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3111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高考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高考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高考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高考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考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新高考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考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新高考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考试时间:

150分钟 试卷分数:

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

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

这个态度,据我看来,是不大对的。

小说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是完全因为它“小”而易读,可供消遣。

反之,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正因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别的文体所能替代的。

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

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

哲学能教咱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

因为哲学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地去描写,使人产生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

可是,一般来说,历史往往缺乏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灵活现。

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

世间恐怕只有小说能原原本本地描画人世生活,并且能暗示出人生意义。

就是戏剧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因为戏剧须摆到舞台上去,而舞台的限制往往让剧本不能像小说那样自由描画。

于此,我们知道了,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玩”的。

读小说,第一能让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

世界上虽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伟大小说,但是一般来说,好的小说大多是有好文字的。

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物态心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使其活生生地立在我们眼前。

况且一部小说,有景有人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丰富的最好的模范文。

文字以外,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

要断定一本小说内容的好坏,颇不容易,因为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材料,实在不容易分别好坏。

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来决定:

关心社会的便好,不关心社会的便坏。

这似乎是说,要看作者的态度如何了。

同一件事,在甲作家手里便当作一个社会问题而提出之,在乙作家手里或者就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说。

前者的态度严肃,关切人生;后者的态度随便,不关切人生,那么,前者就给我们一些知识,一点教训,所以好;后者只是供我们消遣,白费了我们的光阴,所以不好。

一部好的小说,必是真有的说,真值得说;它决不求助于小小的技巧来支撑门面。

作者要怎样说,自然有个打算,但是这个打算绝不是把故事拉得长长的,好多赚几个钱。

所以,我们读一本小说,绝不该以内容与穿插的惊奇与否而定去取,而是要以作者处理内容的态度和怎样谋篇布局去定好坏。

假若我们能这样去读小说,则小说一定不是只供消遣的东西,而是对我们的为人处世和文学修养都大有裨益的。

(摘编自老舍《怎样读小说》,有删改)

材料二:

《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在北京专访《小说课》作者毕飞宇。

舒晋瑜:

您以经典的标准选择篇目。

《小说课》除汪曾祺的作品外几乎没有当代作品,仅仅是篇幅和时间的限制,还是另有原因?

您怎么看待当代作品和经典之间的距离?

毕飞宇:

当代作品讲得少是因为我缺少自信。

讲过世的作家的作品相对来讲更安全,如果我讲余华,他也许会告诉我,他可没那个意思,那我的脸还要不要?

——这是玩笑了。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当代文学里有非常好的作品,但它到底有没有可能成为经典,我们都不知道。

经典的产生过程极其诡异,它需要内部因素,外部的条件也得具备,有些时候一部经典作品的产生可能是历史给这个作家、这个作品带来了特别的机遇。

就作品本身而言,我认为当代文学已经产生了不少的杰作,许多作品的品相比现代文学的经典,甚至更好,但是,当代文学的体量太大了,经典是一间小屋,它究竟能放多少东西呢?

没有人知道。

舒晋瑜:

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您对经典作品有重新地认识和理解吗?

毕飞宇:

我不记得是谁说得了,经典就是可以反复阅读的东西,千真万确。

鲁迅的代表作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了,现在再读,还是有新的发现,还是能带来审美上的震撼。

我对王彬彬教授说,鲁迅的小说确实是太好了。

过去我们过分在意鲁迅的思想。

而实际上,这个作家的文本意识特别强。

我现在是这样看待经典重读这件事的,它在骨子里有一个年纪的问题。

我们读经典的时候往往很年轻,二十来岁,可是,写经典的作家阅历已经很丰富了,这个年龄落差就会带来一个问题,阅读的理解力达不到写作的理解力,我们没有对话的能力。

等我们也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的理解力长进了,这时候再读,就有了对话的资格。

这个时候你对许多字句就会有新的感受,甚至是标点符号。

舒晋瑜:

平时的阅读中,所有喜欢的经典作品您都这么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吗?

包括不同版本的同部作品?

