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社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5121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观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观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观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观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社会.docx

《观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社会.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社会.docx

观社会

他凭什么拿到八所名校Offer?

在2006年3月的半个月时间内,张杨接连收到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波士顿大学、波士顿学院、哈佛大学等8所美国名校的奖学金或者录取通知书。

他有什么申请秘笈呢?

    在成功申请多所美国名校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张杨认为是自己的运气的成分多一些;但是在后来陆续接触了其他申请上名校的中国留学生后,张杨慢慢摸清楚了美国名校的招生标准,他将这些标准总结为六个核心元素。

    学术能力六个元素中最重要的是学术能力,也就是academicability。

申请美国的研究生院,本科成绩非常重要。

名校录取委员会往往会通过专业课成绩来判断这个学生是否有能力完成在美国研究生院的学业。

一般来说,本科专业课成绩在90分以上为宜。

    不过张杨本身是个特例,他的本科成绩在全班27人中排在第25名,一般而言,申请美国名校无望。

不过,他始终坚信自己的学术态度和学术能力,一封附在成绩单背后的“补充信”(见后文)扭转了他的命运。

    领袖潜质这是美国学校和中国学校录取标准的一个巨大差异。

一般来说,展示这种潜质最好的办法是向评委会陈述过去的工作经历。

美国人更喜欢听到他们熟悉的公司名字,比如宝洁、汇丰或者联合国XX机构。

申请时张杨选取了他在清华参加由国务院新闻办、美国大使馆、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经历,及在路透社实习的经历。

    社会责任感这是很多中国学生写申请时最容易遗漏的方面。

中国孩子很少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也不像美国学生需要做足够的义工拿到高中两个必修学分。

美国的极顶名校喜欢招收那些愿意为别人“付出”的人。

申请时,张杨选取了他在新东方工作4年中举办了近百场公益讲座的事例。

    标准化考试成绩申请美国本科需要考托福和SAT,申请美国研究生需要考托福和GRE。

申请商学院则要考GMAT。

张杨建议提前2至3年准备考试,一年半考完试,剩下的时间集中精力做申请材料。

要注意,托福和GRE作文要达到5分以上才有申请名校的把握。

    推荐信的分量和质量美国大学的录取委员会往往通过推荐人的分量来判断申请人的活动和社交能力。

张杨当初请其所就读学院的院长、全国人大科教文卫主任委员写推荐信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请路透社中国及北亚首席记者罗朗写推荐信证明其社会活动。

巧合的是,罗朗是张杨所申请的斯坦福大学系主任的同学。

申请文书质量由于录取委员会老师无法对国际学生一一面试,申请文书就是说服评审委员的重要广告。

张杨在写申请时,并没有罗列自己的成绩,而是抓住了在新闻和教育领域有丰富经验的核心价值。

英文文书的版式也很重要,尤其要注意左右对齐,不要让文字呈“锯齿状”分布;打印文书用质感好的纸张,将文书归纳成一个文件夹,附有目录和索引标签。

"80后"成大学生创业富豪主力九成"白手起家"

6月24日,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对1999年以后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结业生、肄业生、辍学生和在校生“自主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80”后青年已经成为大学生创业成功队伍中的主力军,“主动型创业”占据主导,IT技术催生“80后财富新贵”;创业富豪中“白手起家”者占九成,“富二代”创富能力突出。

    上榜的100名大学生创业富豪中,“70后”大学生创业者不多,有20人;“80后”占据绝对优势,有79人,位居榜单前十名的创业富豪中,有7人为“80后”。

    榜单显示,网游新锐渡口网络的金津以拥有高达10亿元的财富,高居榜首,成为“80后”创业首富。

2005年,金津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在校期间创办了杭州渡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发展为浙江省最大的网游企业之一,也是最有实力挑战我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业前辈霸主地位之人。

    并列第二名的大学生创业富豪共有6人,财富均在1亿元,其中上海柯楠网络的达贝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四川鸿凤蜀府的李玟阳,重点大学金融专业毕业,两人均为女性,同为我国“80后”的创业女首富。

    浙江盘石公司的田宁是浙江大学学生创业第一人。

1999年还在校学习的田宁创建了该校首家大学生创业企业,目前,浙江盘石在浙江省电子商务企业中名列第三,仅次于阿里巴巴和生意宝,已成为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的持续领跑者。

