省可能是(  )

A.山东B.贵州C.新疆D.河北

3.属于缓解交通运输压力措施的是(  )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②辅以公路建设 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④发展炼焦业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产生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  )

A.发热量低B.应用广泛C.有害成分多D.分布不平衡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读图回答5~6题。

“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

5.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6.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1)据图总结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

(6分)

(2)我国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谈谈如何进行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

(6分)

(3)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隐患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在今后发展中应如何解决?

(8分)

(4)A地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除了大量的煤炭外运,你认为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6分)

 

8.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9月7日中国行业研究网消息 为了加快对可燃冰的商业开采步伐,我国科学家首次针对南海可燃冰开采进行模拟研究,并取得了系列进展。

根据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可燃冰发展规划,预计在2020年前我国海域可燃冰有望实现开采,最快到2030年实现商业生产。

材料二 世界已探明的“可燃冰”分布。

(1)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

据此请说出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优点。

(6分)

(2)结合材料二,描述已探知可燃冰的分布规律。

(6分)

 

(3)目前南海可燃冰开采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6分)

 

(4)试分析我国海域发现可燃冰的重要意义。

(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

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3)“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

上图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

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

读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防洪 ②减少水土流失 ③减缓河床抬高速度 

④利于建设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基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潼关水位下降,河流下切深度增加B.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

C.加快渭河净化速度,提高水质D.有利于发展航运,促使渭河平原的工农业产品向东输送

12.下图示意甲、乙两河流域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甲、乙两河下游水系特征的差异。

(2)分析乙河下游地区积极引进外资发展橡胶加工业的原因。

(3)阐述N水库建设给其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

自助餐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经验对长江的综合开发有借鉴意义。

据此完成1~2题。

1.长江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 ②长江径流量大 ③地形平坦 ④河流落差大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D.②④

2.长江和田纳西河的共同点为(  )

A.河流补给都以大气降水为主,且水汽均来自太平洋

B.水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C.流域内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D.都实现了梯级开发,实现了对流域的统一开发与管理

读某河流域图,回答3~4题。

3.河流所在地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

①气候湿热 ②人口稀少 ③城市密集 ④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②④

4.该河与莱茵河相比,其航运价值小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短缺B.经济落后C.水流急D.河道浅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在我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据此回答5~6题。

5.我国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首要目的是(  )

A.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服务B.改善荆江河段的航运条件

C.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D.利用水力发电,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6.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  )

A.川江航道的通航条件得到改善,通航能力提高

B.淹没了荆江河道的浅滩和沙洲,航运效益显著

C.阻碍了中上游航运的发展,黄金水道的功能丧失

D.根治了洪灾,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读“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演变趋势图”,完成7~9题。

7.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水淹没范围扩大  B.泥沙沉积,湖底抬高

C.流域内多年降水量大增D.流域内土壤含水率增大

8.近期,江西省计划在鄱阳湖湖口修建水闸。

这种做法带来的影响是(  )

A.调节湖泊汛期最高水位B.湖底会持续降低

C.减少本省水资源利用量D.增加长江下游水资源利用量

9.江西省为了缓解本省生态问题,以下最佳的措施是(  )

A.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B.为了突出商品性生产大力扩大耕地面积

C.加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发展生态旅游

D.为了解决农村燃料不足大力推广煤的使用

 

二、综合题

10.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1)试从含沙量、汛期、结冰期三方面比较M河、N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6分)

(2)河流含沙量是影响河流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分析河流含沙量大对河流综合开发的不利影响。

(6分)

(3)分析水土流失对M河流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8分)

(4)N河上游水库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重要水源地,请你为保护其水质出谋划策。

(8分)

11.阅读红水河所在的珠江流域图,回答问题

(1)说明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8分)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8分)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水电除外)(8分)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答案

合作探究:

1.

(1)B 

(2)C 2.

(1)C 

(2)C 3.A

4.

(1)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2)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

 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5

(1)水能和太阳能;江河的径流量较大,落差大,水能丰富;纬度较低,晴天多,大气洁净,太阳能丰富。

(2)①能源需求快速增长;②西藏以水电为主,枯水期电力匮乏;③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加强水能、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多样化;输入内地油、电等优质能源。

(3)①有效解决西藏电力短缺问题,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②减轻了当地的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有效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③有效促进当地水能开发、实现藏电外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拓展提升

1.C 2.C 3.C 4.A 5B 6.C 

7.

