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智能筛选检查方法Danver Developmental Sreening Test.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9709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佛智能筛选检查方法Danver Developmental Sreening Tes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丹佛智能筛选检查方法Danver Developmental Sreening Tes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丹佛智能筛选检查方法Danver Developmental Sreening Tes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丹佛智能筛选检查方法Danver Developmental Sreening Tes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丹佛智能筛选检查方法Danver Developmental Sreening Tes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丹佛智能筛选检查方法Danver Developmental Sreening Test.docx

《丹佛智能筛选检查方法Danver Developmental Sreening Tes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佛智能筛选检查方法Danver Developmental Sreening Test.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丹佛智能筛选检查方法Danver Developmental Sreening Test.docx

丹佛智能筛选检查方法DanverDevelopmentalSreeningTest

丹佛智慧筛选检查方法

DanverDevelopmentalSreeningTest

一.检查对象及使用范围

(一)出生至6岁儿童。

(二)一般为正常儿童,可能存在异常,进行筛选。

(三)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作用

1.儿童怀疑有问题,临床无症状。

2.主观上怀疑,用DDST作客观上的评定。

3.对高危儿童进行测验和随访。

 

二.应用DDST时注意之点

(一)DDST属筛查方法,无IQ分数。

不能预测未来。

(二)能提示问题,但不能提示诊断名称。

(三)测定方法、物品按照规定,测试者严格训练。

(四)测试的先决条件是须备有参考手册(指导语)和严格按照测试规程。

 

三.测试时采用对象

(一)红皮球(直径10cm)

(二)糖小丸若干粒

(三)细柄摇荡鼓

(四)8块每边2.5cm的方木(红、黄、蓝、绿)

(五)透明玻璃小瓶,口径为1.5cm

(六)小铃

(七)网球

(八)铅笔

 

四.测验表

(一)105项目

(二)在出生至6岁间分布4个能区

1.个人—社会:

对周围人的应答能力及料理自己生活能力。

2.精细动作—适应性:

看的能力;用手取物和画图能力。

3.语言:

听、理解和语言能力。

4.大动作:

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

 

五.测验步骤

(一)使小儿适应测验场合。

(二)对家长的解释。

(三)儿童年龄的计算方法(按公历)。

(四)划出年龄∕填明测验日期。

(五)早产日期计算:

2周以上,减去早产周数。

 

六.项目评分

(一)记在50﹪处

1.P及格。

2.F失败。

3.R儿童不肯。

4.NO为儿童无机会及条件表演。

(二)迟长评分

1.定义:

年龄线左侧项目失败。

2.项目过线,则不是迟长。

 

七.结果审核

(一)结果评价

1.正常

2.可疑

(1)1个能区≥2项迟长。

(2)1个或更多能区具有1项迟长和同区过年龄线的项目都失败。

3.异常

(1)2个或更多能区≥2项迟长。

(2)1个能区≥2项迟长,加上1个或更多能区具有1项迟长和同区过年龄线的项目都失败。

 

八.DDST执行情况鉴定表

(一)目的:

在应用DDST时经常利用本表鉴定执行情况,这些条件要求检查者能熟练掌握。

(二)程序

1.鉴定自己:

每次测验结束后,应立刻把本表按条件检查自己。

2.鉴定他人:

把你所观察到的按下表评价。

(三)表

1.测验前

(1)儿童能容易见到和接触到测验物吗?

(2)检查者解释DDST与智商是不同的吗?

(3)检查者解释了不要求儿童对所有提出的项目都能完成吗?

(4)检查者是否向家长询问了儿童生日,算出儿童的年龄吗?

(5)在划出年龄线前,检查者问过儿童是否早产吗?

(6)年龄线划得正确吗?

(7)在年龄线的顶点上,检查者曾否注明测验日期吗?

2.测验时

(1)检查者是否给儿童有机会适应场面?

(2)在测验每个能区的项目时,检查者选那些预料儿童能及格的项目为开始吗?

(3)检查者是嘱儿童做出项目而不是要求着她做出吗?

(4)检查者能否仅在儿童做对项目时称赞她吗?

(5)在咨询家长时,检查者提问的语气带着暗示性质吗?

(诱导性问语)

(6)不应用的对象是否一概撤离桌面吗?

(7)测验终了,检查者询问家长儿童所表演的是否典型地代表着她平素的行为吗?