    调查发现,上榜的创业富豪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或是自筹资金,约占上榜人数的九成,有家庭资助的仅占一成。

近两成上榜创业富豪在创业过程中得到风险投资、创业基金和银行贷款等支持,这些创业企业相对而言发展得比较好,如资产千万元以上的44名上榜创业富豪中,有10多人获得风险投资商的支持。

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医药生物和能源环保等前沿领域的创业企业,传统行业较少受风投青睐。

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富二代”的大学生创业者,特别是具有商业和管理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创业者的“创富能力”突出,大多位居榜单前列。

与白手起家的同辈大学生创业者相比有很多优势,相对充裕的创业启动资金、可借鉴的家族经商成功经验和相对丰富的人脉网络等,都大大增强了“富二代”大学生创业者的“创富能力”。

(记者李菁莹)

搞笑经典:

大学校园中绝世对联

上联:

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

    下联:

05届,06届,07届,届届失业!

    横批:

愿读服输

    

    上联:

金沙江,嘉陵江,黑龙江,江江可投!

    下联:

飞跃楼,教学楼,宿舍楼,楼楼可跳!

    横批:

空前绝后

    

    上联:

爱国爱家爱师妹!

    下联:

防火防盗防师兄!

    横批:

恋爱自由

    

    上联:

男生,女生,穷书生,生生不息!

    下联:

初恋,热恋,婚外恋,恋恋不舍!

    横批:

生无可恋

    

    上联:

相遇,相识,相知,相爱必须!

    下联:

小吵,吵吵,大吵,分手难免!

    横批:

爱恨交织

    

    上联:

我爱的人不爱我。

    下联:

爱我的人我不爱。

    横批:

命苦

    

    上联:

上网,打牌,谈恋爱,虚度四年光阴。

    下联:

考研,出国,找工作,生活猪狗不如。

    横批:

吃饱了撑的

    

    上联:

考初中考高中考大学考考都愁。

    下联:

抄语文抄数学抄英语抄抄就过。

    横批:

不信挂科

    

    上联:

昨日,今日,明日,日日难熬。

    下联:

早餐,午餐,晚餐,餐餐难进。

    横批:

大学生活

    

    上联:

昨夜校园漫步,看见青蛙装酷,呕吐,呕吐,只能拿头撞树。

    下联:

昨晚球场摆酷,忽闻恐龙撞树,恐怖,恐怖,可怜那棵小树。

    横批:

倩女幽魂

    

    上联:

好说,难说,好难说。

    下联:

思你,念你,思念你。

    横批:

真爱无悔

热播电视剧成为毕业生的“正反教材”

    《蜗居》的热播,也在悄然改变着一些正在求职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心态。

一份发自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部分沪上高校的最新问卷调查显示,看完《蜗居》让不少毕业生对留沪工作与生活“又爱又怕”。

  有坚持也有动摇

    “与其在上海找个并不满意的工作,还不如回到家乡找一份好工作。

”华东师大的小杨同学说,虽然目前在上海实习,但早已和家乡的一家企业签了约,一毕业就会回去,“在上海,月薪虽高点,但生活开销大。

但到中小城市就不一样了。

”小杨的观点在此次调查中得到了印证。

据对部分外省籍生源大四生的调查,在看了《蜗居》后仍坚持要留在上海工作的约占四成多一点,另有不到半数的人产生了动摇,觉得还是回家乡求职比较稳妥。

  先闯荡再做选择

    复旦大学就业中心的王新老师说,许多大学生对求职的地域选择更为理智,而且学历越高,对城市的选择越偏重于是否真正有利于事业发展。

    问卷调查发现,有92%的人觉得留沪“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成功机会”,有近40%的人表示“喜欢大都市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还有11%的人觉得“毕业回家乡很丢面子”,另有32%的同学说得很实际:

“想在上海成家立业,让下一代在大都市成长。

  从自身条件出发

    调查发现,为了能在上海工作,哪怕不惜在群租房里蜗居的人约占46%,还有超过四成的人不惧怕今后几十年当“房奴”。

对此,华东师大负责就业工作的张老师说,对于外地生源的留沪就业问题,学校的态度是既不鼓励也不一概反对,但根本原则是告诫同学们要理性,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切莫盲从。

告别蚁族生活青年们选择小城市

幸福是什么?