毕飞字:

我阅读经典小说,基本不能用“阅读”这个词,对我来说这个词太正式,其实我把玩的心更多,有点像玩古玩。

我不玩古玩,我就把经典当做了古玩。

很省钱的。

我的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挲,把宝物放在手上一遍又一遍的。

我读经典是这样的心态,非常快乐幸福,我就是喜欢,我觉得这是最好的阅读方式。

舒晋瑜:

我无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

毕飞宇:

我看小说,有时候一页纸可能花半个小时,等我把这一页翻过去,才明白过来,我的眼睛里并没有小说,我早就沿着小说的场景岔出去了,沿着作家的描写对象按照自己的想象“飞”出去了。

舒晋瑜:

您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毕飞宇:

你也不是外人,那我就说了,我是土地上生长的艺术家,本质上我是艺术家,很不靠谱,斜着生,歪着长,如果风调雨顺,我也可以结几个果子,好不好吃不关我的事。

舒晋瑜:

《小说课》中的内容,跨度有多大?

毕飞宇:

比较大,我的好友庞余亮替我算过了,从《水浒》到汪曾祺,六百年。

(摘编自《毕飞宇谈怎样读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舍认为我们读小说会明白人间,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读哲学、历史、戏剧等也能做到这一点。

B.老舍认为分析评价一部小说内容的好坏,应主要从作者对作品怎样布局谋篇的角度入手。

C.华飞宇认为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随着阅历的丰富、理解力的长进,读者会具备与作者对话的能力,不断有新发现、新感受。

D.“很省钱的”“很不靠谱,斜着生、歪着长”“我的好友庞余亮曾替我算过了”等表现了毕飞宇语言朴实幽默,使得访谈气氛更加融洽。

2.根据材料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舍认为能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复杂的物态心态,最恰当的文字形容人情物状的小说,才是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最好的小说。

B.老舍认为一部小说,必是真有的说,真值得说,决不求助于小小的技巧,绝不靠长篇幅取胜。

C.毕飞宇认为当代文学的诸多优秀作品不确定能否成为经典,这是他缺少自信而在《小说课》中讲得少的重要原因。

D.舒晋瑜运用“追问”,从“不断重读”到“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再到“如何把玩一部作品”,及时抓住新亮点拓深、拓广访谈内容。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本次访谈核心话题的一项是(3分)

A.您怎么看待当代作品和经典之间的距离?

B.在不断重读的过程中,您对经典作品有重新地认识和理解吗?

C.平时的阅读中,所有喜欢的经典作品您都这么翻来覆去地对比着看吗?

D.我无法想象您如何把玩一部作品。

4.阅读小说时,老舍的“念着玩”和毕飞宇的“把玩”有何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析。

(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有伤疤的月亮

刘云芳

我推门出来,满天都是星星,月亮只有半个,像被一把钝刀切开,切口上还留着不太整齐的曲线。

它安静地挂在院子的正上方,成了我们家的私有财产。

我对母条说,现在才知道,月亮原来是我家院子的肚脐眼儿。

母亲笑,忍不住钻进窗帘贴着玻璃往外边瞧。

在这个夜晚,我们家也像是被切成两半儿的月亮。

我跟母亲在村庄,弟弟和父亲在医院。

似乎很多年没有跟母亲独处过这么多天。

一早,她起床,用左手穿衣服,穿鞋,用左手扶稳一把榆木拐杖,高一步低一步,走出屋子,用脚印把院子丈量两遍,再回来,用左手生火,煮粥。

她喜欢提醒我:

和面要用温水;别忘了把这盆食端给狗,还有鸡的食也送给它,顺道把鸡蛋也收了吧……她坐在那里指使我干这干那,仿佛二十多年前的光景:

她要教会我各种生活的本领,把自己的各种经验倾倒给我,就像月光洒满院子。

她要用那半个身子,释放出对我全部的爱。

白天,她怕我在屋子里冷,喊我去晒太阳。

太阳看着我们,在椅子底下,刻出一幅母女相依的影子。

晚上,她喊我快点去睡。

我总是要在睡前为她按摩。

她平躺着,身体展现在我面前。

她的右胳膊僵硬,右手不由自主地攥起来,右腿明显比左腿短一截。

它们都萎缩得厉害。

我注意到了她肚脐下边竖着的切口。

她注意到了我的目光,解释道,那会儿也是没办法。

那时,她只有二十一岁,怀了我之后,又紧张,又幸福。

她感受到我在腹部一天天长大,肚子很快就鼓起来。

大家都说她怀的可能是双胞胎。

然而,与我一同长大的竟是一个肿瘤。

它甚至抢了我的风头,快速地占领着地盘,它让母亲困顿,疲乏,让她瘦弱。

几个月后的某天,她终于忍不下去了,坐着父亲赶的牛车进了城里的医院。

大夫望向她和父亲,孩子还要不要?

