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6065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docx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教学大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docx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

教学大纲

 

学校

中药教研室

2010.3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Analysis)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学时:

72

适用对象:

中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仪器分析》是中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主要讲授仪器分析光学分析法、色谱法、质谱法等方法的基本理论、仪器原理、使用技术。

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制定实验研究方案,解决中药生产质量检测、监控、中药新药研发等领域的问题。

该课程应在完成学习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为以后的中药化学,制剂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技能:

1、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发展趋势;

2、基本掌握主要仪器分析法的基本理论、仪器原理、实验技术

3、掌握仪器结构、原理和应用

4、基本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法的样品处理技术

5、能把仪器分析技术运用到科学研究,中成药生产检测、监控,及新药开发中去。

三、学时分配(参考)

章次

名称

教学时数

其中

理论教学

实验与实训

机动

1

绪论

1

1

2

光学分析法概论

2

2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2

6

6

4

荧光分析法

3

3

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

4

6

红外分光光度法

6

6

7

核磁共振波谱法

4

4

8

质谱法

4

4

9

色谱法概论

2

2

10

经典液相色谱法

9

5

4

11

气相色谱法

8

6

2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

4

4

2

13

毛细管电泳法

4

4

机动

2

2

总计

64

50

14

2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

1.了解现代仪器分析发展的现状。

2.熟悉现代仪器分析的特点。

[教学内容]

1、仪器分析法的分类。

2、仪器分析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3、仪器分析法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仪器分析法的分类

难点: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法的比较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二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教学要求]

1.了解光学导论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电磁辐射的概念和各种光谱的区别

[教学内容]

1、电磁辐射与电磁波。

2、光学分析法分类(光谱法与非光谱法,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

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教学要求]

1.熟悉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Lamber-Beer定律及影响因素。

3.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各部件的流程和作用

4.掌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教学内容]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Lamber-Beer定律

3、显色反应与显色条件的选择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条件、Lamber-Beer的影响因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在有机定性及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定量分析方法。

难点:

Lamber-Beer的影响因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在有机定性中的应用,及定量分析的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配合实验教学。

第四章荧光分析法

[教学要求]

掌握:

荧光产生的基本原理;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熟悉:

荧光光谱与激发光谱;荧光定量分析原理及分析方法。

了解:

荧光法的特点;影响荧光的外界因素;荧光仪的主要部件;磷光分析法。

[教学内容]

1、荧光光谱的产生及特点

2、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3、荧光光谱仪及新技术

[重点与难点]

重点:

荧光产生的基本原理;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影响荧光的外界因素

难点:

荧光产生的基本原理;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五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教学要求]

掌握:

原子吸收光谱的形成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熟悉:

谱线轮廓及变宽类型;原子吸收值的测量原理。

了解: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

[教学内容]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实验技术及应用示例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原子吸收光谱的形成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测量条件

难点:

原子吸收光谱的形成原理;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六章红外分光光度法

[教学要求]

1.了解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概念、特点及应用,红外分光光度仪的类型及主要部件

2、熟悉红外分析操作技术及样品的制备

3.掌握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产生红外光谱的两个基本条件;红外吸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红外光谱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教学内容]

1、红外光谱区的划分、红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方法及于紫外吸收光谱的比较

2、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3、典型的红外吸收光谱

4、红外分光光度计及制样

5、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示例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分子振动类型,基团的特征吸收峰与相关峰、红外分光光度仪的主要部件

难点:

分子的振动类型;基团的特征吸收峰与相关峰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七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教学要求]

1.掌握核磁共振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波谱主要参数、核磁共振波谱仪、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应用

2、掌握解析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3.了解核磁共振碳谱

[教学内容]

1、核磁共振光谱仪

2、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3、化学位移

4、自选耦合与自旋系统

5、核磁共振的应用示例

6、核磁共振碳谱的简介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基本部件和构造原理,核磁共振波谱图解析

难点: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波谱图解析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八章质谱法

[教学要求]

