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能梯级训练十二A卷第十四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0056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能梯级训练十二A卷第十四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知能梯级训练十二A卷第十四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知能梯级训练十二A卷第十四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知能梯级训练十二A卷第十四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知能梯级训练十二A卷第十四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能梯级训练十二A卷第十四章.docx

《知能梯级训练十二A卷第十四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能梯级训练十二A卷第十四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能梯级训练十二A卷第十四章.docx

知能梯级训练十二A卷第十四章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知能梯级训练(十二)A卷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2011·嘉兴中考)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

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

C.气球受到的压强增大了

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

2.(2011·鄂尔多斯中考)下图中,采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的事例

是()

3.(2012·株洲中考)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乙B.p甲<p乙

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2012·茂名中考)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

1m,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

B.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C.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强一定为76厘米汞柱高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汞液面高度差减小

5.(2012·梅州中考)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如图所示,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竖直方向伞面可能被“吸”,发生形变.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伞面被向下“吸”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6.(2011·淮安中考)如图所示是游玩海底世界时,小华观察到的鱼吐出气泡上升的情景.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的压强变化情况是()

A.浮力、压强均变小B.浮力、压强均变大

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浮力、压强均不变

7.(2011·福州中考)小竹将质量为12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则物体(g取10N/kg)()

A.漂浮在水面上B.悬浮在水中

C.沉在溢水杯底部D.受到1.2N的浮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3分,共24分)

8.(2011·成都中考)如图甲所示,压路机的车轮做成圆柱形,是为了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增大_________;如图乙所示,使饮料流入嘴里的力是__________.

9.(2012·福州中考)在矿泉水瓶的同一高度不同位置扎12个小孔,往瓶内加入适量的水,从瓶口正上方往下看,可以看到水向四周喷出的距离都相同,此现象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此时盖上瓶盖并拧紧,水就不再喷出,这是由于瓶内气压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大气压.

10.(2011·岳阳中考)“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吨,表示它浮在海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4800吨,此时舰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11.(2012·衢州中考)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苹果的重力,示数如图所示,再将这个苹果放入水中,静止时苹果浮在水面上,此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12.(2012·德州中考)在寓言故事《乌鸦喝水》中,乌鸦把小石块投入瓶中而喝到了水.如图所示,水中石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水面上升过程中,水对瓶底的压强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简答题(7分)

13.(2012·烟台中考)

新风系统

在人类经历了换风扇、空气净化器、中央空调等换气产品之后,中央新风系统(如图所示)开始备受消费者青睐,并得到了广泛使用和认可.新风系统由风机、进风口、排风口及各种管道和接头组成.安装在吊顶内的风机通过管道与一系列的排风口相连,风机启动,室内受污染的空气经排风口及风机排往室外,使室内形成负压,这样室外新鲜空气便经进风口进入室内,从而使室内人员呼吸到高品质的新鲜空气.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负压”的物理意义,并说明新风系统的工作原理.

(2)列举一个生产生活中相似的事例.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4.(7分)(2012·江西中考)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同学们在玩中都会无意识地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以下两个现象可能您尝试或观察过:

(1)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

(2)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破了.

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

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

(1)把细玻璃管插入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甲所示;

(2)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a处位置(如图乙所示).

(3)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请您在图乙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

【实验拓展】

(1)控制其他条件相同时,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控制其他条件相同时,把图甲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

15.(7分)(2011·武汉中考)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合金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6.(8分)(2011·泰安中考)一重为630N的人漂浮在死海的海面上,则该人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

他浸入海水中的体积是多少?

(死海海水的密度ρ海水=1.05×103kg/m3,g取10N/kg)

17.(12分)(2011·雅安中考)如图所示,某同学在一薄壁平底玻璃管中装入沙子,管口密封,制成一个“密度计”,用来测量液体密度.已知试管和沙子总质量为40g,试管底面积为2.5cm2.当放入某未知密度的液体中静止时,“密度计”漂浮在液面上,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为50cm3.(提示:

计算中取g=10N/kg)

(1)“密度计”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3)液体对“密度计”底面的压强是多大?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与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相比,把气球压在多根大头针上时,受力面积增大;在压力相同时,根据压强公式

可知,后一种情况下气球受到的压强小,不易被刺破.

2.【解析】选C.啄木鸟的嘴很尖,可以增大对树木的压强;老虎的牙齿非常锐利,可以增大对猎物的压强;斧头的刃很薄,可以增大对物体的压强;火星探测车的轮子做得很宽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只有C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3.【解析】选B.因为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且甲容器是敞口的,所以甲容器中液体的体积较大,又因为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因此甲液体的密度较小.两种液体的深度相等,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故选B.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连通器是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的玻璃管顶部是密闭的,因此这套实验装置不是连通器,故A选项错误;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量出大气压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故B选项错误;当外界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的时候,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

76cm,当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时,管内水银柱就会发生变化,故C选项错误;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高度增加,大气压减小,因此玻璃管内外的水银柱液面高度差减小,故D选项正确.

