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期中检测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596569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期中检测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期中检测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期中检测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期中检测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期中检测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期中检测导学案.docx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期中检测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期中检测导学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期中检测导学案.docx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期中检测导学案

《练习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掌握找因数和找质数的方法。

2、再次熟练质合数和奇偶数各自的特征,正确区分各类数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并理解。

教学难点:

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教法:

引导学生自学

学法:

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小黑板相关内容准备

教学准备:

小黑板相关内容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1、奇偶数的意义

2、提供一些数字让学生迅速判断奇偶

二、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在活动中发现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三、合作学习-引导发展

自学指导:

观察动画演示做好记录后,思考:

(1)如何用列表和画示意图的方法发现数的奇偶性变化

(2)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是什么(3)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四、变式训练-反馈调节

(1)、提供动画演示,督促每个学生做好记录,然后认真自学。

1、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自学的收获和遇到的困惑。

2、提问学生完成活动一下的试一试。

3、提问学生完成活动二下的试一试。

尽量让学困生完成,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完成评判。

(2)、精讲

41页的练一练

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重点突出初始是偶数还是奇数,然后问奇偶次时之间的联系。

(3)、巩固练习:

做《配套练习》相关章节重点检查学困生完成情况,及时辅导。

作业布置要紧密结合本课要点,做到再次巩固。

五、小结:

学生说收获,老师引导补充完整。

六、板书设计:

板书重点题目,学生板书内容(练习四2、4、6、7、8)

七、课后反思:

【整理和复习】(共5课时)

阶段测试试卷(3课时)

青蛙长期住在湖边,很想看大海。

苍鹰对它说:

“喏,只要登上对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对面的那座山真高啊!

不过,青蛙还是凭借坚强的毅力一级一级地登上山峰,看到了大海。

其实,只要有恒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的。

学习也是一样的,让我们从下面的每一道题开始吧!

填空。

(每空1分,共19分)

1、20以内所有的质数和是()。

2、一个数既是6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是(    )。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1分米,高是底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4、-3,-3.7,8,9.6,17,0,-21这些数中,()是整数;()是自然数。

5、一个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0厘米,高是0.4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20以内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是()和()。

7、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是()。

8、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高4米,下底3米,上底( )米。

9、35÷5=7,()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10、同时是2、3、5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1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12、一本数学课本放在课桌上,开始时是封面正面朝上,当这本书翻动50次后,(  )面朝上,翻动2009次后,(  )面朝上。

二、辨别是与非。

(每题1分,共9分)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

2、3,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

3、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质数。

()

4、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5、3×1.2=6.3,3是6.3的因数。

()

6、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3倍,高扩大3倍,面积扩大6倍。

()

7、是9的倍数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那么是3的倍数的数也一定是9的倍数。

()

8、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6平方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就是32平方米。

()

9、两个奇数的和或差一定是偶数。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16分)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奇数,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是()。

A.奇数B.偶数C.质数D.合数

2、三个相邻的奇数,若中间一个是a,那相邻的另外两个奇数分别是()。

A.a-1和a+1B.2a和3aC.a-2和a+2

3、要使218有因数2、3、5,至少要减去()。

A.3B.8C.2D.18

4、有一堆桃子,平均分给2个、4个、6个小猴子都正好分完,这堆桃子至少有()个。

A.12B.24C.48D.36

5、将一个长方形的铁丝圈,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   )原来的长方形面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6、下面的方格图中有A、B两个三角形,那么,()。

A.A的面积大          

B、B的面积大

C.A、B的面积一样大

7、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3分米、4分米和5分米。

它们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3×4÷2B.3×5÷2C.4×5÷2

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B、两个面积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C、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四、看谁找得快。

(第1题9分,第2题4分,第3题13分)             

1、填入合适的数字。

(1)是2的倍数:

31、80。

(2)是3的倍数:

4、9、。

(3)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5、30。

                                                                    2、从4,5,0,6四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组成两位数。

同时是2和3的倍数()

同时是2和5的倍数()

同时是3和5的倍数()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3、分一分(把下列数填入合适的圈内)

1、4、11、18、23、45、128、33、87、57、2

奇数偶数质数

      

 

合数既是偶数又是合数既是奇数又是质数

 

五、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单位:

厘米)(每题3分,共6分)

103

56

121.5

六、综合应用。

(共24分)

1、一个数,既是12的倍数,又是48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5分)

2、一个三角形的果园,高30米,底是260米,如果每棵果树占地12平方米,那么这个果园能种果树多少棵?

