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533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6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潍坊市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潍坊市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潍坊市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潍坊市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潍坊市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潍坊市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6.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5页,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备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C135.5V51

Fe56Cu64Zn65Ba137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肝细胞在结构上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B.细胞膜是所有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的边界

C.叶绿体、线粒体中ATP合成酶都分布在生物膜上

D.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可通过囊泡进行

2.酿酒酵母属于兼性厌氧菌,通过分泌大量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后供自身利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酶可在酿酒酵母细胞外发挥作用

B.酿酒条件较温和,是因为淀粉酶能为淀粉水解提供活化能

C.给酿酒装置通空气,可抑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D.密闭酿洒装置后,酵母菌的呼吸产物可以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

3.当呼吸道粘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延髓的相关中枢,进而会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舒张,产生咳嗽反射。

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引起咳嗽反射的感受器位了于呼吸道粘膜上

B.传入神经兴奋部位膜内侧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C.兴奋由传入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必须经过突触结构

D.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内Na+浓度高于细胞外

4.右图中两条曲线表示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①可表示森林火灾前后的演替过程

B.曲线②可表示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过程

C.M、N点物种组成不会发生改变

D.①类型的演替速度明显快于②类型

5.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0ml,尿量在短时间内将显著增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A.肾小管中液体渗透压增高B.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速率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胰岛素分泌增加

6.关于基因、DNA与染色体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基因均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HIV基因可以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

C.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导致基因数量增加

D.基因重组过程中可能发生DNA链的断裂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辨别真假葡萄酒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金属的防护中,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利用的是原电池原理

D.“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有效成份为Ca(ClO)2

8.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供给剂。

在实验室中可以用金属钙与氢气加热反应制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化钙是一种强氧化剂

B.加热时,氢化钙能跟干燥氧气反应生成水

C.氢化钙(CaH2)是离子化合物,固体中含有H—H键

D.可以取少量试样滴加几滴水,检验反应是否产生氢气来区别金属钙与氢化钙

9.下表中各栏目的叙述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10.核黄素又称为维生素B2,可促进发育和细胞再生,有利于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疲劳。

核黄素分子的结构为:

 

有关核黄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B.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C.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有CO2生成

11.Li—Al/FeS电池是某科研机构正在研发的一种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Li++FeS+2e—==Li2S+Fe。

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l价

B.用水作电解质溶液

C.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

2Li+FeS==Li2S+Fe

D.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Li2S+Fe-2e-==2Li++FeS

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

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9

B.W的阴离子半径小于Li

C.W与Y可形成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D.X、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X>Y

13.已知:

pAg=-lgc(Ag+),Ksp(AgCl)=1×10-12。

如图是向10mLAgNO3,溶液中逐渐加入0.1mol·L-1的NaCl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NaCl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实线)。

根据图像所得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提示:

Ksp(AgCl)>Ksp(AgI)]

A.相同温度下,AgCl在纯水和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等

B.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C.图中x点的坐标为(100,6)

D.把0.1mol·L-1的NaCl溶液换成0.1mol·L-1NaI溶液则图像变为虚线部分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物体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后返回,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重力加速度取10m/s2,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则此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15.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

1,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图中R1为热敏电阻(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2的示数为8V

B.电压表V2的示数为8V

C.R1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

D.R1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

16.如图所示,是两等量同种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AB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为两电荷连线的中点,C为中垂线上的一点,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垂直中垂线从C点垂直纸面向里射入电场,恰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带电粒子电性与Q相反

B.若该粒子从C点射入电场的速度小于,仍做圆周运动

C.若该粒子从C点射入电场的速度大于,仍做圆周运动

D.若改变粒子速度大小从中垂线上其他点射入电场,不可能做圆周运动

17.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轨道各处地磁场的强弱并不相同,具有金属外壳的近地卫星在运行时,外壳中总有微弱的感应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壳中的感应电流不会阻碍卫星的匀速圆周运动

B.外壳中的感应电流可使卫星机械能增加

C.如果没有其他措施,人造卫星轨道半径将增大

D.如果没有其他措施,人造卫星轨道半径将减小

18.引力波现在终于被人们用实验证实,爱因斯坦的预言成为科学真理.早在70年代有科学家发现高速转动的双星,可能由于辐射引力波而使质量缓慢变小,观测到周期在缓慢减小,则该双星间的距离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19.如图所示,在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穿在足够长的水平固定绝缘的直杆上处于静止状态,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对小球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0,在小球从静止开始至速度最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不变

B.直杆对小球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小球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

D.小球的最大速度为

20.如图所示,斜面顶端A与另一点B在同一水平线上,甲、乙两小球质量相等.小物体甲沿光滑斜面以初速度从顶端A滑到底端,乙以同样的初速度从B点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两物体落地时速率相同

B.两物体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21.如图所示,光滑金属导轨ab和cd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成角,导轨间距=2L,导轨电阻不计.两金属棒MN、PQ垂直导轨放置,与导轨接触良好.两棒质量,电阻,整个装置处在垂直导轨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MN在平行于导轨向上的拉力,作用下沿导轨以速度向上匀速运动,PQ棒恰好以速度向下匀速运动.则

A.MN中电流方向是由M到N

B.匀速运动的速度的大小是

C.在MN、PQ都匀速运动的过程中,

D.在MN、PQ都匀速运动的过程中,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共10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某同学利用弹簧和小物块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形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弹簧放在带有刻度的水平桌面上,将弹簧的左端固定在桌面的“0”刻度处,弹簧的右端带有指针,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指针指示值为16.00cm,在0~16cm范围内桌面光滑.该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1)将物块靠近弹簧右端并缓慢压缩,当指针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_cm.记下弹簧的压缩量△x,由静止释放物块,物块离开弹簧后,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s停下,记下s值.

(2)改变弹簧的压缩量△x,重复以上操作,得到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请在坐标纸中做出图象.由此得到弹性势能Ep与成__________关系.

23.(9分)用伏安法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待测电源(电动势约18V,内阻约2)

B.电压表(内阻约几十k,量程为6V)

C.电流表(内阻约为0.3,量程为3A)

D.滑动变阻器(0~50,3A)

E.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99)

F.开关

G.导线若干

(1)为完成实验,该同学将量程6V电压表扩大量程,需测定电压表的内阻,该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经过思考,该同学选择了甲电路,该同学放弃乙电路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按照图甲连接好电路,进行了如下几步操作:

①将滑动变阻器触头滑到最左端,把电阻箱的阻值调到零;②闭合开关,缓慢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使电压表指针指到6.0V;③保持滑动变阻器触头不动,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0V时,电阻箱的阻值如图所示,示数为___________;④保持电阻箱的阻值不变,使电阻箱和电压表串联,改装成新的电压表,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为____________V.

(3)将此电压表(表盘未换)与电流表连成如下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头,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做出的U—I图象如下图所示,则电源的电动势为__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12分)如图所示,斜面AB倾角为37°,底端A点与斜面上B点相距10m,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