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报 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3173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 府 工 作报 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政 府 工 作报 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政 府 工 作报 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政 府 工 作报 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政 府 工 作报 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 府 工 作报 告.docx

《政 府 工 作报 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 府 工 作报 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 府 工 作报 告.docx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20日在大田县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汤俊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大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提请审议,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10年,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经过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全县生产总值84.43亿元,增长1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亿元,增长20.7%;财政总收入6.68亿元,增长30.4%,其中:

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7亿元,增长3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3亿元,增长2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17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6839元,增长12.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7%,城镇登记失业率2.47%;人口自然增长率6.3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

一些重要领域、重点项目取得突破: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南生科技、万华实业、红狮水泥等三家企业列入市培育十亿、百亿重点企业名录。

——投资超25亿元、产值超100亿元的京口轻纺新型面料产业集群招商成功签约并开工建设,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

项目工作在全市项目竞赛活动中获得第一名。

——摘获“福建十大产茶大县”称号,品牌影响、市场效应日益凸显,茶叶产销两旺,茶文化深入百姓生活。

——城市过境公路建成通车,兴田路一期、宝山路改造完工,锦绣福田、凤翔名府、时代广场等社区相继开工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7平方公里。

——万华实业荣获“中国鞋类行业最具价值百强品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我县华灿生物有限公司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在全国率先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现全县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得到国务院充分肯定。

——土堡群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成功举办中国·福建土堡学术研讨会;广平籍运动员张杰勇夺亚运会和世界举重锦标赛金牌,均溪籍运动员陈能桦在全国特奥会上喜获2金1银的佳绩,地方文化影响日益广泛。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县域经济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持续增强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11个,完成投资55.67亿元;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3.49亿元,增加值46.33亿元,增长30.3%;效益综合指数299.84%,实现利税总额8.49亿元。

建材水泥、机械铸造、煤矿资源开发、矿产品采选及加工四大产业产值89.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8%;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

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新规划工业项目区2万亩,平整土地3057亩,新入驻项目8个。

特色农业持续发展。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1亿元,增长4.1%。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突出发展高山茶、油茶、木薯、食用菌、蔬菜、畜牧水产等特色种养业,重点做大扶强茶产业,新增茶园8900亩,总面积达7.52万亩;新开油茶园3300亩。

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

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个。

生姜生产列入第六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大田肉兔”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服务业稳步推进。

福建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闽中现代物流园区、红狮水泥物流配送中心开工建设,“满田春”山海协作市场、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海西(大田)矿山机械交易市场加快建设,建材专业市场投入使用,建设改造35个“农家店”。

仙亭山森林公园、白岩公园提升改造完工,仙廷、山水大酒店等星级宾馆建成试营业;仙峰养生温泉度假区开工建设;农家乐、森林人家等乡村旅游逐步兴起,游客接待人数增长15%。

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发展,投资增长15%。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51.03亿元,贷款余额达34.16亿元。

信息、教育、文化、健身休闲等消费领域得到拓展。

(二)发展活力在推进改革开放中日趋强劲

“项目攻坚战”成效明显。

73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9.2亿元,其中1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05亿元;共争取上级项目补助资金2.53亿元。

从8月份起,组织大干150天、打好“项目攻坚战”,共实施项目42个,完成投资26.08亿元,一大批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等重要领域、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竣工使用,发挥效益,全县形成了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创业干事激情。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共引进外资项目7个,其中总投资超千万美元的项目4个,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80万美元,增长32%;开展山海协作项目54个,引进资金15.7亿元;出口总值5888万美元,增长83.7%。

成功与科研院校对接项目10项。

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新增5家产值超亿元、9家纳税超百万元的非公企业,非公企业产值87亿元、上缴税收4.34亿元,分别增长40.8%和33.8%。

各项改革稳妥推进。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和服务,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等配套改革。

深化行政审批、公共资源配置、国有资产监管等制度改革,完善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健全部门预算等财政管理体制。