(6分)

3、有一个停车场原来的形状是梯形,为扩大停车面积,将它扩建为一个长方形的停车场(如下图)。

扩建后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如果每平方分米用水泥0.6千克,扩建的部分共需水泥多少千克?

(7分)

 

4、种了3种蔬菜,请你分别计算每种蔬菜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分)

 

奥数乐园:

(10分)

把长28米、42米的两根铁丝,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不许剩余,每段最长是多少米?

共能截成几段?

 

整理与复习(共2节)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48页全部内容。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整理复习过程,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整理和归纳知识。

情感目标:

自我评价和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全面掌握三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

体验有序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教法:

引导探索法

学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一阶段我们学到了什么?

二、复习整理,归纳总结。

1、请你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并与同伴交流。

2、小组合作把学到的知识进行系统、有序地归纳与整理。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概念及相互联系)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概念及相互联系)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概念及相互联系)

3、汇报结果,教师补充。

三、巩固与应用。

课本第46页的第1-5题。

四、解决实际问题。

课本第47、48页的第10-14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设计。

课本第47页的第6、7题。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一、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三年级下册(面积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及其计算);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2、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

3、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后续的相关内容:

本册(组合图形的面积及其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六年级上册(圆面积及其计算)

二、单元教材分析

1、在比较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多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中,渗透面积计算的策略。

3、在探索活动中,使学生理解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基本图形面积计算的本质特征。

三、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

2、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并能画出图形的高。

3、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比较图形的面积P--49-50页教材

二、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图形的等积变换。

三、导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还记得吗?

说一说。

在我们的教室里,同学们能发现哪些平面图形?

找找看。

(2)明确目标-提出问题(课件出示)

(3)合作学习-引导发展:

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并交流汇报),观察说说这副图上都有哪些平面图形?

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你能直接看出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板书:

比较图形的面积)。

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请拿出我们剪好的图形按书上顺序排列好,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1)提问:

上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你是怎样知道的?

(2)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观察探究方格中各种形状的平面图:

看看面积的大小。

(3)在活动之后,同学进行交流方法。

(主要是互相交流经验,)

(4)思考,小组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5)汇报交流  我应该预设可能的汇报结果:

即我的教案中的几种都要心中有数,但此时学生可能只能汇报出书上提示的几种。

这时学生汇报有几种就引导大家总结出几种,不必把每种都总结出来评价应根据汇报的情况随机进行。

(四)变式训练-反馈调节:

引导归纳总结比较的方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补充。

直接比较平移借助参照物数方格拼凑割补

注意:

我们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是是不是一次只能用一种方法呀?

(不是)

(五)分层测试-小结提升:

巩固练习(完成后面几个图示的任务)

1、指导完成P-50页练一练的习题。

(用自己归纳出来的的方法判断)  

2、完成三案中的检测题  

课后反思:

 

《认识底和高》教学设计

2、教学内容:

认识底和高P--51-52页教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理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2、过程与方法:

能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正确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导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天桥情境图,引入:

今天,淘气过马路时看到有一座天桥。

你们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

大家再仔细看一下这个天桥是什么形状的?

那么你认为“限高”是指哪一条线段的长度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一问题。

(板书课题:

认识底和高)

二、明确目标-提出问题(课件出示)

三、合作学习-引导发展:

1.说一说“限高”是哪一段。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限高”的线段是哪一段。

学生汇报

教师归纳:

如果把桥洞的形状看成是梯形,那这个高就是梯形的高。

2.认识底和高。

(课件出示51页图)

(1)说一说在图中标出高,让学生仔细观察认识表示直角的符号。

引导学生说一说梯形的底在哪里。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梯形的各部分名称图

(2)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

(3)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

3.动手操作,画一画

P--51页教材:

你能画出下面图形中给定底边上的高吗?