若保孩子,就要等母亲完成分娩后才能手术,那时必定增加风险。

若是保大人,现在必须手术,孩子能否成活就听天由命了,父亲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要保大人。

母亲经历了手术,大夫从她腹部取出的肿瘤装了一小盒。

之后,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任我自然生长。

哪怕我出生后非常健康,她也总是对当时的选择心怀愧疚。

我看着这道与我同龄的伤疤,安慰她,如果是我,我也会跟你们做同样地选择。

她说,还是有个女儿好。

我查看她的身体,像在观察一棵老树的年轮。

除了经历那次手术之外,她还经历过一次绝育术,这是那个时代女人的标配。

她的虎口有一道伤疤,那些年,我们家除了种地,便是喂牛。

有一次。

她拿着镰刀去割草,在一条细窄的小道上,前边忽然来了一头小牛,她往旁边一躲,不小心掉了一跤,镰刀的刀刃正好割在了虎口上,顿时血流不止。

她包着一大块鲜红的布去邻村找大夫,缝了好几针。

回来的时候,带回了一块鲜红的布。

她脚上也有一道伤疤。

那一年,不知道为什么脚上忽然多出了一块骨头,她去城里看,大夫说那是骨质增生,需要做手术。

术后,她坚持没有住院,为了省钱,她坐班车到山下,硬是爬上了山。

那天,她坐在堂屋的一把木椅上,用从医院带来的纱布给自己换药。

当时,我要赶去两座山那边的村庄上学,一去就是五天。

我一走便没有人照顾她,我躲在门后的水缸边哭,她赶我,快走!

那些天,她照常喂鸡,喂狗,后来感染了,敷了好久的药才好。

她脖子上也有块比指头肚略小的伤疤。

她脑出血之后,昏迷了多日。

每天都需要输液,两双手被扎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后来护士实在无处下手,说要做一个置留管,找来找去,选择在脖子下边的位置。

我眼睁睁看着他们在母亲的皮肤上下刀子,那种感觉很不好受,几天之后,母亲忽然双目圆睁,上下牙紧紧咬合,从牙齿的隙缝里分泌出白沫。

她犯了癫病。

大夫说这可能是脑溢血后遗症。

此后又犯过两次,吃了药也无效,我强烈要求护士将它拆除后,母亲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毛病。

躺在炕上,她把心里的伤疤也摊给我看。

年少时她受的委屈、她做出的反击,成年之后的无奈,还有现在她的身体。

说着说着,她哭了,我伸过手给她抹眼泪,感觉从眼角到发丝里仿佛隐藏着一条隐秘的河流。

现在,河水溢出来了。

母亲终于睡着了。

窗外的月亮好像不那么明亮了,我隐约看见,它已经斜了过去,去往右边的山梁上方。

那里,春天正从一些干枯的枝头上伸出眼睛、耳朵来,虽然暗处仍然有积雪,但有些野草已经开始变绿,有些昆虫已经准备鸣唱,等着打破乡村无风之夜的安宁。

多少生命在这样的笋节里待着,期盼着。

我想起生小儿子时,肚子胀得滚圆,生大儿子时留下的那道伤疤几乎要被撑开,成日里心惊胆战。

最后的几天,我在灯光下照着镜子,肚皮反着光,我感觉自己像是托着一轮圆月亮,一轮有伤疤的月亮。

深夜里,母亲一次次醒来,给我掖被子。

有一次,我从梦里醒来时,母亲正在熟睡,听着她有节奏的鼻息,忽然觉得她的身体里贮存了满满的月光。

有她在的地方,无论多深的夜,我心里都是亮堂的。

我忍不住把头偎在她的枕边,仿佛自己还是个婴儿,仿佛她还年轻,仿佛,前边的日子都堆积在阳光里。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对月亮的描写,既渲染了宁静而忧伤的气氛,又暗示了母亲坎坷的人生经历,