我们想将这个疑问与已经或将要踏入社会的青年共享,既然大学生的“蚁族”、“蜗居”已经成为2009年尾巴上的滥觞。

 房价与这个将走进虎年的冬天一样冰冷而凶猛,但在城市的四面八方,仍有那么多的年轻人用体温捂紧胸口深处一个小小的“北京梦”、“上海梦”,不愿它们破碎变凉。

然而,曾经,不是只有你们这么想。

 我们走访了这10年来一届届告别大学的青年人,他们把梦想揣回了小于北京、上海的城市,种在了不那么繁华的土地里,现在梦想成熟为了生活。

有人为了双亲回到家乡,而今感谢“父母在,不远游”;有人为了爱情远走天涯,而今留恋静好的小镇;有人为了就业挥别人堆,而今成蜗居同学艳羡的对象……他们说,他们很幸福,很满足,小地方有好滋味。

也许,真正对你重要的东西,让你活得丰润的东西,不是只有大城市才能给你。

  亲情篇:

  我很庆幸我在爸妈身边

 谢伟,28岁,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现居南京郊区。

谢伟2004年从计算机系毕业时,根本没有预料到自己两年以后的生活。

当时他刚成为北京一家著名电脑公司的技术员,收入稳定。

但现在,他是南京市郊区浦口区一所小学的老师,数学兼计算机老师。

 改变发生在2005年11月,来自老家的一通电话。

那一天,谢伟的爸爸被诊断为胃癌早期。

当时,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县城的妈妈早就没了主意。

“检查结果出来的那天晚上,舅舅打电话告诉我,我让妈妈听电话,我能感觉到妈妈好孤单。

”谢伟在得到检查结果后第二天就回到了南京。

他第一次成为家里真正的男子汉:

寻找医院,询问医生,筹集手术费用,协调手术时间……

“那十几天,妈妈就跟在我后面,我感觉到我在照顾她,我特别累,心里也焦虑,但是我很幸福。

不过,那时候我根本没想过我会回来。

”爸爸的手术很成功。

手术后,谢伟在家住了半个多月。

爸爸术后恢复得不错,谢伟也就回到北京继续上班。

“那个时候我特别想家,一是惦记爸爸的身体恢复,二是突然有点不适应一个人生活了。

” 他突然发现,自己守着爸妈住的那半个多月那么珍贵。

“从上高中住校开始,到离家读大学,到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自己已经六七年没有跟爸妈一起真正生活了。

放寒暑假回来,总是到处见老同学。

”这种突如其来的幸福慢慢改变了谢伟的想法。

他决定离开北京回家。

 为了便于照顾手术后的爸爸,谢伟放弃了南京市区好几份收入更高的工作,经过考试,获得了现在的这个工作。

“这虽然是郊区,但是坐车回家方便,二十几分钟就到了,我每天晚上可以回家陪爸爸妈妈。

”现在,谢伟已经结婚并且有了两岁多的儿子,他的妻子在一家小厂里当会计。

2008年年初,他们在县城里买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屋。

到了周末,谢伟就会带着妻子和儿子住到农村的爸爸妈妈那儿,“一方面陪爸妈,另一方面也让儿子看看麦子长什么样,水稻长什么样,有的时候,儿子认识更多的五谷杂粮和花花草草,他的小伙伴都羡慕,所以现在有时候都带着他们一起去老家度周末。

”“每周日晚上回县城,我都会带上爸妈种的新鲜蔬菜,还有散养的鸡生的蛋,既无害,还好吃,对孩子的健康也有好处。

”谢伟说。

慢慢地,谢伟的妻子还多了一份收获,她学会了种菜。

“我们常常把种了吃不完的菜带回来给邻居吃,很满足的,物业处的阿姨收我物业费都打折。

”她笑着说。

“爸爸妈妈有时候觉得,是自己拖累了我的工作。

但是,其实他们不晓得,我从北京回来后,我才明白生活该是什么,责任是什么。

”谢伟说,“我很庆幸我在爸妈身边。

  事业篇:

  我还是喜欢引人瞩目

 柳生,30岁,毕业于南开大学,现居石家庄。

 “大城市的人经常说,你们二线城市有天安门吗?