1.掌握质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仪器的基本结构、工作流程及性能指标

3.在较深入掌握单、双聚焦质量分析器的基础上,比较其它质量分析器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4.掌握简单图谱的解析,进行较简单化合物分子量、分子式及结构式的分析

[教学内容]

1、质谱仪及其工作原理

2、质谱的离子类型

3、阳离子的裂解

4、分子式的测定

5、基本有机化合物的质谱

6、质谱法综合其他光谱法的应用示例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各种离子源的基本原理、特点及适应性

2.各种重量分析器的基本结构、分析原理、特点及适用性

3.各类离子的碎裂机理及规律

4.质谱法的基本应用(分子量、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难点:

各类离子的碎裂机理及规律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九章色谱法概论

[教学要求]

1.了解色谱法的起源、历程及分类

2.掌握色谱过程及相关术语

[教学内容]

1.色谱法的起源、历程及分类

2.色谱过程及相关术语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重点:

色谱过程及常用色谱术语

难点:

色谱过程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

第十章经典液相色谱法

[教学要求]

⑴ 掌握液固吸附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⑵ 掌握平面色谱参数及其计算;

 ⑶ 熟悉平面色谱法常用的固定相及其选择;

 ⑷ 熟悉TLC的展开剂的选择及其操作方法;

 ⑸ 掌握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⑹了解离子交换色谱法和薄层扫描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1、液-固吸附柱色谱法

2、液-液分配柱色谱法

3、离子交换色谱法

4、空间排阻柱色谱法

5、薄层色谱法

6、纸色谱法

[重点与难点]

1.液固吸附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2.Rf值的计算。

3.常用吸附剂的选择

4.薄层色谱法和纸色谱法的定性定量方法

难点:

各类经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结合实验教学。

第十一章气相色谱法

[教学要求]

1.熟悉气相色谱仪器的流路、各组成部分的详细结构和工作原理

2.在色谱实验条件优化中灵活应用VanDeemter方程

3.掌握常用检测器的特点

[教学内容]

1.气相色谱法的分类、一般流程及特点和应用

2.塔板理论及速率理论

3.固定相

4.气相色谱仪

5.分离条件的选择

6.气相色谱法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示例

[重点与难点]

1.常用检测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比较

2.VanDeemter方程在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与选择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结合实验教学。

第十二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教学要求]

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的区别

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药物进行分离与分析的操作技术

3.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条件

4.熟悉主要类型特别是化学键合相色谱法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

1.高效液相色谱仪

2.高效液相色谱的塔板理论及速率理论

3.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

4.改善分离度的方法

5.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6.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发展趋势

[重点与难点]

重点: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常用的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改善分离度的方法,定量分析方法

难点:

速率理论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应用,改善分离度的方法,定量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结合实验教学。

第十三章毛细管电泳法

[教学要求]

1.掌握毛细管电泳法的基本原理

2.熟悉毛细管电泳仪的构造

3.熟悉毛细管电泳法的分离模式,及分离条件的选择 

[教学内容]

1.毛细管电泳法的基本原理

2.毛细管电泳仪

3.分离模式及分离条件的选择

4.毛细管电泳法的应用示例

[重点与难点]

1.毛细管电泳法的基本原理

2.毛细管电泳法的分离模式,及分离条件的选择

[教学方法]

多媒体或理论讲授,结合实验教学。

五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教学在实验室内进行,要求3-4人一组,实验前写出实验预习报告,人人动手操作,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束每人提交一份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包括:

仪器分析实验(12学时)

实验一、吸收曲线的绘制

仪器:

752型分光光度计

实验二、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别及定量分析

仪器:

752型分光光度计

实验三、银黄口服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仪器:

752型分光光度计

实验四、薄层板的制备

实验五、薄层定性鉴别

实验六、气相色谱法测定

仪器:

气相色谱仪

要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掌握一般仪器分析技术、方法,加深对仪器分析方法原理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把仪器分析技术应用到中药的生产检测及研发中去,培养学生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

1仪器分析.曾元儿科学出版社。

2007

2仪器分析.刘蜜新,罗国安等.清华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