试一试,画一画(教师在黑板上分别演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的画法)。

让学生掌握用三角板画高的步骤和细节。

4、完成P-52页连一练中的习题

展示个别学生画法,全班汇报,汇报后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画法。

教师总结画法和示范画高

4、变式训练-反馈调节:

完成教材52页“练一练”习题1、2、3题

五、分层测试-小结提升:

完成学案中的检测题并展示个别学生画法。

作业:

1、P-52页“练一练”习题4题

2、学具准备:

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的纸片、方格纸、剪刀、

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P--53-5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转化思想

教学具准备:

平行四边形的纸片、方格纸、剪刀、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1、谁来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2、怎样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

全体同学在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上画高,并说明画法。

二、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三、合作学习-引导发展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平行四边空地上铺草坪。

(1)找出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说一说。

请同学们帮助解决。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这一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索。

如果把纸片当作那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那么如何计算这个纸片的面积呢?

有什么方法来帮公园解决这个问题,想一想,试一试好吗?

3、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①、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注意:

不满格都按半格算

②、汇报数的结果

③、小结:

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不精确,而且较大的面积也不好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④、图形转化,

a、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来计算呢?

明确:

在剪拼图形时,必须沿着高剪。

b、引导观察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动手操作,推导公式并验证猜测。

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呢?

怎样剪才能拼成长方形?

我们是不是也寻找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课件演示操作过程。

5、讨论交流,尝试归纳总结公式,验证猜测。

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

根据这些关系,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怎样推导出来?

(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归纳总结得出公式:

用字母表示是:

6、看书质疑,交流感想

阅读课本21页内容,并完成所提出的问题,现在能求出这块草坪的面积吗?

列式计算。

7、小结:

体会刚才的探索过程和方法,学会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会想什么?

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

教师归纳整理:

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引导发现:

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相等时面积也一定相等,而面积相等时底与高却不一定相等。

四、巩变式训练-反馈调节

  1、完成第54页,试一试。

  2、学案中的测试题

作业:

完成54页1、2、3题

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2课时

练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课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导学过程

1、说一说采用什么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学过的什么图形?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的?

字母公式是: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形四边形的底(),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用字母表示是()。

(2)0.85公顷=()平方米0.56平方千米=()公顷

86000平方米=()公顷9.2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判断题。

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

( )

b、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分米,高是2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分米。

( )

C、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2平方米,高是6米,底是7米。

(  )

d、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也相等。

()

(4)解决问题

a、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分米,高是底的2倍,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b、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厘米,面积是156平方厘米,高是( )厘米。

C、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是1.5米,高是1.2米,如果每平方米钢板重23.5千克,这块钢板重(  )千克。

d、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都()。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46厘米,一边的长为14厘米,另外三边的长分是()、()、()。

e、平行四边形的高是5厘米,底是高的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小结:

4、作业:

1、P---55页5、6、7题

2、配练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58页全部内容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能力目标:

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学会自学,培养猜测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教具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三角形若干个。

教法:

引导法

学法: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1、这是什么图形?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些方法?

2、出示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二、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1、出示目标

2、(出示一块三角形的彩纸),大家想不想计算它的面积?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三角形的面积。

三、合作学习-引导发展

(一)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56页全部内容

1、三角形彩纸的面积是多少?

怎样算出的?

2、怎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动手试试)。

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4、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字母表达式怎样写?

(二)自学

(三)检测。

课本第57页“试一试”。

(四)精讲。

既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或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用哪些计算方法呢?

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四、变式训练-反馈调节

1、课本第57页“练一练”第1-2题。

2、填空。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所以()。

五、分层测试-小结提升

今天有何收获?

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六、作业。

1、课本第58页“练一练”第3-4题。

2、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5.6厘米,高是4厘米。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S=ah)

三角形面积=底×高÷2

八、课后反思: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练习。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加深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熟练程度。

能力目标:

能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养成良好的审题、检验的习惯,提高正确率。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面积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法:

引导法

学法: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

二、合作学习-引导发展

1、三角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是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2”?

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8米,高是1.5米。

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3、配练相关练习题。

三、变式练习-反馈调节

1、课本58页的第5、6、7题。

2、一张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从一边的中点到邻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先求出原正方形的面积,再求出剪去的小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求出剩下部分的面积。

因为剪去的是正方形的一个角,所以是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都是正方形边长的一半,所以剪去的面积是2×2÷2=2平方厘米。

3、一块三角形土地,底是421米,高是58米。

估算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大约是多少公顷?

(先取三角形的底和高的近似数400米和60。

四、小结提升

你今天有何收获?

讲出好方法与大家分享。

五、作业。

配练第4题和配练第5题。

六、板书设计:

板书练习题(重点)

七、课后反思:

 

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课本第59-60页全部内容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能力目标:

能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

经历推导和理解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