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调研报告.docx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我区不断致力于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了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并为实现"十一五"发展战略和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总结前个五年计划期间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把握工业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区工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分析我区在区域竞争和合作中工业经济发展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提出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措施,充分发挥我区环境及资源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我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
一、我区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五"以来我区工业发展的态势
"十五”以来,我区工业在改革与调整中不断发展,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建设步伐加快。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改造传统技术及其产业,狠抓传统产业的挖潜改造与新产品开发工作,不断扩大工业的总量规模,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工业生产的稳步快速发展。
一是总量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我区工业经济主要指标不断刷新。
从XX年到XX年,我区全部工业总产值由亿元增加到亿元,增长了近四倍;工业增加值从亿元增加到亿元,增长了七倍多;规模工业总产值由亿元增加到亿元,增长了近十三倍;规模工业增加值由6190万元增加到亿元,产销率稳定在98%以上,规模工业年增幅稳定在30%以上。
"十五"期间,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工业发展实现了提速提质增效,主导作用不断加强。
XX年,全区共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两项指标均列全市内五区第二。
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在生产较快增长的同时,产销衔接水平保持稳定,产销率达到了%
二是结构不断优化。
工业自身结构出现重大的质变。
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在全部规模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已达到50家,约占企业总数的75%,民营企业在我区工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实现;从产业结构来看,全区已基本形成了以湘电长泵厂、天鹅工业泵等为主体的泵类制造业;以南方电器、新兴电器、湖南开关、XX线材为龙头的输变电设备制造业;以上好佳、XX福润、南泥湾等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业等三大主导产业,工业经济特色明显。
三是规模逐年壮大。
我区规模企业数量由XX年的29家增加到XX年底的66家,XX年新培植了防火装备、金龙给水、南方电器等三家产值过亿元的骨干企业,新增了XX电机厂、XX冲剪机厂、XX压力机床厂、XX江阳仪表有限公司等四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在XX
年,我区规模工业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有高压开关、XX钢丝、楚天包装首次跨入亿元企业行列,从XX年到XX年的三年时间内,亿元企业在规模工业中的产值比重从31%提高到75%,这是我区规模工业内部结构逐步走向合理的标志之一。
四是改制成果显著。
我区共有区属工业企业12
家,从XX年起,由区工业局牵头,针对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兼并、买断、破产、关门走人、股份合作制等不同的改制方式实施改革改制。
至XX年底,区直应改制企业12户中,全面完成11户,占93%;应理顺职工劳动关系4015人,已理顺3867人,占%。
目前仅剩XX工业泵总厂一家企业正在扫尾,如市政府资金返还顺利,可望于07年上半年结束。
经过近几年的改制实践,我们积累了经验,充分认识到:
大力引进外来投资是实现两个置换、避免假改制的重要手段;坚持三大原则是推进改制的重要前提;做到三个到位是企业改制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在整个改制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市属企业改制程序进行,实现了四个方面的目标:
一是职工安置到位,基本按照市属企业改制政策执行;二是改制过程平稳,无越级上访现象、未出现重大问题;三是改制监管到位,未发现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四是坚持市场定价,无国有和集体资产流失现象。
二、我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性作为城区经济的一部分,特别是作为一个三产业较发达的城区,我区工业在发展载体方面受到制约,近年来,三、三产业争夺发展空间的态势逐渐明显。
由此出现了好企业做不大,大企业留不住的情况。
因此,如何立足于我区区情,跳出工业发展工业,从二、三产业相结合的角度发展工业,是我局面临的新课题。
未来一段时间,我区发展工业要注重5个标准:
一是科技含量是不是高,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从而使工业经济从投入到产出,从生产到流通,从微观经济管理到宏观经济管理,尽可能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以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二是经济效益是不是好,各个生产和流通中的各个经济主体,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符合市场需求,同时所消耗的投入又比较低,以提高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并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不断提高这一比值;三是资源消耗是不是低,各个经济主体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四是环境污染是不是少,要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方式、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五是人力资源优势是不是得到充分发挥,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同时又充分利用我区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比较优势与增加就业,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实施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推进我区工业化进程,实现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全力加快富强XX建设步伐。
发展目标
到XX年,我区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增加值48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增加值40亿元;
--突出骨干企业培育,新培育产值过8亿元的企业1家,过5亿元的企业3家,过亿元的企业8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10家;
--突出工业园区建设,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达80亿元,增加值25亿元;
--突出主导工业产品培育,实现机械、输变电制造业总产值70亿元,其中输变电设备制造业产值20亿元,水泵制造业产值13亿元。
从而建立一个产业优势明显,区域布局合理,规模效应显著,创新体系健全,名优产品众多,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型工业体系。
四、我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途径和对策
集中领导力量,强化工业督导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
必须加强领导,进行统筹规划,实施宏观调控。
一是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精神,自觉地把工业发展摆在经济工作优先考虑的位置。
二是坚持一把手抓工业,进一步配强抓工业的工作班子,切实把主要领导抓工业、集中主要力量抓工业这一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继续实施领导联系企业制度,落实责任,包括招商引资、规模工业企业发展等等继续明确到单位、到个人,增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力度和氛围。
(二)优化工业园区建设与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鼓励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是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政策措施之一。
一是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项目推进速度,不断优化园区工业发展环境,争取工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项目建设等实现良性互动、互相促进,促使入园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