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化解工作。

继续深化“金融信用县”创建活动,推进银企合作。

组建国投、城投等融资平台,培育注册4家超亿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着手筹建大田县小额贷款公司。

(三)宜居宜业环境在提升品位中更加凸显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交通基础设施共投入5.4亿元,完成公路建设改造里程107公里,省道307线、上京至岭头、武陵至仕洋、桃源至青水、象山景区、文江柴桥头至尤溪布孟等公路改造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石牌至屏山、济阳至吴山、兴田路等公路改造工程有序推进。

石牌鹤冲220kV、桃源谷口110kV变电站项目基本建成。

土地整理、水利兴修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资金6600万元。

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完成赤岩广场、赤岩新区、城市过境公路与城区连接两侧控制性详规编制,启动城区东部生态宜居城市综合体控制性详规编制及城市设计。

实施赤岩小区、满田春市场、原二纸厂和农业企业服务大厦等4处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面积1.25万平方米;城市过境公路、宝山路、天山路改造、老年、青少年、妇女活动中心及儿童公园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时代广场、农业企业服务大厦、供电大厦、城市地表水厂等项目开工建设。

锦绣福田、金象温泉城、东方嘉园等商住小区开发有序推进。

实施城市景观轴系统规划,开展城市一重山植树造林、均溪河两岸河滨景观改造、重要节点夜景工程、仙亭山森林公园和白岩公园园林整体提升项目建设,全城开展户外广告牌整治。

完成建设、桃源2个市级中心镇总体规划调整修编和15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建设三宝、太华华麟等9个城镇住宅小区加快建设;推进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和旧房改造,石牌、吴山、桃源、上京、建设等乡村实施专项整治。

生态优势日趋显现。

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落实65.5万亩公益林常年管护。

投入1520万元,完成常规造林3.2万亩,其中均溪河、文江河两岸及城市一重山造林绿化0.7万亩;实施病险水库、城市防洪堤、重点水利水毁工程建设。

组建全省首家环境生态综合执法大队,加大对矿山水土流失、企业违法排污行为等专项整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万亩。

发展循环经济项目15项,“猪-沼-茶”等新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得到推广。

社会环境安定稳定。

“平安大田”建设扎实推进,综治领导责任制有效落实,建立完善信访工作“路线图”。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受到各级褒奖,特别是我县基层综治信访维稳“1+N”联动模式得到省上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行。

强化矿山、交通、校园、消防、食品等安全监管,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大幅度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安全生产工作荣获全市第一名。

推进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规范。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四)社会事业在注重民生改善中协调发展

惠民实事办好办实。

教育方面,投入资金6661万元,续建和新建37个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竣工8个,建成校舍面积7.8万平方米;职业中专新校区完成投资2405万元。

医疗卫生方面,投入资金486万元,完成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和186个村卫生所规范化改造;县医院病房综合楼扩建项目动工建设,完成投资2203万元;县中医院通过二级甲等评审,完成整体搬迁前期工作。

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3万份;“光明行动”受益者190名。

文体和广电方面,改造新建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0个农家书屋、39个农民健身工程点,完成影剧院装修改造;按计划实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实现行政村100%覆盖。

强农惠农方面,新建农村沼气池1000口;开展森林、水稻种植、农村住房等农业保险工作;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民生信息化社区”、通信信息化助建新农村等惠农项目建设;组织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发放财政补贴资金1470万元;完成4个乡(镇)自来水工程建设,受益人口2.5万人。

就业和创业方面,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679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600人、创业培训530人。

新设立企业261家、个体工商户2345户,有6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和1135位创业者获得贴息贷款5723万元。

社会保障扩面升级。

1.5万人被列入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目标,全年发放低保金1522万元。

动工兴建2所农村敬老院。

新增2978个城镇就业岗位,983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323人。

15.5万人参加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发放保险金1.35亿元。

14.3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4.8%;对3.3万名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农民发放基础养老金2333万元。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6万元,18个特殊病种列入门诊统筹基金补偿范围,29万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4%,发放补偿金3125万元。