(8)检查者执行足够的项目数吗?

(每个能区至少要执行三项成功,三项失败)。

3.测验结束后

(1)迟长项目条右端是否重点标出吗?

(2)那些失败的项目条都是全条在年龄线左侧才算是迟长吗?

(3)测验成绩解释得正确吗?

(4)检查者在检查表后记录了她观察到的情况吗?

 

九.测验项目执行和评分

(一)个人—社会

1.注视人脸

(1)方式:

令儿童仰卧,检查者面对着儿童面,相距30cm。

(2)儿童肯定地注视检查者,及格。

2.R1应答性微笑

(1)方式:

向儿童逗笑,勿接触她。

(2)评分

1)倘若儿童能会意地微笑,及格。

2)倘若检查时未被见到,可询问家长:

“儿童曾否未被接触到身体而微笑过?

3)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3.R自发的微笑

(1)方式:

在测验中,检查者或家长既不接触儿童又不做声,不给她任何刺激,注意儿童会否对检查者或家长微笑。

(2)评分

1)在测验中任何时候,儿童自动地微笑,及格。

2)倘若无机会观察到,便问家长:

“你不接触儿童或不出声逗她,她会自动地笑吗?

3)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4.R自喂饼干

(1)方式:

问家长儿童能自喂饼干否。

(2)评分

1)倘若家长说儿童能自喂,及格。

2)若个别儿童中未尝试给过饼干,可评为“NO”.

3)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5.2抵抗玩具被拉走

(1)方式:

给儿童一玩具,当她在玩弄时,轻轻地试把它拉开。

(2)评分:

倘若握住玩具不肯放手,及格。

注意检查者要想把玩具从儿童手中拉开,而儿童实际上确实在抵抗。

6.玩躲猫猫游戏

(1)方式:

在测验单中央用铅笔戳一小孔,当儿童眼看着检查者,检查者用测验单遮住自己脸部,然后检查者沿着纸边露面两次,并说:

“猫猫”,于是检查者从小孔注意着儿童,看她是否真的注意你的脸会否再次露出。

这时不要把纸移开,否则儿童又会注意到纸的移动上去。

(2)评分:

倘若儿童能够注视检查者原先露面的方向,及格。

7.试图拿够不到的玩具

(1)方式:

把儿童平素喜欢的玩具一件放在桌面上,距离远些,使儿童刚接触不到为限,但不要把玩具放得太远或时间太长,否则会使儿童感到失望。

(2)评分

1)倘若儿童表现出些企图攫取该玩具的动作,及格。

2)倘若一臂或双臂或躯干表示伸张动作,企图获得玩具,及格。

3)不必要把玩具攫取到。

8.R开始认生

(1)方式:

注意儿童是否初次见到检查者表现出害羞或拘谨姿态。

(2)评分:

1)倘若儿童开始时表现出犹豫或一些害羞,及格。

2)倘若未能观察到,便问家长,儿童对着陌生人和熟悉人所起反应,两者间有无差别。

3)注意切勿问儿童是否怕陌生人,这会引起误解。

4)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9.R玩拍手或挥手再见

(1)方式:

和儿童玩拍手或挥手向她说再见,不要接触儿童手或臂。

(2)评分

1)倘若儿童对这逗引有反应,及格。

2)若观察不到可询问家长该儿童曾否玩过拍手,或挥手再见,但家长未曾摇动儿童手或臂。

3)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10.与检查者玩球

(1)方式:

把球滚向儿童,导致她滚回来或抛回来。

(2)评分

1)倘若儿童把球向着检查者滚回来或抛回,及格。

2)把球提送给检查者则不及格。

3)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11.R会表示需要

(1)方式:

询问家长儿童需要事物时,如何表达。

儿童用什么方法使家长知道。

(2)评分

1)倘若儿童要事物时会向成人表示:

把事物指点出、或拉着成人去、或讲出事物名称,则及格。

2)哭,为不及格。

3)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12.R用杯子喝水

(1)方式:

问家长儿童能否举杯饮水而泼出不多。

(2)评分

1)儿童能做到,及格。

2)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13.R模仿做家务

(1)方式:

询问家长儿童能否模仿做家务。

(2)评分

1)儿童学会做任何家务,及格

2)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14.R在家帮做简单事

(1)方式:

问家长儿童会否帮助成人做些简单家务。

(2)评分

1)任何方式儿童确能在家里帮成人忙,及格。

2)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15.R去掉外衣

(1)方式:

询问家长儿童能否脱掉任何衣着。

(2)评分

1)除帽、袜、尿布外,能脱衣着,及格。

2)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16.R用匙自喂少散落

(1)方式:

问家长儿童进食时用匙或用叉否,在用时狼藉多少?

