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材料题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2597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必修三材料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材料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材料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材料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材料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必修三材料题汇编.docx

《高二历史必修三材料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必修三材料题汇编.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必修三材料题汇编.docx

高二历史必修三材料题汇编

1.(2011·徐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

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

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

《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

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4)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

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

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

有何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民主权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

 

1、(13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广漠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

……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

……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

……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

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

……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

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

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

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45A-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

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帝国(指中国)最早时代,便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受谴责之事,这个规定在公元前2世纪汉文帝时已经实行……这一重要事实推翻了《论法的精神》中对世界上这个最古老的国家提出的笼统含混的责难。

……他(中国皇帝)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

……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伏尔泰《风俗论》

材料三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视中国为开明君主制的榜样,因为中国皇帝运用儒家的理性价值观来治理国家。

对一个被启蒙思想鼓励过的理想的开明君主来说,与士绅阶层一起商议国事是一个本质特征。

伏尔泰相信中国儒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可以作为欧洲社会伦理和政治的榜样。

……通过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努力,中国的道德和政治取代语言和历史,开始对欧洲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美)孟德卫《l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孟德斯鸠、伏尔泰思想的共同之处。

他们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评价不同,但其用意相同,请指出其相同的用意是什么?

(3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伏尔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途径。

他们两人都没有到过中国,你认为哪一人的观点更贴近中国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现状?

请简要说明理由。

(4分)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政治主张相同点,黄宗羲等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3分)

(5)中国人民在辛亥革命中最终推翻了旧有的制度,建立起新的制度,如何理解材料五中“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这句话(2分)中美两国制度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1分)

 

1、(12分)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先进思想的传播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下面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两位伟大的精神导师。

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材料二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

……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

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三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

吾敢断言曰:

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苏格拉底和孔子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各有何主张?

各自的背景是什么?

(4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18世纪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的“三大革命”。

(3分)

 

(3)“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学术觉悟、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三个阶段。

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三种“觉悟”的主要实践活动是什么?

(5分)

 

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我以博物学者的身份参加贝格尔号环航世界时,我曾在美洲看到有关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现存生物和古代生物的地质关系的某些事实,这些事实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很长的时间里,通过自然力量的选择,即通过最适者的生存,我觉得生物的变异量是没有止境的,一切生物彼此之间以及与它们的物理的生活条件之间互相适应的美妙而复杂的关系,也是没有止境的。

——达尔文《物种起源》

材料二一些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理论家抓住这一完全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观点,用其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年)依据它解释强与弱的区别;成功的个人和种族已经在自然界取得竞争优势,并因此进化到比其他适应性较差的人种更高的状态,在这一推理的基础上,斯宾塞等人证明了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界是自然科学法则不可避免的结果。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1875年前后,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巨大差别。

……非常凑巧,当时所有重要的非欧洲帝国都处在衰落之中。

它们的统治者从自己的臣民群里只能得到最微不足道的支持,像18世纪英卧儿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人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接管,同样,19世纪土耳其苏丹、伊朗国王、中国皇帝和日本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昏庸无道,都使得欧洲人的入侵轻易获得成功。

——[美]R·R·帕尔联《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族者,科学之共,其财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的轮。

”国人而蒙昧时代,盖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材料五:

图(严复《天演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西方的影响。

(4分)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有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比较欧、亚国家间的“巨大差别”。

(4分)

 

(3)材料五著作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指出材料四、五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共同影响。

(2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欧、亚一些学者采用达尔文进化论的不同意图。

(2分)

 

1、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汉字“马”的演变过程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确实有持“汉字落后论”的人提出废除汉字、汉字拼音化(拉丁化)的主张,甚至极端地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将中国学术的不发达,经济的不发达都归罪于汉字。

材料三作为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文字,汉字保存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丰富的文明记录。

这些记录中不仅包括了汉语民族的,同时也包括周边民族的,匈奴、突厥、蒙古、党项等民族。

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的许多文明成果都是因为汉字才得以留存。

汉字不仅为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提供了交流的工具,而且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为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提供了对比、认知、借鉴,甚至是自我修正的对象。

汉字所承载的一些基本理念,例如“民胞物与”“仁”“理”等等,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的可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字的演变趋势。

汉字逐渐演变成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书法艺术,请说出中国书法的功能。

(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中全面否定汉字的观点。

(4分)

 

(3)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有人提出,汉字是没有前途的文字。

依据材料三,批驳这一观点。

(2分)请你为信息时代汉字发展前途献计献策。

(1分)

 

(14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社会契约论》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谁的主张?