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发放救助金275万元。

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4.02万平方米。

完成农村住房灾后重建328户,发放救灾款786万元。

“造福工程”搬迁194户900人。

继续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投入资金847万元。

社会事业进步明显。

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双高普九”成果巩固提升,高考上线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九类卫生公共服务项目扎实开展,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发展,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制定出台了进一步集聚用好优秀人才促进大田跨越发展的意见,黄发灿博士荣获省高层创业创新人才奖,人才工作得到重视。

实施省、市、县科技项目21项。

推动企业4项标准制定,3家企业进入标准审查申报;1家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

5项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

13处文物遗址(其中涉台文物3处)入选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成功举办首届民俗文化周活动。

开展闽台宗亲文化交流。

全民健身活动扎实开展。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有序推进,县乡统计工作逐步规范。

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

气象、防震等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老区、老龄、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

人事、编制、地方志、档案、邮政、电信、移动、联通、侨务和民族宗教等工作都取得新成果。

(五)行政效率在加强执行落实中不断提高

政务环境不断优化。

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旗帜鲜明地为实干者鼓劲,为创业者撑腰,为改革者护航,践行了说过的话、发过的文、承诺过的事,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提高。

重视政务督办,改进效能督查办法,促进各项决策和重点工作的落实。

推进电子政务,促进行政审批提速,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依法行政不断增强。

“五五”普法顺利通过检查验收,推进了依法治县进程。

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有关决议决定,积极支持县政协、工商联和人民团体参政议政。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治理“三乱”、行风评议等纠风专项活动,落实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各项措施,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组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有序运行,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纠风工作取得新成绩。

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府内部分工负责、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务信息化建设,完善了应急预案处置机制,增强了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广泛接受人民监督,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和运行效率有新提高。

77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84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得到办理或答复,办结率均为100%。

各位代表,2010年工作为“十一五”规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过去五年,是我县开拓创造、克难奋进,成就最大的五年;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最快的五年;也是发展方式转变、城乡面貌改变,人民群众得实惠最为显著的五年。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超出“十一五”规划目标29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1万元,年均增长16.2%,是2005年的2.85倍。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5%,其中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3.09倍。

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7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8.74倍。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是“十五”末的3.76倍,存款余额是“十五”末的2.27倍。

有5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2家企业列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了7个省著名商标、7个省名牌产品。

产业结构趋优向好。

荣膺“中国高山茶之乡”、“中国油茶之乡”称号,被列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成为“全省十大产茶大县”。

水泥产业升级、矿产资源整合、矿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均取得好的成效。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

三次产业比例从37.6:

30.8:

31.6调整为21.1:

53.2:

25.7。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

五年累计投入交通基础设施10.6亿元(不含高速公路的40.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0倍,完成公路改造545公里,县到乡镇通四级以上公路,乡镇通村公路基本实现水泥路面硬化;建设高速公路60公里;长泉快速铁路通过预可研审查;投入资金2.71亿元,完成土地整理、水利兴修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受益面积7万亩;城乡电网开始实施新一轮改造。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五年共筹集资金15.53亿元,完成99项为民办实事项目。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3%。

实现社会医疗、养老保障全覆盖。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

实施了“三路三桥三广场”等一批城建重点项目,城市规划区面积从11.55平方公里扩大到3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从4.8平方公里扩大到6.7平方公里;完成15个乡(镇)总体规划调整修编、94个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新增集镇建设面积24.5万平方米、新村建设面积57.1万平方米,城镇化率从29%提高到43.5%。

改革开放硕果累累。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引进560个项目,实际利用区外资金157亿元;出口总额突破1.58亿美元,年均增长26.2%,五年实现3.73倍增长。

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非公企业产值、上缴税收五年实现4倍增长。

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省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县、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省普法先进单位、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县。

五年来,大田的每一点变化、每一项成绩、每一个进步,都源自于县委的正确领导、统揽全局;得益于县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归功于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耕耘、团结奋进;来自于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多方配合。