(2)评分

1)倘若儿童进食时,用匙或叉,狼藉不多,及格。

2)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17.R玩交往的游戏

(1)方式:

问家长儿童与其它儿童玩些什么游戏?

(2)评分

1)儿童与其它儿童游戏时相互交替轮班,及格。

2)奔追及打架不算及格;倘若儿童独自玩或玩玩具,而在旁其它儿童相互玩得正起劲,与她好像不相关,不算及格。

3)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18.R会披衣

(1)方式:

问家长儿童能否穿上自己的衣着。

(2)评分

1)倘若儿童能穿上自己的衣着,及格;穿鞋不要求系鞋带或左右脚穿正。

2)倘若儿童仅能披上成人衣服,不及格。

3)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19.R会洗衣并擦干手

(1)方式:

问家长能否洗净手并擦干自己的双手。

(2)评分

1)完成洗净并擦干双手的所有步骤都能自己做到,不受成人帮助为及格。

但如水龙头离儿童手太远,可代为开闭,完成时双手几乎不沾肥皂,擦身时要求几乎完全干燥才算及格。

2)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20.R能容易的与母亲分开

(1)方式:

测验结束后,家长先离室,嘱儿童和检查者留室,看儿童如何反应;或儿童和检查者离室,而不伴着家长,看儿童反应。

这个观察不应与结束前举行,否则会过早干扰儿童。

(2)评分

1)倘若儿童没有很不高兴,及格;倘若家长回答可以办到,及格。

2)若未能观察到可问家长你外出时除邻居外,请陌生人伴着她,她会很不高兴吗?

3)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21.R3在协助下穿衣

(1)方式:

问家长儿童能否自己穿着,若能时,需要帮多少忙。

(2)评分

1)倘若儿童能穿上和脱下衣服,懂得区别衣服的前与后,能扣钮。

除系鞋带或扣正钮外。

毋须成人帮忙,及格。

2)家长在旁可用叮嘱来帮助她,但不得在穿衣着时具体直接帮助。

3)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22.会扣钮

(1)方式:

问家长,儿童能否扣上任何衣服的纽扣。

(2)评分

1)倘若家长答儿童能做到,及格。

不必要求儿童扣准每个纽扣。

2)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23.R3会自己穿衣

(1)方式:

问家长儿童能否自己穿衣。

毋须成人在旁照顾。

(2)评分

1)倘若儿童能完全自己穿衣着无误,毋须外助,及格。

2)但仅限于系鞋带容许成人帮助;女生衣服背面的纽扣可代扣上或拉链可代拉上。

3)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二)精细动作—适应性

1.对称动作

(1)方式:

儿童仰卧或家长扶住着,注意儿童双臂及双腿的活动情况。

(2)评分

1)倘若儿童臂、腿双侧动作对称等同,及格。

2)倘若一侧臂或腿活动没有她侧的腿或臂那样等同,失败。

2.4跟至中线

(1)方式

1)令儿童仰卧(这年龄阶段儿童的脸能转动,由一侧转向另一侧)把红绒球举在儿童面前离开儿童15cm。

2)开始时把绒球摇动,引起儿童的注意,然后把绒球慢慢地移动,从一侧开始,沿着弧形或半圆形到儿童头部中央,最后移动到她侧。

3)必要时可把绒球短暂停止移动,重复引起儿童注意力,于是再继续沿着弧线移动起来,可重复3次,注意儿童的头部和眼的行动。

(2)评分

1)倘若儿童双眼或头部及双眼跟着绒球抵达弧线中有点,及格

2)检查者应肯定绒球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儿童是在未跟着它移动双眼或头部及双眼,然后才能评为失败。