B.“听着她有节奏的鼻息,忽然觉得她的身体里贮存了满满的月光”一句表现了母爱的浓烈。

C.文章写“我”生儿子时身上的伤疤,并感觉自己是一轮有伤疤的月亮,深化了文章主题。

D.“仿佛,前边的日子都堆积在阳光里”一句表现了母爱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母亲身上伤疤的来历,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B.文章以“伤疤”为线索,采用插叙的手法叙写了母亲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艰辛。

C.文章善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如对月亮、月光和想象春天景象的描写。

D.文章语言质朴而又不乏生动,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怜爱之情。

8.“我”的母亲有哪些性格特征?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分)

9.文章以《有伤疤的月亮》为题,有何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洪彦升传

洪彦升字仲达,饶州乐平人。

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历郴州判官,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彦升尝辟广西经略府,或称其才,擢提举常平。

御史中丞石公弼荐新提举广西学事幸义可御史,及陛辞,适与同日,徽宗两留之,遂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

彦升孤立,任言责阅五年,论:

“蔡京再居元宰,假绍述之名,一切更张,败坏先朝法度,朋奸误国,公私困弊。

既已上印,而偃蹇都城,上凭眷顾之恩,中怀跋扈之志。

愿早赐英断,遣之出京。

”“何执中缘潜邸之旧,德薄位尊,当轴处中,殊不事事,见利忘义,唯货殖是图。

愿解其机政,以全晚节。

”“吕惠卿与张怀素厚善,序其所注《般若心经》云:

‘我遇公为黄石之师。

’且张良师黄石之策,为汉祖定天下,惠卿安得辄以为比?

”他如邓洵仁、蔡薿、刘拯、李孝称、许光凝、许几、盛章、李譓、任熙明之流,皆条摭其过,一不为回隐。

右仆射张商英与给事中刘嗣明争曲直,事下御史。

彦升蔽罪商英,商英去。

又累疏抨郭天信以谈命进用,交结窜斥;因请禁士大夫毋语命术,毋习释教。

先是,诏诸道监司具法令未备,若未便于民者,久而弗上。

彦升言:

“吏狃于势,随时俯仰,不能上承德音,因缘为奸者众。

有因追科而欲害熙宁保伍之法,因身丁而故摇崇宁学校之政,省事原情,当有劝沮。

宜遣官编汇,辨其邪正,以行赏罚。

”皆从之。

迁给事中。

尝谒告一日,而张商英复官之旨经门下,言者以为顾避封驳,出知滁州。

寻加右文殿修撰,进徽猷阁待制,知吉州。

久之,知潭州,未行,卒,年六十三。

赠太中大夫。

(节选自《宋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

B.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

C.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

D.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宰,文中指宰相。

宰相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

B.潜邸,又称潜龙邸,指皇帝即位前的住所,有时借指太子尚未即位。

C.保伍,古代为了有充足的军力而将百姓五家编为一伍,又立保相统摄。

D.给事中,官名。

秦始置。

秦汉时代为加官名。

无论何官,加上“给事中”,就可接近皇帝,出入宫禁。

魏晋之后,才逐渐成为正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洪彦升为人忠厚,拒绝不劳而获。

他带着母亲奔赴任职之地,在尽孝的同时又为国尽忠;能够宽待前任县尉,给别人提供方便却不收取好处。

B.洪彦升不畏权贵,数次指责权奸。

他在担任御史的时候,从不回避隐瞒权臣的过错,指责吕惠卿德不配位,将邓洵仁、任熙明等人的过错逐条列出。

C.洪彦升不信邪说,敢于明断是非。

当官员发生争执的时候,他不怕得罪人,明确归责;又多次上疏说明郭天信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朝廷重用。

D.洪彦升关心时政,提出治理良方。

他深知社会积弊太久,主张对违法乱纪者有所规劝和阻止,建议派遣官吏汇编作奸犯科之事,以便实行赏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当轴处中,殊不事事,见利忘义,唯货殖是图。