有国家大剧院吗?

有‘鸟巢’吗?

我倒想问住在北京的人,有几个人经常去国家大剧院的?

”柳生反驳老同学们的说法,他认为,选择去哪里生活,就在于一个心情。

柳生2002年从南开大学毕业以后,他先是在广东省的市级单位当公务员,后来又回到家乡在县委办公室做文秘。

 在柳生的回忆中,两年的公务员生涯“很是没劲”。

2004年,柳生辞去了公务员的职务,卖起了保险,现在他已经是一家全国知名保险公司的石家庄分部副总经理。

  “我觉得在一线城市,生活会很辛苦。

在北京,如果有私家车的话,估计早上5点就要起床了,如果7点还不起的话,路上肯定堵得一塌糊涂了。

”在石家庄,柳生可以一觉睡到8点,匆匆吃个早饭,然后开着自己的捷达车去上班,一刻钟就到公司了。

 总公司曾经3次下调令,让他去北京总部,他都不乐意。

 “这跟我的性格有关系,我还是喜欢引人瞩目,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柳生说,“在分公司,我说一句话,下面千军万马去执行,一旦去了总部,是我做一件事,成千上万的人在挑毛病。

”他补充说:

“我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台阶地走。

到总部的话,上台阶很难,下台阶的可能性却很大,而且对一个年轻人的历练不够,做事容易浮躁。

”由于经常去北京出差,这两年,中华世纪坛新换的展览,他基本都看了。

“这两年,国家博物馆我去过4次,故宫我去过3次,估计好多北京人自己都不去的。

”去年春天,柳生趁着周末到北京听戏。

“坐动车组两个小时就到了。

当时在长安大剧院看的,京剧《失空斩》,就是那个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之后在剧院旁边的快捷酒店住一宿,第二天就回去了。

” 他感叹说,在北京过一个周末也挺好的,但是生活在这儿,倒未必能这样。

不愿去北京,也有考虑家庭的因素。

柳生认为,现在的户籍政策还是壁垒,如果孩子到北京上学,还是得回石家庄参加高考。

目前柳生一家三口住着110多平方米的房子,他却还是“有点儿不满足”。

他对未来的希望是,买一套大房子,一定要布置一个很大的书房,收上几万册的藏书,可以在里面练书法。

“我前几天去一个同事家,他买了两套房然后打通了,大到360平方米,他有两个书房,把我羡慕得不行!

”他笑笑说,现在他充其量只有一个“书角”。

这样的理想生活,“如果在北京,可是很难实现的”。

情篇:

  我俩每天吃完饭,都可以在海边溜达

小莫,25岁,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现居舟山群岛。

同学们常常羡慕小莫的幸福——和男友一起工作在四面环海的小岛上,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在这儿,你会觉得时间流逝是很自然、没有压力的事情。

人们都在享受散漫的生活,没有任何人和事在驱赶他们。

”她说。

2008年夏天,毕业的小莫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随学船舶专业的男朋友一起去了浙江舟山的造船厂,一签就是3年。

“我跟着他背井离乡来到这里,虽然嘴上一直嚷嚷着是为爱情作出伟大牺牲,可是我和他心里都明白,这个选择是情非得已。

如果不是他的专业所向,如果不是我们急需偿还我的助学贷款,如果不是我们找不到可以共同良好发展的城市……如果没有这些,我们不会在这里。

”初到小岛,小莫每天掰着手指头数秒、数分、数日子,还数着这里远离喧嚣的寂寞,闷得发慌。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渐渐欣赏海岛小镇的调调。

这街上回响的佛教梵音,举头可见的诵经嬷嬷,香火缭绕的佛品小店……她时常跟闺蜜分享生活的快乐:

“早晨我们沿着海边跑步,看着太阳慢慢地一点点攀升,由浅红变成通红,渲染着与海水交融的天空;周末他骑车载我去寻宝,或者一起去泥滩上挖螃蟹;我俩每天吃完饭,都可以在海边溜达,现在我坐在办公桌这里还可以听到海浪声呢!