3.4跟过中线

(1)方式

1)令儿童仰卧,呈出红绒球离儿童脸前15cm。

2)先把绒球摇动,引起儿童注意力,然后慢慢地把它移动,从一侧沿着弧线通过儿童头部中央移向另一侧。

3)必要时可暂且把绒球停动,使儿童再度注意到绒球,而重复沿着弧线移动,可反复3次,注意儿童头部及眼的行动。

(2)评分

1)倘若儿童单独用眼或头眼并用跟从着绒球移动,通过弧线的中央点,及格。

2)检查者需肯定绒球引起儿童的注意力,倘若未跟随绒球,才评为失败。

4.R两手在一起

(1)方式

1)注意儿童能否双手在中央线(躯干的中央)相互接触

2)倘若未能观察到可询问家长儿童能力如何。

(2)评分

1)倘若在中央线儿童手指互相接触,及格。

2)倘若仅于家长怀抱时及硬把双手并拢便算失败。

3)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5.4视线跟180°

(1)方式

1)令儿童仰卧,呈出红绒球离儿童脸前15cm。

2)先把绒球摇动,引起儿童注意力,然后慢慢地把它移动,从一侧沿着弧线通过儿童头部中央到达她侧。

3)必要时可把绒球短暂停止移动,重复引起儿童注意力,于是再继续沿着弧线移动起来,可重复3次,注意儿童的头部和眼的行动。

(2)评分:

倘若儿童头部及眼同时并动跟随绒球,由一侧转向另侧,完成180°。

6.5抓住拨浪鼓

(1)方式:

令儿童仰卧桌面上,或家长怀抱中,把拨浪鼓接触儿童手指背或指端。

(2)评分:

倘若儿童握住拨浪鼓数秒钟,及格。

7.注视小丸

(1)方式:

1)儿童坐在家长腿上靠近桌面,使她手能放在桌面。

2)放一粒小丸直接在儿童面前,距离相当近,使儿童易于接触它(桌面上应铺一张白纸,小丸放在纸上,两者颜色深浅分明),使儿童易于看到。

3)检查者可用手指点着或触着小丸,以引起儿童注意。

观察儿童是否注视小丸。

(2)评分

1)儿童注视到小丸,及格。

2)倘若不在注视小丸,而始终注视检查者指或手,失败。

8.R伸手要抓东西

(1)方式

1)家长抱着儿童坐在腿上,儿童两肘搁在桌面上,使她容易放手在桌面上。

2)检查者呈出一玩具,儿童易于接触到,则口说或指定儿童尝试攫取玩具。

(2)评分

1)倘若儿童伸手向着玩具,及格。

及格要求毋须接触或攫取玩具。

2)倘若当时未能见到表演,可询问家长,儿童曾否达到这样要求地做过。

9.6坐位找线团

(1)方式

1)儿童坐在家长腿上,呈出红绒球引起她的注意。

2)当她注视这绒球,检查者放手让绒球落桌面上。

它滚动方向超出了儿童的视线。

3)检查者放下绒球,不得动手或臂。

(2)评分:

儿童追视滚动着的绒球,直到绒球不见或儿童作出姿态,想法要看着绒球滚向哪儿去,及格。

10.R坐位拿两块积木

(1)方式:

在儿童面前放两块积木在桌面上,口说或指点嘱儿童拿起积木,不得把积木授给儿童。

(2)评分

1)倘若儿童拿起两积木,同时每手握一块,及格。

2)当时未能观察到,可询问家长,类似情况下儿童能否拿起两样对象。

3)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11.扒小丸

(1)方式

1)儿童坐在家长腿上,两手能放在桌面上。

2)检查者取一小丸,落在儿童面前,离桌边相当近,使儿童容易接触它(桌面上应铺一张白纸,小丸放在纸上,两者颜色深浅分明)。

3)检查者可用手指点着或触着小丸,以引起儿童注意。

观察儿童摘起小丸情况。

(2)评分

1)倘若儿童伸出手用捋的方式摘起小丸,及格。

注意有时儿童无法摘起小丸,是由于指与指间粘搭搭地分不开所致。

2)倘若小丸用拇指和他指摘起,也应算及格。

12.积木从一手传到另一手

(1)方式

1)看着儿童会否把积木从一手递交另一手,倘若儿童一手已握一积木,检查者可取另一积木,对向着这一手,作为鼓励。

2)儿童通常会把第一块积木递交她手而接受第二块积木。

(2)评分

1)倘不通过口、躯干或台面,能把一手中的积木递交给另一手,及格。

2)倘若观察不到可问家长儿童会否把小对象从一手递交另一手(较长物件不在此例)。

3)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13.7拇—它指抓握

(1)方式

1)儿童坐在家长腿上,两手能放在桌面上。

2)检查者取一小丸,落在儿童面前,离桌边相当近,使儿童容易接触它(桌面上应铺一张白纸,小丸放在纸上,两者颜色深浅分明)。

3)检查者可示范,指点或接触小丸,引起儿童注意力,观察儿童如何摘起小丸。

(2)评分

1)倘若用拇指任何部分及另一指凑合起来,把小丸摘起,及格。

2)倘她能用手指摘也算及格

14.R对敲两手中积木

(1)方式

1)儿童两手各取一积木,检查者在旁鼓励儿童把积木互相撞击,她不可接触儿童手或抓着儿童去敲击。

2)只要检查者不与儿童手接触,可在旁示范给她看。

(2)评分

1)倘若儿童在自己面前把积木相互敲击,及格。

2)倘若当场未能见到,问家长儿童曾否敲击小物件。

3)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15.8拇食指钳小丸

(1)方式

1)儿童坐在家长腿上,两手能放在桌面上。

2)检查者投一小丸,直接在儿童面前,距离较近,使儿童容易接触它(桌面上应铺一张白纸,小丸放在纸上,两者颜色深浅分明)。

3)检查者可用手指点着或触着小丸,以引起儿童注意。

观察儿童摘起小丸情况。

(2)评分:

伸手朝下用拇指端凑合摘起小丸。

16.搭两层塔

(1)方式

1)把积木安放在桌面上儿童面前,检查者在旁鼓励她堆栈积木成塔,一块上加一块。

按她的能力堆栈得越高越好。

2)检查者可示范及或逐块授给她(年龄过小的孩子,有时见了一推积木,会受到干扰,所以逐块授她能导致较易地完成这项目)。

3)可给予3试。

(2)评分:

倘若儿童堆栈积木,一块上放着另一块,移开手时而不倒,及格。

17.按示范倒小丸

(1)方式

1)开始时观察儿童是否自发地做到。

2)倘若不能,把一粒小丸放进瓶内,嘱儿童取出。

3)倘若儿童不能自发地倒取出小丸,可示范2—3次。

(2)评分

1)儿童能把小丸到处瓶外,或是由于自发,或是由于示范,均算及格。

2)把小丸直接倒进口中,或用手指拔出,均算失败。

18.R自发乱涂

(1)方式

1)在儿童面前放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放得较近使她容易执取。

2)检查者可把铅笔放儿童手中,但不得作示范性涂划。

(2)评分

1)倘若儿童在纸上有目的地作出两种或更多划痕,及格。

2)无目的地用铅笔在纸上乱划或乱点,比及格。

3)倘若当时观察不到可问家长,儿童会否没有成人帮助自己乱写。

4)参考:

根据家长汇报可评为及格。

19.搭四层塔

(1)方式

1)把积木安放在桌面上儿童面前,检查者在旁鼓励她堆栈积木成塔,一块上加一块。

按她的能力堆栈得越高越好。

2)检查者可示范及或逐块授给她(年龄过小的孩子,有时见了一推积木,会受到干扰,所以逐块授她能导致较易地完成这项目)。

3)可给予3试。

(2)评分:

倘若儿童能迭稳4快积木而不倒,及格。

20.自发地倒小丸

(1)方式

1)把小丸放进瓶内,嘱儿童取出。

2)不要提到“倒瓶”这词,或提示如何倒出。

(2)评分

1)倘若未经示范,儿童把瓶内小丸倒出,及格。

2)直接把小丸倒入口中,或用手指拔出,不及格。

21.模仿画垂直线(30°内)

(1)方式

1)儿童安坐桌边,体位舒适,宜于划写。

2)在儿童面前放一纸和铅笔,嘱咐她依着检查者划线。

3)检查者应示范如何划出垂直线,她应肯她的示范线条是从儿童坐位看去是自上而下(垂直线),不要握着儿童手去帮助她。

(2)评分:

倘若儿童在纸上划着一线或更多线,而线条至少2.5cm,歪度不得超过30°,线条不必要求完全垂直,及格。

22.模仿搭桥

(1)方式

1)检查者先搭一桥。

2)应在搭桥过程中叮嘱儿童仔细看好,把两块积木平排摆出,相互间有些距离,距离小于积木一边的长,但不准积木间相互接触,在安放第三块积木在前两块积木上,恰巧把下面两块积木间隙盖住。

3)授给儿童三块积木,要她按照检查者搭好的桥,照样搭出。

4)检查者搭成的桥保留儿童面前,给儿童模仿搭桥。

5)检查者不得指出桥孔。

(2)评分

1)倘若儿童搭出的桥和检查者相仿,及格。

2)倘若下层两块积木相互接触,便问儿童:

“你的桥搭得象我的吗?