(2分)

 

(2)分别举出与材料一和材料二作者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且有相同或相近思想的中国和法国的各一位思想家。

(2分)

 

(3)两国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4分)

 

(4)从阶级属性和作用两方面谈谈中国和法国的这种相似思想的不同之处?

 

唐、宋、元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灿烂辉煌,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在与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中国四大发明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让国人无比自豪。

材料二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说:

“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材料三1583出版的《伟大的中国》一书,专章介绍了中国科举制的考试方法和内容,引起欧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注意,并得到欧洲皇帝们的高度肯定。

1584年西班牙传教士出版的《中华大帝国风物史》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过详细描述。

——摘自读书网

德国17世纪中期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德国莱布尼兹认为:

中国道德是治国的根本,也是西方落后于中国的原因。

法国伏尔泰认为:

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

魁奈吸取老子的“无为”思想,第一个把“无为”译成“自由放任”,并创立了依赖自然法则的重农经济学。

亚当-斯密则直接继承了重农学派“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提出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欧历史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

(2分)说明宋元科技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

(1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文学、思想角度概括能体现宋朝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高度的历史现象。

(6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们对中国传统文明的介绍与宣传着眼于哪几个方面?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哪些适应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

(5分)

 

(13分)基于自然的人的平等权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社会公正的基本保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论是哪里的人,是希腊人还是野蛮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

自然给予一切人以应有的补偿,这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所有的人也有能力获得这种补偿。

在这些方面,不可能像区分希腊人还是野蛮人一样作出区分,我们大家都用嘴和鼻子呼吸,用手拿吃的东西——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

材料二使用奴隶和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

……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就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

——《亚里斯多德全集》第9卷《政治学》

材料三亚里士多德也说人是天生不平等的,有人生而为奴,有人生而为主。

……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

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且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

……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

……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目标:

自由和平等。

——卢梭《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

材料四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指出人类社会应该满足人类对自由和平等的要求,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将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历史必修3》(人教版)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的相悖之处是什么?

(2分)

 

(2)运用材料三中卢梭的说法,阐释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因。

(3分)

 

(3)卢梭是否赞同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合理性?

运用材料三的观点加以论证。

(4分)

 

(4)据2005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称,中国的整体不平等是所有有资料国家中恶化较快的。

依据材料四,启蒙思想家为我们改变这种不平等提供了怎样的思想资源?

中国政府正致力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以图改变这种状况?

(4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赞反对那些道学家为了抬高自己,故意把孔于吹捧为神圣,甘愿冒着“非圣无法”的罪名,自称“异端”,他说: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中国思想通史》

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于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三顾炎武提出: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应当“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才能大治,还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他反对道学家空疏浮泛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得真知。

——摘自《中国思想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李贽思想的进步性,说明其历史地位。

 

(2)据材料二,找出最能体现黄宗羲思想观点的两句话,这实际是对中国古代哪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根据材料三,提炼顾炎武的思想观点。

并指出这些观点出自他的哪些著作。

 

(4)上述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不语乱、力、怪、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

材料二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则提出“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

材料三伏尔泰说:

“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

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四孙中山指出:

“仁爱的好道德,中国现在似乎远不如外国。

中国所以不如的原故,不过是中国人对于仁爱没有外国人那样实行,但是仁爱还是中国的道德。

我们要学外国,只要学他们那样实行,把仁爱恢复起来,再去发扬光大,便是中国固有的精神。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与古希腊思想家探究对象的相似之处和各自的目的。

(4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及其依据。

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

(4分)

 

(3)指出材料三和材料四中“道德”含义的本质区别。

(2分)

 

(4)材料四中孙中山的认识有哪些值得肯定之处?

(2分)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这突出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也。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一引自《论语》

孔子说:

“如果是面对着仁善,那么就是对老师也不要作谦让。

”“善人治国一百年,可以消除残暴和杀戮了。

”“只要一心追求仁善,就不会有邪恶。

”——引自《何新论坛》

材料二:

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无知即罪恶。

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

(1)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与他稍晚些的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之父”。

上述材料表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材料三: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

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

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2)你如何理解孔子死后,“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3)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为什么“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

 

材料四: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

”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4)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4、材料:

……

(1)17-18世纪法国社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法国启蒙思想家有关政治制度构想的先进学说。

(3分)

 

(2)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曾对近代中国前期的哪几次运动产生过重大影响?

(3分)

 

(3)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有哪些共同特点?

(6分)

 

1、(2012·盐城调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也。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语录》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何发展?

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中张载的言论,指出宋代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有何建树。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

 

1、(2011·宿州二模)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一直受到世人的瞩目,近年来更是受到世人的青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司南   图2 纸 图3活字拓版 图4突火枪

材料二

《同光十三绝》

材料三

      身着“唐装”参加亚太经合组织

会议的与会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