”她也会有犹豫的时候,看到身边的同学在大城市打拼,朝气蓬勃的,自己的生活太平静了,就觉得有点儿空虚,怕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这里是个县级小岛,我也不是特别满意,这儿太偏了,鸟不拉屎的地方,就涉及到交通、购物、社会基础设施等问题。

我更愿意去一个二级城市。

”她说。

但她依然表明自己坚决不去京、沪、深。

  “他们领导让他去上海总部,我才不让他去呢。

”她解释说,大城市房价吓人,生活压抑,走在路上、地铁上的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在地铁上吃早饭、睡觉,“我觉得很恐怖”。

在她头脑中,房价还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市区的房子买不起;累死累活卖出去一辈子的身价,在郊区买个房子,每天还要坐三四个小时的车上下班,浪费生命呢!

”除此之外,每个月还要偿还高额的住房贷款。

“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样的话,家庭承受变故的能力太低。

”她解释说。

海边停泊着许多捕鱼的船只,空气是湿的、清凉的,里面还夹杂着鱼腥味儿,蒿草在湿地里疯野地长着,但是这一切仍然让她想念北方,“舟山不是长久之计吧,我想家。

”“或许,终有一日要离去,到时会怀念这里的清香古佛、滔滔海浪、淳朴渔民吧。

”她在博客里写道。

  定位篇:

  俺没出息,俺回家

  卜海,31岁,青岛某高校毕业,现居家乡,“山东省一个并不发达的地级市”。

现在,卜海的那帮“发小儿”只要坐在一起,都有个既定的娱乐项目,每个人都要操着浓厚的乡音,把卜海的名言生动地演绎一遍:

“俺没出息,俺回家。

”2001年寒假,毕业在即的卜海与同学回家聚在饭桌上的时候,谈到了将来的工作去向。

除了卜海,其他3个人都是做计算机的,不约而同地选择北京做工作地点。

卜海学的是化工系,“说简单点儿,就是怎么做肥皂”。

“这个专业,高不成低不就,工作难找得很。

”卜海想得透彻,“读到博士或者出国留学,说到底还是得工作,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越早工作越好。

”家乡有一个大型化工厂,是他的备选单位,他在青岛的招聘会上投了简历。

当时这家工厂的展位前,门可罗雀,乏人问津。

“当时工作没现在这么难找”,卜海说,“大家都不愿意去当工人。

”直到现在,卜海也没觉得工厂选择自己是因为他成绩优秀,“最后估计是觉得我能留得住”。

他认为是简历上的籍贯所在地帮了忙,“对工厂,算得上是他乡遇故知”。

卜海当时有一个同班的女朋友,“她不愿意去小地方,最差也得留在青岛,可是,这并不容易”。

女朋友决定先考研再等机会,两人就此分道扬镳。

同班同学韩允觉得,这是卜海至今唯一不太圆满的地方。

一想到此处,心里多少平衡了一些,因为“这哥们儿过得让人眼馋。

”“那个化工厂效益好得不像话。

”韩允说,卜海只是个刚参加工作的技术人员,工资拿得比当地大部分公务员还高。

“算上杂七杂八的收入,比我们在北京的也少不了多少,关键是在家乡,这钱还真经得起花。

”当时的韩允还在为北京居高不下的房价犯愁。

他现在得早晨6点起床,先坐公交车、倒两次地铁、再坐公交车,总共花上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公司。

“所以,买房一定得缩短交通时间,不能再在路上浪费有限的生命了。

可是,交通方便的地方,房价太高;买小的呢,将来怕住不开……”他就这么纠结犹豫着,直到房价涨成了天文数字,还只能留在租房市场里继续“摸爬滚打”。

这些问题都不曾困扰过卜海。

他的小日子过得很惬意,骑着小摩托车上下班,十几分钟的车程,中午回家吃了饭还能美美睡上一觉。

结婚之前,卜海拿下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居室,离父母家不远,下班就去蹭饭,碗都不用刷,小两口可以选择回家玩游戏还是出去看电影……等到韩允他们放假回乡,卜海就热情洋溢地带着他们四处领略“日新月异的家乡文化”,寻摸好馆子,找地方消遣,再豪爽地喊“埋单”付账。