(2)吏狃于势,随时俯仰,不能上承德音,因缘为奸者众。

14.洪彦升从哪些方面对蔡京进行了指责?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夜泊水村①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②。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①这首诗作于淳熙九年(1182)秋,作者时年五十八岁。

②新亭:

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

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新亭宴饮,席间有人慨叹江河沦丧,于是众人相对涕泣。

独有王导不以为然,说: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

”(《晋书·王导传》)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写诗人久离疆场、功业未成的落寞怅惘,奠定了一种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

B.颔联末句用典,表达了对达官贵人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不满。

C.尾联诗人以新雁自比,借荒寒汀州上新雁找不到安栖居所抒发自己无法报国的苦痛。

D.全诗以夜泊水村所见的景象而写怀遣闷,而落笔却跳转到报国之志上,寄慨遥深。

16.这首诗的颈联和《书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    ,    ”。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而感伤泪落的两句是“    ,    ”。

(3)《游褒禅山记》中说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句子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夜市,萌芽于殷周,成型于汉代,即便是夜禁制严苛的唐朝,夜市也曾昙花一现,有过片刻的辉煌,到了宋朝,夜市更是发展得如火如荼,蔚为大观。

而步入现代社会,夜晚的休闲娱乐已经成为常态化生活的一部分,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并产生了一个热词——“夜经济”。

夜经济,过去是衡量城市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

(1) 。

在“人流、物流、资金流”这组表述经济发展的词语中,人流即人气。

人流大、人气旺,创造力和竞争力就强,一座城市的马路晚上八九点钟就人烟稀少,那不仅是经济层面的损失,

(2) 。

精神文化消费是夜经济的重要消费类型。

偏重偏旧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而文化“潜力股”则是经济发展的“创意股”。

夜经济离不开夜文化,经过文化这支色彩瑰丽的画笔点染,城市的夜经济名片会更有意蕴。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量子速读法称可让人5分钟读完一本10万字的书籍,并能完整复述——全是骗术。

B.人文科学研究的最大缺点是不确定性——无法进行定性研究,一切只能靠自己理解。

C.在坪乡黄沙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过程非常艰辛曲折。

D.我叫他来见你罢,他就在楼上,只是——他很大了,并且以为他母亲是早就死了的。

19.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夜文化完全离不开夜经济,经过文化熏陶,城市的夜经济会更有意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20.请在文中

(1)

(2)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

(1)                                                                 

(2)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

2020年9月12日,①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上线。

②本源量子公司董事长孔伟成博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③量子计算是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机。

④简单来说,量子计算机就是使用量子器件制造,量子的叠加与纠缠特性,运行量子算法与量子软件的新型计算设备。

⑤量子计算是人类下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突破方向。

⑥半导体芯片的制程目前已经达到了5纳米的尺度。

⑦5纳米大小只相当于40个硅原子大小,如果硅基半导体器件继续缩小5倍至1纳米级,⑧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从‘经典物理学’深入到了‘量子物理学’领域。

⑨在本源量子云上运行体验典型量子应用,能够让用户更好地使用、理解本源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5分)

以“决胜全面小康、践行科技为民”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2020年9月19日在全国启动,活动将持续到9月25日。

据相关媒体介绍,全国科普日活动将举办科普阅读联合行动、校园科普联合行动、科研团队联合行动、农村科普联合行动、卫生健康科普联合行动等一系列科普活动,并组织一批重大示范活动。

今年全国科普日立足面向基层、服务发展,着力打造北京主场活动、省级主场活动、十大联合行动及云平台。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1)2012年xxx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2)“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

(3)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你在下面某一场景发表主题演讲。

场景一:

世界青年大会;场景二:

高三毕业典礼;场景三:

社区家庭联谊会。

要求:

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项,“应主要从作者对作品怎样布局谋篇的角度入手”错。

结合原文“要断定一本小说内容的好坏,颇不容易,因为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材料,实在不容易分别好坏。

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来决定:

关心社会的便好,不关心社会的便坏。

这似乎是说,要看作者的态度如何了”,可见老舍认为分析一部小说内容的好坏,应主要从作者在作品中对社会人生和事件的态度的角度入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