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大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社会各界人士和全体纳税人,向为大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部队、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大田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县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方式转变不够快,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资源优势转化提升不快,产业集聚度不高,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较弱;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防灾减灾体系不完善,农民持续增收困难较多;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保障与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存在薄弱环节,影响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一些单位和部门思想不够解放,观念较滞后,墨守陈规,办事拖沓,相互推诿。

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们面临十分难得的大好机遇,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后发优势日益凸显,加快发展已具备蓄势待发的巨大潜能和坚实基础,完全有条件做到“好”字优先、能快则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按照县委的部署,县政府组织编制了《大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十二五”时期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部署,实施市委提出的“一轴两翼”区域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坚持“工业打头阵、农业创特色、三产增活力、城镇扩规模,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思路,全面对接沿海都市经济圈,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能手集中,着力建设“沿海产业转移承接集中区、矿产品深度加工集中区、高山生态茶叶发展集中区、闽中宜居商住集中区、闽中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等五大功能区,敞开南大门、大步走前头、推进大跨越,全面建设创新创造、宜居宜业新大田。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在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我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

实现“两个翻番”、“两个突破”、“一个力争”,即:

到2015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7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3亿元;力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个百分点,力求更好更快。

——主题主线更明。

把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主线贯穿始终,坚持好字当头、能快则快、又好又快,在发展中促进转变、在转变中实现跨越,不断壮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我县特色的跨越发展路子。

——产业结构更优。

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2:

53:

35。

产业化有质的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工业集群化向新的阶段迈进,新兴产业得到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更加繁荣活跃,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提升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贡献率,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百姓受益更多。

拓展居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居民生产性、经营性、工资性、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2015年突破2.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2015年突破1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社会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保障性住房、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公共财政投入等“六大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城乡面貌更美。

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全县城镇人口达到13万人,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森林覆盖率达68.5%以上,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

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85%以上。

提升道路档次和运输能力,完善县乡村公路网络化建设和整治改造,全面开展高速公路和省道沿线村庄综合整治工作,让更多的群众走水泥路、饮安全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清洁能源。

——社会秩序更好。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实现“双高普九”,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卫生服务覆盖全县城乡,人人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努力达到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标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以内;电视、网络、移动通讯实现村村通;城乡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社会大局安定和谐。

三、扎实做好2011年工作,努力实现高位开局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我们要全面贯彻党中央、省、市及县委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统筹协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开局之年,全力以赴推动大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外贸出口增长12%左右,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5%,完成省、市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着重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以“五大战役”为载体,力促区域经济增实力增后劲

打好重点项目建设战役。

继续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强化项目带动,实施4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3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33.4亿元。

重点推进华润水泥、镍合金产业化、盛世木业、汇鑫熔融铁铸造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万华实业(二期)、红狮水泥(二期)、新元沙煤业、华伦特重工、格林童装名城(二期)、鑫城水泥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飞鹰实业、大联股份、宝聚纤维等轻纺新型面料企业投资建设,在园区内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产业群,打造成为全国轻纺新型面料基地;全国绿色食品(高山茶)标准化生产基地、油茶产业基地、林竹生产及深加工基地、槐猪生态养殖产业开发等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争取长泉快速铁路“可研”获批并开工建设,力争湄洲湾至重庆高速公路大田段开工建设。

打好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

实施1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5.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7.9亿元。

着力整合提升工业园区,引导产业链关联企业向园区集聚,力求形成“一园区一产业”,重点推进京口山海协作产业承接示范区建设,早日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省级对接沿海梯度转移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海西(大田)机械铸锻集中区和济阳、桃源、建设、太华、广平等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新平整土地4000亩以上。

打好城市建设战役。

实施1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8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23.8亿元。

动工建设赤岩广场、凤翔名苑、赤岩新村商住小区,加快满田春小区、东方嘉园、福田花园小区、金象温泉城建设;实施兴田路(二期)、河滨路(原火电厂桥头至南大门)、建山路、福田路、凤山路整体提升改造及景观工程,开工建设赤岩山公园。

打好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

实施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9.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6.7亿元。

重点推进建设、桃源2个市级中心镇和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省道沿线乡镇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