已经差不多“三十而立”的韩允觉得跟卜海生活在两个世界。

他每天忙忙碌碌地加班,辛辛苦苦地挤地铁,别说房子,贵的饭馆都不敢去。

再看看卜海,今天让他帮忙参考一下“买什么新型手机”,明天让他帮着选车,两个人的生活距离越拉越大。

婚后,卜海带着媳妇儿回了一趟青岛,跟同学小聚,他的前女朋友已经研究生毕业,但工作还没有着落。

卜海感慨不已,跟韩允说:

“她当时很看不起我……”。

 上一届学长的步伐还未走远,又一批高校毕业生开始奔走求职。

昨天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截至2009年12月31日,云南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超过预期目标,达到93.3%。

省教育厅学生工作处同时发布了《初次就业情况统计表》(截至2009年9月)。

该表统计了全省所有毕业生分校分专业初次就业情况,尤其对各专业就业状况进行梳理并分析。

  统计显示,冶金、采矿、物理、经济、土木工程等专业就业人数较多,形势较好。

而相对较“冷”的专业则包括哲学类、计算机类、文秘类等。

  省教育厅学生工作处处长卢明表示,通过对各专业就业率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出现了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现象。

对此,云南省将对连续两年或更长时间就业情况不好的专业“亮牌”,进行减招、停招。

  应对措施

  “冷”专业将被停招

  卢明介绍,云南省将针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制定一个指导性文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引导高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而高校就要根据各专业就业率为自身把脉。

今后,将对连续两年或更长时间就业情况不好的专业亮黄牌警告,并将专业招生计划与就业情况挂钩,采取减招、停招等方式对现有专业结构进行调整。

据了解,最近几年,云南省已有部分高校对自身专业进行了减招或停招,而就业率是调整依据之一。

  “产业结构不断在变化,因此,有些专业现在就业形势不好,但并不意味着会一直不好,比如生物专业,前些年不太好就业,但现在越来越热。

”卢明表示,对于高考生来说,目前各高校及专业的就业率仅仅是个参考,不能盲目地追随所谓的“热门专业”或抵触“冷门专业”,因为几年以后的形势是无法预料的。

  数字说话

  学医学工好就业英语法学有点冷

  通过对各专业就业率的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医学类专业和就业条件较为艰苦的工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

而之前一直颇受考生和家长青睐的英语、计算机、法学等专业已经逐渐登上了难就业专业排行榜。

  研究生医学专业百分百就业

  在2009年云南省高校研究生分专业就业率统计表中,有关医学类、民族类、工程类、农学类等就业形势乐观。

但一些高校的优势专业或传统专业就业率较低,如哲学等专业。

截至去年9月10日,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进化生物学、植物发育生物学等5个专业就业率为100%;昆明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岩土工程、冶金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11个专业就业率为100%;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果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等4个专业就业率为100%;昆明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大理学院等医学院校的研究生专业就业率均接近或达到100%。

其中,大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为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就业质量相对较高。

  本专科工科热门哲学爆冷

  在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中,有关冶金、采矿、物理、经济、土木工程等专业就业人数较多,形势较好。

而相对较“冷”的专业则包括哲学类、计算机类、文秘类等专业。

在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采矿工程、资源勘查工程,以及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矿物加工技术、金属矿开采技术,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等专业就业率均居于前列。

部分理论性较强的传统专业就业率较低。

某高校哲学专业就业率为30%,另一高校法学专业就业率为25.7%等。

此外,一些体育相关专业就业人数较少,尤其是体育教育专科专业。

以州市某师范学院为例,该校体育教育专科共有毕业生50人,到去年9月1日仅有7人就业。

  新变化新兴专业好就业

  数据显示: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森林生态旅游、中医学(中医美容方向)等新兴专业的就业形势较好。

前几年普遍受到高考生追捧的英语、法学、计算机专业,就业率却不尽人意。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类专业就业形势仍较乐观。

在新兴专业中,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在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率均为100%;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在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森林生态旅游、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的就业率均超过97%;而中医学(中医美容方向)专科在云南中医学院的就业率为100%;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在临沧师专就业率为100%。

经济类专业中,以云南财大为例,会计、金融、税务、保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