5.【解析】选B.由于伞的形状上下不对称,相同时间内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速度较大,它对伞的压强较小,而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速度较小,对伞的压强较大,伞的上下方产生向上的压强差,故B正确.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压强与浮力的知识.气泡上升过程中,由于深度减小,气泡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气泡内部的压强大于外部的压强,所以气泡的体积会变大,则压强变小,导致它受到的浮力也变大,故选项C正确.

7.【解析】选C.物体的重力G=mg=0.12kg×10N/kg=1.2N;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00×10-6m3=1N;因为F浮<G,故物体将沉在溢水杯底部.

8.【解析】根据

,在F一定时,减小S, p增大;用吸管吸饮料,减小了吸管中的气体压强,外界大气压强比吸管内压强大,大气压力把饮料压入嘴中.

答案:

压强大气压力

9.【解析】本题考查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12个小孔扎在同一深度处,根据p=ρgh,受到的压强是相等的,所以水向四周喷出的距离也相同;此时拧紧瓶盖,水越流越少,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体积不断增大,压强不断减小,当瓶内气体压强加水的压强等于瓶外大气压时,水就不再喷出,所以此时瓶内气压小于瓶外气压.

答案:

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小于

10.【解析】本题考查浮力的知识.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本身的重力,故驱逐舰受到的浮力F浮=G物=mg=4.8×106kg×10N/kg=4.8×107N.

答案:

4.8×107

11.【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浮沉条件.使用时弹簧的轴线方向要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由题图可知,该苹果的重力是1.4N;放入水中由于漂浮在水面上,苹果所受浮力等于苹果的重力,故该苹果所受浮力为1.4N.

答案:

1.4

12.【解析】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及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由题图可知,投入瓶中的小石块沉底,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小石块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由公式p=ρgh可知,水面上升过程中h增大,故水对瓶底的压强增大.

答案:

小于增大

13.【解析】

(1)“负压”是指室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在新风系统中,风机使管道中的空气流动.由于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室内气体流速小,压强大于管道中的气体压强,空气就会被压入管道,被风机吹出,从而更换室内空气.

(2)火车站安全线的设置、小喷雾器的使用等.

答案:

见解析

14.【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探究的过程.猜想与假设:

(1)可以猜想气体压强可能与质量多少有关,由

(2)可以猜想气体压强可能与温度有关;进行实验:

往烧瓶里吹气时,烧瓶内的气体质量增加,细玻璃管液面上升,说明气体的压强增加,用手握住烧瓶颈部,使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液面会继续上升,b处位置要在a的上方;实验拓展:

(1)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跟玻璃管的粗细无关,当压强不变时,水柱的高度不会变化;

(2)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由山脚移到山顶时,外界的气压降低,瓶内的压强不变,使细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

答案:

质量(密度)温度

【设计并进行实验】

(2)增大(3)b处位置如图所示

【实验拓展】

(1)相同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上升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5.【解析】

(1)利用称重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需要先测出物体的质量和盛液桶的质量,故先完成甲或丁,然后将物体放入液体中,将杯内液体溢出,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情况.充分接收溢出液体并测量总重力.用盛液桶和水的总重力减去空桶的重力,这就是排出液体的重力,将这个数据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差相比较,分析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

(2)根据图中实验可知,F浮=0.5N,G排=0.5N,则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即F浮=ρ液V排g.物体浸没在水中,ρ液、V排都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没变.(4)据题图可知,合金块的重力是G=2N,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出水的重力G水=1N-0.5N=0.5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出水的体积是

;则合金块的密度是

.

答案:

(1)丁甲乙丙(或甲丁乙丙)

(2)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3)不变

(4)4×103kg/m3

16.【解析】人漂浮在死海海面上受到的浮力是F浮=G=630N,他浸入海水中的体积是

答案:

630N0.06m3

17.【解析】

(1)“密度计”的重力G=mg=40×10-3kg×10N/kg=0.4N

由于“密度计”漂浮在未知液体中,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密度计”受到的浮力F浮=G=0.4N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变形得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

(3)方法1:

“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液体对“密度计”底面的压强p=ρ液gh=0.8×103kg/m3×10N/kg×0.2m=1.6×103Pa

方法2:

“密度计”漂浮在液面上时,底面受到水的压力等于它的浮力,即F=

F浮=0.4N

“密度计”底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答案:

(1)0.4N

(2)0.8×103kg/m3

(3)1.6×103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