二是突出环保工业特色。
明确园区主导产业,走专业化园区路子,将目标瞄准国际和国内500强企业,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项目,努力在做大规模、增强实力、突出特色上下功夫,塑造园区独具特色的产业经济区和产业经济带。
三是实施产业链整合战略。
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向园区聚集,形成产业配套,优势互补的积聚发展;促进企业间横向联系,协调龙头企业产业链向周围企业的协作延伸,逐步整合几类大产品,形成专业分工明确、链接络化运转明晰的产业群;注重从产业链的角度招商,推动主导产业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入园,努力引进一批与现有企业能形成产业关联的有实力的企业入园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
(三)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带动作用
一是加快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
加速实施电子政务工程,实现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服务窗口电子化和行政审批络化。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现代物流、安全认证、在线支付、标准规范与信用等电子商务环境建设,大力推行上采购、上招标、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上招聘、上证券、上购物等电子商务活动。
二是通过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产业水平。
引导企业适应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在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运用信息和络技术提高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整合各种资源,再造业务流程,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四)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强化技术进步
一是积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优化产
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我区目前大部分企业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必须加大技改投入,改进设备、工艺技术和生产流程,提高竞争能力。
建议今后突出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对技改
项目进行分类调查,重点扶持,突出搞好服务与协调,鼓励企业科技攻关和产品创新,积极支持天鹅工泵、长电、XX水泵厂等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把每年的技改专项资金用实用足以引导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品层次;3.进一步做好区内企业技改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实施重点项目区级领导联系制度;继续组织”产、学、研"对接会,鼓励企业与咼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在高起点、高水平、高层次上引进新技术,推出新产品,为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成产品搭建桥梁;4.重点收集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整理,以现场办公会等形式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5.筛选出有发展前途的技改项目,如天鹅工业泵二期扩建工程、XX电机
厂入园工程项目等,加强向上争取资金扶助的力度。
二是着力引进、培育"一总部四中心"。
即力争在建立"区域性总部、配送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结算中心"五个方面寻求突破。
利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契机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国内外大型工业企业在我区设置区域性总部,做大做强总部工业;以一力物流园为核心,加快建立区域性物流中心;以省府周边为核心,积极发展以信息、中介、营销培训、律师、会计咨询等为主的工业企业营销中心;利用中南大学铁道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XX理工大学等高校优势人才资源和科研机构,建立一个工业企业研发中心;以芙蓉南路为主轴,吸引大型商业银行、跨国金融机构、证券保险公司等区域性总部进驻,发展成为企业结算中心。
三是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
传统产业在我区所占比重大,如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我区工业强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用消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
充分利用省、市属大中型企业在我区的产业延伸,引导中小企业顺应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的发展趋势,组织中小企业主动为之配套服务,在抢占本地配套市场的同时抢占国内配套市场,实现传统产业的提升和转型,促进中小企业的优胜劣汰,适应市场竞争,进入良性循环。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发展新型工业要高度重视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宣传力度,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搞好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企业加大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减少能源及其他资源消耗,加大对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工艺及设备的淘汰力度。
要进一步完善节能监督管理体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指导方针,加快形成从政府到企业的两级节能监督管理络,强化节能意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加大节能技改力度。
(六)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人是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抓好工业经济人才队
伍建设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发展所必需。
首先,要发挥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的作用,引进一批主导产业急需的高水平技术开发人才,以及精通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推动企业积极与高等院校协作,依托其师资力量,培养管理和技术人才;打破人才流动中的部门、身份和地域界限,实现各类人才的柔性化、开放性流动;其次,要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企业与学校联办的形式,设立培训中心,定向为企业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素质,同时为企业储备技术工人。
再次,一方面要通过市场化的办法主要从社会招聘企业家;另一方面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机制和环境,造就一批有作为的企业家,促进我区优秀企业家群体的形成。
吸引资金进入,帮助企业融资。
"十一五"期间,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产业建设开展,尤其是环保科技园的标志性工业企业。
注重引资、自身优势和战略投资者优势相结合,实现企业技术、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跨越式提升,壮大产业集群,形成区域优势产业,加强国际和国内500强企业的招商力度,加大外资项目招商力度,增加外资企业比例。
同时要建立高效、灵活、规范的投融资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激活民间投资。
我区可在开发较好的投资产品,吸引广大民间资本、创造好的融资环境等方面下功夫,提高外来投资商的投资热情。
继续组织银企座谈会,以项目为媒介,以政府为中介,向银行推荐企业,为企业发展争取资金。
(八)大力营造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从产业发展进程看,我区工业园区的发展尚处于”一次创业"的阶段,产业集聚刚刚起步,以产业群体的共生效率吸引投资者的机制还不够完备,仍需要一定的政策机制计划活力。
我们将按照企业需要什么,政府就解决什么的思路来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服务,健全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制度,及时解决企业运营中出现的具体矛盾,把优化经济环境落到实处,特别是要加大对规模企业的重点扶持力度。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公开承诺制度和全程代理制度,建立重大事项的公示制度和听证会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在此基础上,整合现有的工业扶持政策,集中财力重点支持优势行业中的优势企业,推动企业创名牌战略,以放水养鱼、长远发展的思路,从培育未来有影响力的品牌的角度出发,在一定期限内,从工商、税收及其他相关方面给企业更多的支持,做强"拳头",以形成”核心产品",提高我区工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