(1)总体上看,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北多南少,且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

(2)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电东送。

(3)隐患的具体表现:

能源消费结构单一,能源供需不平衡。

解决措施:

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和生物能源等,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大力进行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

(4)修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工业附加值。

8.

(1)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

(2)主要分布于陆地的近海地区(海洋大陆架)。

(3)开采技术要求高,开采成本高,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

(4)“可燃冰”作为“后石油时代”的重要替代能源,对我国扩大新的清洁能源领域、增强我国能源战略储备、促进能源多样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9.

(1)“东水”:

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

干流西侧支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2)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3)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流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

10.C11.B 

12.答案:

(1)甲河下游支流少,水系不发达,乙河下游支流多,水系发达;甲河自南向北流,乙河自北向南流;甲河下游比乙河下游长;甲河下游流域面积小于乙河;甲河下游流量小于乙河下游流量。

(2)该地技术、资金缺乏,气候条件适合天然橡胶的生长,原料(橡胶)丰富;廉价劳动力丰富;海运便利,便于出口;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3)沿岸平原失去了河水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壤肥力下降;河口地区因缺乏饵料导致水产资源减少;甲河三角洲泥沙淤积减弱,海岸遭侵蚀后退;三角洲盐碱化加重。

自助餐

1.D 2.C 第1题,长江三峡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的巫山山脉,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

3.A 4.B 5.C 6.A 7.B 8.A 9.C 

二、综合题

10.

(1)M河含沙量大,N河含沙量小;M河汛期短,N河汛期长;M河有结冰期,N河无结冰期。

(2)淤塞河道和湖泊(水库);引发洪涝灾害;降低河流通航能力;影响水质。

(3)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土地面积缩小,坡度变大,沟壑纵横,交通不便。

(4)防止各种有害水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化肥、农药残留等)汇入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防止水污染;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加强立法监督和宣传教育。

11.答案:

(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地表崎岖,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使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海岸受侵蚀后退现象;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

(3)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业等。

 

知识点9.田纳西河流域自然特征

(1)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2)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季节变化大。

(3)水系发达,水量丰富,通航条件好。

(4)河流落差大,水量很不稳定。

(5)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10.

(1)流域开发的核心:

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2)综合效益:

①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与管理。

②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1.我国的能源利用现状及其变化特点是什么?

①利用现状:

以煤炭为主,兼有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等。

②变化特点:

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能源消费趋于多样化;积极开发新能源,逐步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12.目前我国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量日趋增大;②技术水平较低,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③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较低,能源生产能力有限;④国际能源市场不稳定,石油供应安全问题突出。

13.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案:

①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发展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③加强常规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提高煤炭、油气资源的开发能力;④积极开拓国际石油进口渠道,保证石油供应安全;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

14.请同学们思考河流中上游和中下游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式有何不同?

①河流中上游:

河流中上游多流经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水能比较丰富,一般适合开发水电;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其植被,一般适合发展林业。

②河流中下游:

河流中下游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地势比较平坦,航运比较便利,人类活动比较集中,适合建设工农业基地。

15.为什么要对河流进行梯级开发?

①对河流进行梯级开发分段修建水库和船闸,能改善不稳定径流,使各段水位相对平稳,利于通航;②水库建成之后,可抵御旱涝灾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发电,提供清洁的能源,保护环境;③水库调节小气候,提供充足的水源,改善环境,促进各种产业发展。

16.我国黄河流域的开发、治理的重点分别是什么?

开发的重点:

中上游地区丰富的水能资源以及中下游地区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

治理的重点:

中上游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及中下游的洪涝威胁。

[归纳总结]

(1)区域资源开发条件,一般指区域资源分布状况、开采条件、市场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开发制约因素等内容。

(2)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主要是指区域资源基地建设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综合利用的措施,一般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整治环境等方面分析。

(3)流域开发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是从气候、地形、水文、矿产等环境要素分析,认识流域内的资源分布状况,从而确定流域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发展方向。

(4)对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是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通过修建一系列水利工程,可以使河流在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生态保护、土地利用方面发挥出巨大的综合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