3)倘若小儿未把桥搭正,检查者不应暗示儿童改正错误。

23.9临摹画“0”

(1)方式

1)把测验单背面(解释第9条)呈给儿童看圆圈。

2)勿讲出圆圈,勿用手或铅笔作样画圈,只点着图样叫儿童画出。

(2)评分

1)任何闭合的圆圈,及格

2)周而复始的圈下去,或圈不闭合的作失败。

24.搭八层塔

(1)方式

1)把积木安放在桌面上儿童面前,检查者在旁鼓励她堆栈积木成塔,一块上加一块。

按她的能力堆栈得越高越好。

2)检查者可示范及或逐块授给她(年龄过小的孩子,有时见了一推积木,会受到干扰,所以逐块授她能导致较易地完成这项目)。

3)可给予3试。

(2)评分:

倘若儿童能迭稳8快积木而不倒,及格。

25.10会挑较长线段三次都对

(1)方式

1)把测验单背面(解释第10条)划出的并行线2条,呈儿童面前问她:

“哪根线长些?

”(不问大些)儿童指出她认为长的线。

2)把测验单倒转移位,同样地再问她。

3)本测验必须至少3次。

(2)评分

1)3试3成,及格。

2)倘若失败,检查者应再试3次,6试5成,及格

26.11临摹“+”字形

(1)方式

1)把测验单背面(解释第11条)十形。

呈给儿童看。

2)不说出名词,也不用手指或铅笔示范画出,只嘱照图画出。

(2)评分

1)儿童画出两线在任何点上相互交叉,及格。

线条不必强求笔直。

2)倘儿童一下子画了3—4条线,中间有2条线相互交叉,及格。

27.12示范并模仿“□”字形

(1)方式

1)先令儿童模仿图样画出,但不指导她如何画法。

2)倘若她做不到,把测验单背后方块图样呈给她看,检查者不讲名称,也不得用手指或铅笔指出画法,仅叮嘱儿童照着图案画出。

3)倘若儿童不能照画,检查者应给示范:

先划两对边,然后再划出另两对边,而不要一笔连续地划成一个方形(这样持续不断地一笔划成方形,儿童可能会误会到画圆圈了)。

(2)评分

1)儿童画出图样具有直线和四个方角,及格。

2)构成方角的线条应相互交叉,但所画的角必须接近直角形∟,不得成圆○或尖V。

方块长度不得超过宽度2倍。

28.13画人画“3部位”

(1)方式

1)给儿童铅笔一支,嘱她画一个男性或女性,在画出的图上,不要提示她加任何部分。

2)看她好像已完成她的图画,就问:

“你画好了吗?

”倘若儿童回答“是”,便把画图评分。

(2)评分

1)倘若儿童画出身体的3部分或更多部分,及格。

成对的部分给一分。

2)倘若成对的部分,只画了一侧不计分。

3)倘若画出的身体部分有怪异,儿童可能认为属于正常身体部分,应特别记出。

29.12临摹“□”字形

(1)方式

1)把测验单后面方块图样示儿童(解释第12条)。

2)检查者不要讲出或用手指或铅笔指示如何画法,只讲出照样画。

(2)评分

1)倘若儿童画出具有直线和4方角图样,事先未经示范,及格。

2)4角有交叉形成,角形不应带圆或尖,方形边长不应超过宽边的2倍。

30.13画人画“6”部位

(1)方式

1)给儿童铅笔一支,嘱她画一个男性或女性,在画出的图上,不要提示她加任何部分。

2)看她好像已完成她的图画,就问:

“你画好了吗?

”倘若儿童回答“是”,便把画图评分。

(2)评分

1)倘若儿童画出身体的6部分或更多部分,及格。

成对的部分给一分;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